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十載踏莎行 第十一章(14)相思一夜梅花發

作者 ︰

鄭氏陪著坐了,便笑道,「我這里哪里有什麼好的吃食?不過是略盡一盡心意,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也是一份心意,若是二女乃女乃不用,也就嫌棄我們了。二女乃女乃惦記著我們母女,這麼早就親自過來告訴我這話,哪里能叫二女乃女乃空著回去呢。」青羅忙笑道,「姨娘說的哪里的話。」說著又瞧了案上,笑道,「這不是白菊茉香糕麼?」鄭氏笑道,「這是二丫頭最喜歡的一樣點心,我每年白菊白茉莉花開的時候,我都會擇選了最好的風干了存起來,等她什麼時候想吃了,就做給她。」青羅笑道,「姨娘的手藝自然是沒有說的,就是這番心意,也叫人羨慕呢。」鄭氏溫柔一笑,又道,「哪有做娘的,不心疼自己女兒的呢,這手藝也就罷了,不過是打小吃得慣了,就離不開那味道了。」青羅心里忽然一酸,一來是想起了自己的母親,這些年到底也沒有給自己做過什麼東西的。二來又想起了懷慕,或者就如同鄭姨娘所說的,自由吃慣了的,旁人又哪里取代得了?就如同生身母親,終究是旁人不能取代的。三來,卻也有一絲的歡喜,她想起來懷慕的那一句,為了熟悉,也為了陌生。若是如此,歲月悠長,或者屬于自己的那一種陌生,也能變成習慣吧。

鄭氏見青羅出神,想起來自己曾經听聞過,青羅郡主的生母南安王妃慧嘉公主早逝,只怕她是想起自己過世的母親了,忙笑道,「先時听二丫頭說起,中秋節的時候,二女乃女乃也給她做了這點心,二丫頭滿口里稱贊著,說是好得了不得,很是感激二女乃女乃的情意呢。」青羅笑道,「這有什麼,有姨娘對妹妹的憐愛,又有這樣的手藝,只要妹妹不嫌著我做的不好,姨娘不嫌著我多事,便是好的了。」靜兒端了酥酪進來,也湊趣兒笑道,「二女乃女乃這話就不是了,我們姨娘每日里都在佛祖菩薩跟前念經祈福,說是要給二爺二女乃女乃保平安,一日也不曾斷了的。」

青羅忙道,「姨娘身子也不好,何苦為我們小輩費這樣的心力?」鄭氏淡淡笑道,「二女乃女乃,我說句知心話兒,這些年這府里,雖然有這許多的人,只有二女乃女乃對我們母女真心愛護,這一分情意,我是感激不盡,記在心里的。只是我力量單薄,二爺二女乃女乃也是福澤深厚之人,也不需要我做什麼,不過是略盡綿力,皇天菩薩知道我心誠,再給二爺二女乃女乃多賜些夫妻,早點生位小爺,就是听見我的話了。」青羅紅了臉道,「姨娘怎麼也拿我打趣兒呢。」鄭氏笑道,「二女乃女乃還年輕,等當了母親就知道了,做女子的,有個孩子,比什麼也值得多呢。這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一點念想了。」

青羅見話說到此處,便道,「我曾經听人說,姨娘屋里的靜姑娘最是伶俐機變的,我屋里幾個丫頭這會子忙著收拾下頭莊子新送上來的東西,已經手忙腳亂不成樣子了,不知姨娘能不能借了靜姑娘給我使使。」鄭氏听了這話,忙對靜兒道,「既然二女乃女乃那里有用得上你的地方,你就去幫著些,別給二女乃女乃屋里的姑娘們添亂就是了。」又道,「你這就出去,叫幾個小丫頭進來伺候著就是了。」青羅見靜兒應了便要出去,卻起身攔住道,「今兒是今年的初雪,早上起來,我就想賞雪了。外頭景致這樣好,不知姨娘可願意和我往園子里頭逛逛去,賞一賞這雪景可好。我知道姨娘身邊素日都是一個靜姑娘伺候著,靜姑娘既然到了我那里,姨娘就隨我出去走走,我伺候姨娘如何?等到了午膳的時候,咱們就往二妹妹屋里用膳去,姨娘覺得好不好?」

鄭氏明白青羅的意思,是要和自己說什麼私密的話了。自己屋里的丫頭,除了一個靜兒是心月復體己的人可以信任,其他人都是先前安氏安排進來的,又哪里能真正信賴呢?青羅既然連靜兒都要遣了開去,只怕是至關緊要的大事了。便點頭應道,「難得二女乃女乃這樣有興致,我自然是奉陪的。」青羅便又穿上來時的衣裳,又等著鄭氏把雪氅穿上。見靜兒尋了半日,才尋出來一件只有三成新的青呢子褂子,蹙眉道,「姨娘往年就穿這個?只怕難暖和呢。想來都是那起子人欺軟怕硬,見姨娘好性子便欺侮起來。姨娘放心,回頭我便叫人給姨娘做了新的來。」鄭氏卻不以為意地笑起來,「這衣裳雖然有些年頭了,卻是暖和呢,我只是喜歡念舊,不忍心扔了,才不叫下頭送新的來。二女乃女乃新當家,可不要為了我得罪了那些人。我雖然不當家,卻也知道,那些管家女乃女乃都不是好纏的呢,二女乃女乃雖然明白,如今太妃也信任,到底資歷淺些,一切行事還是謹慎些的好,切莫叫人抓了什麼把柄,說出什麼閑話來。我這里的事情,都不是要緊的。如今我也看得明白,只有二女乃女乃好了,我們母女才能有安生日子過呢。」

青羅見鄭氏說的明白,知道她心里頭已經對自己信賴起來。想來鄭氏的信賴感激,不過是為了自己也算是救了懷蓉一命的緣故,只是自己心里倒有些愧疚,若是鄭氏知道,懷蓉這一番驚心動魄,也是為了和自己私底下的契約,不知道她心里又會怎麼樣想呢?此時也只有岔開話道,「夏天里頭瞧著姨娘這院子里那兩株夾竹桃開的最好,只是如今冬日里頭,只有這麼兩株花,倒是有些寂寞了。」鄭氏望了一眼園子里頭那兩株花,此時雖然不是花期,那形同竹葉的葉子卻仍舊青翠可惜,淡淡笑道,「也不為旁的,這許多花里頭,也只有夾竹桃是我心里頭最愛的,旁的種不種,也都沒什麼打緊的。」青羅只覺得鄭氏性子,不像是喜歡夾竹桃花的,只是人各有所愛,也不必說什麼的。

鄭氏跟著青羅一路往園子里去,一時也只是信步走著。園子里頭雖然人不多,此時卻也來來往往有好些丫頭老婆子們走著了。只是那雪覆壓天地,那些行人在里頭,不過是微渺的一點罷了。青羅便笑道,「我忽然想起來一個地方,此時燕婉橋上最是清淨,還能遠眺兩岸雪景,必然開闊爽朗的,不如咱們就往橋上去罷。」燕婉橋連接園子和浮光島,平日里是沒有人走的,青羅擇了這樣冷僻的地方,鄭氏心里更是訝異,不知她有什麼要緊的話說,便笑應道,「自然是好。我見了這樣的景象,倒忽然想起兩句詩來,江南未雪梅花白,憶梅人是江南客。今年雪倒是有了,只是這梅花還不知開未開呢。橋上正巧有一處未雪亭,取得便是這個意思。只是白香館、洗硯齋種的是白梅,這里除此之外,還種的有臘梅、紅梅之屬,千百品各自不同。若是開了,香氣最盛的,整座橋上都能聞得見呢。只是這時節,也不知開了不曾。」青羅便笑道,「既然這樣,就是這里最好,也不管它開是未開,只管去就是了。」

二人便往橋上走,不一時到了未雪亭,那亭子也就罷了,不過是玲瓏小巧的一座六角亭,卻是從橋上遠遠地引了出去,盈盈立在水上。未雪亭一帶水深極淺,三面都是用湖石砌出山巒之態,此時被積雪覆蓋,更是冷峭逼人。百千株梅花便栽植在峰巒起伏之中,或疏朗或緊湊,開闔氣象極為舒展。那亭子就築在峰巒之巔,從橋這一面看就如拱衛在在山石梅林之中,只露出那幾檐翹角翼然其上。人從山石之間曲折而前,只覺幽深變化,然而自湖石梅枝之間穿梭而過,登上亭子之後再往前頭看,卻覺得霍然開朗。錦繡湖的湖面寬闊,直綿延到天邊去,如今茫茫落雪,更是天地一白,不知自己所處何處。而往下一看,亭子面水的一面,卻是直立的峭壁,光滑如鏡,雖然不高,在此時卻覺得真如凌駕在湖水之上一般。似乎憑欄而望,就會乘風落入湖水中去一般。

再回頭去瞧時,除了面前這無窮無盡的湖面,四圍皆被梅林湖石圍住,來時的路和燕婉橋,竟是一分也瞧不見了。雖然不過幾十步,卻像是進了一個世外桃源一般。那百株梅樹各有千秋,被那積雪湖石一襯,更兼清麗孤高之姿,雖然還未全開,倒也有好些綻了新開花朵,那股子幽香雖然不濃郁,卻又嗅得分明了。而那些含苞未放的,就如瓊枝上點綴的瑪瑙珠玉一般,也煞是好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探春十載踏莎行最新章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文閱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