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結大唐 第一章︰夢始.凝玉白千寵

作者 ︰

大明宮的最頂端,平樂出神地凝視著遠處,輕撫著耳鬢的銀絲,她在心里淺聲嘆息。在大明宮里最為孤獨的一處,望著已歸的李氏江山,美麗而繁華的長安城在眼底滋生光芒。望著黯藍的天空,她在內心里叫囂,憂傷淺步蕩漾,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沉落。平樂記得他們的笑顏,于是,她雖已蒼老但不失韻味的臉龐上掛著一絲微笑。

「見過平樂公主。」年老的許太傅雙手合並朝她行禮。年輕的李太傅站在一側,和許太傅一同向她拱手行禮。平樂轉過頭︰「免禮。」她徐徐走向他們,遣退候在一旁的宮女太監。「二位太傅,請。」走進望月亭,平樂和他們坐在石桌旁邊,許太傅望著她,若許欣慰地點了點頭︰「公主氣色不錯。」「是嗎?」。平樂微笑道︰「現在大唐是一片太平盛世,這讓我感到心情很好,氣色也就隨著好了啊。」平樂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而且我也想念他們了。」許太傅淡淡地笑了笑︰「那公主,老臣先告退了。」「嗯。」平樂點頭準許。

望著許太傅遠去的身影,平樂悠悠開口︰「李太傅,你覺得從大明宮上方這個角度向下望去的江山如何?」李太傅有禮地回答道︰「猶如仙境,可惜,那些為它生死,為它披衣的人卻看不到。」

平樂聞言,心頭微微一震︰「對啊,為它披衣的人卻看不到,」她望向天空︰「只能在天堂里守候。」能看到這美景只有她一人,那些美麗在眼里反而變得荒蕪和愁殺。

「公主還在執著過去吧!」李太傅小心翼翼的開口︰「往事如煙,不該記得就好好地忘卻,當然,該記得的,就不要選擇忘卻,刻意選擇忘卻會是更為痛苦的。」他把視線鎖在含元殿頂端︰「公主,你是否已經放下宿命給你制造的一切?」

平樂疑惑道︰「你知道?」執著與銘刻,平樂听完他的話後竟有一種迷茫,那不止是宿命把玩的一場游戲那麼簡單。李太傅頷首點頭︰「公主忘了,在下是一名太傅的同時也是一名史官…….所以,在下懇請公主,是否能為我講這個故事?」

「故事?」平樂先是一臉平淡,隨即又換上一臉笑顏︰「是時候了,這一切是時候講出來了,謝謝你願意听我講,並且把那夢幻般的過去,在今日成為你筆下的記憶。」

「謝公主。」

第一章︰夢始

記憶是深邃在腦海里,永遠無法割舍的夢與痛。

我是月淑妃的女兒,並非武後所生。在我三歲那年,我的母親無故死去,大家都說是因為武後而死的。我在三歲生日的那一天被武後帶到大明宮,和五歲的太平一起住。太平是我見過的第一個同輩親人,由于大我兩歲,她疼我之極,每每都會把好東西先讓給我。武後也會經常來看我們,給我們帶我們愛吃的東西。她感到欣慰的是,我和太平很要好。她說︰「平樂以後也要像這般快樂。」那時我幼小,不懂她眼里的寂寥,不同她眼里的期盼和隱匿的恐懼,只是傻傻對著她笑,和太平甜甜地喊她母後。在大明宮里我是極為受寵的,就像那泥中的春筍,貪婪地吮吸著每個人給我的疼愛,給我的關懷。我甚至都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因為我是公主。

五歲那年,我和太平到含元殿玩耍,遇到一個白胡須的長老。他對我們微笑,笑容里卻是我們看不懂的內容,他撫著太平的腦袋說︰「大唐深宮中的又一枚金針,公主多多保重啊。」那個長老剛說完,便在我們疑惑中消失了,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迅速地離開,而我和太平則是站在原地發呆。誰也想不到,那位白胡須長老說的這一句我和太平都不懂的話會成為大明宮翻天覆地的咒語。我只記得我當時牽著太平的手涌著熱氣,然後稚氣地問她︰「太平,他是誰啊?」太平搖了搖頭,說︰「我也不清楚。」年幼的我們沒有多想,只是一個勁地和宮女太監做著游戲。

武後來看我們的時間越來越少,我時常會拉著她的手,問她︰「母後,為什麼我們見面的時間是那麼少啊?」武後輕輕撫模著我的腦袋,微笑著對我說︰「因為母後要幫父皇啊,所以很忙,沒能常常來看你們。」我朝她眨了眨眼楮︰「那母後什麼時候才能不忙呢?」武後搖了搖頭︰「母後不知道,但是母後是心甘情願忙碌下去的,也是為了你們的父皇…等你們長大了就明白了,」

我緊緊地抓住她溫暖的手掌︰「母後,那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長大?」武後低頭輕笑,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我繼續說︰「我明天是不是就能長大了呢?」太平忍不住插嘴︰「母後,那我是不是會比平樂早點長大?」武後愉悅地說道︰「是,太平會比平樂更快長大…」霎時間,整個東宮都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很慶幸女乃娘在若干年後告訴我這些曾經和武後,和太平一起最為快樂的時光,因為我不可能把五歲時的所有記憶保留到現在。現在,我的腦海里還無時不刻地閃著絕美的笑顏,至少到我還記得她那時暖暖的笑容里擁著和藹的母愛。

有時候我真是覺得自己很幸運,我的生母是月淑妃,但宮里的人有時會故意忘卻我的身份,把我當成是武後的孩子,讓我和太平一樣,享受著最為帝國公主的美好和驕傲。在後來,別人眼里極為受寵的我們卻有了更多的無奈和太多的絕望。似乎,在深宮中的女子就是這樣,注定被灌輸上皇室血緣和遭受這個貴族宿命的詛咒。

父皇開始生病,他的眼楮開始模糊。我去看他的時候,他拉著我的手說︰「父親若是有一天看不見你們該怎麼辦?我不想失去關于你們的記憶,不想看不見你們嬌美的容顏和春一樣美好的笑容。」我回答他︰「父皇,我們一直在你的身邊啊,你為什麼說看不見我們呢?」父皇搖了搖頭,他單手支著額頭,我知道,他開始犯頭疼了。

五歲以後,只要看到他單手支撐著額頭,我便知道他是犯頭疼了。父親在我心里一直都是一個偉岸的影像,他的病源自于謙國夫人,謙國夫人是揚州有名才女,父親寵她,卻是憐多于愛,而在三個月前,謙國夫人溺水身亡,據說是自殺而死的。父親覺得對不起她,加上突厥交戰和國事繁忙,多重的壓力,讓他在一時間倒下。幸好,有武後。

很多流言說是武後害死了謙國夫人,出自于女人的想法,我覺得武後應該是感到踏實的吧,並非她是想讓父皇專寵她一人,而是因為她是真的愛父皇,她在怕,害怕身邊的女人會搶佔父皇一個人的心。父皇對謙國夫人的寵正好如刀一樣刺中了她的胸口。如若是對她不構成威脅的妃子,她是不會下此毒手的,也許作為一個女子,所以我覺得武後其實很可憐。

是夜,我和太平在東宮陪武後用膳,武後的孩子都到齊了。賢哥哥那天晚上給我們講《詩經》,他講的十分入神,旦哥哥和我們都听得入迷,弘哥哥卻在一旁和顯哥哥耍劍。我依偎著武後,問她︰「母後,為什麼哥哥們都那麼厲害啊?」武後回答我︰「因為他們都在學堂里念書識字,並且學到了其他很多東西。」「念書為什麼我和太平沒能去學堂呢?」武後摟緊我︰「等過兩年就送你們去。」我朝她眨了眨眼楮︰「真的嗎?」。「當然。」那一夜,武後許下的承諾,讓我和太平開心了好幾天。

七歲那年,我同九歲的太平和哥哥們一起去學堂讀書。在那里我們還認識了大我五歲的陽城,她和太平是血緣密牽的表姐妹,是武緋姨娘和賀蘭深頗將軍的女兒,是武後的親佷女。我們喊她陽城姐姐。武緋姨娘是武後的親姐姐,武後成為皇後不久,姨娘便陪她一起在宮中生活,後來,武後的父母亡去,父皇封姨娘為韓國夫人。她的丈夫深頗將軍在一次突厥戰爭中死去,所以宮里的人一直都很小心翼翼地對待她,盡量不在她面前提深頗將軍,提突厥。

上官儀成了我們的老師,我時常愛捉著他長長的胡須把玩,他總會寵溺地拍著我的手說︰「不要調皮了,小公主,要專心念書,寫字。」我嘟起嘴巴問他︰「為什麼?」上官儀笑呵呵的回答我︰「因為你們身份高貴,不同于平民百姓。」「為什麼平民百姓不用讀書寫字?」上官儀搖了搖頭︰「不,平民百姓也可以上學,只要他們有錢就行了。」

「那豈不是很不公平?」太平忍不住插嘴。上官儀疑惑道︰「怎會不公平呢?公主此話怎講?」太平接口說道︰「身份高貴的人可以讀書,有錢的人可以讀書。那麼,那些貧窮卻有才華的人該則麼辦?繁華而處于盛世的大唐,難道不知道該如何治窮理富嗎?讀書時天下人的事情,難道要那些貴族和有錢的人代替天下人讀書,代替天下人治理國家嗎?上官大人,這難道是公平?」

上官儀听完後之後一愣,隨即又眉開眼笑︰「太平公主,老夫的確是有失遠見啊,明早,老夫便為公主這治窮理富之事給皇上起奏折。」太平歡笑道︰「謝謝上官大人。」上官儀訕笑著撫著太平的腦袋︰「年紀尚小,卻又一顆博納天下人的心,果然不簡單啊!」

我甚是迷茫地抓著弘哥哥的衣袖︰「弘哥哥,太平和上官大人在說些什麼?」弘敲了敲我的桌子︰「是講治國養生之道呢,你不懂的。」我歪斜著腦袋︰「為什麼?」弘笑道︰「等你長大了自然就會懂了。」我理解弘,他是刻意避開我這個問題的,他討厭政治,討厭權利。偏偏他是大皇子,不得不面對令他心生厭煩的政權問題。在我眼中,弘哥哥是個極其瀟灑的人,他為人平和,也親切大方,有好吃好玩的東西常常都是留給弟妹,只是他並不快樂。他的臉上總是籠罩著一層淺灰色,總是時不時地擁著憂傷,有時還會發著呆,對我們的叫喊充耳不聞。我們明白,他心不在皇宮,以為他渴望自由。後來,父皇和武後卻殘忍地推他坐上那個眾人艷羨而他卻予以不屑的位子。登上太子位對他來說是此生最大的痛苦了,可惜沒人能懂他,只有他深愛的笙,他的宮女笙,對他不離不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結大唐最新章節 | 夢結大唐全文閱讀 | 夢結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