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正文 第二十六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上)

作者 ︰ 雅格

第二十六章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上)

在眾多的戰爭範例中。襲擊對方糧道,阻斷敵方的糧草供應絕對是戰爭雙方必須考慮的戰術手段。可是這種襲殺戰略卻在現代戰爭冷兵器化後變成了一句笑談。

現代戰爭中,後勤供應一樣佔據著最關鍵的位置。但戰爭模式變成冷兵器交戰以後,雙方軍士只要攜帶足夠的壓縮快速食品就能維持至少十五天的連續高強度作戰。省著點吃,甚至還能連續作戰一個月。而在現代,交通工具如此發達的今天,一個月的連續作戰時間完全可以決定一場戰役的勝敗了。

既然阻斷敵方糧草供應已經不可能,那摧毀敵方的後勤供應基地,這就成了戰爭雙方的爭奪要點。

莫斯科。作為俄國的首府,一直是俄軍的最大供應基地。俄國這個國家靠近東方。在古代,遠東中原王朝的霸權甚至一度擴張到這個地區。只是由于這里冬季太過漫長也太過寒冷,讓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們對這里失去了興趣。

正因為如此,俄國雖然是歐洲國家,卻有著強烈的東方色彩當然,這是與歐洲國家對比而言俄國人一樣鄙視投降者。也有著東方式的狡猾與奸詐。

與俄國強烈的東方色彩相對應的,就是他的西方色彩依然濃厚。西方國家,幅員都不甚遼闊。大城市也屈指可數。要不沒有大城市,要不,這個大城市就必然有影響全國政局的力量。

西方戰爭史上,國都被攻陷之後,舉國投降的事情屢見不鮮。甚至到了現代。這種情況也沒有得到改善。二戰中,巴黎被德軍攻陷,法國就宣布戰敗投降。華沙被攻陷,波蘭宣布投降……歐洲無數個國家都是首都被攻陷之後就宣布投降。要不是當年斯大林的紅場閱兵舉世震驚,最終攔住了德軍如潮水般的裝甲戰車,那蘇聯也早就覆滅了。

這都是一都即一國的思想所造成的。這些歐洲國家都不似中華。中華丟了北京還有南京,丟了南京還有西安,丟了西安還有重慶……五千的歷史,別的沒有,古都卻比比皆是。哪不能做首都呀?!

不過俄國也是歐洲國家的異數。由于俄國的領土面積太過龐大,所以擁有全國性影響力的城市也不單單只有莫斯科一個。

比如斯大林格勒也有不遜色于莫斯科的影響力。還有外高加索,基輔等等城市。他們分管著政治、軍事、經濟、能源……等等方面。

大秦鎮南王秦聖所要做的,就是一個一個的摧毀俄國人的信心。把這些富有影響力的城市全部踩在腳下。逼迫俄軍從黔首郡退回來。

莫斯科,坐落在奧卡河與伏爾加河之間的沖積平原上,芬蘭灣、小涅瓦河、大涅瓦河、涅瓦河流行其市內。當年德軍入侵蘇聯時,西部的斯摩稜斯克成為翼護莫斯科的重鎮。而今,南部和東部的圖拉、雅羅斯拉夫爾則成為了莫斯科的兩翼重點。

也許真是歷史的必然性規則在作祟。歐洲強國遠征俄羅斯都是慘敗而歸,拿破侖大帝,法西斯德國都是這樣。即使能攻到莫斯科城下,也付出了相當慘重的代價。可是,東方帝國遠征俄羅斯時,過程卻往往順利的讓人難以想象。兩千年前的匈奴西遷如是,一千年前成吉思汗西征亦如是。甚至連大清帝國末年,都能以微弱的國力贏得對沙俄的戰爭勝利。這種歷史必然性如今又一次得到印證。

只要華夏這個遠東霸主想,那華夏這個遠東霸主就能!

中華這次調集了以廖國忠為首的東北集團軍,以紀文輝的第四騎兵師為主力的華中集團軍,共計140萬人。100個師,10個裝甲師,6個坦克師,9個重炮集群輛坦克,重炮2.3萬門。此外還有東北,西北,華北三大空軍集群,共計3000架戰機協同進攻。這些裝甲車,坦克作戰部隊以及重炮是中華這三年來不間斷制造而積攢起來的。對日作戰,這些陸戰之王派不上大用場,還不如空軍來的威懾性大。但在對俄這種陸上霸權國家,又是在東歐平原這種開闊地帶作戰,那簡直就是攻無不克的利器。

此外,作為攻堅主力的是大秦帝國皇儲鎮南王秦聖所帶領的20個羽林軍團、藍田甲士以及秦旭專門調派的禁衛軍。共計30萬人。其中有高達七成的騎兵部隊。號稱五十萬大軍。為了保護大秦帝國皇儲的安全,秦旭甚至連最精銳的鐵鷹銳士也調給他作為親兵。鐵鷹銳士,五百人就可破一國。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藍田甲士培訓挑選,這精銳中的精銳只挑選出一千二百人。秦旭只留下兩百人,其余一千人全都給了秦聖。

這樣一來,進攻莫斯科的就有兩百萬大軍。這樣規模的攻勢絕對是絕無僅有。最關鍵的是,這兩百萬大軍還不是中華和大秦的所有實力。中華自不必說。除了東北華中兩大集群外還有華北,華中,江南,江北,西南,西北數個軍區的幾百萬大軍隨時等候調遣,就算大秦也還有十個甲等軍團,80個羽林軍團。可見中華和大秦如今實力之雄厚了。

由于之前的保密工作做的好,等到中華大軍雲集,秦聖的部隊已經逼近伏爾加河時,莫斯科軍部才反應過來。

俄國不愧是曾與美國並列的超級大國,軍事實力和軍事反應能力都堪稱第一。在發現中華和大秦從東、南兩個方向逼近後僅僅五天時間,莫斯科又從新調集了圖拉州、卡盧加州、梁贊州、雅羅斯拉夫爾州四個州的部隊雲集莫斯科。

圖拉州軍隊包括,俄軍南方面軍(司令為科涅夫上將)轄第第第第第第20集團軍(司令為葉爾沙科夫中將)在圖拉什科夫、雅羅斯尼亞西北寬達300余公里的地區佔領防御。預備隊方面軍(司令為國防部中將羅文斯德曼.帝道)以第第43集團軍(司令為索邊尼科夫少將),在圖拉州首府方向第第第第33集團軍(司令為奧努普里延科旅長)置于西方面軍後方。

卡盧加州方面軍(司令為葉廖緬科上將)轄第第第13集團軍和1個集團軍級集群,扼守雅羅斯拉夫爾以西及其以南寬達300余公里的地區。總計在西方向上的3個方面軍共有125萬人,坦克重炮飛77架。

從這個布置上來看,俄軍並不是很重視來自東面的中華軍,而是將主力和重點都放在了南面。同時,莫斯科總部似乎也並沒有叫遠在鼓風的俄軍回援的意思。雖然俄軍不論是從坦克數量、重炮數量、戰機數量乃至如今最關鍵的兵力人數上都遜色于中秦聯軍,可他們依然固執地認為中華和大秦的聯合入侵會如法國拿破侖和德國希特勒入侵一樣的結局。

說句實話,也多虧是現代國家都有預備役體制,而且國家民族軍隊的觀念深入人心,在憑借冷兵器作戰為主的現在,只要有足夠的人口,就有足夠的實力。不然俄國臨時組織起來的這一百多萬軍隊到底有沒有戰斗力還是個未知數。

在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寬大戰場上。湖泊、草地、平原、丘陵、高地……各種地貌都有。初來的秦聖和廖國忠並沒有急于進攻,而是安下營寨和俄軍開始了陣地拉鋸戰。雙方都沒有派遣主力沖鋒,在各個地形各個地貌下各個小隊,各個斥候都在互相搏殺。沒有嘶天震地的喊殺聲,但鮮血卻沒有少流。

雙方互相博弈了三天,最大規模的交戰是在圖拉以南的伏爾加河支流,秦聖投入了兩個羽林軍團,兩萬余人,俄軍投入了一個半師,共計一萬四千余人。雙方在搶奪伏爾加河的控制權。廝殺了整整一夜,雙方都付出了近四千人的傷亡代價。照明彈和閃光彈簡直將整個夜晚都變成了白天。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下時,伏爾加河兩岸已經尸如枕藉。

斜插的長槍,破碎的戰旗,殘斷的尸首,野狗的哀鳴……組成了一副淒慘的悲涼畫卷,仿佛這不是太陽初升之際,而是世界末日的開篇。

這次踫撞是莫斯科攻防戰中的第一次慘烈搏殺。它帶給了雙方最大的震撼。

秦聖由此戰發現原本以為不堪一戰的俄軍竟然還有如此強悍的戰斗力,這讓對這次西征保持著樂觀情緒的秦軍將領們都暗暗警醒。不敢再盲目輕敵。特別是王開,他是這次搶奪伏爾加河戰役的策劃者和指揮者。原來他以為自己投入了兩萬人,要奪取伏爾加河的一個據點,完全不是問題。可是卻沒想到俄軍僅僅一萬四千人就攔住了他的步伐。這讓他在秦聖面前有些拉不下臉來。因為是他信誓旦旦地向秦聖保證,只要兩個隨便的羽林軍團就能拿下伏爾加河。可是卻是這個局面。

而其實俄軍方面也並不好過。秦軍被俄軍的戰斗力所震撼,俄軍統帥科涅夫元帥又何嘗不震驚?他雖然名義上統帥了六個集團軍。可真正能戰敢戰的部隊卻是很少。只有他的嫡系部隊七個師而已。伏爾加河爭奪戰中,他一下就投入了一個半師的精銳力量,可竟然與秦軍的普通部隊打成了平手。這讓科涅夫蹙著濃密的眉頭不知如何是好。

這還只是秦軍的普通羽林軍,若是那傳說中的甲等軍團和陷陣之士又該是何等雄風?科涅夫簡直不敢想象。

王開抱著再次進攻以在秦聖面前證明自己的念頭,在伏爾加河爭奪戰的第二日又連續調動了三個羽林軍團,一個藍田甲士軍團對俄軍發動進攻。而對秦軍已經有敬畏之心的科涅夫卻開始緩緩收縮防線。

王開再攻,科涅夫再退。

再攻,再退。

等到中華軍廖國忠正式對雅羅斯拉夫爾發動進攻時,科涅夫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再退了。

「俄羅斯雖大,但已無處可退,後面就是莫斯科!」

羅文斯德曼.帝道在面對中華軍上萬門大炮轟擊時就是這麼對科涅夫發出通訊的。

是的。科涅夫一路退卻,已然將秦軍帶到了莫斯科的郊外。

如果問日本人,今天是什麼日子。日本人會告訴你,「今天是東京大屠殺後的第十天!」

如果問俄國人,今天是什麼日子。俄國人會告訴你,「今天是莫斯科被包圍的第一天!」

秦聖對著地圖長出一口氣。十天。秦旭給他的時間也是這個時間。

「十天之內,必須推進到莫斯科郊外。逼迫鼓風俄軍回援。」

這是秦皇的聖旨。如今他做到了秦皇訂下的計劃,但鼓風的俄軍會回援莫斯科嗎?

王開在作戰指揮室中指著地圖對秦聖道︰「王爺,如今我大軍已經逼近莫斯科郊外,但雅羅斯拉夫爾還在俄軍手中。中華軍還在與之進行拉鋸。末將給中華廖司令發出建議,希望他派兵迂回,可他卻說暫時無能為力。那是否我軍分派兵力側翼進攻俄軍,促使雅羅斯拉夫爾的俄軍盡快投降?」

秦聖原本不懂戰略布局。但這麼長時間的作戰指揮,他也略窺門徑。他喜歡謀定而後動,不喜歡冒險。若不是秦旭的嚴令,他是不會在中華軍還沒有攻克雅羅斯拉夫爾的情況下就冒險進逼莫斯科的。不過既然已經做下了,他只好將這個計劃補充的更加完美。

分出五個羽林軍團,進攻雅羅斯拉夫爾俄軍的側翼,逼其盡快崩潰。同時,五個羽林軍團前出到第涅格河,阻斷莫斯科西部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的支援。」秦聖道。

王開皺眉道︰「可是王爺,這樣一來,進攻莫斯科的兵力就不足了。而且當面的俄軍實力不弱,是不是……」

秦聖笑道︰「誰說我們現在就要進攻莫斯科了?中華軍滯後這麼多,沒有有力的空軍和重炮支援,進攻莫斯科這樣的大城市我們只會一敗涂地。這幾天還是以穩固戰線為主,等廖司令拿下雅羅斯拉夫爾,中華空軍和裝甲部隊能夠支援這里以後再做進攻莫斯科的打算!」

「可是……王爺,莫斯科乃是俄國國都,攻下它其意義重大。如果等中華軍集合之後再攻,這功勞怕是都被他們搶去了……王爺以後可是要問鼎九五的,如果功勞被他們搶了去,在皇帝那里……」

秦聖呵呵一笑︰「王將軍,你多慮了。皇兄派本王前來匯合中華軍攻佔俄國,最大的目的並非俄國,而是緩和與中華軍的關系。相信本王,匯合中華軍攻取莫斯科。皇兄知道後不但不會責怪,反而會龍顏大喜。呵呵,說不得,到時候我們大秦軍要去進攻高加索高地,基輔,斯大林格勒……以此來配合他們呢!」

王開一滯,不得不道︰「王爺高見。末將自愧不如!」

其實王開還想說的是,攻取莫斯科的功勞對于你秦聖沒什麼,但對于他這樣一個新晉將領可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想到除了俄國,歐洲還有無數的大國可以滅,王開也就平衡了。

王開在第一次接觸到歐洲大國小國林立的時候就感覺到自己將要有用武之地了。看看歐洲地圖,和當年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秦何其相似啊。結果最後,大秦百萬秦軍橫掃宇內,一統天下。如今歐洲也是如此,大秦又正好復出。此時不正是武人的天下麼?

他可不管什麼和平,民主之類的。在他看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應該是大秦的土地!

這種好戰分子在大秦不在少數。

秦聖是想將戰線推進到莫斯科郊外就可以了。但科涅夫元帥卻並不這麼認為。

由于科涅夫元帥一退再退,導致秦軍進逼莫斯科郊外。俄軍國防部已經下達了最嚴厲的命令,聲明如果科涅夫元帥無法在24小時之內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國防部會考慮重新任命統帥。

科涅夫元帥被逼無奈,只好擬定全面對秦軍發動進攻。不過這次進攻科涅夫元帥充滿了自信。他現在背靠莫斯科這個大後方,有絕對的火力和兵力支援。一旦攻擊起來那攻勢絕對是連綿不絕,比伏爾加河河水都不遜色。

但伏爾加河爭奪戰讓科涅夫元帥對秦軍有了敬畏心理,為了保證行動的萬無一失,科涅夫決定在晚上發動進攻。雖然因為有照明彈和閃光彈的存在,黑夜作為保護色的作用明顯下降,但黑夜對于進攻方來說總會是一層心里保護,自欺欺人地認為敵人看不見自己。聊勝于無。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注定不會平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三世最新章節 | 秦三世全文閱讀 | 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