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杖 第四十章 人間詞話

作者 ︰ 任亮

ps︰今天天氣好好,終于看到春天的到來了。

任子休隨手取過一本書,看它發黃的封面就知道年歲久遠。這本古書原先的封面是大紅色的,現在已經有些泛黃。四個古代的楷書字體,倒是十分清晰,《人間詞話》。任子休隨便翻了翻,這是一本中古時期,一位叫王國維的學者所寫的一部評價上古詞學的評論著作。

任子休從小就喜歡研讀詩詞歌賦,尤其喜歡上古時期的宋詞。宋詞是古代文學皇冠上最為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不過到了近代,殺伐戰亂,朝代更迭,文化前進,再也回不到原先的那份返璞歸真。無論現在的學者,如何模仿,再也沒有了當時的韻味。就像原先上古時期,人們用木槍,石斧當做兵器來驅逐野獸,現在有了刀槍劍棍諸多法寶,再也回不到以前的那份氣韻。

任子休仔細翻讀著這本書,突然發現,這本書完全不同于以前的詞話一類作品。雖然它的體例和格式並無差別,但是它本質的內容卻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的洗禮,以一種嶄新的眼光對上古文學所作了極為奇妙的評論。

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創作視野廣闊,氣象恢弘雄放,不拘一格。有時悲壯慷慨,有時高亢跋扈。這就像修真中的武道,剛硬而內涵柔韌。婉約派,清新綺麗,結構深細縝密,具有一種柔婉之美。這就像修真中的劍道,清靈縴巧,深美閎約。

任子休越看越痴迷,仿佛想要一次把整本書通讀一番。他發現這本書中很多理念,都可以和修真息息相關。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道三千,條條可證混元。《人間詞話》提出了境界說。境界說則是整本書的核心,統領著其他的論點,也是全書的脈絡。

王國維把它當做了創作的原則,也當做批評標準。書中所寫的評價詞人的得失,作品的優劣,詞品的高低,都是從境界出發的。境界既是王國維文藝批評的出發點,也是其文藝思想的總歸宿。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任子休重新品味這本書的開頭,他發現每讀一遍,都會有一絲不同的體會。他想,不僅僅是詞,所有事物,包括修真劍道,都需要境界。劍招若沒有境界和深層次的內涵,那就是俗招,死招。

玉驕劍典中的劍招,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修真界任子休所見到的劍典,大都是死招,也就是人間詞話中所書的有我之境,處處都有用劍客本身的影子。這樣的劍招,練到地老天荒也不可能突破自我。只可能陷入劍招之中,陷入自我之中,離升華越來越遠。

武功本身就是模仿。上古時期,人少獸多,所以人們用石頭當做兵器,把木頭削的尖尖的,當做利刃。人皇式依照山河星斗的樣子,鳥獸魚蟲的形態,根據它們的部位,模仿它們的動作,慢慢演化為拳腳技擊。人們以力為主,以智為輔,自然發揮,運用四肢,與禽獸抗衡。這就是最初的武功。

人們慢慢喜歡上了這種力,這種強悍的力量,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益處。最簡單的就是,你強大了,別人就不敢欺負你了,反之,你可以欺負別人。這種想法,一直在蔓延,蔓延到今日,還是絕大部分人所追逐的終極目標。

也許,正是這樣,他們走的太遠了,以至于忘記了他們最初的目標。修真,修忘而真。修真的目標,是求真,去偽,化而為仙。很多修真者,修煉了半輩子,眼看修仙無望,于是開始貪欲人世間的繁華。其實,他們在動搖的修真本心的時候,修真之路,已經給他關閉了。或許,他們本身的意念就不堅定。

任子休想到這里,突然好像想到了什麼,一個極其重要的想法,甚至可以打破千萬年的修真思路的想法。但是,那道靈光一閃而逝,沒有被他抓住,他只能追尋那絲靈光的碎片痕跡。

修真從不斷強大自身,而到最後羽化飛升,必經之路就是修為,也就是武功的增強。所以功法的好壞,就起到了決定性的關鍵。那怎麼評判功法的優劣高低呢,任子休感覺用本書說的境界來評判,那是最妙的。

就像玉驕劍典中的劍招一樣,意境深遠,格調崇高,氣象萬千,真切自然,沒有絲毫做作之感。這樣的劍招,那就是極品劍招。任子休以前也看過一些劍法,包括那次死神之戰中,花落野和公孫木的劍招。他倆的劍招就是華而不實,炫麗多姿,而沒有絲毫意義。

任子休看完這本《人間詞話》後,竟也開始評品天下豪杰了。不知道,公孫木的門人知道一個小毛伙子,竟然這樣評價他的師尊,會是什麼感受。任子休仔細想了想,也就是燕少卿的劍法,出神入化,算作是無我之境的劍法,但也只能算是無我之境的小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雖然有大境界和小境界之分,但是這並不足以區分功法的品質的優劣。燕少卿的劍法,屬于造境。造境也是大多數功法的來源。造境就是指修煉者以自己的創意之才,充分發揮想象力,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或者模仿萬物的溯源,自己創造出來的功法。

玉驕劍典則屬于寫境。以寫境成名的功法極少。寫境則是修煉者極逞狀物之才,直接敘述自己所看到的意境,客觀的真實受到高度的重視。但是真正的大宗師是分不清,到底是造境派還是寫境派的。因為,大宗師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然接近于理想的故地。

在王國維眼里,意和境是分開的。他把境界化為了三個形態,「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這三個形態,最好的是意境融為一體,不想分離。再次之,就是純以境或者純以意勝了。

燕少卿的劍法應該是純以境勝,李清秋的小李飛刀應該算是純以意勝,而玉驕劍典則做到了意境混一。任子休看完這本書後,感受頗多,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他內心的修真世界。他合上這本書,閉上眼楮,讓自己的思緒,不斷在腦海中,肆意撞擊。他很享受這種,頭腦中滿是思維的感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星辰杖最新章節 | 星辰杖全文閱讀 | 星辰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