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級強國 273章 秉性難移

作者 ︰ 牧場星辰

()首長的爆料,一下子讓趙無極成了輿論的中心。尼媒,這趙無極到底有多麼妖孽!不但是杰出的文藝天才、科技天才、醫學天才,竟然還是情報高手?

趙無極老神在在地坐在座位上,並沒有因為首長的爆料而產生任何情緒上的變化。反正,趙無極要想改變這個國家,必須得拿出真本事來,而且,這些本事將會越來越多,多到讓所有人都產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進入「四陽月兌凡」境之後,趙無極的心x ng自然而然地發生了變化,那就是普通的事,他已經很不在乎。他為國家做出了如此多的貢獻,早已與華夏融為一體,如果有人要借此對付他,那麼,他一定是整個華夏的敵人,趙無極絕對會像踩死一只螻蟻一樣將其滅掉。

這個民族,低調得太久了,自卑得太深了,那種歷史上曾經的張揚早已不再,而傳承下來的,就是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以及因為不正常的政治生活而產生的假大空套。

這個民族,必須要有一個張揚的人來作表率,以引領新的ch o流和風尚。如果這種自卑不解決,所謂強國之夢終不過是黃粱一夢。

14r 的學術報告依然在這個小禮堂舉行。根據趙無極的建議,會議進行了細致的安檢。本來,有首長們出席的活動,對現場以及出席的人員都要進行安檢的,但那種安檢,主要是針對安全的,譬如槍支、爆炸物、刀具等。

趙無極主張的安檢,重點在于控制間諜器材的進入。

這個學術報告會,趙無極除了對自己的那份建議進行了闡述以外,主要強調了「科學認知」和「科學方法」的問題。

科學認知。也即科學觀。很多搞科技工作的。未必就有一個正確的科學觀。譬如。他們做科學研究,很多人喜歡從既有的經驗出發,這個,本來也是正確的。科學研究離不開既有經驗的支撐。不過,經驗是用來服務于研究的,而不是用來束縛研究的。這就涉及到科學觀的問題,也涉及到科學方法的問題了。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科學,也是一把雙刃劍。每一項科學創造與發明,都是對物質世界認知的加深,也意味著對物質世界改造力度、改變結果的加強。每一項科學創造與發明,都會加深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與掠奪。

一個負責任的科學家,必須要考慮到科學可能帶來的後果,積極的後果與消極的後果。譬如核子武器的出現,其對世界的消極後果遠大于積極後果。即便就是和平時代的核能技術,其可能產生的消極後果也是駭人听聞的。

趙無極所講的。其實就是科學學所要解決的問題。

從19世紀後半期起,科學開始走在技術和生產的前面。20世紀以來。科學越來越明顯地成為先進生產力的主要來源,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成為國家實力的支柱,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科學的影響在顯著增長,但同時也發現了科學的某些負效應。

在這種情況下,顛國科學家、科學學奠基人j.d.貝爾納(1901-1971)認為︰科學需要「自我意識」,需要研究它的發展戰略,需要使科學能夠更好地造福于人類。因此,正確認識科學自身的結構,認識它與社會的關系及其運動規律,正確制訂科學技術發展的路線、戰略和政策,有效地進行科學技術事業的組織管理,已成為擺在每個國家面前的突出課題。

雖然40年代就有科學學著作譯介到國內,但華夏的科學學研究起步相當晚,70年代末期才在著名科學家們的呼吁下開始重視這一問題,近十年來出版過幾十種專著,但是,這些研究都是相當膚淺的,介紹x ng的東西多,泛泛而論的東西多,真正靠譜的,能指導科學研究的東西並不多。

而趙無極的那份有關高新技術和科技工作的建議,顯然就是科學學的領軍之作,堂堂20萬言,無不閃現著科學學的光芒。

趙無極在對建議的具體闡述中,提供了很多實用的研究指導,對部分無法自言其說的內容,趙無極采取的態度是「猜測」,即我猜測從這個角度進行研究,可能會是一個好路徑。

出席學術報告除了首長等人外,科學家們只有不到100人,都是華夏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這是趙無極一再建議縮小範圍的結果。因為趙無極談到的內容,包括那份建議本身,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被更大範圍的人知道,並不是好事。

與首長的談話,關于技術保密的演講,有關「科學學」的學術報告,以及那份高新技術和科技工作的建議,這四招齊出,如果還不能對華夏的科技工作有所促進的話,趙無極也就無話可說了。

此後的趙無極,並不會就這些宏觀的問題再說什麼,因為他所面臨的事情並不少。當然,對于各學科門類的具體研究指導,趙無極也會盡心盡力去做。畢竟,華夏在很多方面確實落後了。

4月15r 下午2點,趙無極在華宣部一名副部長和教育部一名副部長的陪同下,走進了華夏京都大學。

京都大學,自近代以來,就是華夏主要思想的發源地,其「兼容並包」的學術氛圍一直被後世所津津樂道。

前世,趙無極對這所著名大學也心懷景仰,只是,趙無極根本沒能力走進這座知識的殿堂。不過,重生後的趙無極已經沒有這種景仰之心了。事實上,京都大學在華夏排名靠前,但是,放在世界範圍內看,其實力也不怎麼樣。

演講的時間是下午2點30分到下午5點,其中趙無極講兩個小時,然後留下30分鐘供同學提問。這個時代,京都大學的規模並不大,但也有萬人以上的規模。面對如此規模的學生,除了京都大學的運動場外,幾乎沒有地方能夠容納得下。

因此,主辦方很聰明地在主會場外,還設置了很多分會場,通過電視連線,將視頻信號同步傳播到分會場。

不用懷疑趙無極的人氣以及號召力,在京都大學,趙無極早就成了女生們的偶像,男生們的膜拜對象。一听說趙無極要來學校演講,即便已經畢業了的學生,也在通過關系申請回母校來听演講。

而本就在京都大學讀大三的趙無際,以及獲得了趙無極書法題字「心存夢,生如花」的魏婷婷,因為趙無極要來演講,再次成了學校的中心,與兩人打招呼,隨時來拜訪的人,數不勝數,弄得兩人好幾天都頭暈腦脹。

在京都大學,趙無極自然講的是他準備的第一部分內容,歷史的迷霧森林。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趙無極的演講由此開頭。

趙無極話鋒一轉,但是,「當歷史被記載下來的那一刻,就已經被修正!」因此,歷史的真實,除了正史記載以外,還有稗史野史,以及歷史留下來的所有實物與文字。

于是,趙無極開始從周的「分封」開始,講到秦的統一,直到明清。趙無極重點講了「集權主義」在華夏的歷史選擇問題。

集權,是相對于分權的一個概念。集權,並不等于**,也不等于d c i。華夏的歷史,真要說起來就是一部集權史。華夏人擁有這樣的土壤,也擁有這樣的習慣。華夏的民諺「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就充分表明,華夏人,並不具備西文人那種所謂的民/主意識。

于是,趙無極對西方與華夏作了比較分析。他舉了一個例子︰譬如5名普國人準備合資成立一個公司,這五名股東首先想到的是,除了投資外,我能為公司做什麼,我適合在公司作什麼;第一個人會想,我以前是搞技術的,我在公司就負責技術工作,擔心一名工程師吧;另一個人說,我以前有過市場銷售經驗,我來搞銷售吧……

但是,華夏人不會這樣思考,他們首先想到的,我來當董事長、總經理,因為董事長和總經理權力大啊,再說,錢抓在自己手里豈不是更放心一些?

另外,普國人一旦確實了各自的職責範圍後,都會盡心盡力去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盡量配合好別人;而華夏人在這一點上也是相反的,他們要求別人做好,要求別人來配合自己,處處要體現自己的權威;

譬如在初步分工時,某人只是一個副總經理,他的職責就是配合總經理做好工作,但是,如果在某件事情上,總經理沒有滿足他的願望,那麼,接下來就不是配合了,而是不斷地內斗、拆台,直到把公司搞垮,大家同歸于盡了事。

華夏人常說的,「打伙的生意難做」,就是難在這里。

最後,趙無極總結道,華夏的未來,只有建立在對歷史以及民族x ng格的深刻分析之上,如果我們忽略了這點,我們就會失去方向。(未完待續。)

ps︰特別感謝痴心獲罪童鞋的月票支持!第4更要在11點之後……明天,可能也只有4更,欠的一更,後天補吧,本周肯定補上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超級強國最新章節 | 重生之超級強國全文閱讀 | 重生之超級強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