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宋 第一百一十六章 火猴破敵也抄襲

作者 ︰ 草上匪

上一世王沖可不會過目不忘這門神通,而且名山大川也游賞得多了,何以獨獨對僰王山記憶猶新?原因也簡單,瀘州正是他上一世最後所呆的地方。那時剛剛游玩過僰王山,說不上一草一木都歷歷在心,至少山頭和道路還記得。

不過終究是九百年前,環境和地勢有很大差別,便是氣候,也比九百年後冷些。眼下是十一月,換作公歷是十二月,寒風吹來,穿了一層棉袍,外加棉夾襖都還有些滲人,估計室外溫度只有幾度。

種友直正跟來自招討統制司的傳令兵交談,王沖這些效用守在遠處閑聊。王沖遙望僰王山,正努力地排除草木的變化,從山巒的輪廓中尋找熟悉之處,王世義則在大發感慨。王世義也被種友直從效用都調出,與王彥中一樣暫時充作王沖的長行。

「這山又寬又險,真不好辦,就算有十萬大軍,也不夠圍啊。」

王世義張口就暴露了沒學過兵法,經歷過大場面的底細。一旁種騫譏笑道︰「照你這麼說,這仗一開始就不該打,算上民夫,我們才不過三萬多人。此山四面多是絕壁,何須團團圍住?只需守住幾處口子即可。」

王沖看似自言自語,實際在幫王世義說話︰「總得攻上去啊,這里可不是西軍的用武之地,光靠蜀兵攻囤,確實很麻煩,招討估計也在頭痛。」

種騫正想說什麼,種友直走了過來,嘆道︰「王育、馬覺和張思正三路西軍急攻。都遭挫敗,損將四員。折兵近千。招討下令分兵各扼要道,圍住此山。」

他面有憂色︰「此山方圓四五十里。有數十處上下山的道口,這點兵力怎能圍得住?招討正囑大家集思廣議,看有沒有敗敵之策,明日帥帳軍議,每人都要獻上一策。」

種騫和王沖的話都應驗了,相比之下,王沖的預料更細一些,應驗也來得更快,讓種騫對王沖的觀感也隱有改變。

種友直大略說了戰況。官兵三路清剿,僰人都逃入了山上的輪縛大囤,與卜漏一起頑抗。囤種男女老弱已將近兩萬,幾乎與官兵的戰兵數目相當。這些僰人在山上砌石為城,排木為柵,四處挖坑設陷阱,居高臨下,光丟石頭就威力十足。

如何攻囤,現在還沒什麼好辦法。神臂弓射高不足,難以威脅僰人,而八牛弩也壓制不住伏在石牆後的僰人。西軍的唯一收獲,就是點亮了地圖。

種騫既期待。又含些不服的意氣,問王沖︰「王守正,你既是武功帳下幕僚。就該為武功定策,不知你有何妙計?」

山風微拂。道旁林木枝葉搖曳,卻不是山風所致。王沖暗道我是有妙計,只是得看時機。

「還在想」,他敷衍著種騫,撿起一顆石子,甩手擲入林中。種騫也沒期待他真有什麼計策,還當是起了玩心,不由搖頭暗嘆,終究還是少年……

正搖著腦袋,嗖聲細響,一顆石子自林中飛出,結結實實砸上他的腦袋,種騫哎喲捂頭,卻見一抹褐黃之色在林木中忽隱忽現。

「好畜牲!」

種騫那個氣啊,張口就罵,連凶手帶王沖一並罵了。罵還不解氣,摘下長弓,引弦欲射。扔石子的是猴子,瀘南多的是猴子,這畜生就這脾性,你朝它扔東西,他就有樣學樣,只是智力不足,就照著動靜最大的人扔。

種友直不悅地喝道︰「別鬧了!你還是招討帳下效用,更該為招討分憂!」

種騫郁悶地跟傳令兵一同回招討司了,種友直在西南面的山口扎營,夜里還點燈苦思。

「武功放心,王沖已有盤算……」

思忖良久,依舊不得計,種友直招來王沖問策。見他這般用心,王沖改了主意,決定合盤托出。此人既是種家人,品性又好,值得信賴。本就是他帳下效用,若是跨過他直接獻計,便是得罪了此人,得不償失。

不經意間,王沖已改了思維方式,若在以前,早就把種友直看作一條肥白大腿,主動獻計抱上去了。而現在,卻只將種友直當作可合作的盟友。

「猱……」

種友直本很期待,听王沖說到猴子,卻很失望。誰都知道,猴子靈巧,攀山爬樹乃其所長。可用猴子破敵,這似乎有些異想天開了。

「古時有火牛計,眼下改作火猱計,定能破敵!」

王沖指住油燈,話語里信心十足。史書上就是這麼寫的,上一世他游覽僰王山,山上刻的地方志說得更仔細,他還記得大半。

猱即猴子的書面語,趙遹就是用火猱計攻破了輪縛大囤,他將趙遹的計策提前道出,這種抄襲,倒沒一絲罪惡感。史書所載是趙遹想出此策,他是不怎麼信,估計就是哪位幕僚,或者部將想出來的。

種友直嘆道︰「計是好計,可要怎麼讓猴子為官兵所用?難不成還得找來耍猴的,把猴子教得盡通人意?」

王沖呵呵笑道︰「若是沒那人,王沖也不敢提此計了……」

接著王沖低語,種友直眼中閃起精光,連連點頭道︰「好計!」

第二日,帥帳里氣氛陰沉,趙遹掃視眾人,眼中血絲更盛。如他所料,這一戰才真正開始。此時他就慶幸自己將此戰分了兩階段來打,若是換作另一個急躁的統帥,徑直揮兵一口氣打到底,現在就不得不退到江安去想辦法了。

帳中王育、馬覺和張思正三位西軍將領的臉色也很不好看,他們也知道,攻下輪縛大囤,拿住卜漏才是大功。這一趟從陝西而來,迢迢千里,卻在大山前撞得頭破血流。現在雖然想不出對策,可西軍在這收尾戰里用處不大的事實已經很清楚。這讓他們份外不甘。

見眾人無話,種友直出列。沉聲道︰「末將有一策!」

趙遹大喜,本對種友直很有期待。眼見冷場,正想點種友直說話,卻沒想他自己站了出來。

「火猴計!?」

听種友直道出此策,眾人嘩然,這也太瞎鬧了吧……

王育皺眉,張思正冷笑,馬覺則笑道︰「種都巡準備怎麼用猴子?是先花三個月,教會它們听懂號令嗎?馬某無才,更想不通該怎麼抓住那些猴子。這些畜生爬樹翻山如履平地,比飛鳥還靈巧,除非招來比它們還靈巧的異士,不過有了那等異士,又要猴子作甚麼?」

眾人低低發笑,趙遹也無奈地道︰「此計甚妙,惜乎難為……」

沒錯,整個計策都沒問題,唯獨前提卻難辦到。那就是抓到足夠多的猴子。

這反應就跟種友直剛听到王沖此言一模一樣,他笑著看向帳中居于末尾的某人︰「若是沒有田巡檢在,末將也不敢提此策。」

田佑恭?

眾人訝然,而听到種友直此計的田佑恭。本就躊躇著開口,听種友直點了自己,再不猶豫。出列抱拳,朗聲道︰「末將所率黔兵。都是山林中長大,自小便與生猱廝混。抓這些畜生,易如反掌!」

這一環補上,看似異想天開的事情,就有了可行性。趙遹壓根也沒想到,此計本是自己的,至少史書上是這麼寫的,卻被別人提前抄襲了。此時他就滿心暢快,總算有了破敵之策。

趙遹對種友直大加贊賞,種友直卻道︰「此策是末將帳下效用王沖所提,末將不敢居功!」

王沖……

這個名字道出,帳中氣氛又低沉下來。

以十六七歲的弱冠之身,為衛護父親,毅然從軍,就這一個孝字,已在軍中揚名。而後他所在的效用都先是古河囤初露鋒芒,再以不到百人的兵力,一舉拿下險地梅賴囤。接著又拿下要地蕩輪谷囤,其功已在功勞簿行穩居頭名。

效用都是精悍敢戰,在古河囤、梅賴囤和蕩輪谷囤三戰里拿下將近七百首級,俘四五百人,這已讓人刮目相看,可跟王沖比,就不在一個層面上了。這少年不僅孤身說降蕩輪谷囤的數千羅始黨人,還以屯田之策,預先為戰後定下局面。

這麼一看,效用都的行動,還是配合王沖。區區少年,竟能收得一幫效用的心,不少統兵將都覺得,王沖不僅僅只有口才,要讓勇敢效用服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效用都報上來的七級斬獲,當不是別人分給王沖的。

原本唐瑋獻策屯田,說到王沖時,就已有不少人印象很深,而此時再說到火候計,眾人對王沖大多都已是敬佩。只是趙遹之前批判過王沖,後來雖認可了屯田之策,卻還是沒拉下臉面,大家都不好出言附和。

趙遹沉吟了片刻,開口便將這股因自己而生的沉郁之氣掃盡︰「我所慮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拿獲卜漏,平定僰亂。王沖此子,于此事屢建功勛,若此策能行,我不吝彰其大功!」

種友直以及身邊因王沖而升官的劉慶都松了口氣,趙遹畢竟不是那種心胸狹隘的文官。

跟趙遹的心胸相比,另有武將的心眼小得令人發指。「小兒之語,張口就來,怎知兵事的辛苦?也罷,反正別無它計,就用用看看。便由田巡檢抓猴,我們領奇兵進擊!便是敗了,我們西軍也能抗得住,不至如蜀兵一般亂了大軍陣腳。」

馬覺此言煽起一股陰風,那是眾人紛紛抽涼氣匯聚而起的。搶功還是其次,這話不僅在疏間西軍與蜀兵的關系,還有給王沖扣「紙上談兵」這頂帽子的嫌疑。想得更深沉點,說不定再有故意敗退,以此禍害王沖的用心,馬覺與王沖的嫌怨,在軍中已傳得沸沸揚揚。

果然,趙遹皺眉斥道︰「馬統制若有他策,盡可道來。若用此策,非西軍所長。」

馬覺悻悻閉嘴,眼中再蘊一分寒光,暗暗咬牙念道,王沖……(未完待續……)

ps︰這一章是15號的,16號的依舊有一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鼎宋最新章節 | 鼎宋全文閱讀 | 鼎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