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嘯昆侖 平靜的小鎮

作者 ︰ 第五郎刀

江南的早春多細雨。騰雲似涌煙,密雨如散絲。飄然而寧靜,變幻而無聲。

習慣了江湖紛爭的吳乾清在細雨中面對這平靜的江南小鎮山水情不自禁地耍起了他的成名絕學「心劍」。原本這次是去廬州參加內兄「林風堂」林堂主的五十大壽而路過這個小鎮,卻因這個小鎮的寧靜安詳忍不住多呆了幾日。二十年前二十歲的吳乾清就跟隨師父一路走南闖北,至今內心里從未有過如此的平靜。他一生最痛快的事並不是在武林上獲得赫赫威名,而是他的愛妻為他一口氣生出兩個小子。他跟愛妻林氏商量好了,等這次參加完內兄壽宴,他就金盆洗手從此一家人隱居在江南山水之間,再也不過問武林中的事。

「舒宇,天涼了。」夫人林氏拿著一件披肩走過來叫了他一聲,「回客棧吧。」舒宇,是吳乾清的字。

吳乾清停住手中的劍,林氏走上前將披肩披在身上,賭氣地說道︰「練劍,練劍,老大跟著你學劍,都十八歲了一天到晚連鬼影也見不著。」

「不是有老二陪著你嗎!」吳乾清將劍收好,交給了夫人。

林氏看了丈夫一眼後嘆道︰「唉,老二倒是規規矩矩,整天陪著我,可也不能成天大門不出啊。」

吳乾清淡淡地說道︰「當初就不應該讓他棄武呀,咱們是武林中人,難免澈兒今後會吃虧啊」

林氏瞥了丈夫一眼︰「要是他也學著老大到處惹禍,你倒樂意了。」

吳乾清笑而不語,他雖然心里極不願意次子棄武學文,但是他也清楚江湖是個腥風血雨的地方,有人活著進入江湖便有人死著離開,與其活著在江湖等死,倒不如到死也不進入江湖。

吳氏夫婦剛回到了客棧,店小二便攔住了他們。

「二位客官,貴公子吩咐小的,讓小的轉告二位他已經用過餐了,並且他已經親自將您二位的餐食送到二位的房間了,讓二位慢慢用餐……現正他在房間里休息,可是……。」店小二這樣吞吞吐吐地說道。

林氏問道︰「怎麼了?」

「可是,我卻又見到貴公子剛剛氣喘吁吁地從外面回來。」店小二回答道。

吳氏夫婦心里明白便沒繼續追問,謝過店小二後便走進了房間。用完餐後吳乾清便盤腿坐在客房內床榻上吐納,夫人林氏也坐在椅子上趁著微弱的燭光繡著送個兄長的壽誕禮物……

隔著吳氏夫婦房間不遠的一間昏昏暗暗的房間中,一個十七八歲的年青人站在窗前借著窗外的微光正專心地看著書。此刻房間的門突然打開了,一個人影走了進來,雖然開門的「咯吱」聲很響亮,但這個年青人似乎並沒有听見。

人影咳了一聲,年青人被嚇了一跳,立刻收起書,喊道︰「誰啊!」

「唉,不虧是狀元郎啊,這麼暗還能看書。」那人影說著便將一個東西拿了出來,「接著。」說罷就把那東西扔向年青人人去。

「啊呀,大哥想你嚇死我啊」那年青人接住大哥扔來的東西。看了看,「這不是名帖嗎。」

年青人念著名帖上的字「嘉靖三年貴溪……」因為光線比較暗最後幾個字他沒有看出來。

大哥伸手從年青人的衣服拿出一塊玉,頃刻間整個房間里發出一道紫光。這塊紫玉是年青人出生的時候他父親送給他的,久而久之他漸漸地將這塊玉當做了身體的一部分,有時幾乎忘記了自己戴著這塊會發光的寶玉。年青人借著紫光看清楚了名帖上的字「嘉靖三年貴溪楊家」。

「剛才回來客棧外遇到一個老頭給我的,他說是爹的故交。」大哥頓了頓然後用眼楮挑了一挑年青人說道,「那老頭還帶著兩個小姑娘,可能是來說親的。」

「啊呀,大哥你還不去請示父親。」年青人對大哥說道,「讓老人家在外面等,這多失禮啊。」

「爹正叫我去請他們,這不是經過你房間看你正在用功讀書,過來看看咱們吳家的狀元郎嘛。」大哥說完哈哈一笑便向門外走去,可沒走幾步他又折了回來,「還是從你的窗子出去吧,大門太遠了。」說罷便縱身一躍飛出窗子。

少年一邊微笑著搖頭一邊將紫玉收入衣服內。收拾一下著裝,便出門準備去跟父親母親請安。

此刻吳乾清還在床榻上吐納,夫人林氏也還在做著女紅,兩人各自忙著房間里沒發出任何聲響。這時門外傳來了輕輕的而又規矩的敲門聲。

「孩兒給父親母親請安。」門外說話的真是剛剛那位戴著紫玉的少年。

「澈兒啊,進來吧。」林氏應答道。

少年輕輕把門推開,然後小心翼翼地關上門,怕打擾了父親的修煉。

這少年正是吳乾清和林氏的次子吳澈,之前到吳澈房間的便是他們的長子吳朗。吳朗吳澈是孿生兄弟,因此兩人幾乎長得一模一樣,旁人根本分辨不出來。可是這兩兄弟天生又不一樣︰吳朗的眼楮泛有淡淡的蘭光;吳澈的眼楮泛有淡淡紫光。剛出生的那會兒煞是明顯,待百日過後才慢慢地恢復正常,如今仔細去瞧還是能感覺兩人的眼楮與眾不同。雖說兩兄弟是同生同長,性格卻迥然不同︰老大吳朗自幼跟隨父親吳乾清習武,性情自然豪爽,年紀輕輕就將「心劍」習得如火純青,武林上提道吳氏父子無不仰首敬慕,正是如此也令其心氣高傲,經常惹是生非。老二吳澈卻在母親林氏的要求下棄武學文,從小在教書先生的教導下學做一個格物致知,知書達理的學生,除了跟同鄉的幾個讀書人吟詩作對討論八股文,幾乎就不跟其他武林上的人有來往,母親林氏倒是樂意了,吳乾清卻一肚子怨言。

吳澈進房間後先給正在吐納的父親吳乾清行了禮然後又給母親林氏行了禮。

「別像賊似的,我是在吐納又不是在運功。」吳乾清閉著眼斥道。

「是,父親。」吳澈又向父親行了禮。

「別听你父親的,他粗野的武夫。」林氏放下手中的活溫和地說道,「你今天又學到了什麼?」

「孩兒今日並沒學到什麼。」吳澈看著母親的吞吞吐吐地說道,「孩兒……今日讀到一句‘知行合一’便如五雷轟頂一般,這與平日先生所受‘知先行後’甚是不同,孩兒愚鈍不知如何解答。」

林氏一听心中微微一震,想來自己多年來也熟讀了一些經史子集,這「知先行後」到是有所耳聞,這「知行合一」今日還是第一次听說,如何辨析自己也不甚明了。

「哈哈,」這時吳乾清從床榻上大笑起來,他說道,「你大哥又把《心劍要訣》借個你讀了吧,你居然能思考到本門武學的最高要義,哈哈……。」

「你又偷看了武學書,說了多少次這類書你不要讀。」林氏溫和地指責道。

「孩兒知錯了,其實孩兒並非有意偷看,只是大哥說對于書里的一些內容不是很懂,叫孩兒讀通之後給他講解。」吳澈解釋道,「如果母親不願意孩兒讀,孩兒再也不讀了。」

「別說你大哥不懂,為父至今也不能參悟‘知行合一’,本門武學的最高境界叫‘心劍合一’,達到這個境界之前又必須練到‘知行合一’。」吳乾清接著說,「可惜,你太師公並沒傳下這招。」

吳澈絲毫不懂武功,听父親如此說來卻是听得糊里糊涂的,他愣了楞然後從袖子里面拿出一本書交個父親。這本書正是《心劍要訣》。吳乾清接過書然後跟兒子說︰「這本書讀懂了嗎,沒看懂就接著看吧。」

林氏一听那還得了,雙眼默默地瞪著丈夫。一旁的吳澈見狀對父親說︰「孩兒今後不必讀此書了,此書的內容已記在孩兒心上了,待來日孩兒考上功名在慢慢品讀。」

吳乾清一听哈哈一笑︰「妙啊!」

林氏將目光移到了兒子身上說道︰「待會你父親要見一個故人,今日你就回房間去吧。」

吳澈心里知道母親是絕對不會讓自己接觸父親的武林朋友,于是他行了禮便走出了房門。

這時候客棧的過道上有三人影向吳氏夫婦的房間走來,借著走道上微弱的燭光吳澈看清了來人,一個拄著拐的佝僂駝背老頭帶著兩個身穿黑紗蒙著面紗的女子,他心想這肯定是大哥所說的「貴溪楊家」。吳澈步履輕微地朝三人的方向走去,當他漸漸靠近來人時不禁汗毛豎起頓感脊背發涼。因為那個佝僂駝背老頭的面目十分猙獰好似被人千刀萬刮過︰眼珠幾乎拖出眼眶,鼻子已經被人削了只剩下一個孔,牙齒暴露在外面使勁地顫抖。吳澈不禁加快了腳步使勁地朝房間走去。突然一條藤鞭纏住了他並且一個聲音隨後罵道︰「畜生。」

吳澈心里一驚,定楮一看正是那個老頭身邊的一個黑衣女子……

那黑衣女子大罵道︰「畜生,換了一身衣服,就以為本姑娘不認識了嗎。」只見她率步上前,一把掐住了吳澈的脖子。盡管吳澈比這個姑娘高出半個頭但他一介文弱的書生那能受得了如此攻擊,踉蹌著往退了幾步後,竟被這只手掐得透不過氣來。

「放開。」這時佝僂的老頭說話了。那女子一听便氣鼓鼓地把手松開了。

吳澈被掐了之後喉頭甚是難受,但他忍住嗑的**。他不想驚動父母和大哥害他們與這三人鬧下恩怨。既然自己從未見過這三人,這姑娘一來就對自己大打出手,想必這其中肯定有什麼誤會,既然是誤會解釋清楚便是。他吐了幾口氣,然後說道︰

「在下與姑娘素未謀面,姑娘為何如此對在下,況且孟子雲‘男女授受不親’。」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不敢直視面前這個凶神惡煞的女子,更不敢面對面目猙獰的老頭,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降了老頭身邊的另一個蒙面女子。那女子見吳澈看著自己,不知是害怕還是怎麼低著頭躲到了老頭的身後。

「好一句‘男女授受不親’,畜生居然裝起君子來了。」這凶神惡煞的女子罵道。

「這位姑娘請不要辱罵在下,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下自幼受孔聖人教誨,絕對不可能做對不起姑娘的事,這其中必有什麼誤會。」吳澈問溫文爾雅地說道。

「你……」這名女子似乎听出來吳澈在教訓自己不懂禮數,話到嘴邊便換成了巴掌,一巴掌打在了吳澈的臉色。

「姐姐。」那個躲在老頭身後的女子叫道。

吳澈徹底不說話了,只覺得臉上火辣辣地生疼,用手捂著自己的臉,眼淚不知覺地留了下來。這時那個躲在老頭身後的女子這時走到吳澈的身邊,輕聲地說道︰「公子,姐姐她不是故意的,還請公子原諒。」說完便行了禮又躲在了老頭身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玉嘯昆侖最新章節 | 玉嘯昆侖全文閱讀 | 玉嘯昆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