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級強國 097章 前途未卜

作者 ︰ 牧場星辰

()有了劉長富牽頭,上河村竹編合作社開始進入了正式組建的程序。因此,趙無極又在上河村呆了兩天,直到把這事全部落到實處。

經過動員與宣傳,並反復陳述利弊,最後,自願參加「上河村竹編合作社」的農民一共有27戶,上河村350戶人,大約有70%左右的家庭都能編得一手竹制品,也就是說,在會編的人家中,有10%的農戶比較看好趙無極發起的這個事兒。

落實了參加的農戶,第二步就是m nzh 選舉,劉長富以19票當選為「上河村竹編合作社」理事會主任;而另外一名叫李明貴的農民,則當選為監事會主任,負責監督合作社運行特別是經費開支等。

第三步則是鑒定入社協議,每個農民都要簽字、按手印。

協議,是趙無極用毛筆手書的。後來,這份協議成了華夏農村合作社的典型文件,其中一份原件被收進了華夏農業博物館。

一般的人,做事做到這種程度,已算大功告成,可以回去寫總結了。但是,趙無極卻不能當這種甩手掌櫃,因為系統要求要「賣出第一批貨」才算結束。

因此,趙無極在把上面三步做完之後,拿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好的,目前大城市流行的高檔竹編工藝品資料,包括彩圖、立體圖、編織圖、技術分解圖、質量要求,以及合作社出售時的估價等,一整套地交給了劉長富。

當然,趙無極拿出來的成品圖並不多,他只拿出了10來種罷了,如果一次x ng拿出上百種編織資料,趙無極擔心這些農民貪多嚼不爛。

「哎呀,小趙,原來你還藏有這一手啊!」劉長富和李明貴等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都是多少見過世面的,一看圖上那j ng美的竹編,就知道這東西如果編成功了,絕對是來錢的好東西。

有些人說農民並不認識工藝或藝術品,其實這是一種偏見。農民之所以不喜歡那些,是因為那些東西距離他們太遠,如果花個幾十幾百甚至幾萬去買個吃不得喝不得用不得的東西,還不如買兩斤肉買兩斤酒劃算。

「這些資料,只允許社員之間翻看。非社員的村民,只有加入了合作社後,才準翻看學習。」趙無極沒解釋為什麼藏一手,而是提出了保密要求。

鳳山的根雕木雕工藝,主要集中在五棵松村和大碑石村,因為那里基本上已是原始森林,林中的枯樹根遍地都是,而最重要的是這兩個村都是那種傳統文化非常濃郁的村子,有些習慣,趙無極雖然沒考證過,但也能猜出至少是百年以前的傳承。

因為兩個村子的情況相似,而且數百年來相互守望,彼此關系良好,因此趙無極決定在兩個村子里組建一個合作社,最後定名為「鳳山木雕合作社」,第一批願意參加的農戶就有77戶。最出人意料的是,鳳山木雕合作社社員們選出的理事會主任,竟然是趙無極最早認識的五棵松村人——南宮平。

至于山珍合作社的組建,則比較麻煩,因為山珍這東西,幾乎遍布了整個鳳山鄉,絕大部分村都能生產黑木耳、銀耳、竹筍,而漫山遍野都是蘑菇、野菜等物,僅僅是蘑菇這一類,就有大腳菇、雞縱菌、竹蓀、松茸、青杠菌、牛肝菌等品種。

前文有述,鳳山總共有100萬畝以上的山林,雖然總面積比較大,其山珍品種也十分豐富,且都是高價值的產品,問題是鳳山的山珍總量並不是很多。如果僅就農民上山撿拾,作為一種季節x ng的副業到是可以為農民增收。

但是,要組建一個合作社,這些產品的規模就有所不夠。而趙無極還擔心,如果因為價格高大家瘋狂地去采摘,也許會讓菌種受創,從而導致來年的產量更低。

因此,趙無極在思考良久之後,決定把山珍合作社建在龍王潭村,而且名字也直接取為「龍王潭山珍合作社」。

這個合作社成立的方式與前面兩個也不一樣,趙無極首先找到龍王潭村的支部書記謝君理,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後,謝君理推薦了他的佷兒謝朝棟。

謝朝棟是初中畢業生,趙無極去找他時,他剛結婚兩個月,家里添了人口,經濟壓力一下子就來了。趙無極給他說,要他組織不低于10個青年,成立一個「龍王潭山珍合作社」,在龍王潭村的大山里種植木耳、銀耳以及各類蘑菇,同時向鳳山全鄉收購各類山珍。在趙無極答應幫忙銷售並提供技術資料後,謝朝棟愉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

「尼媒,真是累啊!」在忙完了這些事後,趙無極看了看時間,尼媒,已經10月17r 了,明天就是中秋節呢,因此,趙無極辭別龍王潭村後,立即就向鳳山鄉上趕路。

在謝朝棟那里,趙無極給「龍王潭山珍合作社」留下了2000元的啟動資金,讓社員們去各村收購各類山珍,距龍王潭比較遠而距鳳山較近的,可以直接用騾子馱到鄉上來,趙無極幫忙暫時保管。

趙無極之所以忙著回去,並不是想過中秋節,而是他此前給盧江運輸公司駕駛員丘愛國說了,請他在中秋前幾天托人給自己帶些縣城里有的比較高檔的月餅到鳳山。

這時,想來月餅已經放到守門的張大爺那里,或者在供銷社萬樹森那里,他得回去取出來,然後利用晚上的時間給領導和同事送個小禮物。今晚不送,如果等到月圓之時再送,幾乎就晚了。至于白天,當然也可以送,但別人看到總不是個事情。

重生後的趙無極,很在乎這種細節。

所謂禮輕仁義重,禮物,就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別人收了你的禮物,不要說就能幫你,至少要做出對你不利的事情時,他總要多考慮考慮;而那些本來與你關系不冷不熱的人,因為禮物就可以變得親近;至于原來的朋友,不是更該送個禮物表示節r 快樂嗎?

再說,華夏本來就是禮儀之幫、人情社會,趙無極這樣做,即便有人相要借此做文章,也難以成功。

趙無極並不會亂送禮,他送禮的對象包括費仁強在內,鄉上的所有副鄉級干部以上的領導,以及鄉企辦所有的領導和同事,此外,在鳳山,則有開小旅店兼面館的張太婆,守門的張大爺,房東歐陽福,飯館老板胡漢三等四人,不過,加起來也是25人份了。

送禮也是很有講究的,譬如派出所所長汪大江,對趙無極就非常不錯,但那是公事,還沒達到私人交情的份上。不該送的對象,你去送禮,會讓別人感覺到突兀、別扭,不知所措。

後來,趙無極才知道,他這次的送禮,還博得了一個「仁義」名稱,特別是那個張大婆、張大爺等四個鳳山農民,那是把趙無極夸到天上去了。因為,從來就是他們給干部送禮的,哪見過干部給農民送禮的啊?加入夸獎這個行列的,還有小學校長李明樞。李校長那兒,趙無極中秋節到沒送禮,因為李海兵拿了一份月餅就夠了,但是,教師節前,趙無極專門去拜訪時,送了李校長兩盒特級花茶,雖然價值不高,但李校長平時也只是喝三花的人。

後世的特級花茶質量急劇下滑,基本上沒人喝了。但這個時候,特級花茶絕對名實相符,是茶中極品。

系統發布的組建「三個企業」的任務告一段落,只等周末回盧江與黃大山進行商量,如何把其中的一些貨物譬如木雕制品和部分竹編制品在他的鋪子里擺出來銷售,而另一部分比較高級的產品,趙無極想親自跑一趟省城,去省外貿公司看看。趙無極如果沒記錯的話,他剛好有一個同學分配到了省外貿公司,看能否搭上同學的那條線,走外貿的路子,把鳳山的土特產給銷出去。

組建三個「合作社」,趙無極也給鄉上打了一個非正式報告,大約相當于一份建議書,大意是在縣上同意成立三個鄉鎮企業之前,先組建「合作社」進行試生產、試經營,如果鄉鎮企業組建成功,到時「合作社」完全可以為鄉鎮企業供貨雲雲。

趙無極打報告時,其老爸已經被縣委書記胡永生指定為縣zh ngf 臨時負責人了,因此,費仁強在那份以鄉企辦名義的建議書上批示︰「趙無極同志的想法很有創意,可以在各村進行一定範圍的試驗。」

至于合作社到時會不會與鄉鎮企業打交道,就不關趙無極的事了。因為,那些合作社,壓根就與趙無極無關系。如果合作社沒賺到錢,而鄉鎮企業給的價格又高的話,他們也許願意加入鄉鎮企業;如果合作社賺了錢,他們不理鄉鎮企業也在情理之中。

而最終的結果是鄉鎮企業建立起來了,鄉上通過行政命令強行取消合作社或要求並入鄉鎮企業,這時,就有口水仗可打了。

也就是說,趙無極一力組建的這三個合作社的命運,暫時還看不明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超級強國最新章節 | 重生之超級強國全文閱讀 | 重生之超級強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