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灑北湖 第 九 章 游覽朱襄

作者 ︰

[[[cp|w:250|h:190|a:c|u:/chapters/20121/1/]]]此時,東關大街的一切都籠罩在柔和的晨光中,街道旁的樹木低垂著頭,柔順的接受著晨光地淋浴;那些挺拔的小葉楊樹,像健壯的青年舒展著手臂;花池中的草叢里,從濕潤中透出幾分幽幽的綠意。把東關大街裝扮得多麼美麗漂亮啊。

「該找個館子吃飯了,」我感覺肚子餓了,急需把肚子填包。

「找館子吃飯?」她愣了一下,提出建議,「早飯就不到館子里吃了,餐館一般中午十點以後才開門,外邊小攤上隨便吃點算了,」

「也好,」我點了點頭,對她的建議十分滿意,雖然是句實話,可以足足說明,她是一位勤儉持家的女孩,非常節約,不會浪費。「那我們就先逛逛東關菜市場吧,那里有好多賣早點的小攤,」

「好吧,」她點頭表示同意,邊走邊介紹起來,「朱襄城的東關菜市場,在大街的三叉路口,喧騰的農副產品十分豐盛,」

「走,看看去,」我拉起她的手,往繁榮的菜市場走去,這里人聲喧嘩。分蔬菜區、魚肉禽蛋區和商品區。我們隨著人群走進了蔬菜市場。只見里邊的蔬菜、水果,鮮女敕豐富,琳瑯滿目。蔬菜攤上綠油油的青菜,白里透青的蘿卜,水靈靈的芹菜,紅潤潤的番茄,綠衣帶刺的黃瓜,各類農副產品應有盡有。人們在攤位上可以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鮮女敕蔬菜,價格比鄭州便宜。此時,正是集市的高潮階段,「不過,街道兩旁還有一車車三輪車裝滿了新鮮蔬菜,可能是市場內堆放不下。」

「不對,蔬菜市場內大部分是做生意的攤販,長期以賣菜為生計的,而流動的三輪車大部分是自產自銷,」

「嗷!本地特產,」我手指其中一車,「那又粗又壯的芹菜,不用說是朱襄特產胡芹了。」

「不錯,」她接著介紹起來,「朱襄胡芹,因產于朱襄縣胡襄鄉胡莊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曾有「喜有車馬臨門第,胡芹貢酒宴嘉賓」之名聯在民間廣為流傳。」

「嗷,」我們來到一輛三輪車前,車內裝滿了水靈靈的芹菜,綠油油的又粗又大,一顆足足有一斤多,拿了一顆胡芹用手掐了掐,是脆的,無絲,我明知故問向菜主打听;「看著和普通的芹菜差不多,不就是大一點嗎,請問;有何不同的地方?」

「要說不同啊,」菜主見我是外地人,以為生意來了,拿起一顆介紹起來︰「請仔細瞧瞧,朱襄胡芹的與普通芹菜不同的特點是;它根小,基本無根。顆大,每一顆都在半斤以上。桿粗;與普通芹菜相比是它的多少倍?,葉柄中空;他立即掰開,果然中間是空心。葉片肥巴大,睫部光滑,看起來鮮女敕,因為它生長快,所以縴維少,清脆爽口,無絲無渣,素有「芹王」之美稱。」

「嗷,」我終于清楚了,「那些普通芹菜很細,稍微時間長一點就老了,吃起來像稻草,嚼都嚼不動,塞牙,」

「是的,」她點了點頭,拉起我的胳膊接著介紹,「朱襄胡芹,從清初起在商丘地區就聞名遐爾,」

「謝謝菜主,」我怕菜主見怪,隨扯個理由,「我到別處考察考察,而後再與你商談,」

菜主笑著點了點頭,講︰「去吧!如果要的多可以優惠,」

「再見!」我搖了搖手,又拉起她繼續前走,「那是朱襄大蒜吧?」

「對,」她點了點頭,拽了拽我,不要再過去了,光問不買挺不好的,听她介紹算了,「朱襄大蒜啊!說起它的特點是;蒜頭大,蒜瓣也大。它辛辣、性溫,能解滯氣、暖脾胃、消癥積、解毒殺蟲、治積滯、月復冷痛、止泄等作用,」

「嘿,看來耍嘴皮子還行,」我感到朱襄的菜市場什麼都與眾不同,「呵呵!那又尖又紅的一定是朱襄名產三櫻椒了,」

「對,不用介紹了吧,我們還是體會一下便知,」說著她拉我來到賣早點的地方。這里一個小攤販緊挨一個小攤販,一色小吃,十分熱鬧,而且早點很有特色。可是,大部分都是露天餐桌。不,用面板支起的桌子,一個個小凳子擺在周圍。顧客們趴在面板周圍,一個個手拿湯勺悠閑的喝著。

賣早點的攤主面前放著一個大桶,桶里是胡辣湯,為了保溫,外邊用草編織的保溫材料,此時,桶里正冒著熱氣。攤主頭戴白帽,腰系圍裙,一手拿著勺子,一邊喊叫;「胡辣湯!胡辣湯!剛開鍋的胡辣湯!」

「油茶!油茶……」。「燒餅!燒餅!剛出鍋的熱燒餅……」

「就在這里吧,」她在一家賣胡辣湯的餐桌前坐下來,我也只好跟著坐下。

攤主十分熱情,問都不問,每人盛了一大碗胡辣湯。那碗可真夠大的了,大海碗,好似面盆一樣。我抬頭看了看,心想,恐怕這碗胡辣湯都難以完成。為了嘗嘗味道,我還是拿起湯勺攪了攪,喝上一口,品品味道,「呀,果然不錯,十分好喝,令人回味無窮。」

因為,朱襄東關的胡辣湯與別處的不同,風味獨特,香味四溢。因為,上面飄著一層明晃晃的朱襄特產---小磨子香油,噴鼻的香氣,就憑這香氣便可增加食欲。何況還有豆皮,豆芽、芝麻仁、花生仁呢。

太夠味了,又酸又辣。我才喝幾口就滿頭大汗,立即贊揚一句,「朱襄城的三櫻椒真夠味,辣得我吃呀咧嘴,」

「你不會少放一點嗎!」她見我辣的呲牙咧嘴,立即抽出手紙,遞給我擦擦嘴巴。並講︰「也許你是清淡食物吃多了,不習慣吃那麼酸辣的東西。」

「哪個放多了,」我一邊擦一邊講︰「只放一點點,平時放的比這多幾倍,再說,我愛吃酸辣的,可是,朱襄城的三櫻椒辣得我難以招架,」

「算了,算了!」她見我辣得難以下口,立即到別的小攤上端了一盤兩面焦黃的水煎包,「給,吃這個不辣,」

「嗯,不錯,」水煎包也是朱襄城的特產啊!在鄭州吃不到的,隨夸獎一句,「老婆就是體貼,」

「誰是你老婆?」她瞪起圓圓的眼,訓責起來,「小聲點,周圍全是熟人。」

「在網吧那麼多人你都承認,而且還喊叫老公,你就不怕熟人,現在又要注意影響了。」

「那是為了你,不被警察抓去,也是被逼無奈,現在後悔了,所以要注意點影響,」

「嗯,是啊!」老婆只能背地里喊叫,我們還沒結婚,是剛剛認識的戀人,不能這麼稱呼。

「對,男朋友,是在了解中的男朋友,」

她雖然嘴里不承認,可是,從舉動中,已經超過了做老婆的體貼,說明朱襄女孩可靠,溫柔、賢惠,值得信賴。

「再嘗嘗安平鎮的雞爪麻花,」她對我實在太好了,唯恐吃不飽似的,「還有丁家煸炒雞,羊肉泡漠,清真牛肉,缸爐子燒餅……」弄來一大堆。

「我……我肚子實在裝不下了,」可是,她還是一個勁的讓我吃,好像一定要我把朱襄城的特產都嘗遍似的……

「走吧,」我立即站起身來,抬頭望了望天空。秋日的早飯後,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

我們又手牽手來到北舊湖,此時,湖岸邊的綠柳和白楊給湖面投出涼涼的陰影,周圍千萬只蟬在嘈雜地高鳴著。

「我們去參觀朱襄氏陵吧,」她介紹著,「回來再參觀邵園漢墓,」

「到哪兒去隨便,」我把大權交給了她,「有你來安排,我隨後緊跟也就是了,」

「先去朱襄氏陵,」她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已是上午十點。

「遠不遠呢?」我的時間比較緊,如果遠了,怕誤了回去的汽車。

「遠,有二十多里路,還要搭公共汽車,」她介紹起來,「朱襄氏陵位于朱襄縣大仵鄉朱堌寺村的西北角,是原始社會末期部落首領朱襄氏的陵墓。」

「遠就算了吧,」我搖了搖頭,講出自己的想法,「還得搭車,太麻煩了,以後我專門前去考察一番,看看朱襄城的起源,今天就在近處參觀吧,」

「那好,」她點了點頭,同意我的意見,「我們去邵園漢墓吧,它位于朱襄西郊邵園村內。」

「城西郊,肯定不遠,」

于是,我們手牽手來到了朱襄西郊的邵園村,有導游陪同進入邵園漢墓參觀。

導游邊走邊介紹︰「邵園漢墓,一九八一年挖掘,為一拱頂式磚券多室夫妻合葬墓。墓門向東,已被毀。兩墓道,兩主室,四耳室,平面布局呈曲尺形。留有盜洞五處。兩具人骨架均在甬道之中,其一腰部發現了母印一套(應為三枚,只發現兩枚),銅質,獅子紐,印文為「許贊印信」。

還有出土隨葬品金餅、金豆、玉豬、琥珀蟾蜍、水晶珠、水晶虎、珍珠、陶罐、陶案等等。經鑒定該墓屬東漢墓葬。」

參觀完了邵園漢墓,我又抬頭看了看天空,此時,是一塊透明的藍天,象一張絲手帕,藍天上停留一些細碎而潔白的雲塊,象是繡在紗巾上的花朵,「時間不早了,已經到吃午飯的時間,」

「午飯嗎,」她笑著講道︰「早已準備好了,」

「誰準備的?」

「我媽媽呀,」

「嗷,」我終于明白了,她選擇東關旅店和東關大街溜達的原因,那是怕遇見熟人,在沒有確定下來關系的情況下,盡量不給自己造成影響。此時,邀我參觀邵園漢墓是假,目的上她們家是真,看來我們的關系確定了,所以,才讓我登門認親,此刻,我心里如同吃了蜜糖一樣甜蜜……

欲知後事

請看下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情灑北湖最新章節 | 情灑北湖全文閱讀 | 情灑北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