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龍志 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龍帖前結同好

作者 ︰ 文舟

()第一百一十八章神龍帖前結同好

玉嬌驚道:「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威力?」

斗魁道:「便是沒有玉大小姐的法力,四皇子也拿不動那碑。天地之間,功德無量。這還僅僅是用了那麼一丁點兒。」

玉嬌轉念一想,忽然驚覺:「這惡人之前說要興辦義學,其實是為了積攢功德?」

斗魁笑道:「正是。所積攢的功德應了碑文,便是動用了天道。但是要將功德化作天威,便得靠他的修為了。依為師看來,秦風的修為縱然不到天龍境界,只怕也差不多了。」

玉嬌驚道:「怎麼會……」心里愈發痛恨秦風,這才是真正的偽善之人,做善事都是帶著y n險的目的。

斗魁嘆道:「以玉大小姐和寶慶公主的修為,偏偏對此子青睞有加,待為上賓,你沒想過是為什麼?」

玉嬌輕輕咬著嘴唇,恨聲道:「這人好狠,故意少寫了一點兒,誑四皇子負起石碑。然後再將他壓在下面,動彈不得。以他的修為大可以讓四皇子知難而退,但是卻存心要羞辱于他。四皇子哪里得罪過他,這樣做對他到底有什麼好處?」

斗魁不偏不倚道:「萬事皆有緣由。你何時能勝過他,自然知道。此時不妨借著這道功德,沖境成龍吧。」

只見場中j ng氣越來越濃,眾人驚駭萬分。秦風已然得勝,為何還不放開四皇子?

只見玉玲瓏道:「相聚是緣,玲瓏便用這些j ng氣來報答諸位的抬愛。」素手一揚,一道j ng氣從功德碑中揚出來,灑滿了天台下。

人人都嗅到玉玲瓏袖中仙香,如痴如醉之際猛然j ng神一震,這些j ng氣充斥在空氣中,已經被轉化為淡薄的靈氣,居然他們也可以吸食!

秦風與玉玲瓏偷偷對望了一眼,會心一笑。秦風心道,原來天緣輪的奧妙早就被玲瓏寶貝在成就天龍境界之後參透了,怪不得老祖宗睚眥當時便說,唯有玉玲瓏最具天龍氣象。這些天地j ng氣原本修為不夠是吸收不了的,卻被玉玲瓏使用了「緣」法將好處分給了每一個人。這樣一來,再也沒有人不心服了吧。

只見玉玲瓏袖中揮出道道光波,j ng氣從功德碑上不斷被拍散開,飄入人群,灑落塵埃。東峰之上地氣充盈,草木潤澤,葉片晶瑩光亮。空氣如空山新雨後一般清新,帶著陣陣沁人心脾的甜香。人人都沉浸在那美妙的感覺里,有修為的人坐下來調息,希望能借此機會多吸收一些j ng氣。沒有修為的人也覺得j ng神健旺,神清氣爽。當下人人都想,四皇子請多支撐一段時間,讓我們多享受一會兒吧。便是什麼好處都得不到,嗅一嗅安國公主袖里的香氣也好啊。

之前許多人來一睹玉玲瓏的天龍修為,都是存了嫉妒、不平之心。來這里的名士也都是文人相輕,彼此端著架子。東峰之上,真可以說是極不和諧的感覺。此時人人心中都是一片歡喜,玉玲瓏肯將如此重要的天龍境界最奧妙的地方向大家毫無保留地展現,還幫大家吸取j ng氣,提高對境界的體悟,便是有什麼不滿也都煙消雲散,只剩下滿懷歡喜。

待得j ng氣散盡,風和r 麗,人人心情舒暢,神清氣爽。除了壓在功德碑下的四皇子,人人都是氣魄充盈到了畢生最得意的感覺。

只見天台之上,一道金光驟起。

秦風手持金筆,全神貫注回憶《蘭亭序》的意境。那可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天下第一行書,他練書法時曾經臨摹過許多年。此時此刻,他要完完全全地體現出《蘭亭序》的意境,不然就是褻瀆了他心中最崇拜的偶像。當他的神魂漸漸涌起一種無比灑月兌的感覺,華龍珠在氣海中猛然一震,放出萬丈光芒,一道高大的身影出現在秦風的元神面前,哈哈大笑著揚起筆來。

秦風滿腔激情,當空寫道:

歲寒辛甲,暮ch n之初,會于禹山之東天台,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桃林香草。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r 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听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秦風寫罷將筆一擲,哈哈大笑。漫天的金光,都是他神龍一般的字體。他只將《蘭亭序》借來改動了少少的一些字,作為今天這個場合的序文。這一篇字寫完,才驚覺畢生再也不可能寫出更好的字,忽然又覺得有些悲傷。這時候才驚覺,方才神魂面前出現的必是王羲之的身影了,難道說,王羲之也是祖龍的化身之一麼?當下心中涌起萬般敬仰,真想把那個身影看看清楚。自己借文一用,耗盡元神心力才能重現原文的意境。但是僅僅如此,已經夠自己開心啦。要知道《蘭亭序》原本丟失,歷史上最好的臨摹作品就是「神龍本」,咱這次寫的總算比得過了吧?不,在書聖的元靈指引下,這幅字應該才算是真跡意境的再現,唐代的神龍本不能相比!

但見一個個斗大的金字,每個字都是一頭金龍在空中飛舞。這二百九十八個字,便是二百九十八條金龍躍然舞空的雄渾姿態。這東峰之上原本濁氣便已經被驅散,j ng氣匯聚。但是金光一出,整座禹山大放光明,直沖霄漢。雲蒙國運昌隆,便是在地下極深之處,邪障也被沖得不復存在。

天台之下人人如醉如痴,有的人垂下頭,忽然覺得一生原來就是這樣。有的年長者已經活了幾千年,經歷天柱崩塌的大亂而不死,對于喜怒的感覺早已麻木,此時突然垂下淚來,感嘆道,是啊,死和生是不同的,我怎麼會忘了呢?那些曾經感動我的人,曾經感動我的聲音、文字,我怎麼會忘了呢?人群之中不停有人仰首望天,又有人垂首沉思,老淚縱橫。有人呆呆默問蒼穹,我們所做的事將來後人究竟會如何看待,應不應該?

忽然雲正隆大聲道:「請秦兄題下自己的名字,留下印鑒!」

秦風拱手道:「文章天成,偶然得之。秦風不敢留名。便要提名,也和大家一起提在目錄里吧。」他是真慚愧,但是別人只當他謙虛。

當下有人慷慨激昂道:「好!拿筆來,我要具名!」具名就是確定參與這場集會,要當眾發表自己的作品。這說話的自然是極有分量的大豪,當下禹山之上、天台之下群起響應,人人興奮。

司禮監也是松了口氣,請人群散開,各自言歡,由司禮監負責收集與會的作品。都擠在天台下實在是太亂了,一點兒也沒有雅致的感覺。當下整個禹山東峰但有景s 清幽的地方都坐滿了人,興高采烈地喝起酒來。

秦風悄悄向玉玲瓏擠了一下眼,意思是,這樣可滿意了吧?這是何等文字,可比那什麼「建極綏猷」要寫得好多了。最起碼,字也多啊。

卻見玉玲瓏當著許多人的面微笑著走了過來,秦風心道,啊喲,大小姐,你要淡定,這里人好多,你要干什麼?

玉玲瓏卻只是從他身邊走過,同樣要向大家來致意。秦風松了口氣,忽見玉玲瓏在那身影交錯的一瞬間,伸手在他上掐了一下。這一下動作極小又極快,在他和玉玲瓏身體遮擋之間,那麼多人注視著玉玲瓏和秦風的一舉一動,卻沒有一個人能看到,只是見到秦風忽然爽得咧了一下嘴。

秦風半身酥麻,只覺得說不出的爽,心道,大小姐果然厲害,原來凌虛玉龍爪還有這樣的奧妙!這里莫不是有個什麼穴位,可以捏一下這麼爽的?忽然驚覺,老子莫非有受虐的潛質?不好不好,大大不好,等到今r 事畢,一定要找大小姐捏回來。

當r 禹山之上縱情歡樂,無數人依次來請秦風相會,飲下好酒幾萬壇,得佳作四千余篇。原本半r 的歡愉,竟一連折騰了三天。人人都來拓取秦風所寫的文字,回家珍藏供r 後臨摹之用。

秦風交下無數朋友,所有的人都是一般。與會者不分老少,皆以「禹山同好」相稱。縱情聲s ,揮灑風度,人人都揮發出平生最好的感覺,做出最得意的文章才肯罷休。

秦風自然是和雲正隆等人聚得多一些,才喝了兩杯,忽然玉珠和許多瑤光書院的朋友都聞風跑來了,四周去看熱鬧。有人奇道:「咦,這里有一個人壓在碑下。」登時一干少男少女爭相圍觀。

玉珠鼓著腮,頓足道:「死賊人,你又丟下我來自己玩耍!」正好應了之前雲正隆和許多佳麗私下議論秦風喜歡「青梅」的話,當下那些名門佳麗都竊竊私語,偷偷笑了起來。

姬家兄弟捶胸頓足、涕淚橫流道:「天啊,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跟偶像失之交臂啊!」依舊沒有明白此秦風就是彼秦風,跑去看那金光閃閃的序文,四周尋找秦風的去向。許多人望著他們,都在想他們的偶像到底是誰。

滄虹卻是望著那序文在空中一個個金龍一般的字體一言不發,便是連玉珠叫她一起來玩也听不見,惹得玉珠哼了一聲,不理她了。滄虹靜靜地看了好一會兒,忽然發現對面山上,有個年輕的女子靜靜躲在林中也在看。心里好奇,為何不離近些看?偏要躲在那麼隱蔽偏僻的地方。那女子身影忽然一晃,背後騰起熊熊的氣焰,一道真龍魂魄徐徐從她體內出現,在光焰中隨著序文的字形不停舞動,模仿著幻化出道道光影。

滄虹心道,啊喲,那個女子修成真龍了。瞧她的樣子,年紀也不大。原本修成真龍是極為值得慶賀的事情,但是現在禹山東峰之上萬龍雲集,誰也不會當回事,甚至都沒有人察覺到。

卻見那女子御使龍魂將所有的字形逐一演過,顫抖著收了龍魂,目光不再望著那些字,卻是望著人群里。滄虹順著她的目光望去,只見一大群人圍坐在草地上,歡聲笑語,赫然當中是安國公主玉玲瓏,身邊一個小女孩,卻是玉珠。

滄虹忽然驚覺,這女子長得和玉家姐妹有幾分像,莫不是玉珠的二姐麼?如此可喜可賀的時節,為什麼不下來跟她們一起?

她卻不知,玉嬌望著的不是玉玲瓏,也不是玉珠,卻是當中的秦風。

人群分開,那里又發出歡叫聲:「啊喲,寶慶公主來啦!不得了啦,寶慶公主也來啦!」當下人頭攢動,又是一陣擁擠,將滄虹也擠得站不住腳了。司空、司徒護著她從人群里退出去,低聲道:「公主,這里太亂,我們還是回去吧。」卻見滄虹向往地望著人群當中玉珠那里,呆呆地站著不肯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祖龍志最新章節 | 祖龍志全文閱讀 | 祖龍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