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如玉君子 第八十章 殿試

作者 ︰ 藍蓮君子

)

拜訪完師座,林海又參加了兩次才子聚會。

說句老實話,這些才子聚會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黨派的雛形,哪怕聖人教誨君子朋而不黨,但是真的不結黨的,那真是少有。不過本朝黨爭並不算嚴重,也是因為開國至今也不過百年,政治資源還足以分配,尤其是前不久新皇才剛剛繼位,有大批的官員落馬,可有不少位置空下來。

因此,現在這些讀書人也就非常溫和,尤其還沒有入朝堂,沒有利益上的沖突,也沒有政見上的不同,頂多或多或少有些地域上天生的親近與偏見,不過,也不至于直接就表現出來,表面上,大家都是一團和氣,你若是不喜歡什麼人,也就是離他遠一些,若是想要在口頭上佔什麼便宜也行,只要你不怕到時候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就行。

等著林海又在家里用功了幾天,殿試便如期而至。

殿試的地點是在皇宮里,因此一大早林海便起了床,坐著馬車趕去皇宮門口。

林海來的不算太早,也不算太晚,沒一會兒皇宮門口聚集的貢生越來越多。等人全部到齊之後,皇宮的門從里面緩緩地打開了。

從里面走出五六個太監,領頭的一個看起來慈眉善目面相和善,站在眾位貢生前面客氣地說道︰「眾位貢生請隨灑家來,皇宮有皇宮的規矩,這一路上不允許亂看,不允許大聲嚷嚷。」

說完,幾個太監在前頭帶路,領著眾位貢生進入了皇宮。林海隨著眾位貢生踏上了皇宮,腦袋有些暈乎。雖說以前也不是沒有參觀過故宮博物館,可是和走在真正的皇宮里面的感覺相比,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靜謐、肅穆,竟然使人都產生一種壓抑感,一片寂靜。

一路上眾位貢生看到無數盔甲鮮明,精神抖擻的侍衛。這些侍衛一個個眼神凌厲,氣勢非凡,和外面巡街的侍衛明顯不同。

又走了一會兒,終于到了殿試的考場︰保和殿,只見偌大的殿堂里面,擺滿了考試用的桌椅,中間間隔的距離約有一丈。考桌上面,寫有眾位貢生的名字。各人尋著自己的名字坐好。林海是第三名是在最前面那一行。

林海粗略掃了眼在場貢生,至多不過三百人,旁邊站著的是有關官員,三位副考,五位輔助考官,早就已經各就其位。

過了一會兒,皇上從外面走了進來。眾考生連帶眾位監考的考官,嘩啦啦跪下了一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走向龍椅上坐著後,才虛抬手道︰「眾愛卿眾貢生平身!」

眾人謝過恩,紛紛站了起來。

听皇帝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發卷。

剛剛那麼點時間,出于禮節,林海根本不可能抬頭去看聖上是什麼模樣,因此,目光平視甚至有些下壓的結果,就是看到了一點玄色上帶著點金皇色的衣袍,心中不由月復誹,果然電視上說皇帝一年四季都穿那種金黃色的朝服那是騙人的,哪個皇帝受得了天天穿那個啊,不說重量問題,審美也疲勞了好吧,不嫌顏色刺眼嗎?

殿試的題是由皇帝選下的,林海一看題目,便皺眉。不僅林海皺眉,在場的大多數考生都皺眉。

殿試的題目︰鳳朝最近財政出了一點問題,國家稅收征收困難。讓考生暢所欲言,如何增加國家稅收。

這題目說易不易,說難不難。容易的地方在于誰都能說出幾個要點來,難的地方在于,如果只說假大空的話,肯定不能討好皇上。如果針砭時弊,措辭嚴厲的話,卻又會得罪很多大官。而且有關國家稅收的問題,試問眾多考生當中,有幾個是對稅收問題有深入了解的?

林海一邊靜靜地磨著墨,一邊思索。這種題目想要投其所好,一鳴驚,說些驚之語是不怎麼可行的,三百個貢士,皇上不可能親自一一閱卷。

何況,皇上學的是治國帝王術,八股文什麼的,大概沒幾個皇帝乃至皇子擅長的,說句不客氣的話,估模著就算讓皇上選,抬錯了格,該避諱的沒避諱,皇上都不一定看得出來。因此,按照常例,會由八個閱卷官先行傳閱並評價,選出好評最多的十份才會被送到御前,再由皇上圈定名次。而以皇上一貫用的法子,這八個閱卷官自然不是一條心的。

他雖然是會試第三名,要是在這里想要劍走偏鋒討好皇上,反而很有可能在閱卷官那里討好不到好,畢竟八個閱卷官雖然不是一條心,但是要是觸及到了他們的共同利益的時候,一定會聯手的,說不得就被黜落,落到三甲里面去,那才叫得不償失呢!

因此必須要想好一個切入點,既不能觸及閱卷官的利益,又能討好皇上。可是這等魚與熊掌兼得的好事哪有這麼容易,林海冥思苦想了很久還是不得思路。

突然林海眼楮亮了起來,要增加國家稅收,一般的答案無外乎開源和節流,增加稅收項目等等。但是這些辦法,只能收一時之效,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而且要多增加了一下納稅項目,又是小老百姓遭殃了,很容易引起暴動,前朝可不這麼著比推翻的嗎?因此這條方法,一般不是到了最後,一般有點智商的皇上都不會用這一條的。

但是有一點卻可以利用起來,如果寫得好的話,倒也不失為一篇佳作,最重要的是,既沒有觸及朝廷重臣的利益,在皇上的眼中,這樣的說法也不是空談,很有實際操作的可能性。

林海的辦法和簡單,就是鼓勵商業。只要商業發達了,必然會帶動一個地方的經濟,反過來能刺激農業的發展。當然,如何使得商業發達,必須要有一個精明能干的干吏來實施才行。紀雲也只是從理論上闡述了可行性,並沒有實際的操作流程。

當然,封建社會奉行的是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把農業作為最重要的一環。縱觀歷朝歷代,除了元朝,無不是重農輕商。尤其在少數幾個朝代,商人的地位更是低的不能再低。商人再有錢,出門都不能穿絲綢,只能換成粗衫。商人的政治地位,還在農之後。當然,就算是在重商的元朝,也不知真正意義上的扶持商業。只是元人扶持色目人經商,成為統治階級斂財的工具。

古代輕商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人屬于流動人口,而古代的戶籍都是相對固定的,不然不易于管理。戶籍制度的改革,便是在現在都還是處于模索狀態。

因此,林海只是從理論上闡述了商人可以為國家帶來的稅收,實際上遠遠大于農耕稅收,更沒有敢寫什麼提高商人地位的事。而且商業只不過是提了那麼一點點,林海根本沒有打算通篇寫商業,他不過是略略了寫了三百字左右,便開始寫自己真正的主意——海上貿易,再準確的說就是收海關稅。

本朝並無海禁這一說,對外政策相對也比較開放,要不然,海貿也不會那麼發達,廣東福建等沿海的省份,更是經常有外國人過來,東西方的交流其實也挺頻繁的。甚至有個來自蘇州的舉子居然還是個基督教徒。

江家的三老太爺,曾經把持了漕運幾十年,雖然是在內河,但是對于海貿的事,還是要比林老爺這種一直都在北方混的人,知道得多。前些年,三老太爺因為奪嫡的事,將漕運交出去後,就回京養老了!林海曾經也厚著臉皮上江府,請他講講這方面的事。

因此林海對于本朝的海貿,還有廣東福建等沿海之地的繁華程度貿易程度還是有一點了解的。

鳳朝雖然很快的結束了戰亂,但是北方還是有韃子不停騷擾的,加上西方南方也不怎麼太平,因此無論是風太祖還是先帝,都沒有怎麼重視海貿這件事。

林海之所以想到這點,那是因為蘇州林家也是有自己的船隊出海的,林海家里很多的西方事物都是蘇州那邊出海得了,逢年過節送過來的。加上林海又不是真正的這個世界的人,當然明白海貿的好處。

但是饒是如此林海也同樣不敢多寫,因為江家可有好多世家組船出海,林海雖然提出了收海關稅的概念,但是卻沒有寫出具體要收稅的數據,當然那個慫恿皇上經商,開什麼皇家商團的事就更不敢寫了!

只不過是從明面上分析了設置海關收海關稅的好處。比如說地區差異,所追求的東西不同,可以組建商船專門賣他們所需要。還有自漢朝以來,就一直享譽古今的絲綢、茶葉……

借用古書今論,名人聖言,時事考證,再借一點前世所知道的有用經驗,結合當下的朝廷現狀,總算把這篇文章做好,待禮盒謄抄完,才察覺四周的學子們大多已經停了筆,偷偷瞥了眼金龍寶座方向,皇帝似乎也已經離開。

到了黃昏時分,收卷工作開始了。不過小半個時辰的功夫,收卷完畢。皇帝再次出現,諸位學子又是一番跪拜,待出了大殿,林海發現一些學子肩膀還在瑟瑟發抖,見到這種情況,他不知道這些學子答題時,捏筆的手有沒有發抖。

出了宮門,眾位學子們互相客套一番,才各自離開回家。(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樓如玉君子最新章節 | 紅樓如玉君子全文閱讀 | 紅樓如玉君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