顛覆清朝 第80章上海新顏

作者 ︰ 自由的老槍

()冷風陣陣,卻擋不住上海城的滾滾熱浪。如今黃浦江綜合大市場又開始紅火起來,買賣異常火爆。別看洋人封鎖,可是火柴廠生產的火柴及玻璃、香皂依然少量外銷,可是價錢卻提高了好幾倍。西洋各國的商人,不會應為戰爭就放棄獲取利潤的機會,他們利用各種渠道把物資販賣出去。

上海機器廠造船廠碼頭,兩艘全鋼鐵戰艦正式下水。這兩艘全鋼鐵的炮艦,排水量550噸,是戰前投入生產的。經過一年多的後期改造,炮艦前主炮是上海兵工廠研制的105毫米火炮,後部裝配了兩門76毫米火炮,側旋也分別裝配了兩門76毫米火炮,並使艦炮數量達到7門。

炮艦簡單的海試結束後,便加入長江艦隊。此時,海軍司令官範濤挺立在碼頭上,他是來接收炮艦的。雖然海試過程中,各項指標不盡人意,但是炮艦具備了起碼的實戰能力。目前南京至上海的長江水域已經被洋人炮火有效的封鎖,他的長江艦隊被封鎖在武漢沿江一帶。

洋人戰艦每r 都在長江出海口水域耀武揚威,看著令人憋氣。兩艘鋼鐵炮艦下水,可以擔任長江口的巡邏任務,並在要塞大炮的掩護下,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止偷襲行動。「司令官,炮艦已經升壓,我們該上船了。」一名屬下看到炮艦上水兵揮舞的旗語道。

範濤點點頭,信步走下碼頭登上前頭的炮艦。不久兩艘炮艦一前一後沿著黃浦江向長江駛去,伴隨悅耳的轟鳴聲,江面上出現兩條白s 的浪花。範濤向前方眺望,內心五味雜陳,眼下艦隊受困于內河,遼闊的海疆是洋人的游泳池,不禁令人心急如焚。可是有什麼辦法,如此狀態下只能接受這無情的現實。

作為範濤也許是x ng急了,其實兩艘全鋼鐵炮艦下水,標志著軍zh ngf 的造船水平提高了一塊,標著著自己完全具備了建造鋼鐵戰艦的條件和能力。這種喜人的成果,也許只有鄧子軒能看到其潛在的價值。可以說10年的沉澱,培養了大批船舶領域的人才,這是最顯著的成績。

上海作為新興的工業城市,在戰火的洗禮中迅速煥發出勃勃生機,鄧子軒在此打下的雄厚基礎,伴隨上海變遷,各種壓抑的能量爆發出來。本來清朝就是內陸經濟體系,海洋經濟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因此海上貿易比例佔經濟總量不大。盡管洋人封鎖沿海,可是損失不大。反觀洋人他們在大清國的貿易外來,百分之90以上都依靠海上貿易,要說損失、洋人、尤其是英國人損失慘重。

白天氣溫升高,陽光使人感覺暖洋洋的。上海城同仁大學原址,兼並了周圍大片房舍,規模擴大了幾十倍。此時,校長趙久明送劉光第等一批學子上路。「劉光第,鄧總司令親自點名,讓你前往廣州擔任教育局局長,這是對你莫大信任,我作為校長祝你前程似錦!」趙久明動情道。「趙先生,你放心吧!學子不會辜負你的厚望!」

趙久明親切鼓勵,並與其他學子一一話別,誠懇的預祝他們一路順風。劉光第由于年齡小,因此他在同仁大學就學5年。當初鄧子軒叮囑趙啟久明,一定要對這批有才華的學子j ng心培養。鄧子軒認為是金子總會閃光的。目前林旭、李默然、張世昭三人由于年齡大,已經在各地擔任重要職務,而惟獨對劉光第,鄧子軒刻意讓他在同人大學多歷練一番。

根據史書記載,劉光第作為戊戌變法6君子之一,不僅考取了進士,而且是堅定的變法者。此人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持之以恆。因此鄧子軒決定刻意培養他,成為未來的教育大臣。劉光第5年時間是在同仁大學度過的,因此他已經成為月兌離了舊有文人的新新人物,因為同仁大學的教育方式完全是鄧子軒一手打造的。

送走了劉光第一批學子,趙久明要去大堂,與今年新入學的學子見面。今年經過嚴格考核,有150名學子入學。這些學子年齡相差很大,為了廣納人才,年齡上限可以放寬到30歲,下限可以低到16歲。同仁大學的東側,一牆之隔是今年新組建的各科學院,很多優秀的學子都被抽調到科學院學習,同時從事科學研究。目前主任科學院的是鄧家班的一名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弟子。

前不久根據廣州軍zh ngf 指示,在原英國租界內組建了鐵道學院,同樣屬于同人大學分院。由于鐵道學院內有不少洋人教師,因此鐵道學院的校長也是鄧家班一名留洋弟子。

鄧子軒一方面對劉光第進行考察,一方面歷練他,其目的就是盡快讓這些人才為新zh ngf 所用。鄧子軒相信經過歷練和打磨,他們一定能在新時代的大ch o中嶄露頭角、一展抱負。鄧子軒自信沒有人能在當今天下做最神奇的伯樂,而只有自己能做到。

趙啟久明來到大堂,全體學子起立見禮。望著ch o氣蓬勃的新面孔,趙啟明走上講台道︰「學子們,廣州新zh ngf 橫空出世,北伐軍席卷江南,半壁江山已經穩固。百廢待興,以鄧總司令為首的廣州軍zh ngf ,招賢納士、廣募人才,開創恆古未有的中華新風。你們是幸運的,我相信經過幾年同仁大學的深造,在加上你們的天賦和勤奮,一定能成為棟梁之才。」

趙久明繼續興奮道︰「同仁大學前身是同仁書院,當年鄧總司令以無與倫比的遠見卓識,開創了一座劃時代的現代學府。這座集現代思ch o、現代科學包括傳統的儒家學說為一身的學府,自他誕生那天起,鄧總司令就站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為今天的新zh ngf 而量身定做的一座高等學府,旨在為新zh ngf 培養新時代的官員體系和科學人才。」

「今天看來,這種高瞻遠矚的謀略,充分體現了鄧總司令的偉大和卓爾不凡。我可以告訴你們,是鄧總司令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時代,r 後華夏大地將誕生一個強盛的、繁榮的、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中華帝國,而你們將見證這個輝煌的時刻。我敢肯定鄧總司令將作為一代明主彪炳千秋,我想在座的學子一定會有深刻的感觸。」

「鄧總司令要求同仁大學的學子,不僅要學習現代科學知識,還要把傳統的儒家學說與現代思ch o有機聯系在一起並發揚光大,我們同仁大學的j ng髓是自信、自強、、d l 、勤奮。辦學的宗旨是摒棄墨守成規,提倡z y u的學術之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也是鄧總司令、同仁大學對你們的期盼。」

眾學子聆听趙久明一番慷慨激揚的演講,無不激動萬分。這功夫一名年輕的學子站起來道︰「趙先生,來之前我拜讀了很多鄧總司令的j ng闢言論,深深為鄧總司令的博學而陶醉。鄧總司令曾說過少年強中國強。學子深有感觸。學子認為,現代教育應從少年抓起,讓少年從小就了解世界,繼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學子不才,願意投身教書育人的行列,為創建一個強大的中華帝國而獻出一生,絕不辜負鄧總司令和趙先生的厚愛。」

趙久明凝視這位思維敏捷的年輕學子道︰「說得好,少年強中國強。請問你叫什麼名字,什麼地方人?」「趙先生,學子叫譚慈同,長沙人。報考同仁大學之前,學子在長沙岳麓書院讀書。」「這麼說你是張之洞的弟子,難怪思維敏捷。」譚慈同引起了趙久明的關注。

趙久明剛走出大堂,一名屬下稟報,說新華r 報、上海r 報主編裴宣在門外等候,好長時間沒有與裴宣聚會啦,眼下報紙的發行量越來越大,裴宣忙自己更忙。「哈哈!趙兄!現在見你一面必須通報了,你這衙門口不好進嘍!」一見面裴宣調侃。「哪里的話!這不今r 送一批學子前往廣州,另外與新來的學子見一面,剛剛完事。今兒個高興,難得你清閑。既然你來到我這一畝三分地,自然是我做東!」

「你必須做東,而且要選擇最後的酒樓好好請我一頓!」裴宣當仁不讓。「為什麼,你不要得寸進尺!」趙久明急了。「為什麼?自然有道理,一會兒到酒樓再告訴你!」不一會兒哥倆來到一座名氣不錯的酒樓,進入雅間坐定後,趙久明迷惑道︰「裴老弟,到底為何,你不要打啞謎,否則我可不算賬。」

「趙兄,我是來辭行的!」「辭行?去哪里!」「廣州軍zh ngf 來函,讓我擔任軍zh ngf 新聞出版署署長,並且讓我帶著家眷前往廣東報道,看樣子你我要天各一方了。」裴宣興奮似乎有些依依不舍。「早晚有一天你我要分開的,只是沒有想到來的太快了,今r 你我開懷痛飲、不醉不歸。」

沸騰的上海,充滿生機的上海,在戰火的旋律下,更加光彩奪目、繁花似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顛覆清朝最新章節 | 顛覆清朝全文閱讀 | 顛覆清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