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十載踏莎行 第廿六章(22)請君問取南樓月

作者 ︰

青羅笑道,「三哥哥想必是想起了去年之事,只是如今在家里了,二妹妹這個稱呼,我是實在不敢當了,上上下下都知道說的是懷蓉妹妹呢。論起來三哥哥與二妹妹是表親,稱呼二妹妹更是理所應當的。只怕往後和妹妹成了親,還能這樣稱呼呢。就是姑母上一次也曾和二妹妹說起,以後只怕進了家門,也還是慣了稱呼姑母,未必就容易改口叫母親呢。如此親上做親,倒是比那些盲婚啞嫁的人多了些親近,更容易相處些。」

文崎聞言笑了笑,卻不做聲,轉過頭去瞧著身邊插著的那一朵白茶花,忽的伸手踫了踫那展開的花瓣道,「如此晶瑩顏色,圓滿形狀,倒像是雪。可惜蓉城這一年的除夕夜卻沒有雪,若是在北地里,只怕又是大雪封山。也不知松城邊山谷里的野梅花,是不是還那樣傲雪而開。」

青羅聞言一怔,文崎話中所指,倒像是去年冬日()里一處北上之時所見的情景。只是那時候自己滿心里掛記著懷慕的安危,哪里有賞景之心呢?那大雪紛紛,也只是阻隔二人之間的無邊屏障罷了。此時听文崎提起,心里雖然也念及當日與文崎生死與共的情分,卻也隱隱生出了幾分莫名戒備的心思,不願再提,只是笑著答道,「哥哥如今在敦煌,可要比蓉城遠了許多呢。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到了這時節,只怕是朔雪連廣漠,連月無止息,十分壯麗呢。若是在蓉城,這樣的大雪只好看機緣了。」

提起敦煌,文崎臉上神情忽然就飛揚了幾分,與方才大大不同,月兌口而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本就是最叫人胸懷坦蕩的。如今大漠飛雪,又是一種情景。只可惜你雖然見過桐花蒙蒙,在此間卻是看不見了這樣的瑰麗景象了。若是來年有了機緣,你還該往敦煌去瞧一瞧呢。」

青羅見文崎神采飛揚,心里也覺得頗為高興,也笑道,「如此甚好,或者哪一年我就和王爺一起再去瞧一瞧呢。也不知道昌平王妃如今可好?我心里把她當做姐妹,倒是十分惦記的。自母妃的喪事之後,四舅父便去了桐城,新任的昌平王和王妃年輕,還要三哥哥扶持著呢。」

文崎道,「昌平王妃與一般女子也是不同,並不幽居深宮,倒是時常與外頭的人商談家國大事,反而不常見昌平王。若說好不好,卻也看不出來,王妃見人臉上都蒙著面紗,垂有瓔珞,听著聲音,倒是平和,處理事情也頗為決斷,想必是好的。你若是惦記她,有什麼書信要給她帶去,只管交給我就是。只是我瞧這一位昌平王妃,拒人于千里之外,她心里是怎麼想,我卻不得而知了。」

青羅見文崎口中的玲瓏如此,倒覺得有些感傷。有些事情,原本只有女子才能彼此知曉的。玲瓏心里如何艱難,青羅心里是明白的,其掙扎無奈之處,比自己更多了千百倍。想到她那樣一雙深邃透徹的藍色眼眸,和那眼楮里頭看不到底的神色,最終都會永久沉入黑暗里頭去,青羅心里只覺得十分悲涼。懷慕曾經說過,那樣的毒年深日久侵入血脈,就算是停了藥,也只有一年半載的光明了。不知道玲瓏那一雙明艷無雙的眼楮,是不是已經開始暗淡了下去?只是蒙在面紗之後,沒有人看見,也沒有人去管。

外頭的人只能看見她蒙著的金色面紗,听見她珠簾背後清醒冷峻,殺伐決斷的聲音。卻沒有人看得見那一雙深不見底的藍色眼楮里頭,還有怎樣的無奈。如今她一個人在敦煌,縱然攬盡了她曾經拼死要掙回來的所有又如何?她身邊最為親近的人,都已經不在了。敦煌王族的血脈已經斷絕,相依為命多年的柳容致已經回歸故土,而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日後還要相伴終身的丈夫,卻已經身近心遠。

青羅想到此處,忍不住又問道,「也不知道昌平王如今怎樣了?當日只知道他幼時病勢沉重,後來卻漸漸有了起色。如今算起來,也過了一年,想必也好得全了。」文崎聞言卻搖頭道,「自你們離了敦煌,縴雨郡主和任將軍完了婚,昌平王就再也沒有露過面。即使是我和任連雲將軍問起來,王妃也只說王爺病體未愈,不能勞動,只能靜養不便見人。別說是王爺,就連瀾姬,也不怎麼出來見人了。」

青羅道,「當日玲瓏做了王妃,就知道會有這一日了。倒難為她一切事情都能料理得妥當,想必還有三哥哥和任將軍在一邊協助呢。文崎卻搖頭道,「敦煌成長一切的事情,都是昌平王妃做主,柳家四爺自然教過她治國之術,也給她留下了許多得力人手,頗有才干,很能幫的上忙。至于任連雲將軍,自與縴雨郡主完婚之後,為了避嫌也交出了兵權,不再過問政事,只管安閑度日。我也沒有什麼要做的事情,只是靜觀其變罷了。」

青羅點點頭道,「玲瓏既然主事,他們也自然有回避的緣故,本來也該當如此,並沒有什麼奇怪。咱們雖然與敦煌結盟,明著是他們主事,我們也只要暗處瞧著就是了。玲瓏既然處理周全,三哥哥也不必太過費心。只是我听太妃說起,敦煌的事情,未必就能都風平浪靜了。不說別的,還有西域那些胡人,動輒越過敦煌,來這邊搶奪財物。如今天寒地凍的只怕度日艱難,更是要小心呢。」

見文崎不言語,青羅說著又對文崎笑道,「當日我和王爺為了蓉城的變故,匆忙之間離了敦煌,一別數月,如今敦煌的局面也算是穩定了下來。其中自然是三哥哥居功至偉,王爺心里也十分感念。三哥哥這時候回來,不知道那邊的事情,可都安排好了?這一次三哥哥趕在年下回來,原本是一家子團圓的大喜事,卻又遇上這樣的變故。三哥哥回來自然是好,原本太妃定下,是要等開了春,咱們送了二妹妹去敦煌,三哥哥軍務纏身,就不必勞動奔波了的。如今想來是三哥哥體恤妹妹,這才遠歸迎親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探春十載踏莎行最新章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文閱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