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三國之群英重生 第二十一章 金印之器

作者 ︰ 一路征伐

天空閃出一絲絲y n霾,地上的鬼魂,卻渾然不覺,仍舊麻木的晃動著。

地面上的光柱之內,白光一閃,完成任務的司馬寒出現在其中,同時接到了提示。

「任務結束,任務完成,獎勵運數五十份。」

「扭轉戰局,獲得功勞獎勵,八等功一份,九等功二份。」

「擊殺漢軍21人,獲得運數120份,救下漢軍0人,獲得劫數0份。」

「救下黃巾兵801人,獲得運數500份,擊殺黃巾兵1人,獲得劫數1份!」

「果然,運數的獎勵和地位有關,」司馬寒听了,稍一比較,就做出了推測。

「黃巾軍的地位,明顯比漢軍低得多,漢軍是一比一,而黃巾軍則是二比一,鄧茂和鄒靖地位和命格又比普通小兵高得多,所以比重達到一比一百!」

司馬寒得出結論,敏銳的發掘到了獎勵的要點,就是擊殺大將,或是扭轉大局。

來不及細想,這時耳邊又听到聲音。

「此次任務獎罰抵消後,總共獲得八等功一份,九等功二份,運數669份。」

話音一落,司馬寒就感到左肩一陣陣酥麻,仔細一看,就發現傷口在被一絲絲光線覆蓋療養著,眨眼傷處就被完全治愈,不由大喜,感慨著︰「真是神奇,看起來,哪怕再重的傷,只要不死,似乎就都可以救得回來?」

「既然是真實的按照命格獎勵的運數,莫非所得的運數,也是真實存在的?」

這時想著獎勵的名字,不由由靈機一動,掏出銅鏡照著,果然發現,頂上雲團大小,已經比之前做都伯的時候,大了好幾倍,也密集了許多,正絲絲攢動著,滋養著自己的本命氣,不由大喜。

「咦?怎麼在消散?」

司馬寒興奮的看了一會,就發現不妙,只見在雲團的最外一層,不斷有一絲絲洋溢出來,飄蕩幾下,就憑空消失不見。

聯想到鄒靖之器,司馬寒就若有所思,頓時明白這是因為本命氣還沒有成器,氣數卻已經超過可以容納的極限,導致容納不下,只能白白消散。

「這就和人的格局一樣,一個只有小公司格局的人,讓他管理一個數百人的公司,自然是會出亂子,管理不了。」

司馬寒知道,這時要想改變,除了提高自身,就只有借助體制。

體制,就是一套完整的系統,比如說朝廷,就有著官位和爵位,即便是一介草民得到,也可以立刻擁有官威,被稱一聲爵爺。

現在司馬寒,就需要借助體制的力量,形成自己的器,容納這過多的氣運。

當下就挨著光柱,選擇了政治類,就看見官位一類下面,有著此縣所有長官之位,每一個後面都是明碼標價。

一共分為三檔,縣令為一檔,秩俸五百石,縣丞,主簿,縣尉為一檔,秩俸為一百石到三百石,諸曹,縣佐,文書為一檔,秩俸五十石到八十石。

漢朝還沒有品階,只有軼俸,也就是比石,一石相當于前世六十斤的一袋大米,一些小官,秩俸六十石,一年下來,就是六十袋大米,即是每月只有五袋大米,養活一家五口都不易,可見生活艱辛。

所以這時,就需要為官者多多開動腦筋,不僅為自己,也是為親人。

而兌換官位所需要的運數,正好是一石等于一份運數,但卻還需要有功勞,比如縣尉,就是二百份運數和一份八等功。

「奇怪,似乎不對?」

司馬寒看著,心中一算,疑惑頓生︰「鄒靖雖說是涿郡校尉,其實和縣尉同級,我殺鄒靖,才獲得一百份運數,怎麼買個縣尉,竟要二百份?」

司馬寒細細想著,忽然之間,就通了關竅,冷笑著說道︰「也是,光柱不是慈善,說不定,這也是它存在的原因呢!」

這時查看了,就知道,三份九等功等于一份八等功,三分八等功等于一份七等功,這樣依次換算上去,自己這兩個九等功,一個八等功,其實就是五個九等功。

司馬寒再看了看,就決定兌換主簿,需要一百份運數與一個八等功。

他知道主簿的職責,幾乎可以管理全縣所有事物,而且和縣尉同級,又能節制諸曹,是縣令必須倚重的臂膀。

做出了決定,司馬寒就不再猶豫,盡數上交了運數和功勞。

然而,他拿到官碟官服的一剎那,只覺得心上被人猛刺了一針,一時間劇痛難當,幾乎要大叫一聲,硬壓著下來,渾身一震,神思立刻就陷入了恍惚之中!。

好半天,才回過神來,立馬就拿起銅鏡。

這一看,司馬寒臉上,就溢滿了笑容。

只見此時,頂上之本命氣雖然還是白s ,但是凝實穩固,和周圍的雲氣相結合,已經隱隱有了一金印模樣。

而原本的雲團,此時盡數藏在金印之中,白氣正絲絲轉變著,看過去,zh ngy ng居然有了一點紅,還在穩定的轉化著。

可以預見,隨著時間推移,金印會更加清晰,紅氣會更加深厚,而且本命氣受了滋養,也可能獲得突破。

再看衣裳,服是進賢冠,上有一梁,而二梁就高一級,三梁又高一級,官服是火紅官袍,雖然西漢是水德,但這時東漢改為了火德,所以官袍也由玄黑改為火紅,故而有炎漢之稱。

另有印綬,最低單s ,依次增s ,官印之重要不必贅言,所謂「官憑印信」,郡縣官無論實任還是署印,都以官印為憑,這是權力的標志,也是行政的憑信。

當下欣喜,司馬寒就換上官服,穿好再看,就見巾幘裹著長發,頂上一梁進賢冠,顯出了堂堂之相,直裾襜褕,踏官靴,系玉帶,佩寶刀,一片威風凜凜,儀態昂然。

可見,此時已經初步成了器,有了管理治下萬民的本錢。

雖然如此,但若是器量淺薄,就容不下大才,容易出現嫉賢妒能,也就是所謂的沒有容人之量。

因此成了器,還需要善養,令其愈發凝實廣博,愈發深厚沉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無限三國之群英重生最新章節 | 無限三國之群英重生全文閱讀 | 無限三國之群英重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