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黃金瞳 第469章 西澳

作者 ︰ 道左滄葉

無上黃金瞳-第469章西澳

新加坡,這個國家給凌少南的印象並不好,或者說很不好,新加坡人,或者說新加坡的領導人,那些典型的海峽華人甚至以自己的血脈和面孔為恥,在凌少南的眼里,他們簡直就是「數典忘祖」這個成語的代名詞。文字首發

遠的且不說,就說幾個月前發生在印尼的排華事件,當時有很多印尼華人將資本外移,僅到目前為止的幾個月中轉移出的資金就有約八百億美元。不過,資金雖然移走,很多人的事業卻還在印尼,不是說搬走就能搬走的,于是很多人選擇把家安在距離印尼不遠的新加坡,個人還是每周飛回印尼打點生意。

當時,李光耀對于這種移民潮並不發對,還很大度地站出來宣稱希望新加坡成為印尼華人的避風港。但是,這種幫助並不是無償的,對于來新安家的印尼華人,他的開價是現金一百萬新元,約七十萬美元一張綠卡,年齡不論。值得注意的是,這筆錢不是投資,而是門票。

對于這種靠著別人的災難發財的人,凌少南很有些不恥,這樣的事情也許他同樣會做,但卻絕對不會用在自己的同胞身上。

只是,新加坡港務集團跟中南海運之間的沖突到目前為止還局限在正常的商業競爭範圍內,凌少南雖然強勢,卻也不會霸道到利用自己的武力強迫別人屈服。因此,在接到衛少名和李雲清的報告後,他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沒有太過在意,以新加坡人的行事風格,以後類似的事情不會少,等他們觸踫到自己的底線時再一起收拾,現在就讓這些小丑再蹦一段時間好了。

兩座碼頭買下來之後,凌少南再次發揮了自己甩手掌櫃的做事風格,將一切後續的整合管理事宜,以及跟李家接觸,討論關于收購亞洲衛星公司的事務都扔給了衛少名和李雲清兩個人去做,他相信兩人完全可以處理好這些事情,而他自己則啟程去了雅加達,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在印尼組建的那幾家集團也已經渡過了最開始的混亂階段,走上了正軌,正是要大步向前的時候,他這個大老板怎麼樣也要親自去看一看,鼓舞一下人心士氣。

而在離開香港之前,衛少名還在私下里跟凌少南說了兩件事。一是在抗洪的過程中,極武道館的弟子雖然因為實力強悍沒有傷亡,但有三名普通的重山保全公司員工卻被洪水卷走,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將他們的遺體找回來。這三人犧牲之後,衛少名親自帶人去了三人的家里,將他們的父母家人進行了妥善的安頓,雖然人死不能復生,但至少不能讓他們走得不瞑目。

這件事讓凌少南也不盡唏噓,自己將這些員工帶了過去,卻沒有將他們每個人都完好無損地帶回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自己的責任。雖然這三名員工的葬禮自己沒能親自參加,但凌少南已經做出了決定,等回國後一定要到他們的墳前看上一看。

第二件事則跟于衛國有關。老爺子這兩年經常往中西部的貧困地區跑,見過太多貧苦的生活,在建立學校和孤兒院,為貧困地區修橋補路的同時又產生了一個想法,他想建立一些低價甚至免費的醫院,為沒錢看病的人解決一些困難。

在仔細思量了很久,將這件事的利弊都分析了一遍之後,凌少南拒絕了這個建議,不是他出不起建醫院的那些錢,也不是他沒有同情心,而是因為這件事牽扯的範圍太大了,大到哪怕他也不得不慎重的地步。

醫院是好建,但醫護人員從哪兒來?有經驗的醫生未必願意來,沒經驗的醫學生暫時又派不上大用場。這些且不說,給他們一段時間總會成長起來,最重要的問題是,醫院牽涉到的利益關系實在是太復雜了,衛生部等政府政府部門、各大制藥商、藥品和醫療器材的經銷商,以及他們相互牽扯所形成的龐大的利益關系網,這些都不是凌少南所能夠觸踫的,說不定好事沒做成反而把自己搭進去,至少現在凌少南還沒有破除一切阻礙的能力。

凌少南很願意為困苦的國民做一些事情,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把自己搭進去。畢竟,只要他不倒,以後還有很多機會做事,但萬一他倒了可就什麼希望都沒有了。

在雅加達,凌少南總共呆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將所有的產業都視察了一遍,並為它們未來的發展做出了規劃。本來,他還打算到澳大利亞去一趟的,一是因為再過一段時間澳大利亞政府就會出台一項新的政策,禁止出售無人的島嶼,凌少南打算搭上這最後一班車,將所有能夠買下的島嶼全部收到自己懷中;二是因為他看上了西澳的鐵礦,據他所知,西澳還有幾個高品位、大儲量的鐵礦沒有被發現,如果不趁機收入囊中,等別人發現就有些晚了。

說起來,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還真是得天獨厚,各州都有鐵礦,其中鐵礦最多的州是西澳。

西澳擁有澳大利亞全部已發現鐵礦資源的九成以上,主要集中在皮爾巴拉地區。該地區共有十三個礦場,其中六個由力拓在西澳的子公司哈默斯利公司經營,探礦區域約為一萬一千平方公里,兩個屬于羅伯河公司,五個由斷山公司,也就是所謂的必和必拓公司經營,探礦區域約為六千兩百平方公里。此外,在西澳的苦力楊哪賓和白鸚鵡島附近也有鐵礦場。

而凌少南看上的那塊鐵礦就在皮爾巴拉地區,剛好位于力拓和必和必拓兩家公司礦場的中間。之所以還沒有被人發現,是因為西澳這片地方的人口太少了,絕大部分都是無人區,根本就沒有人全面地勘察過。

凌少南之所以知道那里有鐵礦,還是因為幾年後的一個報道,當時是說有一個澳大利亞的農場主開著自己的私人飛機出去,結果導航儀器被干擾,飛機燃油耗盡後迫降在了一塊從來沒有人去過的地方,到了地面才發現,那里到處都是在地面的高品位礦石,含鐵量高達69.74%,按照赤鐵礦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鐵來算,雜質含量連0.4%都不到!

這些品味極高、儲量極大,完全不下于力拓和必和必拓公司礦場,而且開采難度極低,幾乎只要將挖礦機械運過去就能開采的富礦,凌少南沒有道理會放過。

另外,現在進入西澳也是最佳時期,西澳洲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地廣人稀,拿地的價格合適,又正值澳大利亞政府積極引進外資搞建設地時期,所以拿下一塊礦區的價格並不高,政府方面賺錢的著眼點主要還是在礦區開發之後地稅收上面,進入門檻兒並不高。

對于澳大利亞而言,東南部沿海一帶才是人口密集區,至于說西部一帶,基本上是屬于蠻荒地帶,如果不是因為這里發現了大型鐵礦地話估計也沒有什麼人會來這里定居。

這樣的話要在西澳開辦礦場的主要困難就只有兩個,一是工人問題,二是運輸問題。在工人問題上,按照澳大利亞的情況來說,本地人是很難招募到的,必須要從其他地方招一大批人過來,不過這不是問題,國內的下崗工人多的是,多達幾百上千萬,有過相關崗位工作經驗的熟練工也大把抓,完全不是問題,而就算國內的大部分人故土難離,不願意到萬里之外的澳洲去,附近不是還有印尼嗎?印尼猴子雖然懶惰成性,但只要管教得好還是能夠成為不錯的勞力的。

至于運輸也不是很難解決,有兩個辦法,一是跟力拓或必和必拓公司商議,修建一條短途鐵路連接到他們的運輸線上,運到海邊裝船,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盡快投產,壞處是運輸線掐在別人手中,不能完全自主,日後難免會有些麻煩;而第二個辦法則是干脆自己全程修建鐵路,這樣雖然會慢一些,但卻可以將自主權完全握在自己手中。

從凌少南的角度來講,他是傾向于自建鐵路的,將命運交到別人手中不是他的習慣。而且,他也知道,現在距離國際鐵礦石漲價還有好幾年的時間,早投產也沒有什麼好處,況且,在西澳的沙漠里建設一條貨運鐵路真的不貴,每公里一百萬美元的造價都不到,總共也花不了多少錢,就算將開設礦場所需要的其他費用全部加起來,十億美元也綽綽有余了,這些錢凌少南還是拿得出來的。

只是,這些事情他不打算親自去做,而是交給了環亞礦業集團的總裁肯尼•約翰遜,一是因為他懶得事事親力親為,二是跟澳洲人打交道的事還是約翰遜這個西方人面孔更合適一些,自己最近一段時間出得風頭太大了,被別人當了出頭鳥可不好。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無上黃金瞳最新章節 | 無上黃金瞳全文閱讀 | 無上黃金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