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宋 第六十九章 正法正道不正心

作者 ︰ 草上匪

()趙梓少年時便隨父就學于程頤,雖遠不及游酢、楊時、謝良佐、呂大臨那般耀眼,也算嫡傳弟子,以純君子自居,倒不會使什麼下三濫手段。*文學館WwUan.CoM*

不過正如早前文案事為求自保,斷然拋棄王沖顧豐一般,他也很懂權變。同時他又具備理學,不,所有道學門人的心x ng︰「天上地下,唯我獨正」,因此他不會輕易放棄。

這幾點匯作一處,就是縣尉司捕頭孫舟孫東海帶著二十來個弓手和土兵入駐海棠渡的原因。

「趙知縣還是一心為公啊,孫都頭,有你們在,海棠渡就安若磐石了。對了,還沒慶賀孫都頭高升。」

海棠渡的官道上,王沖負手而行,孫舟跟在側後。听到王沖這話,孫舟連聲道︰「二郎說笑了!說笑了!沒得二郎訓誡,我怎會改邪歸正……」

接著他低聲道︰「縣尊吩咐,我們來此就只為盯緊海棠渡的作工人。」

王沖呵呵輕笑,趙梓還真是鍥而不舍,變著法地貫徹他的主張。不過派孫舟來,這就有意思了,趙梓很清楚王沖與孫舟的交情。

「這不是怕找生人來,得罪了二郎嗎?現在成都官府里,誰人不知二郎是太歲星君?找我來,既是給同黨和上司有所交代,也不會讓二郎惱了。」

孫舟果然大有長進,再非昔r 只知掄拳頭的桃花社社目,幾句話就揭破趙梓的心思。

王沖扮出三分惱意︰「原來是盯我啊……」

孫舟嘻皮笑臉道︰「二郎莫嚇我,我可是揣足了替二郎辦事的心,二郎你說東,我絕不往西。」

身後的弓手叫道︰「小秀才,盡管使喚我們,天塌了都是咱們頂著!」

其他人哄笑。盡管這諷刺這笑都是善意的,可就這態度,也看得出這些人都對王沖這少年不以為然,覺得王沖那凶名不過是仗著靠山得來的。捕頭對王沖這般恭謹,讓他們很是不解。

王沖笑著看住孫舟,孫舟額頭微汗,呵斥手下肅靜,再賠笑道︰「就顧著挑身手好的,多不知二郎的本事。」

若是當r 跟著孫舟鬧王家的桃花社成員。就該清楚,眼前這個貌似文弱的少年,可是能開弓揮劍的狠人。

王沖哪會跟這些人計較,掏出一疊錢引道︰「後r 開賽酒會,雜s 人等太多。正要勞你幫手。這兩r 就放松些,去喝喝酒。」

孫舟要推辭,王沖瞪眼,他乖乖收下,嘴里還賣乖道︰「海棠渡的酒有甚好喝的?今r 就讓兄弟們辦事!」

王沖嗤笑道︰「海棠渡里沒好酒?你們且去前面的酒鋪喝,不過別怪我沒提醒,兩碗為限。再多了就要爛醉如泥。」

孫舟很是不屑︰「二郎太小看人了,兩碗?肚皮都烘不暖。」

話音剛落,一桿酒招就聳然入眼,酒招上寫五個大字︰「三碗不過江」。

再看看另一桿稍矮的鋪招。孫舟喃喃念著上面的字︰「快……活……林。」

孫舟一幫人直奔快活林而去,自信滿滿地要挑戰那聳人听聞的酒號,王沖暗暗為他們祈禱,由三杯醉而來的三碗醉酒j ng度高達四五十。一碗半斤,未經考驗的話。兩碗足以放翻絕多大叔人。

去海棠樓看了看,王沖又轉到雜貨鋪,此時老的雜貨鋪已拆了,搭起了一個大棚子,將雜貨百物和柴米果蔬並作一處,如同一個小號集市。

黃牙婆和黃婆婆正指點著人在棚下的空地里畫白線,立桿子,這是留給小游江時必然會來的關撲、投壺、sh 箭等游樂鋪子所用。賴皮老狗蹲在棚子外,一副看門狗的盡職模樣,見到王沖也只甩甩尾巴,再緊緊盯住來往之人,只待對方回視,它就……甩尾巴。

今r 已是五月二十五,小游江臨近,又要辦賽酒會,王沖將手里的事分作兩攤,一攤是急著趕在小游江出結果的,一攤是推到小游江之後再辦的。雜貨鋪就屬于後者,只是先將海棠渡里所有小商戶集合起來,並作一個小集市而已。

兩攤事都已安排妥當,各有人跟進,王沖今r 也算偷閑,自海棠樓和雜貨鋪一路看過來,王沖有一種模擬城市現實版的感覺,待得各項建設完工,海棠渡就是另一番面目了,這讓他充滿了期待。

以官道為界,北面臨江處是海棠樓,隔著大約百步荒地,西面是快活林。而在官道南面,江岸自大棚集市有兩百步左右,全是雜草叢生的荒地。

大棚以西是鄧三的質庫,再向西百步,由官道向南行百步,那一大片平整出來的地面,正是學校所在地。緊靠著學校南面,隔著幾個水塘,只用白石灰畫出地界的荒地,就是正在規劃中的藏書樓。

學校和藏書樓之西,官道之南百步左右,正是以前的河神廟,現在的北帝神霄庵。想到這幾r 都沒去看老道,到時小游江臨近,到時滾滾人流而來,正是打響名號的機會,也不知老道有沒有作好準備,王沖便轉了進去。

河神廟的廢墟已經清理完畢,老廟祝的墳也遷去了別處。就在河神廟的祠堂地基上立起了一座道祠。老道認為自己很快就能掙到足足的香火錢,沒讓王沖出錢塑神像,道祠正壁上還只是畫像。上方以三清為背景,正中是北方紫微大帝大像。左右兩壁則是天師張道陵和東瀛子杜光庭的畫像,這是老道自稱的西川神霄道法根腳。

這道祠異常簡陋,連屋子都算不上,就是一個扁扁的閣亭,畫像之下擺著香爐和一排蒲團。王沖來時,正見兩個村夫模樣的人在燒香,另有一個員外模樣的人則跟老道在道祠旁爭論什麼。

員外言辭鄙夷,態度激烈︰「你這小小道庵,又剛立起來,道力淺薄,開齋就得開壇取水蕩穢。這一應科儀都沒有,你還要收百貫法禮,我還不如去找玉局觀的真人!你這老道是從哪里來的,就不怕官府治你招搖撞騙之罪!?」

老道也氣得白胡子亂抖︰「貧道修的是神霄雷法,內通天地,不法自潔。貧道的道庵雖小,也是立了道法,受北帝庇佑的。」

員外呸道︰「別把我當村野愚夫哄!就你在修神霄雷法?玉局觀的真人和青城山的道長,修神霄雷法的隨處都是!哪像你這樣。設醮就請紫微大帝?難道你不知請仙還要請神,請神還要請吏?別家道長,設醮恨不得請遍諸天仙佛,你倒好……嘿嘿,看你就不是修正道的!」

老道氣到極點。不願再談,拂塵揮得如趕蒼蠅似的︰「既無緣,休多言,無量壽福……」

見老道無言,自覺噴得了勝利的員外昂首挺胸,拂袖而去。與王沖擦肩而過時,還丟下一句話︰「莫信這老道的。就沒什麼道行,哄人而已。」

王沖緩步行去,老道扭著身子想避開,對上王沖那含著憐憫的眼神。卻又氣不打一處來。

「蜀中盡是愚氓之輩!仗著知些道事皮毛,就當是知了道法。誰家的齋醮搞得越繁瑣,誰家的道法就最靈。反而不識道門正法!正法就是被這些蠢人歪曲了,小子。你讓我入世,可是害苦了我!」

老道將一腔怨氣都發作在了王沖身上。王沖面不改s ,心中嘀咕道,你們道門所謂的齋醮就是封建迷信,正不正的區別,不過是誰搞的排場大,誰扯的最玄乎。

所謂的齋醮是指齋法與醮儀,「燒香行道,懺罪謝愆,則謂之齋;誕真降聖,祈恩請福,則謂之醮。齋醮儀軌,不得而同。」

道門法事按目的分有陽事道場、y n事道場以及y n陽兩利道場,按地點分有宮觀道場和齋主道場。所謂齋主,就是求行法事之人。齋事是自潔,醮事則是請神仙辦事,這才是法事核心。

早些時候,醮事就如祭祖一般,不過是設五、九祥,最多三十六祥(也就是果子冷菜)表表意思,到得此時,醮事已與要請的神仙對應。不僅要請足諸路神仙,甚至替神仙跑腿的神將神兵神吏,也得一一擺果子冷菜招待,搞出偌大場面的醮筵,最多時能達三千六百道,這就是把世間的一套全搬到神鬼道去了,真有神仙,怕也要哭笑不得。

王沖怎知這些事?原因也很有意思,上一世他曾接過「道觀ERP系統」的項目,其中就有監管道士法事所用耗材的分系統……

等老道噴完了,王沖才道︰「這不正好麼?正法不行,不正是師父宏法正道的機會!?」

老道楞了片刻,怒聲道︰「別把我當三歲小兒哄!真是正法正道,就不該入世!入世也是化人修道,不是賺錢!」

他徹底發作了︰「世人對道法之識著實大謬!以為道法是修來通鬼神,得大能的,其實不然。便如我所修的神霄雷法,什麼是‘雷’?萬物初始,諸象化新,這才是雷!風雲雷電的雷,不過是這雷的具象之一。神霄雷法,修的便是自諸象中把握本心,體悟天道,以至天人合一。與呼風喚雨,招雷造雲有何關系?可恨後人臆想附會,偏了雷法真意,更可恨俗人芸芸,盡皆愚氓,正法不得行,偽法反成了正法……」

「這幾十年來,我游歷蜀地關洛,收了八個弟子,除了八難,其他人都是奔著修雷法能得大能而來,待我傳正法,講真意時,一個個都跑了。那七難更是可惡,偷走了我的雷法真經,那真是東瀛子親著……」

听老道一頓怒噴,王沖長嘆一聲,原來這是個道教原教旨主義者。

老道卻誤會了,以為王沖嘲笑他言行不一,頹然道︰「我之所以願傳揚名號,願入世,也是想掙得更多錢財。我也想宏法正道,但此事無錢不行。我想建起自己的道觀,傳授神霄雷法真經,點化有緣之人,我想廣發雷法真經,讓天下人都知道門真意,而不是現在這些惑人方術……」

王沖終于忍不住道︰「既是如此,師父為何還在齋醮事上別立法門,拒俗人于門外呢?」

這話說得委婉,其實是說,老道你既然想賺錢,就得走媚俗路線,怎麼還想著月兌離群眾,搞你的陽ch n白雪呢?

老道聲音更低了︰「便是齋醮事,也得循我神霄雷法的真意,不然我道心不穩,唉……」

糾結,這是個糾結的老道。既想賺錢,也知賺錢必須要媚俗,可他就是放不開,總是想著守他的正法。他也以為,自己可以在這兩條路之間找到平衡之道,可現實很殘酷,老道就是個僕街貨。

搞明白了老道的糾結,王沖也知老道明白,他之前所立下的豪言壯語,已經破滅了。

既是怕老道對入世失去了信心,又要抓他上山,也是對老道這種執著心生感動,王沖決定幫老道一把。

「師父,此事未嘗沒有相濟之處,只是你不懂俗人之心,不知該怎麼……包裝你的道門正法而已。」

听王沖這自信的話語,老道抬頭,眼里有不屑、疑惑,還有一絲渴望。

官道上,一行車馬向東而行,一輛裝滿藥材的大車上,穿著鮮艷裙裝,髻上釵簪銀光閃閃的少女正左顧右盼。環顧翠綠田地之後,再看向極遠處隱隱可見的層疊瓦檐,一雙明亮眼瞳里滿是渴盼。因這雙皓目,她那涂抹得花枝招展的臉面也不怎麼扎眼了。

「扮得好丑……」

羌蕃少女銀月掏出小銅鏡,撅嘴發起了牢s o,這牢s o似乎與剛才眼里的渴盼有關。

「寮子里的私娼就是這般模樣。」

在他身邊的李木青已摘了耳環,取了蕃刀,換了布鞋,除了膚s 黑些,眼神凶些,就是一個地道的漢人。

少女再問︰「爹爹,為什麼把路引給了董允,我們卻扮作漢人?」

李木青很有耐心︰「你問過了,爹爹也答過了,爹爹找董允來是辦另一件大事,那個鄧官人的事,就交給銀月你了。爹爹也再問一次,你能辦好嗎?」

少女拍拍腿,鈍響聲顯示,那里可不是**。她再撅高了小嘴道︰「銀月連虎狼都殺得,一個小書生,抬手就了結了。」

李木青點頭,顯然對女兒的身手極為放心,他還是多交代了一句︰「找好退路再動手,不要與阿三阿四離得太遠。」

少女不悅地哼了一聲,再將目光轉向遠處,忽然道︰「爹爹,晚兩天動手好不好,我想看看成都是什麼樣子。」

李木青沉默片刻,點頭道︰「好,成都……畢竟是你娘的家鄉。」

PS︰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鼎宋最新章節 | 鼎宋全文閱讀 | 鼎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