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十載踏莎行 第卅四章(22)秋山萬疊水雲深

作者 ︰

董余聞言,立刻低下頭去。懷慕看不見董余神情,只瞧見他雙肩簌簌而抖,似乎極為不適的樣子,忙扶過她道,「怎麼了?」董潤卻仍舊低著頭不說話,半晌才抬起頭來,臉色慘白,神情卻平靜,「這真是個好消息。想必蓉城中太妃和王妃知道了,也會寬心許多。」

懷慕點頭,「這是自然的,只是這消息才傳來,我卻還未曾來得及寄書信回去告訴她們知道。」

董余見懷慕神色略有遲疑,試探地問道,「王爺莫不是這些日子都不曾往蓉城寄書信?」

懷慕神色一僵,嘆了口氣道,「與太妃和長郡主倒是有書信,只是她那里,我卻實在開不了口。每每提筆,卻又不知該說什麼。貿貿然寫了書信去,倒沒來由惹得她心里不痛快,想想也罷了。」

董潤見他如此,倒也不好深勸,只低了頭不答。懷慕卻遞過手中的那一&lt卷書紙,「說起蓉城,你且瞧瞧這個。」

董余接過匆匆一看,一驚道,「北疆要派兵去敦煌?此事只怕不妥罷。北疆今日雖與我西疆結盟,卻實在模不清楚他們的底細。說起來,與高氏交戰多年,彼此倒十分了解。當年的綏靖王竇華,好歹還有幾分了解,如今的綏靖王竇臻,更是我等都不熟悉的一個人,實在難以完全信任。北疆遙遠,西北卻與我接壤而鄰。若是輕易放入了敦煌,日後究竟如何,實在難以預料。我們與高家鷸蚌相爭多年,若是讓竇家漁翁得利,甚至反口一咬,前功盡棄不說,豈不是月復背受敵。」

懷慕點頭道,「我也是這樣想。這北疆竇家與我上官一族,因離得遙遠,並無什麼糾紛,也無什麼利益糾葛。早年結下了長郡主這一門親事,也不過是想在如今這樣的情勢里頭,他們能兩不相幫,並無別的深交。長郡主那一日和我深談,說北疆願意臣服于我,助我共謀天下,我心里就存了疑惑。只是大姐姐既然親自來說了那一篇話,多少也能信幾分。他若是想漁翁得利,並沒有必要前來向我示好,靜觀其變就是。當初他只請大姐姐表了態,並無什麼具體的計劃。他既然暫時不會輕動,我也就走一步看一步。等戰局初定,北疆兵馬壓在北境上,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天下之爭,他北疆願意向著我自然是好,若是輕易放過,實在可惜。」

懷慕頓了頓,「只是那時三藩我得其二,不怕他能翻出什麼天來。如今敦煌有變,看起來他竟是不甘心守在一邊等著這結果了。若是他是真心怕敦煌出事,與我之盟約勞而無功也就罷了,若是他此舉是想騙取我的信任,和朝廷對我兩面夾擊,或者是趁勢奪了西北,與朝廷西疆三足鼎立,爭這天下,倒真是不得不防。」

董余點頭,「如今天下之局,朝廷並不曾佔得什麼贏面。何況朝廷一意削藩,三藩並無什麼區別,他若真是要投靠朝廷,是沒有出路的,這一點他心里也清楚。依我看來,竇臻雖繼承王位,卻並非名正言順之人,在國中勢力淺薄,若是他得位真與長郡主有關系,選擇依附王爺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北疆原本最弱,獨立難以支撐局面,所以不得不依附王爺,若是他趁亂得了西北,情勢可就大不一樣了。這竇臻既然從默默無聞就奪了王位,自然是極有野心和手段之人,這三足鼎力,甚至取而代之的心思,只怕不是沒有。」

懷慕笑道,「江山如畫,誰又能真不動心?當初我也不曾想到,有朝一日我竟然會對這天下志在必得。且不說那竇臻,如今手握重權的南安王府,會不會有一日也想要來分這天下?就算他們不想,只怕到了那一日,金座上的人也會覺得他想。兔死狗烹,鳥盡功藏,誰又能免得了這樣的結局?」

懷慕說的隨意,董余心里卻是一跳,臉上並不曾表現出異樣,只道,「王爺既然這樣想,怎麼還敢讓大郡主獨立承擔蓉城之事?」

懷慕道,「她雖然獨掌局面,可仲平還在他身邊,明正院還在理事。方正端和文峰、文峻跟著我來了玉暉峽,還有姑母和方正同留在蓉城坐鎮。在他們之後,還有祖母。她雖不問世事,可什麼也不能真的瞞過她。有她和重華山里隱藏的那些勢力,看著長郡主,斷不會生出什麼變亂。蓉城是西疆根本,我豈能容她出一絲一毫的錯漏?長郡主不過是明面上的一顆棋罷了,有她在,蓉城大小事情有人做主,我也能有機會分辨清楚,她到底是什麼心思。若有異動,仲平自然能夠穩住局面。」

董余道,「王爺說的極是。只是舍弟年輕,倒不知能不能擔起這樣的責任。」

懷慕笑道,「你我都是一處長大,年歲上並無多少差異,仲平雖跳月兌些,心里是極清楚的。你只因他是胞弟,才總覺得年輕不知事。何況,這不過是防患于未然罷了。其實我心里對她,倒七八分的放心。她身在北疆並無什麼依靠,雖然有一子,也是幼童不能成事。不管她與那竇臻是什麼關系,到底並非骨肉之親。就算上官家曾經對她不住,她這一生,也洗月兌不了上官家郡主的身份。我想以她的聰明,也不會自毀長城,犧牲自己的母族。她該知道,只有背靠著西疆,她才能在北疆獲得她想要的東西,才能有和那些人談判的機會。」

董余笑道,「王爺這話,卻也能反過來說。北疆何嘗不是長郡主的依靠?只有背靠著北疆,她才能在王爺這里獲得談判的機會。」

懷慕一怔笑道,「你說的不錯。所以北疆如何對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長郡主。西疆北疆之盟,她絕不希望出現什麼岔子。不管是誰負了誰,對她都是有害無益。依我看來,很快我就會收到蓉城來的書信,長郡主必然會向我請命,去敦煌親自監軍。」

董余道,「那王爺的意思,是準了長郡主所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探春十載踏莎行最新章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文閱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