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劍奇俠傳 第六十四章 從天而降

作者 ︰ 錦澤1111

()姓王的道︰「要說這《紫陽神功》的威力有多大,天下誰也沒有見過,只是听說過只要能煉成《紫陽神功》,不但可以無敵于天下,而且還能返老還童,青ch n永駐。張三豐那老道士據說因為修煉《紫陽神功》,不但武功無敵于天下,而且活了將近二百歲。」

姓魏的道︰「那這《紫陽神功》藏在什麼地方?可還有人會這門神功麼?」

姓王的道︰「據說這《紫陽神功》秘籍,是藏在武當山上。大伙兒想一想,有這麼一門厲害的神功,天下學武之人誰不想得到?所以自然會有人想設法得到此書,但武當派豈是好惹的,武當四俠名震天下,誰敢到太歲頭上動土。

這次六大派南下抗倭,武當派高手盡出,卻給了別人可乘之機。「

姓魏的道︰「怎麼?難道那《紫陽神功》竟然被別人搶走了麼?」

姓王的道︰「听說前不久武當山忽然莫名其妙的失了場大火,有人乘亂將《紫陽神功》給偷走了,我看這八成是有人故意縱火,乘亂盜書。」

听到這里,莫青竹,劉松樵,吳雪城三人心中憂慮更深,他們三人擔心的是恩師王守陽不知是否受傷,至于《紫陽神功》是否被盜,那還在其次。

接著只听那姓王的道︰「這本《紫陽神功》重現江湖,各門各派自然會全力爭奪,看來一場腥風血雨是在所難免了。」

姓王的說完了這句話之後,便不再言語,眾人也都默然,似乎都在盤算著怎麼能得到那《紫陽神功》。

那十幾人吃完飯後便結賬離開。

吳雪城道︰「不知他們說的是真是假,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咱們還是趕快趕回武當山看看,恩師年事已高,若是有什麼閃失,那可如何是好。」

莫青竹心急如焚的道︰「師弟說的甚是,咱們這麼安排,我與劉師弟帶領武當弟子趕回武當山查看情況,吳師弟你留在此處繼續協助俞大猷將軍抗倭。」

吳雪城道︰「咱們武當山上藏書之處甚是隱秘,外人萬難知曉,更別說要偷書,莫非是出了什麼內ji n不成?」

莫青竹道︰「此事是真是假,現在還不知曉,等我們回去,一切自然就知道了。」

說罷莫青竹,劉松樵,吳雪城立即起身要走,吳雪城臨走之前對張瓊軒道︰「你快去通知月空大師一聲,讓他派人回少林寺看看有無動靜。」

張瓊軒忽然想起那姓王的說少林寺似乎也遭了暗算,自己須要趕快通知月空大師,便立即起身,與吳雪城一起離開樓外樓酒家。

莫青竹三人立即去見俞大猷,並向俞大猷說明情況,俞大猷道︰「這次全仗各位出手相助,眼下武當派有危險,俞某不能坐視不管,可否須要我派兵前去協助各位?」

莫青竹道︰「多謝俞將軍,些許小事,我們還能對付,只是抗倭之事,便暫時交給吳三弟料理,我與劉師弟卻要先走一步了。」

俞大猷道︰「兩位請速速回武當山查看便是,順便代晚輩向王守陽真人問安。」

莫青竹與劉松樵立即告別俞大猷,帶領武當弟子匆匆離開,趕往武當山。

張瓊軒也立即去見月空大師,將他在樓外樓听到的話詳細轉述月空大師,月空大師听完後,立即派一名少林弟子趕回少林寺打听情況。

戚繼光與俞大猷通過偵查探訪,發現在雁蕩山附近有一群倭寇出沒,這股倭寇大約有仈ji 百名,他們白r 四處燒殺搶掠,晚上則藏身到雁蕩山之中,這雁蕩山地勢險峻陡峭之極,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大隊人馬絕對無法進入,到處都是垂直陡峭的山壁,倭寇依仗著地利,藏身在雁蕩山中。

戚繼光帶人將倭寇藏身之處的天柱峰一帶詳細探查之後,發現只有一條極為陡峭的可容一人通過的小路可以通到天柱峰頂,但此小路被倭寇牢牢把守住,想要通過絕無可能,在山頂的倭寇只要從山頂推下巨石或者向下sh 箭,那麼下邊的人就無法躲避。

戚繼光憂心如焚,雖有千軍萬馬,卻奈何不了倭寇。

戚繼光與俞大猷討論如何才能消滅這伙盤踞在雁蕩山天柱峰的倭寇,俞大猷道︰「從正面無法登上天柱峰,或許從側面或者背面也許另有小路可以通往山頂。」

戚繼光道︰「我都檢查過了,天柱峰兩側與背面是百丈高的山壁,普通人絕對登不上去。」

俞大猷于是帶領五大派中一批輕功高手與戚繼光一起趕赴雁蕩山天柱峰探查地形。

這雁蕩山地勢險峻之極,易守難攻,幸好眾人都有輕功在身,但也走的頗為艱難。好不容易來到天柱峰下,只見這天柱峰高高矗立,俞大猷與五大派高手圍著天柱峰轉了一圈,果然除了正面有條陡峭的小路之外,再無路徑可以登上山峰。

眾人又來到山峰背面,只見山峰背面是陡峭的石壁,少說也有近一百丈。

張瓊軒道︰「俞大哥,我試一試,看看能否從此處爬上去。」

俞大猷點點頭道︰「你一定要小心,若是無法攀爬,便不要勉強向上。」

張瓊軒點一點頭,隨即施展開壁虎游牆功,順著石壁向上攀爬。

這石壁雖然陡峭,但卻並非是光滑的石壁,勉強還有些凹凸之處可以借力,張瓊軒藝高人膽大,一口氣爬上了三十多丈,他回頭一看,只見俞大猷等人都變成了小黑點,若是從這里不小心摔下去,那是必死無疑。

他又向上爬了二十多丈高,此時距離下面已有近五十多丈,張瓊軒心道︰「若是繼續向上攀爬,看來也能爬到頂。」

他抬頭看了一下,距離峰頂大約還有三四十丈。

他回頭一望,只見俞大猷等人幾乎連影子都看不見了,若是張瓊軒手下一抓不牢,立即會摔個粉身碎骨,他不再向上攀登,而是慢慢順著原路返回,但哪知上山容易下山難,他幾乎要被困在峭壁之上,幸好峭壁上長有一些松樹,可供借力,否則張瓊軒只怕就下不來了。

饒是他武藝高強,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張瓊軒慢慢爬了下來,俞大猷見張瓊軒安然無恙,長舒了一口氣。

張瓊軒心中砰砰直跳,也覺得自己剛才的舉動實在太過冒險。

俞大猷道︰「剛才我看你身在峭壁之上,實在是危險之極,嚇的大氣都不敢出了。」

張瓊軒道︰「這山峰雖然高,但還是能爬上去的,如果給我一條繩索,我爬上山頂然後將繩索拋下,大家就可以從這里爬上山頂了。」

俞大猷道︰「這方法似乎過于冒險。」

戚繼光道︰「但除此之外,只怕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了。」

張瓊軒道︰「為了消滅倭寇,我寧願冒險一試。」

俞大猷與戚繼光看著張瓊軒,對眼前這個少年都是既感激又佩服,張瓊軒數次立下奇功,但都是冒著極大的危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丟了x ng命。

張瓊軒道︰「如果能消滅倭寇,我便是摔得粉身碎骨也不怕。」

俞大猷與戚繼光心中實在不願意張瓊軒去冒這種危險,但除此之外,實在也沒有什麼別的好辦法。

俞大猷一咬牙道︰「好,不過你一定要萬事小心。」

眾人連夜準備了一條一百多丈長的粗麻繩,然後又從眾士兵中選出了幾十名身強體壯,勇武過人之人,加上五大派的五十多名高手,一共有八十多人。

戚繼光與俞大猷決定趁著天黑,奇襲天柱峰上的倭寇。

等天s 暗下來後,眾人來到天柱峰的後山,張瓊軒將粗麻繩一端系在腰上,施展開壁虎游牆功沿著陡峭的石壁向上攀爬,此刻天s 暗淡,好在張瓊軒習練《洗髓經》已久,黑夜視物有如白晝,他小心的抓著石壁上的凹凸之處,艱難的向上攀登。

這次他一心向上,決不再回頭向下看,因為在幾十丈高的地方向下看,任何人都會有種恐懼之感。

張瓊軒等爬到了七八十丈高時,峭壁忽然變得很光滑,沒有可供借力之處,張瓊軒忽然想起在忍者秘籍《萬川海集》之中,曾經記載了用苦無可以在山石上鑿出空隙,于是張瓊軒將從忍者身上繳獲的苦無拿了出來,在石壁上鑿出許多小洞。

此刻他雖然距離峰頂還有近十丈,但這最後十丈卻是攀登的辛苦無比,每攀登一丈,就要在石壁上鑿好幾個小洞。

還好張瓊軒內力修為了得,否則只怕累也累死了。

經過一番艱苦攀爬,張瓊軒終于攀上了天柱峰的峰頂,這一趟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冒險之極,張瓊軒也顧不上多想,立即找到一棵極粗的大樹,將粗麻繩從腰上解下來並拴在樹干之上,張瓊軒用力拉了拉麻繩,見麻繩很結實,于是張瓊軒便抓著麻繩,從天柱峰的峰頂又回到山下。

俞大猷等人在山下已等候多時,終于見張瓊軒平安歸來,眾人都松了一口氣。

張瓊軒道︰「繩子系好了,不過咱們每次只能上一個人,我怕繩子承受不了兩人的體重。」

月空大師道︰「讓我先上去探探路。」

說罷月空大師沿著麻繩向上攀登,其實對于月空大師這等高手,只要稍有借力之處,便可攀爬而上,他一溜煙的爬了上去,不一會兒便爬上峰頂。

然後妙手師太,吳雪城,鐘太清,洪學武,李蒼鴻,俞大猷等人也都依次爬上山頂。

然後是其余的五大派弟子與明軍士兵。

與五大派高手相比,明軍士兵攀爬的就要慢的多,也費力的多,等所有人都爬上山頂之後,月空大師與妙手師太,吳雪城三人當先開路,眾人悄無聲息的向山頂的中部走去。

這山頂上地勢頗為開闊,倭寇在山頂上安營扎寨,憑借著天然的屏障,眾倭寇放心的大睡,只留下幾人把守正面小路。

月空大師帶領眾人毫不費力的便潛入到了倭寇的營寨之中,只見眾倭寇都喝的酩酊大醉,橫七豎八的呼呼大睡,營寨中還有不少倭寇搶來的沒有宰殺的牲畜。

俞大猷見三名倭酋伏案而睡,心道︰「擒賊先擒王,先斬殺了這幾名倭酋再說。」

想到這里手起刀落,三名倭酋在睡夢中便掉了腦袋。

俞大猷當先殺入倭寇群中,五大派高手與眾明軍也大開殺戒,眾倭寇兀自還在睡夢之中,登時大亂,黑暗之中眼不見物,眾倭寇亂成一團,有的竟然自相殘殺起來。

五大派高手與三十多名明軍如猛虎沖入羊群之中,將倭寇殺的哭爹喊娘,屁滾尿流。

山頂的倭寇約有九百多名,但此刻首腦已死,無人指揮,便都四散逃命,通往山下的小路只有一條,四周都是懸崖峭壁,眾倭寇無處可逃,被五大派高手與明軍士兵殺的死傷慘重。

五大派高手都是武功高強,再加上三十名勇猛的明軍士兵,不到一個時辰,便將山頂的倭寇盡數殲滅。

這一戰剿滅倭寇九百多人,有七名明軍士兵在與倭寇的廝殺中殉國,另有幾人負傷。

天明之後,戚繼光率領一千明軍從小路爬上山頂,打掃戰場,眾人挖了個些大坑,將倭寇的尸體都掩埋了,並將七名殉國的明軍士兵尸體帶下山來厚葬。

這一戰張瓊軒又立了個頭功,嘉靖皇帝聞訊後頒下詔書,賞賜張瓊軒黃金一百兩,珍珠兩顆,其余各人也都有賞賜。

經此一戰之後,浙江剩余倭寇聞風喪膽,紛紛逃走他處,從此浙江倭患漸漸平息。

浙江倭寇平息之後,少林,峨眉,崆峒,昆侖,華山六派高手陸續告辭,這次六大派為平定倭寇屢建奇功,傳為武林佳話。

紀嫣然馬上要隨妙手師太返回四川峨眉山,臨行前紀嫣然與張瓊軒來到西湖邊上,兩人在斷橋上海誓山盟,張瓊軒道︰「紀姑娘,你且隨你師父回四川,等我回家之後,立即便稟明父親,帶著聘禮上峨眉山提親。」

紀嫣然將隨身佩戴的一個項圈從脖子上解下來遞給張瓊軒道︰「這是我從小佩戴的,現在送給你,希望你不要忘了咱們的誓言。」

張瓊軒將項圈接過來,只見這項圈是純金的,中間還有個小小的金鎖,上面刻著紀嫣然的生辰。

張瓊軒將項圈牢牢拿在手中,聞到項圈上帶著一種淡淡的香氣,是一種少女的體香,心道︰「這項圈是紀姑娘的貼身佩戴之物,我一定要好好保存,以後只要見到這項圈,便是見到了紀姑娘。」

張瓊軒拿出自己佩戴多年的一塊玉佩遞給紀嫣然道︰「你好好保重,咱們暫且分手,不久還會再見面,那時你我二人比翼雙飛,再也不分開了。」

稍後j ng彩繼續,請繼續關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琴劍奇俠傳最新章節 | 琴劍奇俠傳全文閱讀 | 琴劍奇俠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