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十載踏莎行 第廿九章(12)良辰誰是同游伴

作者 ︰

邱先生點頭答,「王爺自然知道,太妃身邊伺候多年的芸月姑娘,如今跟著二郡主嫁娶了敦煌。王爺和王妃走了二日,芸月姑娘就傳回了信來,說是敦煌這幾日十分反常。二郡主一反常態,日日進宮陪伴昌平王妃,而昌平王府里的大小事,原本是昌平王妃管著的,如今卻都歸了昌平王料理。」青羅蹙眉道,「這卻是怎麼回事?我記得之前每每來報,都說二妹妹足不出戶,和王妃只見過一兩回,如今怎麼忽然日日相見?」

懷慕道,「原本你便希望這二人能做個知己好友,如今這樣,或許是緣分了。但敦煌大小事,自然不能叫高羽抓在手里去。他可是高逸川的兒子,若是生了異心,倒是難以彈壓。玲瓏有孕,精神短少些也就罷了,怎麼文崎也不抓得緊些?」邱先生苦笑道,「這就是我要說的另一個古怪之處了。文崎將軍駐守敦煌,原本是最穩妥不過的,如今卻不.+du.知是著了什麼瘋魔,日日在府中喝得酩酊大醉,外頭的事情,一概也不問的。」

話到此處,青羅和懷慕俱是大驚。在印象里,文崎是猶如刀劍一樣冷硬的人,刀山火海之下,連神色也不曾動過,在這承平之時,卻又因為什麼,喝的酩酊大醉?實在叫人想象不出了。邱先生見二人神情,也苦笑道,「芸月飛鴿傳信,也並未說的分明。我想著,敦煌大小事,都要文崎將軍和昌平王妃料理,才能妥當,如今二人都這樣反常,只怕要動搖王爺在西北好容易種下的根基,此事重大,不能不叫王爺知曉。所以一面來追趕王爺,一面給芸月傳了信,叫她仔細留心其中的關竅所在。然而這幾日過去,她昨日亦有信來,只道文崎將軍和二郡主的情形仍舊如此,卻依然說不出其中的緣故來。」邱先生頓了一頓,瞧著懷慕探詢地問道,「王爺瞧著,此事還如何是好?」

懷慕沉吟半晌,才慢慢道,「敦煌到底還是昌平王的地界,如今王妃養胎,高羽理事本是理所當然,無法阻止。此事最要緊的,倒是文崎他們幾個,何以一起這樣反常。文崎是朗朗男兒,縱然有什麼心事,醉上幾回,便也就好了,斷不會真誤了什麼大事。他不願說出口的,縱然你們再怎麼刺探,他也不會露出一絲風聲。依我看,懷蓉日日進宮,必然和玲瓏的這個孩子有關,而文崎這樣反常,我瞧著和懷蓉,也有月兌不開的關系。所以這個結,倒是要從玲瓏這里解開了。」

懷慕又想了想,「既然一時之間無從探究,索性擱到一邊。我今日給桐城寫一封親筆書信,請四舅父動身往敦煌去一遭。他與玲瓏有師徒之分,心里視玲瓏為女,如今玲瓏有了身孕,想必他也是願意前去的。何況,當日他好容易救了玲瓏性命,卻又眼睜睜地瞧著玲瓏服了**進了敦煌的王宮,如今玲瓏的眼楮,」懷慕不再往下說,只是嘆了口氣,「四舅父這一二年與她分離,心里必然很是惦記,玲瓏對這個救了她性命,教了他一切的師傅,也必然十分依戀。若是四舅父前去,或許還能解開此結。」

青羅點點頭,「玲瓏一個人在敦煌,實在是可憐。雖然和昌平王是夫妻,到底是有世仇的。雖然如今二妹妹願意陪伴著她,但二妹妹更是一個孤介性子,哪里會寬慰人的,說不準兩個人一起,就做了什麼不能回頭的事。我當日叫她與玲瓏親近,不過是想著彼此一處照應著,還能排遣些寂寞。如今想來,倒是我思慮不周全了。听邱先生一說,我總覺得有些不安心,若是四舅父能去,倒真是最好的主意。」

邱先生聞言,便對懷慕道,「既然王爺和王妃都是這個意思,我就把這意思盡數轉達給芸月姑娘。等柳四爺去了敦煌,萬事都听他的號令便是。」懷慕點頭,卻又忽然對邱先生一笑道,「老先生已經現了身,此後是還跟著我們,還是遠遠地隨在一邊?」瞧了那昏睡的少年郎笑道,「這小哥若知道你冒充他爺爺,想必不會輕易放過你的。」

邱先生笑道,「這孩子的事自然不成問題,午間在明霞渡我迷暈了他爺爺,已在他身邊留下書信銀兩,所未曾說明緣由,卻也坦言要借小舟一用,至于這孩子,我會在清秋渡將他放下。等船到了清秋渡,這孩子我也會一樣安頓好,不會有失。」說著笑著瞧著懷慕道,「只是小老兒何去何從,卻要看王爺的意思。若是不願我跟著,我便悄悄兒跟在王爺後面,若是王爺願意盡釋前嫌,我願做王爺和王妃的船夫,一路隨行。」

懷慕笑道,「老先生隱居多年,世上的風光,早就看得慣了,怎麼如今卻又願意跟我踏足紅塵。」邱先生便道,「隱居多年,雖然清淨,難免覺得自己老朽無用。往後西疆風雲變幻,必然不亞于王爺祖父那個時候。老王爺過世的早,我既然活到如今,王爺昔日不曾完結未能放心的事情,我倒願意捐出這一把老骨頭,替他瞧著這世上風雲變幻。」

邱先生話音里滿是慨嘆,望著懷慕笑道,「王爺不曾見過祖父,不知道其實比起你父親來,形容舉止,甚至于治國之道,王爺倒是更像祖父些。你父親年少失怙,舉步維艱,雖亦是明主,卻難免有些陰沉不定,疑心過重。你祖父當年,卻是策馬揚鞭,光明磊落,最是瀟灑**。」

懷慕笑道,「我自然不敢和祖父相比,只是在宗廟中見過祖父畫像,听祖母說起,容貌間倒真是十分肖似。」邱先生笑著看著青羅一眼道,「所謂不巧不成話,其實王妃與老太妃年輕時候,雖然容貌不同,性子也是相似的。當日老太妃跟在老王爺身邊,行走軍中,投身朝政,乃是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杰。我在玉川與王爺第一次相見,只是覺得與老王爺容貌相近性情相似,卻還是不曾錯認。直到那一日,王爺帶了王妃前來,我才忽然覺得有些恍惚,好像舊日光景又重在眼前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探春十載踏莎行最新章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文閱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