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新人指南 《明》評論

作者 ︰ 血酬

一切都不是那麼簡單-讀酒徒兄《明》有感

如果說歷史是一場持續千年的風暴,那麼個人就是這風眼中的一葉扁舟。以個人的能力來改變社會的進程,在我看來,與螳臂當車無異,可能會尸骨無存。

但幾千年來,為理想而奮斗的人總是前僕後繼,奮勇當先。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改變也許是速死,但不改變就是等死。理想的偉大之處就在于雖然只有一點點的希望,但是還會讓人為之奮斗終生。

武安國就是這樣的人,幸運的是他擁有改變歷史進程的想法,不幸的是他也許要靠燃燒自己才能做大眾的引路燈。這一顆火種也許會成燎原之勢,但更有可能會被撲滅。

風頭浪尖雖然站的高,但是會跌的很慘。武安國在政治的漩渦中敗了一次,也許他會一敗再敗,敗到涂地為止。然而他努力過,酒徒兄也承諾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亮色。所以我相信,即便是武安國成了商鞅那樣悲情的英雄,我們也會很欣慰,會欣賞刑場上的豪言壯語︰「雖然我會死,但我死後的世界一定會有所不同。」

改變的種子一旦播下,即便播種的人收獲不到果實,這萌芽也會在改變了的環境中生長出來。

也許會有不同,與武安國心中的完美狀態還有差距,但畢竟是有進步的。

明朝是由內爛掉的朝代,即便沒有滿清的入關,這個腐朽的朝廷也一樣會跨掉。但是在明朝剛建立的時候,是否它就沒有任何挽救的機會呢?

歷史的周期律告訴我們,朝代的更迭是最正常的現象。但是無論更迭多少次都有沒有改變,這個周期是否有必要繼續進行下去呢?即便是不以成敗論英雄,資本的萌芽,商業的逐漸繁盛也必然會帶來一些新的改變。這種改變與以往相比,是進步的。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武安國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是在做一個催化劑,想推動社會轉型。但是以當時人的眼光看來,他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明朝的另一位大政治家張居正的改革吧。如果以個人的能力而言,張居正的能力遠遠強過武安國,而天子帝師的身份與大太監馮保以及後宮太後的無條件支持,也使得他能在外廷大權獨攬,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張。

以十年的功績來看,張居正是成功的,但在他死後新政的廢除,抄家掘墳的慘象卻告訴我們︰不但這個權傾一時的太保完了,而且他的事業也完了。

武安國沒有張居正的威勢,面對的不是一個言听計從的小皇帝,而是老謀深算的朱元璋和初露鋒芒的太子朱標,燕王朱棣。他能成功麼?我不知道,但是我會去期待,因為武安國寄以厚望的商人階層正在逐漸成長起來,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需要去爭取自己的權力。

我們得像防賊一樣防著朝廷听起來很無奈,但這卻是商人階層的共同心聲,而朝廷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重農抑商的政策實施了兩千年,難道會在明朝拐個彎?

如果沒有武安國,也許不會,但是當武安國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一切就不同了。

沒有更多的幻想,只希望蝴蝶翅膀的舞動會帶來一場全新的思想風暴。人的思想不轉變,整個社會是不會有任何轉變的。雖然這些先行者的道路是不會一帆風順的,但我們一直在給他們以希望,是不是?

自然我們也希望在酒徒兄創設的幻想世界里,我們的主人公武安國能帶來陰暗歷史的某些亮點,雖然這一切都不會那麼簡單。

0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網絡文學新人指南最新章節 | 網絡文學新人指南全文閱讀 | 網絡文學新人指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