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線 第三十四章 ︰破敵

作者 ︰ 飄雪樓主

(2)破敵

皇帝的老子葬禮安排的自然很隆重了,因此,朝中的大臣自然也就都要來參加了,而陳豨自然也收到了請柬了。

收到請柬後,他就範難了,他心就想了,該怎麼辦呢?是不是該去呢?如果去了會不會有危險呢。

這時他部下就提醒他說,當初劉邦就是利用狩獵的機會把韓信擒住的,這次既然劉邦對大王您已產生了懷疑,你去參加葬禮肯定凶多吉少啊。

是啊!這麼說來那是不能去了,既然不能去,那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造反。

公元前197年9月,陳豨與王黃、曼丘臣等人把漢朝的大旗給撤下了,正式換上一面新旗幟,上書一個大大的,:「反」字。

陳豨自立為代王,發兵攻打趙、代之地。

這一切盡在劉邦的掌握之中,于是乎他草草處理了父親的葬禮,然後親自帶著大軍來平叛了。

劉邦的大軍走到代地附近(邯鄲),他就下令安營扎寨不再前進,他在這里做了三件安撫人心的事。

1、免去丟失了二十多座城池的常山太守與太尉的罪刑,並且繼續重用他們為常山太守與太尉,火速滅敵。

2、在趙地找了四個壯士,封他們四人為將,賜一千戶封邑,讓他們充當先鋒隊,為其它各路大軍的到來嬴得了寶貴時間。

3、花費大量的rmb去收買王黃和曼丘臣的部下,在金錢效應的帶動下,讓王曼兩人幾乎成了光桿司令了。

做了這幾件事後,劉邦就什麼也不做了,他采用了武俠中最為經典的武功戰術︰以靜制動。

面對劉邦的不「動」,陳豨卻坐不住了,他開始行動了,他把他的部下分成了三路來和劉邦展開對戰。

1、王黃、曼丘臣帶兵一千屯扎曲逆,(只有這麼多人可派了,誰叫他手下的士兵紛紛倒戈到劉邦那里去了)

2、張春率一萬人渡過黃河攻聊城,(侯敝負責接應)

3、趙利守東垣,另勾搭上韓王共同進軍,向參合出發。

「敵不動,已不動,敵一動,已先動。」

這也是武學中的至尊名理。

看似劉邦在邯鄲靜悄悄的很,但陳豨剛剛行動了,劉邦也動了,才大氣粗的劉邦采取的最穩妥也是安全實惠的辦法。

瞄準目標,各個擊破。

劉邦針對陳豨進行了如下布署︰

1、郭蒙及曹參迎擊聊城,對付張春。

2、樊噲來對付侯敞一路。

3、灌嬰去曲逆,目標直指王黃、曼丘臣。

4、柴武負責去平定韓王。

劉邦自己親自率大軍,任酈商和夏侯嬰為大前鋒,直逼東垣。

以上是劉邦針對陳豨而出的招,而除此之外,劉邦自己唯一的招式是派了周勃去偷襲趙地的城都(陳豨的老窩)。

事實證明,劉邦果然是出色的軍事家,以牙還牙,雙方對陣的結果是漢軍全線告捷。

周勃不負眾望,他的大軍以最快的速度蕩平了武郡,動搖了陳豨的根基。

接著,捷報頻傳︰郭蒙大敗張春,樊噲平定清河常山,斬殺了侯敞,灌嬰更是威不可擋,趕走了王黃和曼丘臣。

面對各路大軍的全線勝利,劉邦親自坐鎮的這一路同樣不甘落後,他們也順利拿下了趙守利的東垣城。

對陳豨更大的打擊的是,本來已被灌嬰打敗的王黃和曼丘臣因為早期劉邦的rmb並沒有白白浪費,他們把這兩人押回劉邦身邊來領賞,免去了劉邦一番「相思」之苦。

對待甲級戰犯,劉邦不再心慈手軟,他怕夜長夢多,馬上就把這兩人送上了斷頭台。

而此時唯一不明朗的就是柴武對韓信這一路了。

韓信投靠匈奴後,心里並不很快活,他雖然也得到了冒頓的重用,但再多功能的錢財,也不能消除雙言血性上的差異。

更要命的是,這些倒也罷,他卻忍不住思鄉之情。

都說葉落歸根,他也早已過了不惑年齡了,想到自己的下半輩子將再也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去看看了,他心里那是啥滋味,誰也說不清。

也正是因為這樣,接到陳豨的請求後,他才主動要求南下,他真的希望回到故鄉去看看。

然而,這一看,又看到了什麼呢。

他剛剛出發,他就看見他的一個故友,這個人的名字叫柴武。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劉邦故意的安排,兩個昔日的好朋友此時卻在戰場上相遇了。

因此,兩人交戰後,並沒有進行其它什麼較練,而是來了個眉目傳情。

是啊!友情讓他下了決心。

但很快柴武的仁慈之心就消除了,因為這時其它各路已頻頻告捷了,唯有他這一路還是靜悄悄的可怕。

「如果主子將來怪罪下來,我的烏紗帽就不保了,我豈能為了友情,而葬送了美好的末來。」柴榮想到這里,拔出身邊的劍,一劍斬斷自己的衣袍。

既然此情無計可消除,那我就來個割袍斷義好了。

柴榮割袍斷義後,老鄉的情義才下眉頭,計謀就上心頭了。

當然,說是計,也是最簡單的計謀而已,因為柴榮只不過來了個撤軍而已。

本來敘舊懷古的好朋友突然走了,韓信心里突然很是失落,于是他馬上決定去追擊。

當然,他此時追的目地也由cj變的yd起來,他不再想跟柴榮重修于好,而是想去捉住他去向冒頓請功。

可惜,事實證明,韓信沒有經過大腦的這一舉動是很不明智的,他追啊追,當追入一片叢林時,他的人生終地走到了盡頭。

中了埋伏的韓信被好友柴武親手斬于馬下。

而陳豨此時早已如喪家之犬逃回了匈奴人的地盤,去當冒頓的走狗去了。

致此,陳豨的造反宣告失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在線最新章節 | 漢朝在線全文閱讀 | 漢朝在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