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線 第二十一章 ︰政治會議

作者 ︰ 飄雪樓主

(3)政治會議

待眾將領匯集到修武後,劉邦順應形式的需要及時召開了一次政治會議。

會議的目的︰確實下一步的行軍路線和行動方針。

會議由劉邦親自組織。

這次會議充分提現明主自由的形式,,劉邦引出本次會議的議程後他便讓大家涌躍發言,他坐在那里當觀眾去了。

這和大公司里開會一樣,誰不想涌躍發言在老板面前來表現自己呢?

因此,會議一開始,眾將領便爭先恐後的發言了。

于是乎,面對怎麼對付楚軍的問題上形成了防守反擊派和主攻派。

首先我們來看防守反擊派。

防守反擊派的理由是︰楚軍本來就強大,現在連克滎陽和成皋(其實是兵不血刃),士氣正旺,現在主動與他們去交鋒,無異于雞蛋踫石頭,不自量力。

防守反擊派的格方是︰

1、識時務者為俊杰。

2、雞蛋焉能去踫石頭。

防守反擊派的行動方針是︰避其鋒芒,擊其惰歸。

防守反擊派的代表人物是︰夏侯嬰和盧綰。

夏侯嬰自從彭城逃難一來,就一直陪在劉邦身邊,後來又參與了陪劉邦經過了滎陽和成皋兩大勝利大逃亡。三次大逃亡凶險萬分,真虧是劉邦福大命大,才沒有死。但他對這種生活很是心有余悸,在沒有必勝的情況下,他是不主張再和項羽硬踫硬了。

而這個和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盧綰,我們好久都沒有提到他了,這個時候也該讓他露露臉了。

還好,盧綰當年雖然和劉邦是同穿一條褲子的人,成天泡妞,大字不識幾個。但在革命道路磨砥中,好歹也學到了不少知識,比說這句「避其鋒芒,擊其惰歸」就是他提出來的。

由于盧綰和夏侯嬰兩個人一個是小時候的貼身保鏢,一個是現任的貼身保鏢,劉邦對這兩人龐愛有加,他們的防守反擊戰術思想一提出,便禁不住頻頻點頭,大有當場就批準的跡象。

幸好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主攻派人物閃亮登場了。

主攻派的理由是︰

1、楚軍和我軍長期交戰,被我軍牽著鼻子長期走,已是一只疲憊之師,到了強弩之末。

2、滎陽和成皋是我軍的軍事重地,現在必需把他們奪回來,既能鼓起大家的信心,也可以狠狠地打擊項羽。

主攻派的格言是︰

1、不把敵人托死,就會把自己累死。

2、兩軍交戰勇者勝。

主攻派的行動方針是︰敵人進我一尺,我進敵人一丈。

主攻派代表人物︰樊噲和陳平。

主攻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重量級的,他們絲毫不比防守反擊派的人物遜色。

樊噲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是劉邦的親姨子,戰功綽越,是劉邦麾下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論將領排在第一的位置無人能動遙。

而陳平自從棄暗投明後,在滎陽保衛戰中立下漢馬功勞。首先他使用「反間計」干掉了楚軍的大剃頭範增老兒。然後用利用獨創的「月兌衣舞」和「真假劉邦」連環計使劉邦從死亡的線上逃出來。

因此,此時的陳平在劉邦心目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如果非要說的更確切些,他目前已排在劉邦手下謀臣第四的位置。

前三位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們是蕭何、張良、韓信。

把蕭何蕭丞相比喻成劉邦的「伯樂」一點都不過。劉邦的發跡及參加革命先期準備和籌劃都離不開他的身影。在楚漢之爭中,他雖然沒有出現在前線,但在後防卻攻不可沒。管理後政,運糧輸兵,給予前方戰場上劉邦的支持是功不可沒的。可以說他是劉邦後來能打下天下不可或缺的功臣。

而張良則更不要說了。火燒棧道迷惑項羽;二封家書迷惑項羽;彭城之敗後提出的「三步走」計劃可謂高瞻遠矚,為劉邦在楚漢之爭的最終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韓信自從月夜被蕭何追來後,被劉邦拜為大將軍。隨後韓信充分展示了其非凡的軍事才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成功執行。千變萬化的排兵布陣打的天下第二梟雄章邯(第一肯定是項羽了)屁滾屎流,最終兵敗自殺。平定司馬欣和董翳二秦王只用了兩封信而已。隨後在他的帶領下,漢軍勢如破竹,拿下項羽的老巢彭城建立不朽功績。而且現在在平定其它諸侯方面也正在發揮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陳平因為出道晚(跟在項羽身邊折騰了一年多),還不可能和他們三個同日而語,但憑著在滎陽保衛戰中出色的「反間計」和「連環計」,其政治地位只短短數月間已超過酈食其排在第四的位置了(酈食其估且排在第五),也算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了。

兩邊都是重量級人物撐腰,這下可苦了劉邦。他站在一個十字路口,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我想當時劉邦的心情,和我們常常在報紙上看到的這樣一個問題極為相似︰當母親和妻子同時掉到水里,你只能救一個的情況下,你會先選擇救誰?

如果先救老母,妻子怎麼辦?除非你真打算換件「新衣服」來穿了(古人雲︰妻子如衣服)。

如果先救妻子,那老母怎麼辦?除非你想背上大不忠不孝的惡名。

就在防守反擊派和主攻派進入相持階段,劉邦左右為難時,中立派順應形勢順應潮流旦生了。

按照唯物主義觀點來看,在這種情況下,中立派最好。他可以不輕易得罪任何一方的人。

中立派的理由是︰既然攻又不能放手去攻,守又不能消極去守,那就攻守結合,邊攻邊守,邊守邊攻,既可養馬抹馬,又可以搔撓打擊敵人。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中立派的格言是︰

1、各打五十大板。

2、左右為難折其中。

中立派的行動方針是︰

1、大部隊按兵不動,養精蓄銳,以待天時。

2、派少數人圩回到楚軍後背去使暗招子,擾亂敵人後防。

中立派代表人物是︰鄭忠。

鄭忠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人,按理說他的計謀誰會听啊。

但問題是他很巧妙的照顧了防守反擊派和主動派兩方人的顏面,因此,他的理論一出台,劉邦就象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歡心鼓舞,什麼也不管了,一錘子下去,先定音再說。

劉邦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大部隊停留在這里,養精蓄銳。由盧綰和劉賈率兩萬人馬,從白馬津渡過黃河,深入楚軍後方,與那里的玩游擊戰術的彭越彭大將軍聯手。

當時的旨意是︰殺人放火,強取豪奪,奸婬污穢,越是罪大惡極的壞事你們越是干就是。反正這一切的後果都是由那個地盤的主人項羽來買單。

于是這次政治會議就這樣戲劇性的收場了。

但這次政治會議歪打正著,卻是當時依造形勢最好的決斷。也是最佳的戰略方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在線最新章節 | 漢朝在線全文閱讀 | 漢朝在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