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藝術夢 僅以此文獻給南懷錦老師,

作者 ︰

09新年鐘聲響起的時候,我一個人呆在室內,什麼都不做,眼楮看著電視,好像什麼也沒有看到,我不知道現在這一刻孤獨的我,可是那個在威海的我,外面的砰砰趴啪的鞭炮聲震耳欲聾。可是我好像什麼也沒有听到,我寂寂的轉動般若經輪,為天下的人祁福,願新的一年人們少生病,健康幸福呀!

不知何時炮竹聲,已經漸漸遠去。我又陷入寂靜了,我又想起老師,他一個人在這樣的深夜做什麼呢?他是寂寞的夜讀還是吃著餃子,還是听宇宙的聲息。

老師我好累了,我不想妄言做聖人了,聖人太苦了,無論何時也不可以想自己,可是教育也是很累的,那些學生不努力,我過去早急死了,我現在再也急不起來了,我再急,就離住醫院不遠了!

一個25歲大女孩,在父母的嬌慣下長大,原來連尊師重道都不懂,後來在她母親和我的努力幫助下,學會了尊重老師。可是她卻是沒有一點感情。從來都是別人關心她,很少她關心別人!她說她怕動感情,一動感情就會生病。眼楮高度近視,身體總是沒有力氣。這樣的學生背誦書也不努力,學佛法不去思考,聞思修,一點都不用腦子。每天生活碌碌無為,如果這樣的人能在學佛法上有成績,也是天大笑話了。她們都想速速往生,為了逃避繁忙的工作,為了不去努力工作,這樣的人念佛錯解佛法,真是天大笑話呀!在世間法上也和人交往,不關心朋友,天天都是不說話,可是不說話心卻非常不靜,卻時時在胡思亂想。有一天說想努力學英語了,竟在床上躺著看英語書,兩頁都沒看就放下了,真的是無藥可救了。

一個人自己不努力,靠別人,都是外力,哪有作用呀!

教育是天下最難的事,80後這一代人的思想真成了社會的大問題。看問題那樣的膚淺,做事那樣的浮躁,心上又是非常的自私。如此

什麼重要的大業可以教給他們做呢!利益國家的大業,他們真相差甚遠!

只懂得混錢。只懂得要佔便宜,只怕是便宜佔多了,最後是吃了大虧了。吃虧不是表面的東西,冥冥中的一些意外都發生的不是沒有原因的。可惜很多人,死都無法死的明白,一生就在那里迷迷糊糊,一生葬送了去!(當然我相信這也是少部分的人,八零後的人仍是有很多優秀的,比如在威海遇到的小朋友們)

老師,我累了,我也好象摟著家里的小花貓枕頭一直漫無目的的沉迷,沉迷!有時听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震撼到心靈深處去!有時听浪漫的大海的旋律,是克萊德曼鋼琴聲伴我睡去的。

老師,為什麼相識你那樣的晚,為什麼看到你的作品是我還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女孩。

老師,我從童話中走來,攜著初春的第一縷情思,爬上歲月的遙遠的空靈。等待童話會真的化雨化作風,來裝點更為精彩的人生。老師這些年我都嚴格要求自己,不完成讀書任務就不睡覺。可是仍然距離您是那樣的遙遠。就象我的學生和我距離一樣的遙遠那樣。

正如《華嚴經》空間所講的那樣,一心一蓮華,一心一世界,你對所以宇宙人生的貢獻有多大,你對社會的無私奉獻有多大,你的心量才有多大,你的極樂世界才有多大!

老師,我永遠以您為學習的榜樣,盡管很累,我想我還可以堅持。童話的故事我可以變換不同的風格,再把故事延伸去。老師,听鐘聲敲響了,在我是一種提示,永遠續寫完美的生命童話,累得倒下去,仍然可以重生。

老師,我思念您,思念無數個青春歲月,由您的思想伴隨我的日子。老師我祝福您,長壽健康幸福,听有一古箏在彈奏,它或者在太湖的湖水邊,又或者在津城的上空,又或者旋環在威海的幸福門的周圍,音樂美麗淒婉,飄渺醉人心,她在訴說生命的無限惆悵,還是譜寫了對巴蜀文化的痴痴陶醉,或者訴說青城山幽幽夢囈,歲月的流逝,象流動的溪泉,每一顆晶珠都不是原來的那一顆。但流不走的是水的精靈本質,那是一顆不被挫折與失敗動搖的不動心境!

願意老師可以到很美好的地方去生活!

昨天中午,有接近國學大師南懷瑾的人士發布消息,稱先生已于9月29日在蘇州太湖大學堂去世,享年95歲。在南懷瑾逝世前一周,其弟子曾表示老師已進入「入定」境界。南懷瑾一生學術著作豐碩,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發展均產生重要影響。

文/本報駐上海記者

賀涵甫(署名除外)

臨終一事

忽然要求「寫自傳」

昨天,樂清市人大主任趙樂強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證實,南懷瑾先生于9月29日逝世後,其遺體是否運回家鄉樂清,以及其他善後事宜,趙樂強表示還不清楚。

而早在一周前,即9月19日前後,網上就開始流傳南懷瑾先生逝世的消息。當時,南懷瑾住在上海中山醫院內。9月22日,醫院醫務人員稱,當時南先生「已出院回家」。後經多方證實,先生是在太湖大學堂病危,並進入所謂「入定」境界。

之前從不肯「寫自傳」

其實,一個月前,南懷瑾因感冒引發肺炎住院,曾一度傳出病危消息。他的弟子透露,約兩周前,他要弟子記錄自己的生平,「這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有弟子要這麼做都被他拒絕」,「應該是南老知道時間到了」。

處世之道

曲者生存為人圓融

南懷瑾出生于20世紀早期,一生歷經戰爭洗禮、社會巨變,這些都讓他形成了一套「曲者生存」的處事理論。

20世紀70年代,南懷瑾曾受聘于台灣輔仁大學。沒想到因為他講課生動受學生歡迎,竟然令其他教授課堂冷落。為此,他主動把課停了,最後還辭去輔仁大學教課職務。

南懷瑾認為,世界是圓的,「曲成萬物,曲則全。」所以,為人處世,善于運用巧妙的曲線,只此一轉,便事事大吉了。」因此,他主張處世要講藝術,要講求曲線的美。所謂「曲者生存」。

贍養父母並不等于「懂孝」

南懷瑾說︰現在的人不懂孝,以為只要能夠養活爸爸媽媽,有飯給他們吃、有錢給他們花,就是孝了。其實這些不算「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于養狗養馬一樣。真孝,是用愛來回報,他說︰「你只要記得自己出了事情,父母那麼著急,而以同樣的心情對父母,就是孝。」(魚)

教學心得

「望子成龍是錯的」

南懷瑾強調,孩子成長要靠自己,不要過分要求。他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幾千年來人類基本的錯誤觀念。」他說,「這是一個自私的想法,天下事為什麼要你的兒女好,別人的怎麼辦?中國歷史上有多少狀元?你們知道幾個?」他繼續闡述道︰「孩子成長要靠自己,要讓他自由發展。成功不成功不重要,先希望他做個好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養……另外,古語說‘良田千頃,不如一技在身’。孩子將來能有自我謀生的技術,做木匠、泥水匠什麼的都好,跟學問、身份、地位沒有關系。」

快樂朗誦不要變負擔

對良莠不齊的社會辦學,南懷瑾糾正道︰「現在社會上有的人帶領兒童讀經,亂讀……大家不要把讀經和學習現代知識技術對立,不要以為讀經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養,讀經也不要每天讀很久,讀煩了會反感,一二十分鐘快樂地朗誦,很容易背下來了,不要變成負擔。」(魚)

南懷瑾生平

南懷瑾生于1918年,是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人。他自幼受到嚴格的傳統私塾教育,少時熟讀諸子百家,詩書嫻熟,通武術劍法等。1949年到台灣後,相繼受聘于高校授課。他的著作眾多,還曾籌資興建金溫鐵路,其門生也籌集巨資,用其名義在大陸創立光華獎學基金會,資助北大、浙大等30多所著名大學。

南懷瑾在國內桃李甚多,同時又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尤其是學術界人士對其批評眾多。如學者張中行就專門撰文批評南懷瑾代表著作《論語別裁》,指出該書錯誤百出,對其舉辦的太湖大學堂,外界也褒貶不一。但不能否認的是,他的言論和著作都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先生語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西方文化的貢獻,促進了物質文明的發達,這在表面上來看,可以說是幸福;壞,是指人們為了生存的競爭而忙碌,為了戰爭的毀滅而惶恐,為了欲海的難填而煩惱。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這物質文明發達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尖銳對比下,人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

光讀正面的歷史是不夠的,還要看小說。所謂歷史,常常人名、地名、時間都是真的,內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說,人名、地點、時間都是假的,但那個故事卻往往是真的。

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佳肴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

南懷瑾及夫人舊照。

(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歐洲藝術夢最新章節 | 歐洲藝術夢全文閱讀 | 歐洲藝術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