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時空越 第60章 第136章 指點江湖

作者 ︰ 月林深

幾日里,薊王看書痴迷,把那內、外經上的圖文全部記在心里爛熟,雖一時難以參就練完,但那功法自在心中,只要閑下時間來,便自行悟練。

因此,雖短短數日,薊王卻覺自己不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是更進幾步了,甚覺收益頗豐,全身功力不自覺地增長了一二倍,便覺甚妙,心內悅喜。

薊王這幾日忘我參修,自是耽擱傳授白秀英武功的時間了,只是寫了一門《九轉兩儀參合法訣》與她自練。這《九轉兩儀參合法訣》是薊王內功修習的至上法藉,只要參悟透了,內力增進便不可小覷。

白秀英見父親不來親自指點,還以為他事忙,無暇來了,亦不去萬錦樓騷擾,便自個兒參照功法口訣自行悟練。難得她心性聰明,加之薊王前日指點,這《九轉兩儀參合法訣》薊王又寫得詳細,便是不經旁人指點,她也能徹解參透。

所以這幾日中,她氣海中的真氣如無源之水一樣淺淺匯集,竟是小有存儲了。原本薊王已留有小部分真氣在她氣海內,還有部分散氣分散于她全身氣穴各處,白秀英一一把它疏運回籠,匯于氣海。

薊王參成了不少,便出萬錦樓來,把一套「閃電鞭法」三十六式傳與白秀英。

白秀英練武頗為勤苦,不是專坐于靜室中參習內功,思漲內力,便是在閣樓下場院中、花園里草地上勤練鞭法。她每日勤苦,自是能夠把薊王當日所傳練得熟稔,雖是覺得所傳不夠,但也不計較,自是勤思苦練,也能推陳出新。

薊王看她那黑裝妙曼的身影和白發飄逸、面若霜冷的樣子,心里多了幾分愛憐。

這一日,薊王把白秀英喚至萬錦樓上,對她說道︰「女兒,為父看你這一向里練功勤苦,增進不少,甚是高興。亦看你手段,似是極為喜歡軟長鞭法,為父便賜你一只長鞭、一柄短劍作為適手兵器。這兩樣兵器不是俗物,卻是那華菱山百逸師太圓寂時賜給我的,今番傳與你,甚是適宜。」他說著,便自紅檀木櫃子中取出一個長方形匣子來打開,自那匣盒內取出劍和鞭來。

白秀英見那鞭成烏黑色,雙指粗細,尖端墜有一粒蒜頭大小的鋼珠,便是方便運使以及點穴所用。再看那劍細短適宜、盈若秋水,果真是自己喜愛之物,當下便跪下道︰「女兒多謝父親贈我如此好的兩般物事,更謝過華菱山前輩百逸師太。」

薊王攙起,白秀英把兩樣東西接在手中,十分歡喜。自此,白秀英劍系柳腰,手握長鞭,十分地好英姿。

過了兩日,薊王正在房中參習內、外經上的神功,忽听門外有人報說柳葉刀石振豪自梅花鎮打探回來了,正在門外等候通報。

薊王叫稍待,便整衣出來,至二樓參會廳中,傳一干手下人進來議事。倏忽間,那門里便一擁走進來十數人,和尚、道士、頭陀、男人、女子皆有。

除了前番在萬錦樓護衛的寶光如來鄧元覺、金剛手杜荃楓、鬼腳踢、柳葉刀石振豪、斷刀三魔的刀上嗜血丘東上、刀中無常丘東中、刀下離魂丘東下、呂師囊八人外,另外的六人原本在外面出任務,此次薊王要施行大計,便也召喚了他們回來。

是哪六人?便是冷虛子、九天飛龍龐萬春、九天飛鳳龐萬霞、飛天蜈蚣王道人、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丘小乙。

十四人上前來向薊王恭謹聲喏一聲,薊王便叫坐了,十四人分向兩邊坐定。薊王向眾人快速打量一遍,見冷虛子面容依然冷寂不已,左右臉上各是一道傷疤拉長下來,那額頭上鐵戒箍箍定,亂發散亂臉側,一身皂布直裰,脖頸上吊下一串一百單八顆人頂骨數珠來,兩把鑌鐵戒刀插在腰間,身高不下一米八四五,甚是威凜。

再看那九天飛龍龐萬春,年紀約莫三十歲,著一身淺白衣衫,身披紅色斷坎肩,背上負一張厚實神力弓,插有幾只強勁利箭,神態恭謹端儀,雙拳擺在兩腿上,拳頭硬朗。薊王曾見識過龐萬春的弓箭威力,數百步穿楊,百發百中,不在話下。這龐萬春弓箭厲害,眾人亦稱他為「小養由基」。

龐萬霞是龐萬春之胞妹,年紀尚淺,只是二十一二歲,至今仍不思嫁,從小隨哥哥學得一身好武藝,更兼習得那一手弓箭技藝,江湖中行走時自號做「九天飛鳳」。薊王見她此時面上盈盈有笑,一雙眼楮到處轉看著廳室內,著裝青紅相襯,透出古典味來,頗有幾分美貌。其背上亦是背有一張弓、幾支箭,只是那弓箭粉紅色,要小巧玲瓏得多。

飛天蜈蚣王道人和飛天夜叉丘小乙兩個都做道人打扮,兩人緣是同門師兄弟,去年八月在錦州城內被薊王招攬于手下。那飛天蜈蚣王道人倒是個身材魁梧的人,不過飛天夜叉丘小乙看起來就真的像個夜叉了,他那臉面上麻子不堪,雙目斗雞,甚是有些丑陋。

生鐵佛崔道成同寶光如來鄧元覺一樣是個和尚,只是身材怎及得上鄧元覺那般龐大?其手中使的也不是禪杖,只是背上縛了一把鋼刀。

當下薊王又吩咐人去喚了白秀英來,一同听事。白秀英款搖羅裙、落落大方地走了進來,那鞭和劍便也帶在身上了。白秀英向薊王恭謹一禮後,亦即坐下了。

眾人見她柔發盡白,目中多了層煞氣,自不比前日里的那個閨中小姐了,均是詫異,皆是想父亡一事對她定是影響不小。

有人奉上茶來,薊王叫大家品了,便道︰「本王在這一段時日里頗遇上了些事,既有好事,亦有不好事。前番派遣了田虎大總領帶一十二個手下去河北做事,後來我收服得陽谷西門式一派共九人,加上今歲初投我的歙州王門、杭州白石堡,勢力已經小成。如今天下新承大氣象,道君皇帝盼著四海能夠升平,天下能夠和泰,便要做大革新之事,以壯國力。自我大宋朝開立,北方有契丹族常常侵我國土、掠我財物;西有西夏、吐蕃不斷騷擾、不來朝貢;大理國雖然偏安南隅,卻是虎視眈眈,望思擴土;如今遼北卻崛起了個女真族,已經建國稱號,勢力日漸壯大,本王敢于做賭,此女真族二十年後便會大舉揮兵南下,染指我大宋江山;更有那蒙古大草原馬背上的野蠻人更是輕視不得。細細分析,我大宋好似置于內憂外患之中。不是本王危言聳听,事實上便是如此。所以,道君皇帝思變革,以期大幅度增我雄雄國力,提備日後之事。所以,無論朝廷內外,武林江湖中,皆要共結一心,有所作為,切不可再似從前那般散亂人心,互相殘殺,自減實力,以致外勢力鑽了空。看如今江湖武林中世風日下,有混亂跡象,盜賊出沒,反抗朝廷,反不似了先前那般的規矩。所以本王思量,決不能讓自家里先殺了起來,好讓外人來殺。本王雖身在朝廷,卻觀覷江湖事幾十年,深為有悟︰蓋凡人人皆是我大宋國民,卻思月兌離國法,獨行獨做,以致江湖上永遠紛爭不斷,沒個安息。似這般,你不思忠君報國、為民做事,卻在這大宋國土上打打殺殺,沒個分明,還留你何用?」

薊王聲音洪亮、底氣十足,一口氣說完這許多話,廳中所坐眾人皆是听得熱血沸騰、點頭不止。薊王呷了一口茶,接著道︰「方今本王奉聖天子御令,執掌朝廷內外事,便要鏟除欺民爛官、擾民亂賊,使武林得大一統,不再紛亂不休。江湖中人才濟濟,本王素有愛才的心,你等中原有江湖無歸之散人,武林名家之賢人,常懷有一顆報國愛國心,卻是缺了那伯樂,空有好心腸無處投效,幸你們識得本王,本王亦需求你們,便兩相投合,甚是有利。我手下現如今雖有七客、八嬌、九真等數,卻空著二尊、三卿、四王、五相、六使的名號,你等皆要努力,做出成效來,便可以入號其中,日後本王奏明聖上,各自依你功勞,加以封賞,豈不為美!」

薊王話剛說完,眾人便鼓掌稱好,皆是起身,拱手做謝。那王道人道︰「我等得王爺施用,實在是三生有幸,五體投拜,自當竭盡全力,為王爺效勞。」

冷虛子道︰「況且干的皆是些有福于民的事,我冷虛子原先江湖閑人一個時也要常常做俠義的事,更何況現在于王爺手下更好施為了!」他話音濃重,甚是有力。

薊王點頭道︰「冷君所言甚是!本王看你功法高強,向往俠義事做了不少,便提你到五相之中,自此直屬本王調管,你可願意?」冷虛子即刻謝道︰「冷虛子深謝王爺提點之恩!」便打了個躬身。

薊王轉頭看向白秀英道︰「我這女兒日前心性轉換,月兌卻閨中習俗,想要學成高強功法,好為本王分憂,本王十分高興,今日便當眾人面提你進六使中,居第三,排于柳燕子之下。你自是不用獨身行事,直在父王身邊便了。」

白秀英听如此說,自是歡喜,即刻謝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水滸時空越最新章節 | 水滸時空越全文閱讀 | 水滸時空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