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線 第二十二章 ︰酈食其之死

作者 ︰ 飄雪樓主

(5)酈食其之死

酈食其到了齊國後,當時田橫正忙的不可開交的在做著對韓信大舉來範的防預之策。浪客中文網

但面對酈食其的到來,田橫在百忙中還是抽出時間陪同「齊天大聖」田廣會唔了這位優秀的外交官,

雙方一開始本著友好互利的態度,談得很是融洽。但家拉客套話一過。酈食其便充分發揮一個優秀外交官的才能,他開始發威了。

他直截了當的問齊王︰「如果只能在項羽和劉邦之間選擇一個,他會選擇哪一方呢?」

這齊天大聖雖然還年少儒弱,但頭腦一點也不傻,他回答的很圓滑︰「人世間的世世事難料,勝勝敗敗,在沒有最後一捶定音的時候,誰也不能預料。」

他的意思很明確,他現在還不會輕易的決定選哪一方做為自己的庇護傘。

酈食其見他還油鹽不吃,不來硬的不行了,接下來就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他說︰「依我看,這天下必定是漢王的。」(請大家注意這句話的用詞「必定」)

既然你把話說的這麼肯定了,那麼總不空穴來風,總的說出理由吧。

酈食其接著又說出了三點理由︰

1、項羽違背楚懷王之約,把漢王這個準關中王趕到漢中去,此為不義。

2、項羽派人將義帝暗殺于長江之中,此為不忠。

3、項羽每攻下一個地方對百姓進行活埋坑殺。完全忘了百姓就是衣食父母,坑殺百姓也就是坑自己的父母,此為不孝。

如此不忠不義不孝之人豈能得到天下?

酈食其得出這樣的結論後,又開始陳敘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所佔據的優勢,他說以目前的形勢,漢軍佔敖倉之糧,擁成皋之險,據白馬津之渡口,絕太行山之路,防蜚狐之隘口。可以說已在這場爭霸中立于不敗之地。

最後,他以反問的形勢結果了他的長篇大演說︰「大王若不順應形勢歸順于漢王,將來大軍壓境還能自保嗎?」

酈食其就是酈食其,嘴皮子丫的就是厲害。他能把死的說成是活的,能把臭的說成是香的。據說小時候酈食其就具有這一方便的天賦,曾當著眾小孩的面罵死過一只老鼠。

不過,從以上客觀上來分析,他說的話又的的確確合情合理,入木三分。至少都是大實話啊。

也許怪只怪項羽為人粗魯了些,畢竟年青,沒有考慮到後果。而劉邦的表面功夫一流。

齊王一听就慌了神。用詢問的眼楮看著田橫,意思是說︰「宰相啊,這事該怎麼辦?怎麼辦?」

田橫也被酈食其的高談闊論說的有點心動了,但在行動前,他提出一個唯一的條件,這個條件並非要劉邦賞給他這個歸屬于他的諸侯國多少多少rmb,而是一個軍事條件︰韓信必須先撤軍。

他想法也很清新明確,既然你們有心來招降我大齊,為什麼還在我國土邊住扎一隊虎視眈眈的兵馬呢?

酈食其本來考慮到這個齊王是個難剃頭,得費不少口水,想不到這麼快就搞定了,不由大喜過望,當即拍拍胸膛說︰就是撤兵嘛,這還不是小菜一蝶,既然都是一家人還用得著兵戈相見麼?

于是馬上寫了一封信給韓信送去。

韓信接到信後,第一反應是驚喜。我正要發兵去打呢?既然酈先生只動用嘴皮子就搞定了,也就省得我兵馬勞頓之苦了。

他馬上決定撤兵。

就這在個節骨眼上,他手下一個叫蒯徹的謀士出現了,他的出現直接決定了酈食其的命運。也使原本就要以和平方式解決齊國問題再次興起波浪。

有人就會問了,這個蒯徹到底是何方神聖,能有這麼大的能奈,以一人之力改變一個人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他們的對話吧。

「將軍要撤兵南下?」

「恩,齊王已降,現在可以去會合漢王對付項羽去了。」

「臣以為不妥?」

「有何不妥?」

「現在撤兵,有三誤。一、這些天將軍奉命招兵練兵,花了不少心血,正要一試伸手時,豈能半途而廢呢?二、酈先生一時憑嘴皮子說服了齊王,但人心難測,難免得提防他的變心啊。三、將軍此番花了不少心血,眼看就要立下大功了,如果就這樣被酈先生三言兩語幾句話就搞定了,搶了戰功,豈不是對大將軍來說不公平呢?」

對話到這里嘎然而止。

韓信陷入了沉思中。自上次被劉邦奪取兵權後,誠惶誠恐之際,總想馬上立下大功,將功補過,以重新得到劉邦的龐愛。

因此听了蒯徹的話他有點心動了。

心動不如行動,韓信自然知道此時如果他突然發兵去掃平齊地,乘他們不備,定會旗開得勝,立下赫赫戰功。

就在他要采取行動時,還有一個難題又浮出水面了,那就是酈食其的個人安危問題。

現在酈食其正在齊國那里等他的回信。如果他突然發兵,那齊王肯定不會放過他了。

你不是口口聲聲來說和的嗎?為什麼你們突然又發兵了?

以韓信這麼聰明的人自然知道,他一旦選擇進軍,酈食其被砍頭的概率大概為10000%。

面對韓信的顧慮,蒯徹早已料到了,他又說話了。

他說︰大將軍太cj太hd了。那yd的酈先生已經不義在先了。試想想將軍奉命攻齊在先,而酈先生主動要求去說和在後,他這明顯是要和你搶戰功嘛,人家都欺到你頭來了,你還顧及人家,fq啊。

韓信本來就對漢王的「不完全信任態度」心有余悸,在功名利祿面前,他最終還是利益戰勝了良知和道德。

他說了一句︰「i′m,too。」(出發)

齊軍怎麼也不會料到已主動要求求和的漢軍會突然發動進攻,被韓信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頓時兵敗如山倒。

韓信很快就攻到了齊國的軍事重要臨淄城下。

站在臨淄城下,韓信面臨一次嚴峻的良心拷問,因為他此時又接到酈食其寫來的一封信。

此時齊王自然從美夢中醒過來。然後對外交官酈食其施壓了。你不是說你是漢王派來求和的嗎?為什麼在我答應求和的情況,你們的大將軍還派來向我齊國進攻呢?

這時一向鎮定自若的酈食其也感到事情出乎意料。他怎麼也料到韓信會來進兵。于是又給韓信寫了一封信。

換句話來說,這封信將直接關系到酈食其的人頭的去與留的問題。

項羽接到信後,又面臨抉擇了︰繼續進軍還是撤軍。

繼續進軍肯定可以撤底攻下齊國,立下不凡戰功。但必須要付出酈其食其的人頭做代價。

而如果撤軍可以保住酈食其的人頭,但他所有努力就會功虧一簀,付之東流。

韓信不管怎麼說都是cj的,面對這樣的選擇他不禁犯難了。他和酈食其共事過多時了,此時真要拿酈食其的人頭做代價他還是有點于心不忍。

那蒯徹既然對這件事插了手,就大有把這件事插手到底的英雄氣魄。

于是,兩人又開始了簡短的對話了。

「當斷不斷,自義自亂。一個老頭的性命,怎麼可以跟曠世功業相比呢?」蒯徹一上來就咄咄逼人。

「逼死酈老頭是小,違抗漢令可是要殺頭的啊。」韓信心中釋然了許多,但還是有顧慮。

「將軍今日帶兵來攻齊,不正是漢王之命麼?如果這樣退兵了,不但被酈老頭奪去戰功,而且他還會說一些不利于將軍的壞話,那時候就吃不了兜著走了。」蒯徹的大道理出爐了。

……

在蒯徹反復攻心之下,韓信終于下定決心了︰走自己的路,讓酈食其去死。

既然韓信不肯罷兵,齊王就不客氣了。他把一切罪魁禍首就定在了酈食其身上。

也不知道齊王什麼時候學會了項羽的作風,在酈食其面前架起了一個很大的油鍋,然後對他說,你看著辦吧。

酈食其見自己此時免不了一死,心中反而坦然了,他嘴角掛著一絲冷笑,那是一種看淡生死後的釋然,還是一種對人性的嘲諷,我們已不得而知了,總之,他跳下油鍋練油前,說了最後一句也是流芳百世的話︰「有的人活著,他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還活著。」(汗,有剽竊他人名言名句的嫌疑啊)

一代杰出的外交家、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黨和人民的最忠實代表,英勇犧牲,享年七旬左右(具體年齒待查)。

酈食其死後,韓信進軍就再無顧慮了,齊軍哪里抵得住韓信的狼虎之師,很快就打的落花流水,連老巢齊都都送韓信做「嫁衣」了。

但問題是韓信並不滿足于齊王的這麼一點「嫁衣」,他要的是整個齊國的土地和齊天大聖的腦袋。

土地沒了還可以再來奪,腦袋搬家了就玩完了,那是「萬事皆空」啊。齊王沒折了,逃到博陽後,不得已只好向項羽發出救援信號。

就這樣,使得原本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就可以順利搞定的齊國又生出風波來。

項羽當年逼死了新齊天大聖田廣的父親田榮,但在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和個人的安危面前,田廣主動冰釋前嫌向「仇人」項羽拋眉弄眼。

所以說在戰亂的時候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和權力才是最為重要的。

而項羽自從失去範增這條左膀後,鐘離昧頂替了他的位置,榮升為左膀了,而鐘離昧右臂的位置就了另一員猛將——龍且。

龍且和鐘離昧當年都是最早跟隨項梁項羽參加革命的項氏集團的代表人物。這麼多年在項羽耳濡目染下,兩人都練就了勇猛強悍的作風。

鐘離昧的人生格言是︰殺敵一千不如攻城一座,攻城一座不如泡妞一個。

龍且的人生格言是︰龍豈池中物,乘雷欲上天。(汗,這句格言項羽應該沒听到吧,否則他的人生就……)

接到齊天大聖的求救信後,項羽也敏銳的意識到齊地的問題很可能左右楚漢相爭的格局,誰佔有齊地勝利的天公就會傾斜誰。

于是,項羽最終決定派出右臂龍且去救援齊國。

可以說韓信和龍且分別是劉邦和項羽手下最得力的悍將,兩人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來呢?

咱們先放一放韓信和龍且生死之戰,先來看看項羽和劉邦的再次面對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在線最新章節 | 漢朝在線全文閱讀 | 漢朝在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