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隙 第六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

作者 ︰ 八寶飯

這套陣法組合的最關鍵部分在于「自適應」部分,也就是說,法器發出後,要能夠根據目標的反應來調整自身的姿態和軌跡,或是面對對方法器阻擋、纏繞時突破,或是直接面對不停規避的目標時發起各種攻擊,這些都需要法器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自行判斷和應變。

而法器發出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始終給所發出的法器一個目標!對此,周無憂想起前世軍事術語中很常用的一個詞「激光制導」,自己所要做的,就是「神識制導」!

神識制導比較簡單,也根本無需做什麼,只要正常放出法器,始終以神識對準攻擊目標便可。最難的是能夠「發射後不管」的「自適應」環節,這一步需要法器針對各種情況自己調整自己。而要做到這一步,首先需要讓法器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這個工作量就很大了,周無憂想起了前世的「數據庫」,他要做的,就是建立兩個「數據庫」,一個數據庫存放可能遇到的情況,另一個數據庫針對前一個「數據庫」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研究出相應的辦法。

為此,周無憂停下了寒玉鉤的煉制,首先以自己為對象,研究自己施放法器的各種應變動作。他祭出桃木劍,然後操控桃木劍在空中做出各種姿態,記錄下這些姿態的特點,然後按照之前創作出四個銘文的方式,將這些姿態寫下來。一把桃木劍研究了三天,最終寫出了十三個新的符文。

他又祭出虎嘯金刀,研究刀與劍之間的不同,將這些新的姿態記錄下來寫成銘文,又得到六個。

然後他開始回憶當年在夾竹谷五峰與那個不知名偷襲者斗法時,對方那對雙環的各種姿態,繼續記錄繼續書寫……

五天時間過去,當他將腦海中所見過的一應法器攻擊或防守姿態書寫完畢時,數據庫中已經記錄了八十三個銘文。

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各種姿態已經記錄下來,但這遠遠不夠,數據庫越龐大,將來所能應付的變化也才能越多。他實在壓榨不出自己了,便去尋陶子文、趙小姐和秦師妹等人。

這三人不明所以,但听周無憂求得懇切,便還是取出各自的法器,逐一演示給周無憂看。這三人中,陶子文和趙小姐家學淵源,他們施展法器時並不和周無憂一般,完全是憑借野路子漫無套路的攻擊和防守,兩人在自己使用的法器上都有家學的套路和招式,一來一往都有板有眼。

這些招式中有單招、有組合,但周無憂都不看,他只看組成招式的基本動作和姿態,比如橫抹,比如豎劈。無論再精妙的招式,其構成的基本元素無非也就是這些動作和姿態,只要將這些基本動作和姿態記錄下來,他相信自己煉制的法器便足矣抵擋住任何招式套路。

將三人不停壓榨了三天之後,他又繼續去求肯同組的其他師兄弟,無論法器的使用是否高明,他都去央求人家演示一番。

一個月後,他終于將數據庫完善到了二百多個銘文,這些銘文代表了二百多種最基本的動作和姿態,已經足夠用了。他心滿意足的回到房間,開始沒日沒夜的建立第二套數據庫,同時也是針對第一套數據庫而來的應變庫。這個過程比較簡單,銘文是已經設計好的,都已在第一套數據庫中,要做的只是按照第一套數據庫每個銘文的排序,順序選擇出可以應對的銘文即可。

比如,針對刺的動作,可以選擇讓,也可以選擇格擋,或是反刺等等,為了保證萬一,針對第一個數據庫中的每一個動作和姿態,他在建立第二個數據庫時,都相應選擇了三種以上可以應對的動作和姿態,並且排出應對時的順序。

兩個數據庫構建完畢,他開始設計新的銘文,並且將這個銘文取名為「判斷銘文」。這個銘文由風符、音符和光符為基礎,輔以效果符相配合,通過對目標發出的震動、音色和光線明暗來判斷出目標的動作和姿態。

下一步,則是設計出一個「回路」,也就是當調取數據庫中數據的符。

等基本設計完成後,他掏出一塊混元戒中的靈玉,將兩個數據庫刻印在靈玉中,這是母版,是不會用于煉制法器的,真正要煉制在法器中時,會使用復制版。

周無憂這時候很慶幸當年能夠去到清泉島,如果沒有到過那里,他就不會有黃泥胎,沒有這種暗藏空間的材料,他的這種設想將會遭遇很大的麻煩。

他復制了一塊存儲了兩個數據庫的靈玉,然後在靈玉上刻印了一個「回路」,又從黃泥胎中取出一粒泥沙,將靈玉放入泥沙之中。這顆泥沙雖然很細小,但其中的空間足以儲存數十塊靈玉而綽綽有余,並且因為其細小,才能很容易嵌入法器中。

周無憂繼續回到赤陽峰中的石屋里,赤陽道人還沒回來,他便繼續開始煉制寒玉鉤。他首先將那顆泥沙嵌入到寒玉鉤中,然後在寒玉鉤上刻印了一個判斷銘文和一個激發銘文,再以烏金獸墨汁淦漆,一個完成版的寒玉鉤器胚便制作完成了。他以同樣的方法制作完成另一個寒玉鉤器胚,然後將這一對寒玉鉤器胚重新放入璃火中進行二次煆燒。

三天後,周無憂看著眼前閃著冷冷寒光的一對寒玉鉤,心中充滿了欣喜,這是他第一次煉制成功法器,而且還在煉制中加入了自己的靈感,如何能不欣喜!找到寒玉鉤的器脈,烙印上自己的神識,以真氣溫養片刻,便初步將寒玉鉤祭煉完畢。

來到石屋外,他遙望天際,等了良久,才見到一只鳥雀飛過。他立刻祭起寒玉鉤,向鳥雀擊了過去。那鳥雀甚有靈性,見有法器攻至,立刻在空中振翅騰挪,時而高飛,時而俯地,時而轉折,盡全力避讓著這對閃著冷光的鐵鉤。

周無憂也不管它如何騰挪躲閃,只是以一縷神識跟隨著鳥雀,那對寒玉鉤得了神識制導,在空中自行追逐鳥雀,往來靈轉如意,以「判斷銘文」判斷出鳥雀的動作和姿態,以「激發銘文」激發黃泥胎泥沙中的靈玉,靈玉上的「回路」根據判斷出來的動作和姿態,在第一個數據庫中搜索出相應的銘文,然後激發第二個數據庫中相應的銘文,從而不斷調整寒玉鉤的動作和姿態,幾下起落便追上鳥雀,避過鳥喙和鳥抓的阻擋,向鳥身上鉤去。

周無憂此刻引氣期六層的境界,眼力自然能夠看清空中發生的一切,到了此刻,已經驗證了寒玉鉤的功效,他也不欲在三清山中殺生,故此神識一動,便將寒玉鉤收回了丹田中的混元戒里。

至此,「行動銘文」、「判斷銘文」、「回路銘文」三種銘文的誕生,到「自適應」和「神識制導」兩種理念的提出,再到「數據庫」的建立,最後到黃泥胎、靈玉和激發銘文的運用,周無憂開創了全新的陣法學流派,這一流派中不僅包含了煉器、陣法、材料等三大領域的學問和運用,更重要的,在于他創新性的提出了新的斗法思路,即法器的「發出後不管」思路,這一思路在數十年後開始漸行其道,在真靈界站穩了腳跟,打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修士們把這種斗法方式稱為「不管」法,將奉行這一方式的修士稱為「不管流」修士。而周無憂本人,則成為這一流派的開山鼻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鴻隙最新章節 | 鴻隙全文閱讀 | 鴻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