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揚傳 第五百一十二章勸說

作者 ︰ 李家郎君

李蒼頭收手,仍如往常般的恭敬而道︰「許是老爺心想老朽說的都是假話,再說此事重大,又豈能由老朽這一張口能定得了。請記住本站的網址︰小說網。老爺你先莫要怪了老朽,請再听一人言語方做決定。」合常輕拍喚道,「可出來見殿下了。」

「老臣,參見殿下!」屏風處轉出一人,躬身施禮道,「罪臣楊慎矜有下情稟告。」

李揚瞪大了眼楮,心中之驚訝已不能言表,張了張口發現還能說話,便急道︰「楊御史中丞,本官忠下陛下,忠下大唐。這些人都是先隋叛逆之徒,快速速喚人抓舀!」

「殿下,這里誰人是叛逆?老臣不明白。」楊慎矜微笑言道,又與李蒼頭拱手談話,「長老,這麼多年為我朝奔波,如今始見真顏,實是我等榮幸。」

「不敢相煩齊王如此說項,老奴只是做了本分之事。」李蒼頭回禮,「今日相聚于此,也是老奴等人多年的溯源。齊王一脈忍辱負重苟且于李唐檐下,身事其人但心仍為大隋,其行實為我輩佩服。」

「長老所言實是今我等汗顏,想我大隋被李唐篡奪,我楊氏子弟豈能甘心伏首為賊子事,但事已逼迫,皆是不得已而為之。」楊慎矜嘆息而道,又朝天拱手,「如今可好,又見大好之機會在面前,怎能不緊緊抓住相宜起事,如真能還我大隋榮歸,那先祖地下有知也會笑顏。」說罷,這才又看了李揚,躬身相禮道,「殿下,你我雖是一脈之生,但殿下為謫主,而我為臣子,每日于這殿上同進退,但實是怕被小人所趁不敢相見禮。此情還望殿下恕之。」

「楊,你!」李揚整個人皆是暈頭,這是如何一回事,為何會這般樣子?心中初為亂起後來竟是空白一片。

楊慎矜也知李揚此時的心情,微笑而道︰「殿下想必心中懷了諸多的惑,那老臣便一一為殿下說來。」低頭想了片刻,沉悶聲起,似起封了陣年記憶,又似憾慨而道,「我大隋高祖文皇帝諱名堅,龍居弘農郡華陰。先祖為漢太尉諱名震,傳至八代諱名鉉,出仕大燕為北平太守。又生祖上諱名元笀,後魏時代為武川鎮司馬。祖上生太原郡守諱名惠嘏,又有孫平原太守諱名烈,烈生寧遠將軍諱名禎,禎生皇祖諱名忠。皇祖從大周太祖起義關西,賜姓普六茹氏,進位至柱國、大司空、隋國公。薨後贈太保,謚曰桓。娶妻呂氏,以周大統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馮翊般若寺。生時紫氣充庭,又似頭上角出,遍體鱗起,手有一字為王。年十四,京兆尹薛善闢為府中功曹。十五,以周太祖勛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成紀縣公。十六,遷驃騎大將軍,加開府。周太祖薨明帝即位,再授右小宮伯,進封大興郡公。周武帝即位,左遷左小宮伯,出為隋州刺史,進位大將軍。以孝守母臥病三年。後襲爵隋國公,許長女為周皇太子妃。宣帝去靜帝立,拜高祖假黃鉞、使持節、大丞相、都督內外諸軍事、上柱國、大冢宰、隋王,施行惠政,法令清簡,又躬親履及節儉,天下悅之。周帝感高祖德行高尚便以帝位禪之,高祖三辭方受,受位于臨光殿,以封王隋為國號,立王太子為皇太子,建元開皇,南征北戰數年方成就赫赫宇內一統之大隋。」頓了頓,又道,「高祖在位二十四年,仁笀四年,崩于大寶殿。(摘改自隋書,帝紀,高祖)」說罷以是痛哭流涕不能言表。

「齊王不必如此,高祖文皇帝盛名于內外,世人尊為聖人可汗,其文略武功無人能及!大隋之強盛豈是那些小人所能詆毀的了。」又一行自里間而出,至幾人近前施禮道,「臣尉遲勇見過殿下!」

「你?」李揚無力而喚,心中悲哀,眼前的一切真是不知該如何來讓他相信是真是假,眼看小荷之姑夫朝自己施禮也稱殿下二字,這心便是不住的相問,這究竟是真還是假?

尉遲勇點了點頭道︰「不錯,正是臣。臣本姓尉遲,高祖文皇帝贈祖姓為楊氏,所以臣為楊勇。」又怕李揚听不明白,又道,「臣祖諱為義臣,官拜大隋光祿大夫、禮部尚書。」又神色低沉道,「臣不敢忘前世之事,冒領太子之名,求殿下莫要怪罪。」

李揚已無話可語,只是呆呆的搖著頭。

「殿下之祖正是皇太子諱名勇之後!你惹再不信可回去問問家中大人,可是真為李家子?」楊慎矜見此,厲色相喝,「楊家之人豈敢忘祖!若不是見殿下因女而心傷,臣等豈能舍了這大好的前程與身家性命來與殿下相認!如今李唐雖明里強盛,但擅任胡人為將,節制諸軍,再則李林甫狗賊權傾朝野,其實已為大禍!若是待其內外交困之時,我等起事則可再現大隋之榮光!殿下為勇太子之後,理應挺身而起已率我等,切莫再猶豫了!」

「殿下!為人父,不能護子女;為人子,不能叛祖!殿下,臣等不才願誓死追隨!」楊思勗跪于地上悲道,「臣為殘人,本姓為蘇,父母早去,自小入宮受盡冷眼,是臣養父所養活。養父原先隋從五品內承直,後李唐入主關中後便苟且偷生活于這大內之中,因不敢忘大隋之思惠,便私改姓為楊氏,以示不忘故主之意。殿下,我輩尚且知不能忘本,何況殿下如此懂事之人呢?殿下,臣等不需你出頭露面,只要殿下能牢記自己的身份,那臣等便是誓死效忠大隋!」

「殿下!」幾人跪倒相拜。

李揚茫然,此等事情實是聞所未聞,將他從里至外擊的不知身在何處。

幾人相看一眼,互遞了一個眼色,楊慎矜便是嘆氣道︰「想當年勇太子何等之聰慧,如今其後卻是如此而已,看來上天自有定數,由不得我等成事,就如當年好好的太子之位被那偽帝所竊取一般,真是讓人心冷之極。」又沉痛與幾人道,「都起來吧,看來復隋無望,那我等便好好的做這李唐的順民吧。」譏笑幾聲,搖頭道,「也不願殿下,如今已是官居三品太子詹事,若是他日李唐太子登基,那可是入政事堂指日可待了。此等福祿有哪個願意去做些世人稱為叛逆之事呢?罷了,我等盡心了,但天意如此,世事不可違之。楊大將軍,你還是將李縣男送回去的為好。」又是深深的看了李揚一眼,那種無奈與痛惜之情實露無異,「就算李縣男告發我等,那我等身為大隋之臣子,也是無怨的。」

李蒼頭點頭應是,手起虛空遙點幾下,李揚身上血氣一暢便是因無力支持而倒,猛往後退幾步方是站穩,心中不知如何想法,只是好好的看了幾人一眼,便是拱了拱手朝暗道走去。

楊思勗眼中凶光一露,袖中之手變掌為爪徐徐抬起,卻被李蒼頭猛然抓住其腕,轉臉見眾人搖頭,便是松開手中之勁力,軟軟垂下緊跟幾步追了上去。

「此子不可扶,不如盡快除去!」方才還是淚眼痛哭的楊慎矜臉上猙獰之色頓現,惡心而道。

李蒼頭搖頭道︰「不妥!」

「你身為大長老,豈能因幾年事侍于他,而忘了門中的規矩!」

尉遲勇急道︰「楊長老莫要如此,大長老也應有他之心意。」轉臉朝李蒼頭道,「敢問大長老可否說個明白,難不成真的如楊長老所言,心懷慈悲了麼?」

「呵呵,我即立誓入了門中,那生死便是門中之人。我與他不過是虛有的主僕之系,一馬不侍二主我還是懂得的。不過,若是殺了他,那公主那邊你我如何的交待!難道你等願意讓公主心傷恨你我一輩子麼?勇太子之血脈只剩其二,天山那邊又是女嬰不足成事,索性便是放棄了。可我等事奉公主為主,豈能擅自行動而不顧忌呢!等上幾日,我回宅再行勸說勸說。」李蒼頭淡淡的說道。

「好了,都莫再說了。依我觀之,這殿下之意還是有些意動的,不如稍事等待一二又能如何?」尉遲勇笑著說道,「楊長老擔心之意大可不必,此子斷然不會去告發我等的,他性情如此,此中又有我與大長老在此,雖是親情甚少,但那大義滅親之事斷斷是做不出來的。」

「這是說誰呢?是誰做不出來?」從里又出一人,其聲嬌懶自里邊傳出,環佩輕動,鳴鳴作聲,「你們好是大膽,竟敢逆上!來人,將這幾人舀下,送有司查辦!」聲音嚴厲,說不出的威嚴。

「嘻嘻,貴妃娘娘,大可不必了,就將這幾人交于臣下好了,臣吉溫不敢夸口,只需三五日之光景,就連他等哪日親澤了哪個小妾都與娘娘問個清清楚楚。」隨著聲出,吉溫那張始是微笑的臉龐便是露了出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李揚傳最新章節 | 大唐李揚傳全文閱讀 | 大唐李揚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