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江山 第十九章 論天下兄弟知心

作者 ︰ 凌霄俠士

()凌羽母子倆到孫家別院已過了幾r ,由于是農閑的季節,所以孫萬年就派人送來了糧食,衣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此時凌羽正在門前的曬谷場空地上,教三思和瘦猴兒耍練一些基本的刀槍,至于更深一層次的,凌羽就直接將那個神秘游老人留給自己的武功秘籍給三思看,讓他自己去領悟了。當然凌羽是不會擔心三思會反過來壓過他的,因為凌羽有足夠的自信。至于瘦猴兒,有空就讓三思教教他識字。現在三思和瘦猴兒兩人現在倒是無比的欽佩凌羽,覺得自己跟對人了。

三思雖然生的五大三粗,但由于在書院度讀過幾年書,卻甚是喜歡舞文弄墨。他練完刀槍後,吃過午飯,就想和凌羽一同去研究辯讀《莊子》,也好漲漲學問。誰料凌羽卻轉身回房,出來的時候,只見凌羽拿著一本外形較為怪異的書籍。

「《莊子》先以後再研究,我這有本好書給你看看看。」凌羽有點神秘的說道。

「嗯??」三思拿過書一看,只見書本的第一頁好像寫著四個大字,但自己卻看不懂。有點迷糊,繼而道「這四個是什麼字啊?」

「三十六計。」凌羽微笑的說道,不錯,這正是凌羽自己按照後世編寫的兵法「三十六計」,他想讓三思學習三十六計,懂得帶兵之道,好培養三思r 後成為一方武將。

「三十六計???怎麼這些字的結構都這麼簡單,可沒有我看得懂的」三思翻了翻書頁,更是一頭霧水。

凌羽听他說完,覺得三思不會這麼差吧,一個字都看不懂,拿過書一看,臉上一黑線,「草,自己居然寫簡體字,怪不得三思一個字看不懂,古代用繁體字的。」

因此凌羽重新拿出了筆墨,自己一邊說,一邊叫三思寫下來。

當然有些字,三思是不懂寫的,以後再找信任的人補給。但這也足夠三思震驚的了,沒想到自己的凌兄弟還是個名將。

就在兩人聚j ng會神的研究三十六計的時候,突然見瘦猴兒從門外崩了進來,說道,「凌大哥,我剛才在曬谷場練武的時候,遠遠看到孫家兄弟好像往這邊來了。」

「姨娘好,表哥好。」

「姑姑好。」

當凌羽和娘想出去看看的時候,只見丁逸凡,孫士武和孫士文已走到了大門口,見到自己和娘,就上前紛紛問好道。

「來,孩子們,有空來玩啊,快進來坐吧。」凌羽的娘親切的招呼道。

「你們幾個兄弟先聊著,我去給你們用電點心。」來到大廳,坐了下來後,凌羽的娘對著幾個少年說道,便走進了旁邊的廚房。

「表哥,今r 小弟才來拜訪,望兄莫怪啊,這幾r 住的還好嗎?」孫士文開口問道。

「勞三位兄弟掛心了。這里山青水綠,安居樂業,比之江北,愚兄甚為知足。」凌羽有點滿意說道。畢竟是自己的血緣兄弟,凌羽也不怕笑話,也就實話實說。

「不知江北是如何景象,弟听過往的客商說江北到處白骨皚皚,十室九空,千里無人。不知是否屬實?」孫士文一听說江北,有點想求驗證的問道。

只見凌羽向北方的方向深情的望了一眼,臉s 一正回答道。

「確實如弟所言。」

三人看到凌羽的神態和听到凌羽這麼一說,知道情況是真的,均低頭不語。

凌羽看著三人好像有點傷感,在心里琢磨道,「雖然自己的三個兄弟都是士族門閥之後,但卻是悲天憫人,心懷蒼生,倒可以好好收一收他們的心。他們想必是沒見過底層百姓的疾苦啊,只是听人所說,想是不怎麼相信,因此有此一問。」

「如今士族r 漸衰落,庶族逐漸崛起,加之外敵虎視眈眈,天下局勢難料,不知表哥可有何見解?」丁逸凡忽然抬起頭問凌羽道。

凌羽本來覺得自己的這三個表兄弟也是和其他士族子弟般,只會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懂天下世事。沒想到丁逸凡既然會這麼問道。

因此凌羽有心試一試他,只見凌羽淡淡一笑說︰「我只知會舞槍用墨,喝酒睡覺,怎麼能知天下大勢。」

「表哥不妨試言之。」丁逸凡卻是鍥而不舍。

因為丁逸凡從第一眼看到自己的這位表哥,就覺得他不凡,好像給人種異乎常人的老練和睿智。而孫士武覺得凌羽提槍負弓、英姿颯爽,面對眾人時不卑不吭,大有泰山崩于前而不變s 的英雄氣概,心生好感。所以今r 三人就相約過來看看,瞧瞧凌羽是不是個實料。

「是啊,小弟也想听听。」孫士文也雙眼充滿期待的道。

「表弟,你就直說吧。」孫士武也在旁催促道。

凌羽見他們三人都追問,在心里嘀咕道,「看三人好像挺關心天下時事,不像空有其表,只會裝風雅的一般士族子弟,自己此時何不借此機會,讓三人折服。」

因此凌羽想了想便說︰「其實天下可有一比。」

「可比什麼?」三人同時問道。

「可比一鍋。」凌羽說道。

「此比何解?」丁逸凡三人倒是頭一次听見這麼有趣的比喻,問凌羽道。

「從前有一個人的鍋裂了,便請匠人來補,匠人鏟去鍋底灰的時候,趁主人轉頭時,用錘子在鍋底上一敲,使原來的裂縫裂的更嚴重,然後喊來主人說,︰你看,你的鍋裂的這麼嚴重,可不好修。」

「如此一來,匠人不但能賺錢財,主人還千恩萬謝。而且匠人因被人稱贊,很快就能名傳鄉里。」張弛說︰「不裂得嚴重,就顯不出手段了。天下也如這鍋一般,朝堂上的權臣之謀,也不過就是鄉里補鍋匠人所慣用的伎倆罷了。」

丁逸凡三人何曾听過這麼新奇的比喻,不過仔細一想,也的確是這個道理。

「如今皇權旁落,士族割據,庶族和南方天師道蠢蠢y 動,恐怕各門閥士族就是要做這補鍋之匠。」丁逸凡想了想,有點擔憂的說︰「可如今這鍋已經裂紋遍布,我只怕如果再有一錘砸下去,這鍋就要支離破碎了。」

凌羽呵呵一笑,說︰「那就要看匠人的手藝了。」

丁逸凡三人均陷入了沉思,忽然丁逸凡饒有興致的問凌羽說︰「如今世事,若表哥掌權又當如何?」

「門閥自漢以來就一直勢大,門閥不反,天下不亂。就算是張角太平道起義,可最終也是敗于門閥。雖然道教蠱惑民眾造反,可漢朝卻並非亡于道,而是亡于門閥。」凌羽常讀史書,所以說出話來還是有一番道理的。

「只要門閥不反,天師道不足為慮;可若門閥一反,天下就要大亂了。」

凌羽雖然不知魏晉歷史,可是他常讀史書古籍,門閥政治他還是懂的,其實門閥政治是自漢以來就有的弊端,往往封疆裂土的並非起義者,而是朝廷深深倚重的門閥望族。曹c o如此,孫堅如此,劉備雖然落魄,可畢竟也是士族,哪怕一直到後來大唐的開國之主李淵,也都盡是門閥。

「我也正是這個想法,」丁逸凡嘆了一口氣,說︰「所以我曾向朝廷進言主張宜緩圖門閥,可惜朝廷卻不理會我言。」

凌羽听了丁逸凡說後卻搖了搖頭說︰「不是緩圖,若我掌權,我的辦法是不圖門閥。」

這句話倒是讓三人很吃驚,尤其是丁逸凡,凌羽繼續解釋說︰「三位兄弟,你們想想,其實門閥恐怕早為皇族所嫉,那渡江後何不早圖?」

「以前門閥勢大,圖之恐怕有心無力。」丁逸凡畢竟做官,見過世面,因此回答說。

「那便是如今門閥愈顯沒落了?」凌羽問道。

丁逸凡三人點頭︰「的確如此,肥水戰後,門閥已經逐漸衰落,庶族崛起,朝廷這才有力圖之。」

「哈哈哈,百足之蟲,雖死不僵。」凌羽大笑著說︰「對門閥下手,必有反彈。那何不任他衰落下去?腐則愈腐,堅則愈堅,恐怕不用數十年,庶族就可統領兵權,到時不圖士族,士族也將逐漸被庶族取代。我們要做的,只是慢慢的培植庶族,使r 後為我所用,然後剩下的,就只有等了。」凌羽不敢對他們說的過于激烈,畢竟他們仍是士族。

道理雖然簡單,可身在局中,看的透的卻沒幾個人。但丁逸凡和孫士文兩人是何等聰明,凌羽一番話說完,就已經豁然明悟,只有除了孫士武听完凌羽的話有點感道頭痛外。

丁逸凡和孫士文原本是從未輕易服人的少年,不過此時也不得不服,丁逸凡感喟的說︰「以前嘗讀《莊子》,說‘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我一直不解何意,今天听了表哥這一番話,我才知道其中含義。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而功高震主、美譽天下的,卻多是做這補鍋之事的匠人而已。」

凌羽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而且自己懂的可能也就這麼多,若是再多說,恐怕就露餡了,移話題說︰「表弟今天來,應該不是和我討論這天下大勢的吧?」

丁逸凡微笑著點頭說︰「如今中秋將至,明r 尚書侍中大人特意在文道書院擺下詩宴,請游學學子,文人名士來飲酒聚會,所以我們三人是來請表哥一起結伴去赴宴的。」丁逸凡試出了凌羽卻有許些能力後,就把真實意圖告訴他。

「文道書院,在哪啊?」凌羽好奇的問道。其實他想說,文道書院遠嗎?這是古代,交通落後,晚上怎麼回來?。

「兄長剛來有所不知,文道書院就建在山y n縣的郊外,從這里騎馬只需三個時辰便到。而且離小弟家不遠,宴會完了,可暫住小弟家。」丁逸凡微笑的說道,好像知道凌羽所想的一樣。

丁逸凡見凌羽點點頭,知道他已知曉,繼續道,「既然兄長同意,那我們明早在孫家堡面前的小溪會面,一起出發吧。」

「好,愚兄明r 必如約到,」凌羽答應道,抬頭看了看天s 繼續說道「現在準備到了晚飯時間,今晚三位兄弟不妨留下來吃個飯如何?。」。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小弟我兩正好有些事與兄長說來。」士文和逸凡兩人一笑道。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寒門江山最新章節 | 寒門江山全文閱讀 | 寒門江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