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十載踏莎行 第十章(1)吹簫月下曾相待

作者 ︰

梅壓宮妝,柳橫眉黛。都將留得春光在。弄琴台上忽相逢,吹簫月下曾相待。

海燕春歸,江鴻秋邁。到頭總是恩和愛。佳期約在白雲間,一團和氣春如海。

到了十九日,長郡主上官亭與方正同便要一起從南邊穎城歸來,身邊自然跟著文崎和文兩個。已經是午初時分,除了迎至城門口的董潤,其余眾人皆在永靖堂等候,自然方家的老少此時也都被接了進來。方銳和方正端、董潤等到底是外臣,都在外頭坐著,里頭女眷們都在一處,封太妃也難得在座,故而上官啟也就沒有在外頭陪著方銳等,也在里頭坐著。清瓊姊妹許久不見祖父母父母,也是一陣的上前拜見談笑不迭,一眼瞧見王爺坐在上頭,忙斂了形容,端端正正又坐了回去。陳太夫人便笑對封太妃與柳妃道,「還是太妃和王妃會調理人,我們家里這幾個丫頭這樣粗笨,如今瞧著也算是——窳思阜盅??!狽 ??Φ潰?澳閎緗褚滄炖錟?嗣 話悖?際且謊?暮 櫻?儀譜哦際嗆玫摹H緗袼凳歉?盼易≡讜白永鑀罰?涫滴乙膊淮蠊艿模?還?興?擎 靡淮ν嫘Α!背綠?蛉吮愕閫返潰?芭??矣刑寮旱慕忝米靼椋?娜肥親詈貌還?摹?上?頤腔故親齬媚 氖焙潁?抑幸采儆墟 米靼椋?蓯怯行┘拍?!狽饈閑Φ潰?笆橇耍?降資撬?僑緗裼懈F?1鶿滴頤牽?褪峭ゥ??灰彩敲揮墟 玫模?故前淹ゥ??閃蘇庋?卸?愕男宰印!包br/>

陳太夫人听到說道兒女輩,難免想起死了的綠筠,臉色就很是有些傷感,封氏也知道她所想,只勸慰道,「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你瞧芳宜與啟兒,也是遺恨了。如今咱們也老了,若總想著這些事情難免傷心,還是不想的好。你如今雖然沒有了筠兒,亭兒就算是你的女兒,如今這兒媳孫媳也是一屋子,也是難得的福氣了。」又瞧了瞧上官啟和柳芳和,緩緩道,「我也長想著芳宜,只是如今有芳和在身邊,也是緣分。我昔年除了啟兒和亭兒何嘗沒有生養過?無奈這世間緣法有定,也是勉強不得,孩子們都是往極樂世界去了,咱們只有念經祈福,為他們求一個來世。」

陳太夫人便拭了淚,答道,「太妃心思豁達又與佛祖有緣,自然心寬長壽。」見柳妃面上也有戚戚之色,也勸慰道,「王妃和王爺也不要傷壞了心,先王妃雖然去了,好歹世子還在膝下侍奉,如今有了世子妃,王爺和王妃就等著抱一個孫子吧。王妃也是好福氣,論起年紀比我家的媳婦們不知小了多少,也就眼見得有孫子抱了。若是王妃什麼時候再有一個孩子,這叔佷倆竟成了兄弟一般了。到時候王爺瞧著兒子孫子,還不知道要抱哪一個呢。」

柳妃面上白了一白,勉強笑道,「太夫人取笑我呢。」封氏也笑道,「她也是兒子媳婦回來歡喜得瘋了,如今倚老賣老起來,只是這也是心疼你的意思呢。啟兒膝下嫡出的孩子只有慕兒一個,你雖然年輕,嫁過來也好些年,怎麼就不見什麼動靜。你是個沒福的,秦氏那個丫頭也是,倒不如早些年的安氏、鄭氏了。」說著又望了望上官啟道,「如今我也沒什麼別的盼頭,只盼著你們這些孩子都能平安順遂就是了。」

此時外頭匆匆跑進來一個小子,只道,「在城門口接著長郡主和方將軍,此時便要進來了。」封氏便笑道,「既然這樣,快叫進來。把外頭的老將軍他們也請進來,都是一家子姻親,分什麼內外的,倒顯得生分了。」下頭的人忙應了,就把外頭坐著的方銳等都請了進來,一一設了座。一干人正坐定,外頭一群人便熱熱鬧鬧簇擁著幾個人進來,迎頭的一個女子腳步最快,便疾步上來,隨著封太妃便拜下口稱母親,正是長郡主上官亭。抬頭一望,面容倒是與太妃、王爺有幾分相似,眉目分明,尤其是一雙眼楮與清玫一般大而明亮,十分爽快明艷,雖然年紀也不小了,確仍舊是美人。只是與家里頭眾位小姐都是不同,打扮得倒十分英姿颯爽的樣子,一身利落衣衫披著斗篷,連腰中結著的穗子都是男人們常用的花樣。

封氏面上笑得溫厚,一疊聲地叫人扶起來,卻又笑道,「你這孩子,方才才說你不像個丫頭的樣子,如今更成了這樣,不知道的還要以為你要上陣殺敵擒反叛去呢。小的時候倒也,如今都是做母親的人了,叫清玫姊妹怎麼想。」上官亭便笑道,「女兒這也是效仿母妃,誰不知道母妃昔年隨著父王征戰,便是一身戎裝呢,我如今比起母妃還是差得遠了,不過是路上穿的累贅了麻煩,挑著簡潔些的衣裙罷了。若說玫兒,母妃還瞧不出麼,比我還要像母妃呢,日後到了我這個歲數上,只怕我還要說她呢。」

說得眾人都笑起來,青羅只覺得這位長郡主雖人已中年,卻難得有一份天真爛漫的英氣,與其女清玫有些相像。只是從方才的言語里頭,封太妃昔年竟然也是這樣的女子,如今瞧著,倒覺得太妃和王爺一般心思深沉,倒不知怎麼養出長郡主這樣的女兒了。青羅也曾想過清玫的性子不知是隨了誰,雖沒有見過她的父母,卻覺得與祖父家外祖家中人都不是十分相像,如今看起來,竟是像足了母親的。又仔細瞧一瞧方正同,與其兄的深沉謹慎似乎也有不同,雖說也是中年之人的穩重,氣度也不凡,面容卻更親切些,神色也溫和,瞧不出是穎城叱 疆場、叫南疆夷人聞風喪膽的將軍。青羅心里倒對這位姑母有些羨慕起來,雖然生在公府之家,倒是比蓉丫頭、蕊丫頭和自己這些人都幸運得多了。雖說嫁的也是這樣人家,卻似乎並沒有什麼憂愁煩難的事情,活得仍舊瀟灑自在。只是想到她唯一的一個女兒清玫,這樣像她,卻不見得能有如此福氣了。

只見上官啟笑了笑道,「許久不見妹妹,還是如此任性任情。如今各位長輩都在呢,你也不先拜見一番。」于是長郡主夫婦又拜了方銳夫婦、兩家兄嫂,又叫小輩們上前見禮,直忙亂了半晌。旁的也就罷了,都是素日識得的,只有青羅上前時候略有不同。新婦見長輩,都是要敬茶的,青羅便捧著兩盞茶,從容上前拜下,只喚姑姑、姑父。上官亭忙扶起來,端詳半晌才笑道,「果然不凡,我看比起王嫂當日也不匡多讓。」說的眾人都是面色一僵,上官亭話里頭的意思,指的自然不是柳芳和,而是歿了的柳芳宜。芳宜嫁給上官啟的時候上官亭還未出嫁,上官亭一直喚柳芳宜為王嫂,後來芳和嫁過來,因為年紀還比上官亭小些,小時候便叫和妹妹叫的慣了,一時也改不過來,眾人也不以為意,後來雖然覺得叫妹妹不便,也只叫一聲嫂嫂或者王妃、柳妃,至于王嫂這一稱呼,幾乎被人忘記了,卻指的只有柳芳宜一個,如今忽然一說起來,眾人都不知作何反應了。上官亭見眾人神色不大好看,想來又勾起王兄傷心之事,對柳芳和也不好,忙一陣打趣,眾人也跟著說笑些別的,長郡主夫妻又見了幾個更年輕的姑娘們,也就混的過了。

鬧到此時已經不早,眾人自然又是開宴熱鬧一番,這也不提。只是初見上官亭之時覺得不似尋常中年女子,倒像是年輕小姐,漸漸熟絡起來倒還是風度端然的,言談舉止也十分不俗,只是與親近之人略隨意些,不太講什麼規矩而已。清玫自然久不見母親膩在身邊,難得的是素日不大言語的清玨也很能和她說上幾句話,可見上官亭在家中便是如此,對庶出的子女也沒有什麼瞧不起的意思,都是一樣的看待。青羅想起先時听聞的關于方家的話,方正端與方正同還有歿了的方綠筠皆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如今妹子去了,兄弟倆的情意倒是十分深厚,兩家猶如一家一般。方正端膝下子女,只有清瓊和文是夫人嫡出,只是兩個長子文峻和文峰母親去的都早,皆是洪夫人養大的,如親出一般,兄弟之間也並沒有什麼隔閡。因為邊疆清苦,方正同膝下的一子兩女,除了文崎跟在身邊,都養在長兄家中,如今也算是久日未見了,倒是方正端家中的三子,時常被送到穎城去歷練數月。世交之家說起方家,都道老將軍和老婦人治家有方,子孫皆為才俊不說,還難得這樣大一家子能和睦至此。

青羅倒不禁對這一家子有些佩服了,西疆雖然禮教不甚嚴格,然而嫡庶尊卑卻仍然極是看重,自己所見莫不如此,倒是只有方家,與別的人家十分不同。不論內里是不是真心和睦沒有嫌隙,至少看起來上下皆是一心,不會叫旁人瞧出來什麼不妥。或者只有這樣的家族,才能在這些權謀爭斗之中屹立不倒吧?青羅最是明白,一家子若是從里頭爛了出來,總是外頭再光鮮也是無法的。青羅心里還覺得有些古怪的是,方家不論年長年幼,男子們一望可知是極有城府的,女子們卻都仍舊如一般人家的女兒一樣,所思所想不過是繡花斗草一類女兒家的玩意兒,並不見什麼算計心思,也覺得有些意思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探春十載踏莎行最新章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文閱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