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安新傳 第三百零二章 來訪

作者 ︰ 裕瑋

46年3月7日,美國總統特使、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歇爾五星上將率領龐大的代表團抵達上海開始對中國的較長時間的訪問;本來我是準備過幾天在沈陽歡迎他們,可次日正在東北巡視大型工業體的我就接到老蔣的緊急命令,迫使我從已經粗具規模的大慶油田直飛南京。

穿過重重警衛,我一踏進委員長官邸會議室,林蔚正式介紹的話、極度震驚的我根本听不見,因為我只看到馬歇爾將軍左邊兩位穿著美軍上校制服的多年未見的熟人。

「曼斯坦因將軍?古德里安將軍?」

「10余年未見了,小朋友!」

「呵呵,猜一猜我們的來意如何?」

我看看馬歇爾及他右邊的史迪威等美軍將領,在看看另一邊同樣微笑的陳誠等人,忽然明白︰「美德中合作攻略俄國?」

「不愧是宋子安!說的很對,讓我們來結束那個試圖消滅資本主義的主義吧!」

「在美國和中國大規模復員後?華府恐怕沒有能力進行先發制人的總動員吧?」

「宋一下說到點子上了!不過我認為這些問題都能妥善解決。」史迪威笑著說,「來,正式介紹,中美兩國的參謀總長,宋子安將軍,馬歇爾將軍。」

「呵呵,應該是前參謀總長才對,我已復員了,現在從事經濟建設工作。辭修兄才是參謀總長。」

「子安坐下談。」作為現任參謀總長,陳誠笑著說︰「德國政府和軍方派遣秘密使團跟隨美國代表團來華,主要使命就是準備在明年開春後集中各國力量聯手滅掉俄國。」

「馬歇爾將軍,久仰大名。」

「幸會宋子安將軍。」

簡短的相互介紹過後轉入正題。

「作為以摧毀我們這些資本主義為目標的那個主義是我們的敵人這一點在座不會有人提出異議吧?」

我轉頭看看,「的確,不過我們中美兩國國內奉行那個主義的異黨可都很活躍啊?」

「呵呵!」

「政治讓政治家們去解決吧!我們只談軍事。」

「德國沒有問題,雖然進行了部分復員,但新式武器裝備依舊在大量生產,可以輕易完成再次總動員投入全面戰爭。」

「中國雖然大復員但保留了骨干,只要美國大規模軍援到位,半年之內**即可超過抗戰最高峰期戰力。」

「美國只能在‘局勢’惡化之後開始部分動員,在開戰前夕甚至開戰後才進行總動員。」

「英國呢?」

「丘吉爾先生下台後英國政府陷入全面退縮狀態,我們還沒有告訴英國方面此次行動。」

「美德都認為並不需要英國參加進來。」

一面听著三方敘述,一面翻開雙方乃至三方已經達成和正在討論的備忘錄,大略了解情況後我暫時離席,出了會議室轉上主樓到三姐房間,從保險櫃里拿出一包文件後轉回會議。

「呵呵,我還以為宋去請示委員長了呢?」史迪威是一貫喜歡跟我開玩笑的。

「呵呵,綜合一下美方建議。」我是不準備和史迪威斗嘴的,「美方在未來的一年以內全面援助**,參戰**將全面美械化,達到美軍步兵師和裝甲師裝備水平……反正就是只要**能用,美方準備提供一切所需物資?」

「是的。」

「美方由于體制原因,既不能和德中一起發動進攻,甚至也不能在戰爭發起的第一時間進行總動員,而戰後分潤是勒拿河、阿爾丹河以東一直延伸到鄂霍次克海?」

「怎麼?宋將軍不滿意?」

「我要求馬利亞以西及庫頁島。」

「我方反建議是馬利亞至安特坎之間,還有千島群島。」

「好,東線成交!」我笑著問︰「海因茨的建議呢?」

古德里安更是笑著回答︰「我們好商量,終戰時只要**到達的地方全部屬于中國,如何?」

「呵呵,我的反建議是終戰時只要德軍到達的地方全部屬于德國,如何?」

「其余歸中國?」

「哈哈哈哈!」

在德國提出給波斯土庫曼部分領土補償之後,中方很輕松的跟德美談好領土劃分,接下來是看似容易實際卻更復雜的美援。

「……也就是送美國的‘慷慨’其實不過是二戰‘剩余物資’的大傾銷?諸如p80、f8、m26等等都不算在內?f80也還算了,靠二戰美軍裝備**拿什麼去硬拼俄軍?」

史迪威有些尷尬的解釋︰「美國自停戰起軍火生產幾乎停頓,現在也只能是極低量生產,實在無法提供大量新式武器,我只能說抱歉。」

「那我需要美軍在開戰前就在中國北部部署防空戰斗機部隊,替中國擔任防空,使**能夠全力進攻。」

「這個沒問題。」馬歇爾立即答應了這個預料當中的條件。

「m4a3,這是最低要求了,你們的75戰車炮根本不是t34的對手。」

「這個也沒問題。」

「這是清單,停戰前我擬定的,請美方提供。」我從那一包文件里抽出一疊提給史迪威。

馬歇爾和史迪威接過一看不由得驚訝不已,「你早料到了?」

「呵呵,不過是幾種可能性之一,我無聊時都做了!」我笑著拍拍那一包文件。

細看之後,「90加農炮和火箭炮恐怕無法滿足貴方的需求,是否可以用155榴彈炮或者別的重炮代替?」

「這是火箭炮替代方案,至于90炮,必需,否則我們沒辦法對付俄軍重型戰車;大平原上遭遇那可是屠殺。」

馬歇爾想了想說︰「只此一項!」

「是兩項。」

「重型火箭炮生產你來不及的。」

「那就90炮加倍。」

「呵呵,成交!」

一整天談判之後疲憊的我本來還要參加狗血的晚宴,可我以陪伴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這兩位見不得光的偶像為由閃了。

內廳里,就我們三人,中德合壁的晚宴。

「來,十余年未見,我們干一杯,中國土產的紅葡萄酒!」

「味道的確不錯。」

「想不到元首能夠說動美國?」

古德里安苦笑,「沒辦法,元首說不說動美國參加進來,美國就會援助俄國打下去甚至直接參戰,而你們則會保持中立。」

我仔細想想,還真是,不過想來這位元首大人多半也是穿越人士,也見怪不怪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久違的交情逐漸又熱乎起來,貴族味十足的曼斯坦因也放開了。

「你這個包里的文件是否容我們一觀?」

「交換條件?」

「一項任意項目的全套技術支援。」

「包括全套生產設備?」

「成交!」

我立即將整包全部遞了過去,‘但願你們熟悉英文!’

不過看到這兩位名將很快看的入神,顯然是我的祈禱並未發生作用。

「貴國需要噴氣機制造技術和設備嗎?還是過氧化氫潛艇?」

「不,我需要v2飛彈。」

「為中德友誼干杯!」

「咦!」我一驚之下出聲,要求德國提供v2彈道導彈的資料和全套生產設備本來只是我的隨意大開口,並不指望德國會迅速提供,可德國偏偏一點條件也不講就提供了,難道這個希特勒是中國人?

「馮克先生(瓦爾特•馮克,德國經濟部長、德國國家銀行總裁)正在和委員長談判中德聯盟,這項本該在十多年前就簽署的協定。」

「難道元首準備在做掉俄國之後再做掉美國?」

「怎麼可能,大家都有原子彈了,核大國之間不可能爆發全面戰爭,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那還有必要結盟嗎?’我笑了,‘你們好像又犯了十幾年前和日本結盟類似的錯誤。’

這話我當然不會說出來,我可還指望著v2呢。

深夜,我的眼楮都快睜不開了,可還是被拖到老蔣的辦公室里。

滿面紅光的老蔣還在傻笑,他到是精神煥發?我可是直接倒在唯二的沙發之一不想動了。

「大豐收啊!哈哈哈哈!」

林蔚、俞大維、陳布雷、俞濟時等親信附和的笑過之後,老蔣回過神來,「子安,這個再次擴編重組軍隊的事還是要有勞你了,明年進攻俄國也由你來指揮。」

「嗯。」預料之中。

「子安有什麼顧慮?中美德三強聯手進攻俄國是必勝之局啊?」

「美國不會在第一時間參戰,而德國離的太遠。」

「子安是想俄軍主力是不是會先進攻我們?」林蔚反應的快,「我們可有原子彈啊,只要俄軍敢集中主力,我們炸他的!」

「就明年開春我們擁有那幾顆原子彈?一顆能炸殘野戰狀態的一個軍就不錯了,弄不好只能消滅一個師。」

听我這麼說,老蔣有些急了,「那子安以為若開戰,俄軍能投入多少兵力跟我們打?」

「不會少于150萬,25000門大炮、5000輛坦克、5000架飛機。」(45年夏季遠東蘇軍真實數字是︰1577725人、26137門大炮、5556輛坦克和自行火炮、4995架飛機、509艘艦艇。)

「這麼多坦克飛機?」這下在座的多急了。「美軍答應參戰的空軍?」

「美國政府既然要作出一付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表現來給美國老百姓看,那麼能夠在開戰時部署在中國擔任防空的只有3-4個戰斗機聯隊而已。」

「子安以為我們能熬過戰爭初期的不利局面嗎?」

「只要美國答應的援助全部及時到位,沒問題。」

「那就好!」

「問題是萬一美國臨時倒戈的話?」我又扔出一個‘炸彈’。

「不會吧?」

「不但美國有可能,連德國也有可能。」

「怎麼講?」

「中美德三方急急忙忙進攻俄國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搶在俄國研制原子彈成功之前乘虛搞掉蘇維埃,而俄國一旦覆沒甚至只是崩潰,那麼這個世界上其實只剩下美德中三強了,英國暫時還算不上。打掉三強中最弱的中國,呵呵;難道等各大國都有了幾百顆原子彈,真正能達到一齊完蛋的時候再拼命?」

「子安,你危言聳听了,這種可能性很小。」

「的確這種可能性不大,但我們也不能不防;我估計明年年底可能就會有相關的危機。」

「那?」

我拿出墨跡未干的中德彈道導彈技術和設備轉讓協定,「這是剛剛到手的,呵呵。」

在座的幾位轉著看完,俞大維驚呼,「只要把原子彈裝在這個飛彈上,那……」

「才300公里,俞兄還要請專家們多多努力才行,要有打到華盛頓和柏林的射程,這天下才能真正太平。」

「好!好!準備明年開春開戰!」

「姐夫,其實還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中國xx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子安新傳最新章節 | 宋子安新傳全文閱讀 | 宋子安新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