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後三國 本書南宋國家部門和官職表

作者 ︰ 以煙代客

()zh ngy ng部門︰

中書省︰收集天下奏章,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決策機構)。

人員設置︰

中書令二人,正二品。

侍郎二人,正三品。

舍人六人,正五品。負責進奏,參議表章。

主書四人,從七品。

主事四人,從八品。

有令史二十五人。

書令史五十人。

能書四人。

蕃書譯語十人。

乘驛二十人。

傳制十人。

亭長十八人。

掌固二十四人。

余下不列。

門下省︰負責審查各地進奏和皇帝詔令(審議機構)。

人員設置︰

侍中二人,正二品。負責出納皇帝詔令。

常侍二人,正三品。負責審查詔令過失。

諫議大夫四人,正四品。負責諫議各項政令得失。

給事中四人,正五品。

錄事四人,從七品。

主事四人,從八品。

令史二十二人。

書令史四十三人。

甲庫令史十三人。

能書一人。

傳制二人。

亭長六人。

余下不列。

尚書省︰負責執行通過審查的法令(執行機構)。

人員設制︰

尚書令一人,正二品。負責處理天下奏章。

左右僕sh 各一人,從二品。負責輔助尚書令。

左丞一人,正四品;右丞一人,從四品(注︰這里的左右丞不是丞相)。

郎中兩人,從五品,分別輔助左、右丞。

員外郎各一人,從六品。

都事各六人,從七品。

主事各六人,從八品。

令史各十八人。

亭長各六人。

掌固各十四人。

余下不列。

樞密院︰決策全**事的最高權力機構,類似清朝的軍機處。

人員設置︰

樞密使一人(常由丞相擔任)。

樞密副使一人,從一品。

樞密院參政四人,從二品。

都承旨一人,正五品。

副都承旨一至二人,從五品。

各司、各房知事一人,正六品。

檢詳官二人,正七品。

計議官四人,正八品。

余下不列。

六部二十四司︰

六部︰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下轄二十四司。

二十四司︰

吏部︰吏部、司封、司勛、考功

戶部︰戶部、度支、金部、倉部

禮部︰禮部、祀部、主客、膳部

兵部︰兵部、職方、駕部、庫部

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門

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六部二十四司歸尚書省管轄,六部各設尚書一名,正三品。副長官稱侍郎,從三品。以下分司,正副長官分別從五品、從六品。

地方官僚機構(省級)︰

安撫司︰掌一路兵民之事(注︰宋朝的「路」相當于現在的省)。

轉運司︰掌一路財政之事。

提點刑獄司︰掌一路刑獄,奏頦一路之貪髒枉法,昏庸無能。

提舉常平司︰掌一路市貿、河渡、農田、水利。

州級官僚機構(宋朝的州相當于現在的市)︰

州臨︰掌礦治、鑄錢、牧馬、產鹽區。

州令︰一州之長,相當于現在的市長。

通判︰州令副手。

幕職官︰相當于師爺,主管文案。

諸曹官︰錄用參軍、司戶參軍、司理參軍、司法參軍各一名,分管各曹政事。

教授︰主管州學,一州書院總院長。

監當官︰掌一州糧、茶、鹽、場等。

縣級機構︰

縣令︰一縣之長。

縣丞︰副縣長。

主薄︰掌一縣文書工作,協助縣令管理各項事務。

縣尉︰管一縣兵馬,緝拿盜賊,維持治安。

zh ngy ng派駐地方軍制員︰

置制使︰所限定地區節制兵馬長官,掌邊防軍旅及從事征討,捍衛等事。所在轄區安撫使、監司官、州軍官皆听其節制。

招撫使︰掌招撫、征討寇盜。

爵︰

王、嗣王、郡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候、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

食邑(即封多少戶百姓給你)︰

萬戶、八千戶、七千戶、六千戶、五千戶、四千戶、三千戶、二千戶、一千戶、七百戶、五百戶、四百戶、三百戶、二百戶。

寄祿官︰

以本官、正官、階官表示官員等級,有傣祿而無實際掌職的官餃。

(PS︰這份表整理自網絡,無法保證正確x ng,有些官職為了迎合書的需要有所改動,畢竟我們寫的只是小說,不是實史,不必過份嚴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火爆後三國最新章節 | 火爆後三國全文閱讀 | 火爆後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