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在當兵 第三十九節 一些有趣的事情(3)

作者 ︰ 淨七

()沒想到我們訓練以外的業余生活也很專一,甚至是用很專業來形容也不過份。沒想到我們營和‘122火箭營’居然還是炮兵旅的‘腰鼓隊’,152營是‘大鼓隊’。

我們除了正規的訓練以外還要學會打‘腰鼓’,听老兵們說如果時間允許每年旅里面還會組織匯報演出,然後還要評個名次出來。

‘打腰鼓’這對于我來說又算長見識了,平時只在電視里看到過,看著覺得挺熱鬧的,一群人拿著兩根木棒,對著別在腰間的鼓打出不同節奏的鼓點,然後再配上歡快的步伐,臉上洋溢著快樂的歡笑。

听大胡子說我們旅的幾支鼓隊在47軍都小有名氣,有一位陝西籍的老將軍看到我們氣勢磅礡的打著腰鼓看到眼淚都流下來了,看完表演後發表感言時說看到我們打著鼓讓他想起他年輕的時候所以觸景生情。沒想到來這當兵居然還能親身體驗一把,真是不虛此行。

白天訓練結束晚上看完新聞後就開始進行‘腰鼓’學習,今天是第一天。先是從倉庫把‘腰鼓’領出來,然後人手一個‘鼓’兩根‘鼓捶’。

鼓的兩個鼓面是金黃s 的,中間的圓木是大紅s 由一根‘大紅綢’穿過其中,然後我們將其綁在腰間,所有人都綁上已後一眼望去一片大紅看上去還是蠻喜慶的。

老兵們都已經是玩過了,我們新兵們第一次見都興奮的很,有些還沒別腰上就開始不由自主的敲起來了,一時鼓聲四起營區開始熱鬧起來了。

腰鼓練習是由指導員組織,看著我們肆無忌憚的在隨意敲打著鼓面指導員覺得這場面該控制控制。

「都給我停了,是不是有點興奮過頭了!」

听到指導員的訓斥後大家都停手了。

「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們將進行腰鼓訓練,‘腰鼓’顧名思義就是打別在腰上的鼓,這是每年炮兵旅為了豐富部隊官兵業余生活特意設定的這麼一個娛樂文化活動,其重要x ng不亞于我們平時正規的軍事訓練,所以希望大家重視起來,認真對待,既把它當作一個娛樂又要當作一個訓練科目一樣嚴肅認真對待,我們不但要會敲還要敲得j ng彩,如果有匯報演出我們還要能拿名次•••」

听著指導員剛才說的話覺得怪怪的,有點前後矛盾,既然是娛樂為什麼還非得嚴肅認真對待?認真就算了,要嚴肅對待這還是在娛樂嗎?

「訓練主要分幾個層次逐步進行,第一是先以新兵為主,老兵都會只有新兵不會,所以首要任務是把新兵們教會;第二是教會新兵後就全連合在一起練,要練到所有人所有動作整齊劃一;最後就是全連在動作整齊劃一的基礎上要打出氣勢來,這腰鼓就是要打的氣勢磅礡喜氣洋洋才好看,所有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這效果就出來了,行,話不多說,老兵先打一遍給新兵們看一下,讓他們感受一下。」

指導員說完後就開始整理隊伍,所有老兵站成四列我們新兵站成四列相互面對面,指導員一聲令下後老兵們開始敲起來,但效果差如人意,有的根本就原地未動,有的手在敲鼓腳卻挪不動,有的剛開始還有點樣到了後面就全無章法了,整個場面稀稀散散混亂不堪看得我們都樂了,指導員站在上面看著都哭笑不得只能叫停了。

「看來是我高估你們了,百分之九十的人全都忘了怎麼打,別說讓新兵見識一下,就連我都看不下去了,就這個狀態這鼓還怎麼打?看來訓練計劃得改一改,是這樣,覺得自己所有動作都會的,能打完整套動作的舉手示意一下,讓我看一下到底還有幾個人會打。」

四五十號人就零零散散三四個人舉起了手,這個數對比剛才指導員說的百分之九十都差得很遠,指導員顯然很不滿意。

「不是吧!就四個人會?不可能!肯定其中還有人會只是沒舉手而已,是不敢舉還是不願意舉?」指導員試探x ng的看看還會不會有人舉個手,如果全連真就這麼四個人那教起來難度就大多了。

台下還是無人回應指導員。指導員開始有點生氣了︰「怎麼一個個都成老兵了就變成縮頭烏龜了?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剛才都說了要認真對待,積極一點,怎麼這還沒開始練就想當逃兵!像個什麼樣子!」

听到指導員的怒罵後原本s o動的人群一下就安靜下來了。

「行,不跟你們在這磨嘴皮子浪費時間了,是這樣,剛才舉手的四個再打一次還是讓你們這些不會的看一下,完了後都他媽的給我努力的學,拼命的練,就三天,三天後全連還有不會打的,打的不好的有一個我收拾一個,看你們現在一個個畏畏縮縮的,不動點真格的你們是不會長記x ng的。」

在指導員的安排下剛才舉手的四個走上了連門口的台階上開始再打一次,這次明顯比剛才要好很多,甚至是天壤之別。鼓點節奏明顯整齊劃一,步伐也一致,一邊跳一邊打腰間的‘紅大綢’也隨著動作的幅度大小跟著飄了起來,四個人當中宋班長也在里面是其中表情最到位的一個,真有種大過年的喜慶。

大約打了十分鐘後整套動作打完,四個人已經是氣喘吁吁,有的都已經滿頭大汗累的不行。看著他們打完後算是體會到了‘打腰鼓’的魅力了,不僅要打還得跳,邊跳邊打手腳得相互配合,最關鍵表情得表現的喜氣洋洋就像嘴里牙齒有幾顆就得露幾顆一樣,好像‘打腰鼓’所要表達的就是我高興我高興的手舞足蹈。

後來從一些書本網絡中得之腰鼓起源于ch n秋以前,原有迎神驅邪之意後來發展為民間舞蹈。北方的冬r 地凍天寒,打腰鼓本身就是抗寒,而看那沸騰場面,又何嘗不是驅寒的好辦法?因此,新年一過,冬閑的農民便以打腰鼓為樂,逐漸成為習俗,繼而發展成文藝表演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那些年我們在當兵最新章節 | 那些年我們在當兵全文閱讀 | 那些年我們在當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