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傾夢 第二章 托孤

作者 ︰

武定二年,臘月,夜。

開封,鄭家。

寒冬凜冽,凝水成冰。雪下得很大,樹木上凝滿了淞花。

馬蹄聲遙遙傳來,也許市因為夜寒,那馬走得很慢,一聲又一聲,噴著濁重的氣息,仿佛走了很遠的路,終在鄭家偏門前停下。

「啪,啪」車夫叩門。

半響,「吱呀」一聲,大門啟開一縫。

一名下人睡眼惺忪,「誰啊,什麼時辰?!」,嘴里不住抱怨。

「稟你家老爺,爾朱公子造訪!」車夫聲音不大,卻讓那府中下人頓時清醒過來。隨即投上拜帖。

「是,請公子進府稍歇,我這就去回稟。」

隨即,將門打開,引馬車進入府內。

車微微搖晃了一下,一人撩開了馬車門簾,下了馬車。那下人微微一怔,只見眼前站著一位錦袍寬袖的年輕人,一頭長發飄散,光澤柔順。來人膚色白皙,容貌溫雅,堪稱一位風神如玉的佳公子。那公子隨即伸手,又將一美貌少婦扶了下來。下人挑眼一看,只見那少婦體態雍容,顯然已身懷六甲。

不敢遲疑,忙將一行人引至花廳。

「小人這就去叫我家老爺。」

「有勞」那公子態度謙和。

---------------------------------------------------------------------------------------------------------

鄭述祖1本已上床休息了,然而突地有人投了一張拜帖。若是旁人,鄭述祖根本不見,然而來的不是旁人。

來的是爾朱文暢,爾朱榮之子,亦鄭述祖忘年至交。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關系。

來至花廳,遣走下人,抱拳直奔主題,「賢弟別來無恙,深夜至此,不知何事?」

爾朱文暢突地單膝跪地,「愚弟此次前來,是有不情之請」。

鄭述祖嚇了一跳,深知爾朱家乃朝中權貴,除天子外怕從未與人跪過。忙上前攙扶,「賢弟請起。」

可那爾朱文暢卻並不起身,「愚弟身為魏臣,奈何父兄愧于前主,今又愧于上君。如今我以身家九族為注,欲作一搏。若成,則可笑對天顏;若敗,怕累及三族。2」說道此處,他將身邊少婦輕推,「此吾平生所愛,已有身孕。希望兄台能將其收留,為奴為婢,讓我爾朱不致斷其血脈。」言及此,聲已哽咽。

鄭述祖此時心中已如驚濤駭浪,攥緊拳,屹然允諾,「賢弟放心,愚兄但有一息,必全賢弟所托!」

武定三年春,爾朱文暢與前東郡太守任曹等謀逆,企圖趁一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打竹簇之戲的時候刺殺高歡。事敗,高歡下令手下把爾朱文暢當靶子,射成刺蝟。然後下旨,盡誅殘余的爾朱氏族人。從此,爾朱家族,無遺類矣!

-------------------------------------------------------------------------------------------------------

武定三年春,鄭家老爺于半百後新納一夫人,名竹。三月,竹夫人于暢春園產下一女,此女不足月,取名鄭元。同日,竹夫人謚。

---------------------------------------------------------------------------------------------------------

武定七年夏,鄴城,齊王府。

本應該繁花落盡的季節,但在西柏園里,卻赫然是四季花開。

雪白的梔子,粉紅的芍藥,不適時的貝母和鳶尾,盈盈碎碎地開了大片。夕陽柔和的光,在照射完花朵之後,漸漸地,斂去了顏色。

園中東南角有一處高亭,此刻正有兩人在亭中品茶。

「鄭公,鄭家是我魏之望族,鄭公博學更是從人皆知。不知鄭公為何不出仕為官?」

「齊王謬贊,在下慚愧,稀有薄名,多世人誤傳,實不敢當。」

「鄭公過謙。鄭公不願出仕難不成是我高氏不夠禮賢下士?」

「丞相高才,整頓吏治,改革官員之選拔,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在下深感佩服。只是在下年過半百,已成老朽之姿。妄不敢再議朝政。」

「哦,是嗎?」。高澄淡淡一笑,「既是如此,那子惠3到有個不情之請。」

鄭述祖無奈,「丞相請說。」

「我家中六子,淘氣頑劣,尚未教化,還煩請先生為西席,教化之。」

「王爺所托,本不應辭。只聞高氏文武兼修,無不是經天緯地之才。而我乃一介儒生,怕無法教習王爺世子。」

「無妨,武功之事自有人教習,先生只管教習文章即可。」

鄭述祖拳頭握了又握,終拜倒「恭敬不如從命。」

高澄大笑,雙手將其攙起,「久聞鄭公家中公子皆是俊才,鄭公幼女更是一歲能言,兩歲能舞,三歲便可賦詩,乃不可多得之才女。鄭公可將他們盡帶來與我兒同席,也好切磋共進。」

「是。」

----------------------------------------------------------------------------------------------------------

鄴城,鄭家別院。

「老爺,當今齊王權傾天下,就連天子也不敢拂逆。老爺為丞相公子西席,是多少人求之不得之事,為何老爺還愁眉不展?」鄭述祖夫人崔氏,看著自己夫君從齊王府回來後就整日長吁短嘆,不禁勸慰。

鄭述祖長嘆一聲,「托丞相之名,行竊國之事,我讀聖賢之書,卻要教虎狼之後,可悲啊!可悲!」

「不可啊!」崔夫人听了此話,大驚失色。「老爺,此言傳出,禍及家族啊!」

「唉,我怎能不知。對了,前日元兒所染風寒可好些了?」

「老爺放心,元兒自己開了藥方,吃了已大好了。唉,這丫頭我若不是從小照料,怕真要以為是神仙妖魅。才六歲(古人作虛歲),便以通讀百書,還能自醫。元德上回已跟我說了,讓老爺為這妹妹另請先生,或讓老爺自己去教,他早已黔驢技窮,教無可教了。」談起這個女兒,崔夫人喜上眉梢,眼中盡是得意之色。

「元兒如此,我賢弟在天之靈也可以瞑目了。」思及此,鄭述祖眼含淚光。

「老爺,禁聲!你不是說過,此事不可提,不能提嘛!」

「是啊,是啊,我忘情了。」

「只是可惜了」,崔夫人笑道「女兒終究要嫁與他人。早知如此,我寧願竹妹妹為我婢女,將來也好把元兒收到元德房中,做自家媳婦。」

鄭述祖訝異地看著崔夫人,失笑到「你怎會有如此想法?」

「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鄭述祖啞然無語。

(注1︰鄭述祖字恭文,東魏至北齊年間書法家,滎陽開封人。祖羲,父道昭,皆是儒家名人,其父更被譽為「北方書聖」。述祖少聰敏,好屬文,有風檢,為先達所稱譽。人歌之曰︰「大鄭公,小鄭公,相去五十載,風教猶尚同。」

2︰爾朱文暢,爾朱榮之子,北秀容(今山西朔縣北)人也。初封昌樂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以榮破葛賊之勛,進爵為王,增邑千戶。超授散騎常侍、撫軍將軍。後除肆州刺史,仍本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武定三年春,坐與前東郡太守任曹等謀反,伏誅。時年十八。

爾朱榮,字天寶,契胡族,北魏末年將領、權臣。早年,他襲父爵做契胡部第一領民酋長,是很有地位的部落貴族。後招兵買馬,力量發展壯大,北魏統治者籠絡他鎮壓農民起義。爾朱榮于亂世中南征北戰,逐漸弄清魏朝的虛弱,加之自己勢力的不斷強大,最終得以挾帝自重、權傾天下。最終由于驕橫跋扈,為魏莊帝所殺,年僅三十八歲。歷史上爾朱榮罵名滾滾,被歸入奸雄行列,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得到了肯定。

這里作者有改,把爾朱文暢寫為忠臣,是為讓東魏皇帝奪回實權而刺殺高歡。純屬行文需要。

3︰高澄(521--549年),字子惠,北齊高祖神武帝高歡長子,祖籍渤海調蓨(今河北景縣南),懷朔出生(今內蒙古固陽縣,近包頭市達茂旗),東魏權臣,北齊世宗文襄帝。為高歡正妻婁氏所生,自幼聰明過人,具備政治天賦,深得高歡喜愛。十五歲入朝輔政,通過改革官員選舉制度,懲治貪污腐敗,整頓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確立了權威,在高歡去世後順利掌控了東魏政權。高澄對高氏地位的鞏固,東魏、北齊間政權的過渡貢獻頗大。高歡死後,高澄擊潰叛將侯景,以反間計亂梁,拓兩淮之地,收復河南,在短期內團結東魏統治階層,開始為北齊建立做準備,受魏禪前夕為膳奴刺殺。北齊時追謚為世宗文襄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蘭陵傾夢最新章節 | 蘭陵傾夢全文閱讀 | 蘭陵傾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