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黃金瞳 第414章 新的資源大鱷

作者 ︰ 道左滄葉

無上黃金瞳-第414章新的資源大鱷

凌少南注意到,三井物產等幾家日本綜合商社趁著全球經濟低迷時期礦產資源價格低廉的機會,悄悄收購了很多海外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礦產等上游資源,進而希望達到控制商機和國內外制造業生產的命脈的目標。文字首發

而與此同時,中化、中糧、五礦等幾家原本有海外拓展能力的華夏外貿企業卻失去了財政支持,又沒有金融資本支撐,被要求按照西方公司模式進行公司治理(在這其中,像摩根士丹利之類的國際投行可是出了不少力,前面說過的石油企業改制只是他們諸多小動作中的一個罷了,而在他們背後支持的就是美國政府,更確切地說是美國的超級財團。只是,即便知道這些,凌少南也沒法說,說出去也沒人信,在國內,還是很有一些官僚被那些財團收買了的,他可不想打不著狐狸反惹一身騷。),轉向了實體經營,從而失了開疆拓土的良機,也造成了日後原料進口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

在華夏,礦產類的資源與金融絕對是分開的兩個領域,而日本綜合商社卻將礦產資源與金融緊密聯系在一起。

事實上,三井物產等商社並非簡單的貿易公司,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家金融公司,綜合商社歷來就有第二銀行之稱,三井物產排名前十位地股東都是世界級地大金融機構,其中包括三井住友銀行、中央三井信托、三井生命保險等。

在華夏人為了抵御通脹搶購黃金的時候,三井物產早就把石油、天然氣、煤、鐵、銅、鋁、鎳、錫等礦產資源當作真金白銀而大肆收購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跟日本這個國家的狀況是分不開的。

日本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在它的國土範圍內,資源卻非常貧乏,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三井物產作為日本代表性的綜合商社,是日本資源戰略的優秀執行者。為確保資源、能源安全地按期到貨,三井物產從戰後不久即開始將大量的資本、技術、設備投入到中東、印尼、澳大利亞、拉美、華夏等地,大規模開采資源、能源,不僅確保了國內供應,還有余力出口創匯。因此,在推進貿易立國的國策,保障能源、資源供給等方面,三井物產為日本的發展戰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早在四五十年代,三井物產就開始在海外廣泛地采集信息、購買鐵礦石,通過和國外簽訂長期合同,進一步投資礦山,最後入主礦山企業的董事會。三井物產積累了豐富的鐵礦石貿易經驗,並且通過長期貿易合同、投資、參股、成立合資公司、參與經營等諸多手段與礦山企業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而同屬于三井財團的新日鐵公司和三井物產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他們之間是相互持股和共同投資的關系,就連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洲兩拓也早已被牢牢綁定,成為三井全球布局的其中一部分。

在日本經濟發展時期,為了給重化學工業提供穩定的原料來源,三井物產高度完善了原料供應渠道,在墨西哥、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參與銅礦開發,並**進行資源勘查,向礦業公司推薦優質礦源,並共同開發。在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以前,就通過煤炭、液化天然氣和管道天然氣等多種能源的供應使供給方分散化,還對能源開發進行投資。

單獨買礦,經過簽訂長期合同、融資買礦,最終直接參與礦產資源的開發,三井物產擁有開采權的天然氣、原油的可開采蘊藏量達到了非常驚人的規模。表面上來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是埃克森美孚、bp和殼牌等企業,但實際上三井物產所掌握的石油資源比它們只多不少!

另外,除了能源和資源等上游企業外,在相關產業鏈的中游,三井物產也擁有著極大的發言權,世界上有很多煉油廠和鋼鐵企業都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中。

比如說,華夏最大的鋼鐵企業寶鋼就有著很濃厚的日系血統,三井物產就是因為洞察到華夏市場將帶動鐵礦石現貨價格上漲,才打造了新日鐵、三井物產、商船三井、滬市寶鋼、巴西淡水河谷這一個利益共同體。

三井對于寶鋼的滲透可以追溯到寶鋼成立之初。早在1977年,寶鋼籌建期間就是從日本最大的鋼鐵公司新日鐵引進的技術設備,而三井物產擁有新日鐵的百分之二十的股權,與此同時,三井財團的骨干企業東芝和石川島播磨重工與新日鐵合作成為寶鋼的設備供應商。

當時,三井財團表現得非常友善,出售給寶鋼的設備都是當時最精密、最先進的,而且價格也不貴,利潤很微薄。為此,當時的華夏媒體還高度贊揚了三井財團的國際主義精神,大肆鼓吹「華日友好」的論調。殊不知,豺狼在捕食前都會收回利爪、放輕腳步、伏低身子,只有在撲出去的一剎那才會將自己鋒利的爪牙暴露出來,將獵物一擊致命!

而三井物產撲出去的時間就在寶鋼落成,來自日本的設備全部安裝調試之後。

當時,寶鋼的技術人員發現,雖然他們的設備非常先進,生產出來的鋼材質量也很好,但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些設備對鐵礦石的質量要求太高了,而國產鐵礦石的品味一般都比較低,根本無法滿足需要!

于是,寶鋼從此就只能選擇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高品位的鐵礦石,而這兩個國家的鐵礦中,三井物產和日本的其他幾大綜合商社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也就是說,從寶鋼成立開始,他們的原料來源就被日本人死死地掐在了手里!

更嚴重的是,寶鋼並不是個例,國內的鋼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受到了他們的制約,尤其是幾個主要的國有鋼企,幾乎就是捧著碗向日本人討飯吃!

最讓人不爽的是,日系財閥在控制了國內的鋼企之後,不僅使得國內在鐵礦石獲取方面受制于人,就連寶鋼在海運物流環節也有著三井血統,商船三井為寶鋼每年承運一千萬噸以上的鐵礦石。

可以說,寶鋼從出生的那天起,對三井技術、人才和物流的依賴就已經盤根錯節、深入骨髓,主要生產設備及核心技術均來自新日鐵。

而三井物產與寶鋼集團在國內共同經營的鋼鐵加工基地,以及籌建中的生產基地,雖然因為政策限制,寶鋼享有合資公司的控股權,但三井的勢力卻不僅限于此。

在有些企業當中,雖然寶鋼的投資比例是51%,但董事長卻是由三井物產委派,而且寶鋼集團保證借款也是由三井物產提供的保函擔保。也就是說,這些企業名義上屬于國家,實際上卻完全處于三井物產的控制之中,同時它們還能夠享受國有企業的一切待遇,這簡直比三井物產直接控股都要劃算得多!

而除了在華夏控制寶鋼等鋼企之外,三井財團還在在韓國控制浦項制鐵,在印度控制塔塔家族,在各地的布局都是通過與當地最大型企業合資合作,進行資本、產業、信息、流通等方面的嫁接,最終控制整個產業鏈。

無聲無息之間,日系財團已經在石油、鐵礦石等資源能源行業擁有了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不過,華夏有句老話,夜路走多了終遇鬼,日次財團的動作雖然很有些「潤物細無聲」的意味,但也並不是沒有任何人察覺,也不是一直都能佔到便宜的。至少這一次,他們就在印尼栽了一個大跟頭,被凌少南狠狠地宰了一刀。

在這次的印尼暴亂中,日系財團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有過去,凌少南又伙同索羅斯等國際游資對日本重點照顧了一下,這些日系財團的資金鏈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緊張。在蘇哈托和軍方高級將領集體出事之後,這些對哈比比並不看好的日系財團印尼很快就做出了形勢可能繼續惡化下去的推斷,然後果斷地撤離了印尼。

對此,哈比比感覺非常惱火,他剛剛付出巨大的代價換來了凌少南的承諾,這些該死的小日本緊跟著就給他來了一刀,這讓他的心里非常憋屈!而這,就給凌少南帶來了一個介入良機,哈比比政府在支持和縱容下,凌少南指揮著太平洋石化集團和環亞礦業集團接收了日系財團留下來地各種礦產資源企業(當然,在表面上這些產業都是無主之物,凌少南還向印尼政府支付了一定數量的資金以換取它們的開采權),給日系財團來了重重一擊,將他們從印尼徹底地擠了出去!

凌少南的這些動作並沒有怎麼保密,至少只要有心,很容易就能夠發現。不少對印尼國內資源垂涎三尺的國際財團直到這個時候才愕然發現,一個恐怖的能源和資源大鱷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迅速成長了起來!

雖然以凌天投資集團的實力,暫時還威脅不到他們的地位,但很明顯,只要給這個集團一點時間,這並不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事情!因為,只要不是傻子就可以看得出來,凌天投資集團已經獲得了印尼政府的全力支持,而這一點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無上黃金瞳最新章節 | 無上黃金瞳全文閱讀 | 無上黃金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