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 第五十三章 擴軍

作者 ︰

事已至此崇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于是便按照薛國觀提出的主意,下旨號令京師的有錢人和當官的出資助餉,還有那些外戚們,也都想辦法拿出點錢助餉。

可是他的聖旨發下去之後,卻反應平平,基本上沒幾個當官的或者是外戚肯拿出銀子來幫國家度過這個危難時期。兩天下來,總共募集到的白銀,不過區區只有幾萬兩,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完全不夠用。

于是薛國觀又給崇禎出主意,說這些錢可以算是借貸,先從這些人手中借出來,然後朝廷給予計息,待到平定于孝天作亂之後,再發還給出錢之人。

崇禎實在是沒有辦法,也只能按照他的提議,再次下旨,可是結果依舊是沒有幾個人肯拿出銀子助餉。

這個時候于孝天已經率兵回到了天津衛,時下整個天津衛一帶,全部都已經被于家軍控制,而且于家軍通過這大半個月的激戰下來,單單是俘獲的建奴和官軍俘虜,就高達兩萬多人。

這麼多俘虜,怎麼處置也成了一個問題,于家軍現在兵力有限,想要控制整個京畿一帶,僅憑目前他手頭的這三萬多于家軍,肯定是不成的,這個時候,很有必要進行擴軍,于是于孝天下令,就地征募兵卒入軍。

而那些被俘的官軍,目前算是比較好的兵源,于是他派人去俘虜營之中的官軍里面,大肆宣揚這一次他為何起兵作反。

于孝天讓人把這一次他悍然北上的事情,在官軍俘虜之中大肆宣揚了一番,把他標榜成了一個憂國憂民的高大上,並且將這幾個月來,朝廷和那些當官的干出的種種齷齪事,都大肆在俘虜營中進行了一番宣講。

這些官軍的俘虜,听罷之後不敢說是群情激奮,但是也大致了解了這次于孝天為何要跟朝廷反目成仇,其中不少人轉變了一些態度,開始倒向了于孝天這邊。

當于家軍的人員提出要在他們之中募兵,于是不少俘虜都立即表示願意跟著于孝天干,當即便有一萬多官軍俘虜,倒戈投向了于孝天,搖身一變就成了于家軍的兵。

這倒不是這些當兵的覺悟高,于孝天很清楚這時代跟這些丘八們談什麼覺悟,根本就不現實。

這些當兵的要麼是一些軍戶出身,要麼就是一些募兵,他們很多人其實當兵就是為了一口飯吃,求一條活路罷了,根本談不上對誰忠誠與否。

他們更多看重的是誰能給他們飯吃,以前為朝廷賣命,是朝廷給他們開餉,軍將們管著他們吃飯,他們不得不听命于朝廷的調遣。

現如今他們成了于家軍的俘虜,各個都惴惴不安,覺得這一下恐怕是小命難保了,接下來他們的命運如何,誰也不清楚。

突然間于家軍表態,可以吸納他們到于家軍之中當兵,這無疑是給他們了一條活路,至于對大明朝廷的忠誠,那都是屁話,要真是有忠誠的話,他們也不至于這麼多年跟著軍將們混吃等死,毫無建樹。

所以這些官軍俘虜很現實,也想的非常簡單,誰給他們飯吃,他們就給誰賣命,而且他們也看出來了,于家軍確實太厲害,跟于家軍為敵,根本沒有好果子吃,這世道能跟著有本事的人混,肯定比跟著沒本事的人要強。

更何況很多人都私下里認為,于孝天這個人確實厲害,雖然這次他起兵造反,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但是誰能保證他以後不登臨天下黃袍加身?于家軍這麼厲害,弄不好真能做到這一地步。

所以現在要是跟著于孝天干的話,那就是盡早從龍,干的好的話弄不好還能混的不錯,起碼比起給大明朝廷當兵要強得多吧,手快的打手慢的,現在從龍總比以後從龍要強不少,所以不少俘虜當即便表態,願意應募,轉身投入于孝天麾下。

當然于孝天招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兵卒,對于那些大明的軍將們,他是絕對不會用的,這些舊式軍官們,根本不值得信任,把再好的一支軍隊交到他們手中,他們也能立即讓這支軍隊變成一伙土匪。

所以他下令招兵買馬的同時,已經關照過,僅招募小旗官以下的那些官軍俘虜,至于那些軍將,全部棄之不用,暫時將他們全部關入在天津衛一個大牢之中,斷絕他們和普通士兵的聯系。

只要拿去了這些軍將,那麼剩下的當兵的就失去了頭腦,誰帶著他們干,誰就可以較為方便的控制他們。

另外于孝天在那幾十萬民眾之中,也宣布了招募新兵,這幾十萬民眾,都是北方人,能走到這里的,差不多都是身體比較好的,其中有近一半算是不錯的棒勞力。

這些人被建奴抓了之後,原本就是要被拉到關外去當包衣奴的,現如今被于家軍所救之後,又加上于家軍刻意的宣傳,使得他們對當今大明朝廷失望不已,再有就是現在他們家園殘破,兵荒馬亂,就算是返回家鄉,也沒吃沒喝的。

所以當得知于家軍要募兵的消息,居然不少難民中的青壯,都表示願意給于孝天賣命,應募者居然相當不少。

于是短短幾天時間,于孝天便在天津衛和靜海縣一帶,招募到了三萬多新兵。

對于如何控制這三萬多新兵,于孝天早有考慮,這一次他北上的時候,從福建和台灣陸軍講武堂之中,帶來了一個學兵營,也就是尚未授餃的見習軍官。

這些見習軍官各個都身強力壯,接受過了為期兩年以上的系統軍事教育,雖然尚有些不太成熟,但是卻也已經可以使用了,最關鍵的是這些學兵們對于孝天極為忠誠,其中還有一些沙子,非常勇敢善戰。

在對建奴決戰之際,這個學兵營便表現出了極強的戰斗力,反攻開始之後,他們敢打敢拼,屢屢沖在最前面,打的非常勇猛果敢,現如今別看他們上陣時間不長,卻都見過了血,已經可以成為合格的低級軍官。

在征兵開始之後,這個學兵營立即就地解散,全部先派至各旅之中,接替許多連隊的連長以下的職務,從各旅之中騰出了數百名已經有了相當經驗的軍官。

另外各營都有一個副職,這一次也都被抽調了出來,直接到新兵營之中充任營長職務,而且提拔了一批連長,到新兵營充當營長或者副營長的職務,迅速的便將軍官系統搭建了起來,而且還基本上都是有控兵和作戰經驗的軍官。

每個新兵營編入一個排的老兵,作為營長的直屬嫡系,用來控制這些新兵,以免新兵之中有人不听號令,臨戰擅動逃走或者是投降。

這麼一來近三十個新兵營迅速的便被組建了起來,每個班配一個于家軍的老兵,充當班長,由班長從新兵之中,選出一個能力較強的新兵充作副班長,幫著他們帶兵。

至于裝備方面,于孝天也不發愁,這段時間他們繳獲了太多的建奴軍以及官軍的武器,其中火器被于孝天盡數摒棄,這些粗制濫造的火器,于孝天根本看不在眼里,與其發放下去使用,還不如回爐再造。

而那些冷兵器,卻成為了武裝新兵們的主要兵器,以長槍為主,刀牌為輔,另外佐以一部分弓弩,作為遠射程的兵器,交給新兵之中部分會使用弓箭的人裝備。

至于器甲方面,因為繳獲數量眾多,在經過挑選之後,差不多每個新兵也都可以裝備一件繳獲的甲冑,所以在極短的時間內,二十多個新兵營便被武裝了起來,並且就地立即在天津衛周圍,轉入到了訓練之中。

這些新兵營于孝天是不會將其輕易立即投入戰場使用的,但是卻不代表他們一點用都沒有,有這些新兵營之後,他便可以將原來天津衛的那些老部隊都抽調出來,讓新兵營暫時接替他們,接防眼下已經控制的戰區,把老部隊騰出來,進入到下一步的作戰。

所以新兵營的作用還是相當明顯的,至于他們的訓練問題,于孝天給新兵營留出了兩個月的時間來讓這些新兵營作為初訓時間,一旦初訓結束之後,這些新兵營便可以編組成新的作戰單位,投入到戰場之中使用。

為此他把新兵的訓練工作,暫時交給了第七旅旅長于振山負責,並且將天津衛和靜海縣等地的防務,也交給了于振山,而他自己和孟飛等人,則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接下來的作戰之中。

這時候參謀部的成員也已經抵達了天津衛,在天津衛跟在于孝天身邊,成立了戰時參謀部,整體負責對接下來的作戰進行計劃安排。

這一次擊敗吳襄所部之後,于家軍在天津衛整整盤亙了半個月時間,沒有再進一步發動攻勢,讓已經相當疲勞的各部都得到了一個較為充分的休整時間。

(特別鳴謝書友1766755朋友的打賞!另外小聲吆喝一下,求月票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海寇最新章節 | 大明海寇全文閱讀 | 大明海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