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線 第一章 ︰泡妞的學生時代

作者 ︰ 飄雪樓主

拚搏字數有限制啊,稍稍修改了一下章節內容,明天開始兩更大家多獻花點花,更新就會更快.

另︰推薦兩本飄在追的書︰

小邪的《逆邪——天煞孤皇〈狂〉》書號︰21643

小月的《卜王之王》書號︰21653——

(3)第一鐵哥們

很多現代人會和一些志同道合的親密朋友結拜成兄弟。結交的方式大抵和三國時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樣,先是弒血為盟,然後拜天拜地異口同聲說著︰「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的確,一個人的出生是由父母來決定的,父母什麼時候生你就什麼時候生你。你沒有自由做主的權力。而死就不一樣,如果排除生老病死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你至少還有選擇自己死的權利。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就成了「珍惜動物」。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能成為好兄弟好姐妹甚至結為連理的人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但劉邦和盧綰卻是個例外。

如果盧綰不是幸運的和劉邦生在一個村子里,而且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或許他將是歷中上一個毫無知名的匆匆過客。

值得慶幸的是,幸運女神惠顧了他,從而注定了他的一生亦將不平凡。

上寺廟上香拜佛的香客,常說沾沾仙氣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劉邦同志出生是因為「蛟龍在身」,同一天出身的盧綰自然也不會差了。

至今我仍在想,在那個偏僻而落後的小山村里,突然間,有一對小孩同一天出生,這是何等震憾的事。如果當時有記者的話,相信登門采訪的人一定會擠破門檻。

他們會爭先來報道「大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出生分娩過程盛況」及「雙胞胎是怎樣練成的火爆消息」。如果那個小小的村里有精明的商人,乘機搞起收門票的勾當,不消多久,相信定會成為一「大地主」。

說到地主,盧綰的老爹在這個小村里就是算比較富有的「小地主」了。對于老來得子的盧老爹來說,他太高興了,兒子出生後他忙的不易樂乎,又是敲鑼又是打鼓又是放鞭放,只差沒象**一樣發個布告,不過如果讓他來發布告肯定比**的「干掉誰誰誰」牛多了,內容的標題不出意外應該是︰「我有兒子了」。

言外之意就是我有兒子了,你們誰有兒子啊。(暈,什麼邏輯)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為「階級地位和身份」不同,盧老地主以前很看不起處于「貧苦大眾」的劉老爹。但人逢喜事精神爽,這一天听說兩家都生了一個兒子後。他竟不顧自己「高貴」的身份,提著雞蛋和禮品,屁巔樂巔的來到劉家那破茅屋房前。

劉老爹听說以前從來不拿正眼看他的盧老地主來了,自然是驚喜交加。當時他正在床上研究兒子腿上的七十二顆福星痣,一時激動之下,來不及穿鞋跳下床赤著腳就迎出門去。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三國時曹操赤腳迎許攸那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應該是從劉老爹這里借鑒來的吧。

可惜當時劉老爹忘了叫人給他申請專利。而狡猾的曹操卻委托時差千余年相隔了n個朝代的羅貫中同志來為他申請了這個「赤腳迎客」的專利,從而把這項專利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我們可以猜想,如果當時劉盧兩家生的是一男一女的話,只怕又多了一段許世林似的曠世姻緣來。也許是老天考慮到這項記錄得留給白素貞的兒子許世林,于是給了他們另一項記錄。

不能成為夫妻,成為好兄弟好哥們也是好的。

後來,盧綰在當上燕王的那一刻,才真正提會到做為劉邦鐵哥們的好處吧。

(四)上學

現代詞語里有一句「趕鴨子上架」的常用語。

大概意思就是逼著別人去做自己不願做的事。

劉邦才七八的樣子,就對這個詞深有感觸。

小小年紀的他此時已是「聲名大振」,究其原因,也沒有別的,人家具有非同小可的人格魅力唄。

試想想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孩今天偷鄧家的芘芭,明天摘李家的葡萄,後來打孫家的狗,大後天攆王家的雞……

不消多說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家的破茅屋前每天都門庭若市,為此劉老爹總感嘆時代變得啥這麼快。

樹欲靜而風不止,罵,無效;打,無效;

劉老爹這兩招看家本領使完後一點效果也沒有,實在沒折了,只好使用「三板斧」中的最後一絕招了。

他咬咬牙痛苦地來了一句話︰你小子,讀書去。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從這一點來看,劉老爹還是比較大義的。

當然,劉老爹說完這句話就痛苦了好一陣,畢竟他們村里沒有老師,要從外地請一個老師來得花不少銀子。不過,他的疑慮很快得已解決,原因很簡單,盧綰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了。

盧老地主出面了,請老師,小菜一碟嘛。他拍拍胸膀對劉老爹說,學費我全包了,叫你家小三子來上學就是。

靠,看樣子生兒養女生的好還不如生的巧啊。劉老爹感動的差點沒跪地磕頭了。既然有這樣的好事,一個去上學也是上,兩個去上學也是上,劉交也去吧。

劉交是劉老爹的第四個兒子,比劉邦只小兩歲。一听可以上學,抱著老爹又親又啃,如不是一旁略有吃臘的母親強行抱開,只怕他還當真沒完沒了了。

一听要去上學,劉邦的嘴撇的老長,他當然不樂意了,他的孩子王正當的好好的,憑什麼就讓他光榮地下崗呢?

天下有免費的午餐你不要,sb啊。劉老爹可不是吃素的,去不去,不去就……他的手舉的高高的。

母親可心疼兒子,一把攔住他的手,對小劉邦好說歹說也無濟于事,最後她突然想起什麼來,來了一句盧綰也和你一起上學。劉邦這才免強的點頭答應。

上學就上學吧,有盧綰在也不寂寞了。劉邦心里這麼想。

教書的老師姓王,具體姓名我們已經沒必要去調查了。我們估且叫他王老先生好了。

當時的學生只有劉邦、戶綰、劉交三個。

一個先生只教三個人那不是古代才有的事,現代很偏僻的山村也有。我前不久在一張報紙上看到,某偏僻山莊一位年僅二十來歲的年青姑娘,放棄在城市任職的好機會,守在那個窮山溝里當老師。她的學生最多的時候有十多個,最少的時候只有兩個。

很難想象,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在最美好的豆寇年華,卻甘願在一個窮山溝里伴隨著一群衣服褸襤的孩子,在那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她是從那個窮山溝里走出來的,她要盡自己的微薄之力讓更多的孩子走出那個窮山溝。

多麼感人的話啊,多麼平凡而偉大的姑娘啊。

當然,王老先生肯定沒有這麼偉大,盧老地主的銀子放在今天,足以讓研究生博士生都為之心動,王老先生不心動才怪。

現在我們已無法考證盧老地主每年究竟付給王老先生多少年薪。只是如果王老生先臨終前知道自己為此至少少活了十年的壽命,他一定會後悔莫及的,銀子再多又有何用,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劉邦和盧綰從上學第一天起就沒少讓王老先生傷腦筋。

最初王老先生的懲罰當然不外乎罰站罰抄書,或拿著大戒尺打手心。可他究竟是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軟。雷聲大雨點小,那揮的高高的戒尺落到孩子的手上時,已變得象在「撓癢」一般輕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罰過打過之後,劉邦和盧綰依我行我素,大有把「革命到底」的英雄氣概。

有的時候王老先生忍無可忍想去「興師問罪」,可看到雙方父母那熱情的招待勁,話到嘴邊又打住了。是啊,萬一他們听了兒子的斑斑劣跡後,不讓兒子上學了,那他豈不是自己砸掉自己的鐵飯碗了嗎?

有一次,兩人上課時間又去外面泡妞了,可惜當時的妞並不好泡,人家家里管得嚴唄。當時的女孩一般沒機會上學,還要干家務做農活,兩人轉悠了大半天,一無所獲。

「泡吧泡吧,天下的妞差不多都被你們兩個泡完了!」王老先生臉上陰沉的快要擰出水來,說這話時牙齒咬的格格響。那表情似乎在說︰你們泡什麼不可以,干嘛非要去泡妞,你們把妞都泡了,我咋辦?

王老先生這次手下毫不留情了,拿起戒尺就照著兩人的打。

據事後劉邦和盧綰說,這次打是王老先生下手最重的一次,以至于堅強勇敢的劉邦第一次流下了眼中多余的分泌物。

「綰綰,你看看我的有沒有被打出血來?如果有,我一定要叫這個死老頭血債血還。」劉邦擦了擦眼角,月兌下褲子來。

「恩,血倒是沒有……不過,有……」盧綰此時原本清秀的臉上亦變得鐵青,劉邦這句「血債血還」有點讓他震驚,因此,他不敢真說劉邦上在流血。

「有什麼,你什麼時候變的婆婆媽媽的象個老太婆了。」劉邦一發威便如山中的老虎。

「左邊打出幾條血痕來,對,是三橫條一豎條,正好是個‘王’字。」盧綰為自己的發現又驚又喜。

「真的這麼巧嗎?」劉邦一听,滿臉的愁雲都統統見鬼去了,「那我來看看你的吧。」

「啊……」劉邦驚呼起來了。

嚇的盧綰七魂丟了三魂︰「怎麼了?難道我上也有個‘王’字?」

「‘王’字倒是沒有,你右邊上有個長方形的紅塊塊,你知道象什麼麼?象一塊地啊。」

「……」

「這是老天的預兆啊,意思是說將來我要做王,而你要做將做侯有很多的地封。」劉邦介有其事的說著。兩人大眼瞪小眼瞪了半晌,隨後相視大笑起來。

王老先生這一打,居然打出這樣的奇事來,看來他打的水平確實一流啊。劉邦和盧綰這回被打的皮開肉綻,卻還得感謝他,兩個字︰nb。

就這樣,革命與反革命,壓迫與反壓迫,劉邦和盧綰為了他們的解放戰爭和王老先生進行了近十年艱苦卓越的不懈斗爭。

十年後,也就是在劉邦十八歲時,他們取得了革命的最後勝利。

與歷史驚人相似的是,我們偉大的**在解放戰爭時,也是十年,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

王老先生尸骨末寒,劉邦和盧綰就把書本典籍全都燒掉了,開始了他們的無束無縛的全新生活。

這里值得贊揚的是王老先生的生命力,一個字強,兩個字很強,三個字不是一般的強(靠,ms不止三個字了)。

在劉邦和盧綰連翻輪攻下,居然還能堅持十年才倒下。我一直有點懷疑,王老先生除了滿肚子之乎者也的經文外,還懂的武功吧,其內功心法只怕比喬峰郭靖還要強。

當然,王老先生輕輕的來又輕輕的走後,沒有帶走一個漂亮mm(丫根兒就沒機會),cj的老師居然不泡妞,與現在頻頻的師生情師生戀相比,他太偉大了,因此,他走後,班上唯一的一名三好學生劉交淚水象斷了線的珠子流個不停,據說中原里村前的那條原本干枯的小河一夜之間爆漲,水流聲滔滔不絕。

然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差不多吸收王老先生畢生知識的劉交最終當了一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而讀了十年書只懂得「人之初性本善」的劉邦卻最終當了皇帝。

現在的學生逃課曠課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並美其名曰︰提早進入社會習實。估計都是學劉邦的榜樣,只是可惜他們不可能再有劉邦那樣的命運了。

總之。

就這樣,十八歲的劉邦迎來了他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流氓時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在線最新章節 | 漢朝在線全文閱讀 | 漢朝在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