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宋 第七十九章 國事當先心自正

作者 ︰ 草上匪

()黎明時分,趙梓終于來到了「海棠渡義民平亂臨時指揮部」。*文學館WwUan.CoM*他與縣尉組織了城中弓手土兵,衙前長行二三百人,執弓持刀,戰戰兢兢出了萬里橋門向南行去,沿街一一點檢巡鋪,查詢保甲。行了不到十里路,就與正南方的「義民」相遇。

與盧彥達不同,听說王沖是以許光凝和他的名義聚義民平亂,趙梓既喜又愧。在指揮部見到睡著了的王沖時,他連忙止住了手下喚醒王沖的舉動。

「守正太過辛勞,且讓他休息吧,本縣在此理事。」

趙梓扯來一張座椅,就著那張案桌旁坐下,端詳案桌上的廂坊輿圖,又抽了一口涼氣。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小旗排列成牆,不僅擋住了整個城南,還向前推進到離成都城十來里的街坊。

「守正一直等著縣尊親臨,叮囑我等,待縣尊到就交由縣尊主持。」

王相公家的楊夫子也在一旁幫手,見趙梓自己對上了縫,松了一口長氣。

再看記事本上,三種不同的娟秀小字記錄了一條條指令,趙梓便大致清楚了這一夜的亂相以及王沖組織人手平亂的過程。王沖因傷勢和思慮過勞,正倚著椅子,頭枕侍女懷中而睡,另有兩個如並蒂蓮般的秀麗侍女護在左右,見她們手上都有墨跡,噘著小嘴,也不知是因趙梓奪了王沖的位置,她們的職司而不滿,還是因另一個裝扮與她們不同的侍女抱著王沖而不滿。

一幅王沖使喚三個小侍女運籌帷幄的畫面,不由自主地浮現在趙梓心中,讓他恍惚不定。

「守正平一城之亂,如攜婢賞月,真乃名士古風啊。」

趙梓由衷地贊嘆道,有膽出面平亂的人應該不少。可像王沖這樣,不僅作得井井有條,連婢女都能用作幕僚,那真是非凡之為了。如果不是城中的亂相,漏澤園的大批凶犯,岔口處高高掛起的羌人尸體,只看王沖這里,還真以為他是在游樂賞月。這淡定自若的心x ng,這風花雪月的作派。正是士人最為推崇的名士古風。

當然,得忽略王沖一身是傷,腦袋包得如豬頭的模樣。

如果此時王沖醒轉,會發現趙梓看他比早前更為親切。原因也很簡單,趙梓不止欽佩他的作為。欽佩他作為的士風,更為王沖為他消餌一場大禍而高興,甚至不止是消禍,還送上了功勞。

趙梓忙了好一陣,才搞明白了王沖的指令調度,由楊夫子等人協助,開始以華陽縣的名義。發出一道道命令。

原本王沖本就沒指望靠自己徹底平息這場s o亂,不讓s o亂擴散開就是成功,要作得更多,就只能靠官府。

他這一夜的組織。其實也是處處漏洞。靠前指揮的幾人都沒什麼經驗,協從他們的海棠社書生們辦事也有許多想當然。義民體系與城南廂坊鋪兵、保甲的對接很不順暢,有些地方調動不了當地保甲,有些地方則跟自發組織起來的鋪兵保甲起了沖突。同時越往北。街坊越亂,義民只是臨時編組。難以處置越來越復雜的情況,因此只能在城南十里左右維持住防線。

有趙梓派出的人手一一到位,蓋著華陽縣院和縣尉司大印的文書四處張貼,本是自發而起的行動終于納入到官府體系中,平亂行動得以更順暢更有力地展開。

r 上三竿時,城南黑煙冉冉,街上除了官兵丁壯,再無他人,幾乎波及半個成都的s o亂,終于被撲滅了明火。在漏澤園里,已有四五百被看管起來的重犯。

此時「華陽縣平亂臨時指揮部」又升級為「成都府平亂臨時指揮部」,許光凝到了。王相公家早早就派人入城通知了許光凝,可他一直躊躇到華陽縣的兵丁完全控制住了城南官道才敢出城。

「別吵著了守正……」

許光凝也止住了手下要喚醒王沖的舉動,眼里滿是贊賞,甚至還藏著一絲感激。

歪著頭看看王沖身下這張大椅,許光凝對趙梓和隨行的一干官員笑道︰「守正手里再多把羽扇,幾若孔明再世啊。」

隨行的王昂插嘴道︰「就是那張臉不著相……」

眾人輕笑,許光凝被此話提醒,問道︰「莫非守正還親身上陣平亂了?」

一旁鄧衍趕緊道︰「這是守正與蕃酋相搏落下的傷,掛在岔口處的蕃酋是守正親手所殺!」

眾人紛紛側目抽氣,親手殺了蕃酋!?王沖才多大,十六歲啊!

許光凝不迭點頭︰「大功!守正此番立下了兩樁大功!」

他邊說邊與趙梓對視,兩人此時默契十足。王沖其實立下了三樁大功,冒他們之名聚人,其實就將平亂之功送給了他們。這第三樁大功,是對他們兩人而言。

「大府也在此!?」

許光凝正招呼眾人轉移陣地,不要吵到王沖,盧彥達又出現了。清溪驛馬場糧草場已安然無恙,他正要回城中,卻見海棠渡里滿是府縣兵丁,專門跑了過來。

「虧有王守正相助,轉運司的馬匹糧秣才得以保全。」

盧彥達一來,氣氛就有些微妙了,而他這話將許光凝和趙梓丟在一邊,意味更是明顯。許光凝、趙梓和一應府縣官員都變了s 。

「許判官不向學士請下軍令,就調動禁軍,還開營庫挪用兵甲,不怕被劾擅自興兵麼?」

許光凝的門客挺身而出,替許光凝打嘴仗。盧彥達將平亂之功歸與于王沖,而不是府縣,那許光凝坐視亂起而不理的罪名就落實了。門客這是攻盧彥達之過,逼盧彥達閉口。

「本官職司所在,便是朝廷要治擅動兵馬之罪,本官也認了。可瀘州事例在前,朝廷會如往常那般權衡麼?」

盧彥達毫不客氣地回應,這話之重,連許光凝也拈須眯眼。怒到了極點。所謂「瀘州事例」,正是說知瀘州事賈宗諒捅出了大簍子,還是梓州轉運使趙遹來擦。落到眼下的成都之亂,幾乎就是明責許光凝為首的府縣官員怯懦不力,反而是以他為代表的轉運司在做事。

許光凝不止是怒盧彥達當面指責他,更是怒他竟然挑釁自己的權威。瀘州是瀘州,這里是成都府!知成都府事歷來都位高權重,成都府路轉運司在成都知府面前就是干雜活的角s ,今r 竟然跳出來當眾唾面了!

新仇舊恨交織。許光凝拂袖怒哼,轉身不語,這不是退讓,而是宣戰。他也不得不戰,盧彥達要劾他治亂不力。他就得把盧彥達先治了。

氣氛正凝固到鼻息都能清晰耳聞時,就听王沖嘶啞著嗓子哎喲一聲叫喚︰「見過大府、縣尊,哦,還有盧判官。」

王沖其實早醒了,不過是貪戀小舞娘的懷抱。听得許光凝和盧彥達當面干上了,不得不醒轉。

「大府和縣尊既到了,便可交差了。王沖奉令組織人手,護住了海棠渡,不讓亂勢波及更廣,幸不辱命!」

王沖這話讓許光凝和趙梓心頭落定。王沖果然上道,不僅把功勞塞到他們手中,還自承只是安定了海棠渡,其他地方自是許趙二人的功勞。

盧彥達微微變s 。卻又听王沖道︰「盧判官心切軍資,征調了海棠渡一帶的保丁。聲言一應錢糧,大府定會補上,不知大府與判官商議妥當沒有?」

眾人一愣,許光凝看向王沖的眼神很是復雜。借著低頭拱手的遮掩,王沖遞過去一個眼s ,許光凝目光變幻,又看向盧彥達。

盧彥達猶豫片刻,雖然臉上還有一絲不甘,卻還是開口了︰「守正所言正是,本地保丁一夜防備軍資,出力甚重。漕司會盡快移文府院,還望大府厚加犒賞。」

許光凝點頭道︰「本府自會辦妥,這筆錢糧會自夏收中截留。」

盧彥達拱手︰「正當如此,漕司會具文上奏,道明錢糧所用。」

一番眼神一番話,含著偌大轉折,細節就連王沖和王昂都沒完全明白,就只在場的官員心領神會,紛紛松了口氣。看他們這神s ,王沖也才放下心來。

王沖既強調他的作為是尊府縣之令,又將盧彥達拉上,要許光凝認可盧彥達征調保丁的事,這是要兩方說合,還可以從府縣那再敲到一筆。

此時許光凝和盧彥達也都是麻桿打狼兩頭怕,許光凝怕被盧彥達上告大亂在前,卻閉門不理,盧彥達也怕許光凝硬要治他擅自動兵之罪。到時糾纏下去,就是兩敗俱傷之局。

有王沖說合,就變成了府縣和轉運司通力合作,平亂之余,還保軍資不失,是雙方都得利的好事。兩人雖各有立場,但事涉前程,也只能忍下意氣。

盧彥達匆匆告辭,走時又給王沖丟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許光凝則當眾拉著王沖到角落處私語。

「守正,你與盧彥達已……」

許光凝當然不好明面上說什麼仇怨,但語氣卻含著濃濃的埋怨,只要王沖堅持是得了他的指令行事,就不懼盧彥達的彈劾。拉盧彥達進來似乎多此一舉,擅自調禁軍開營庫,這罪他自信能治了盧彥達。

王沖道︰「大府明鑒,此人就是個小人,王沖是怕他發急,再攪起大亂,大府也不免有難。」

許光凝拍著王沖肩膀道︰「守正,你心很正……」

王沖暗自冷哼,我是心正,不過是正在事上,而不是正在與你一黨的上。大亂起時,盧彥達還知道冒險護軍資,盡其職分。你許光凝和趙梓干什麼了?

當然,拉盧彥達一把,也的確有為許光凝考慮的因素,畢竟他目前只能抱許光凝的大腿,許光凝安穩,他才能安穩。

許光凝卻不明白王沖的復雜心思,只當他是一心為自己考慮。感動地再道︰「今次之事,你居功至偉,但有所求,本府力所能及處,定當照拂。」

王沖揉著眼楮道︰「我現在只想睡覺……有什麼求的,等睡醒了再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鼎宋最新章節 | 鼎宋全文閱讀 | 鼎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