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里悲秋(七)

作者 ︰ 雅格

第一百五十四章萬里悲秋(七)

聞听秦旭突然說要將歐洲軍隊四百余萬人全部消滅在波蘭平原。秦聖,季常,蕭然,王楚,王克都是悚然動容。可終黎佐天、馮去疾、蒙僖和極無鋒卻沒有過于驚訝。只是平靜地撫模著胡須。淡然處之。

想來也是,秦聖,季常等人都是現代人。在現代戰爭中動輒數百萬人的戰斗已經不可見。听見秦旭突發的豪情狀語都是吃驚不小。但終黎佐天、蒙僖等人卻沒有太多的概念。想當年秦趙長平之戰動用的兵力總數也是上百萬,到後來始皇帝平六國,那幾乎每場大戰都是幾百萬人的規模在對抗。

或許現代人都會驚怵與數百萬人大戰的場面,各國政府恐怕也是會焦頭爛額。但偏偏大秦卻沒有這樣的憂慮。他們有過這種經驗。而且這種經驗比現代各國政府都還要充裕和熟練。

蒙僖點點頭道︰「唔,畢其功于一役的確可行。只是陛下,雖然歐洲軍已經集結了最後能戰之士于波蘭平原,正徐徐向我開來。但,又該使用何種戰略去應對?敵有四百萬軍隊,若要滅之,就算我大秦五十萬將士全部披掛上陣也恐力有不怠啊!」

終黎佐天也點點頭,道︰「是啊,陛下。忠武王言之有理。兵法有雲︰十而圍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如今卻是我軍不但兵力不足以恃,且分散各地。您看,若集中現今我大秦可用之兵有,甲等軍團十支,共二十七萬人。羽林軍團二十支,共計三十萬人。新出地宮的二十萬秦卒,即使算上鐵騎軍,重騎團,神策、靖海、劍南三軍滿打滿算一共不到一百萬人。這如何殲之?

唔,即使我大秦軍能以一敵.百,然此等規模的大戰無不需要詳細計劃,長年籌備,擊何處,守何點,此都不可操之過急啊!」

秦聖也不禁道︰「是啊,哥,這事急不.來的。敵人有四百萬,我們只有一百萬不到。防守都嫌吃力,更何況進攻?再說如今我們是四面開花,軍隊都不集中,僅僅是把軍隊集中又要花費多少時間?哥,你現在決定這個,是不是,倉促了一些?」

極無鋒卻道︰「這倒無所謂。若是.能把敵軍集結在一處,然後正面與其作戰,我大秦軍一百萬破其四百萬是綽綽有余!只是如何把敵軍集結在一處?這好像根本不可能。」看來白虎口一戰讓極無鋒對正面對決有了很大的信心。

蕭然補充道︰「這還是其一。軍隊集結要耗費大量時.間不說。還有如今可是現代,戰爭不單單只是軍力兵員的強弱多寡。一旦要在波蘭平原與敵決戰,那勢必要調動五千架戰機以上。而且裝甲集群的策應、後勤補給的供養、軍心士氣的掌握、敵對國對大秦根本的騷擾和威脅……這些可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必須好好計劃一番才是!」

在場的十人你一言我一語,頓時有些熱鬧。可所說.的大都是勸阻秦旭不要這個時候和歐洲軍隊大規模對決。而是應該把重心放在內部。或者要用兵也是對中東南亞等小國才是。

對于這些,秦旭都只是靜靜听著。沒有反駁,也沒.有贊同。直到眾人都發現秦旭無聲,這才安靜下來。

秦旭敲擊著桌.面,淡淡道︰「卿等所言,朕也有考慮。不過,朕所想的和你們不同。

羽林軍團只有二十支不錯。但那是你們認為的二十支有戰斗力的部隊。朕說過,朕要在五年內訓練出一百支羽林軍團。如今這個計劃可以提前。

朕決定以老兵帶新兵的方式,以新從地宮覺醒的二十萬秦卒為基礎,訓練出一百支羽林軍團。以一帶五。戰力不虞。這樣一來,朕就有一百萬軍隊。再加上三十萬老秦軍。朕就有一百三十萬人馬。」

蒙僖要張口,秦旭擺手阻斷︰「當然,一百三十萬還是略顯不足。所以,朕要借兵。向中華借。此事關系到大秦和中華今後萬世的基業。中華肯定會應允。神策侯……」

蕭然一怔,忙起身道︰「在!」

「此事就交由你去辦。」

蕭然一猶豫,只好咬牙點頭︰「諾!」

話說到這里,眾人一下就明白過來了。秦旭這次是無論如何也要發動這次決戰。妄圖畢其功于一役。可這麼做幾乎是九死一生。眾人絲毫都想不明白秦旭為什麼會這麼執著于現在和歐洲軍隊決戰。

蒙僖忽而起身,對秦旭道︰「陛下,臣恭請陛下收回成命。」

秦旭略一抬眼皮,不容置疑地道︰「蒙愛卿可是擔憂戰敗?」

蒙僖毫不畏懼地迎著秦旭的目光,慨然道︰「不是擔憂戰敗。而是肯定戰敗。臣不想看見大秦帝國略有好轉的局面功虧一簣!」

秦旭呵呵一笑︰「也許諸位愛卿都覺得朕是在胡鬧。其實也不怪諸位愛卿。是朕沒把話說清楚。

唔,現在朕就把大致的方略說一說。看看各位愛卿如何決斷。

中東,印度皆是象身小疾,無關痛癢。唯有歐洲軍隊才是如今大秦的心月復大患。連諸位愛卿都覺得主動與歐洲開戰會戰敗,遑論那些歐洲各國高層呢?他們肯定也是認為只要他們一動,我大秦必定俯首系頸,土崩瓦解。可他們為什麼到如今也遲遲沒有發動攻勢?無他,因為他們也擔心我大秦會奮起一搏。挫傷其本國實力。要知道,他們是各國的聯盟,諸國之間斗爭不斷,根本不是鐵板一塊。如何是萬眾一心的大秦對手。一旦他們對我大秦發動攻勢,勢必會有死傷,一旦死傷慘重他們就得不償失,在接下來的戰後利益中就會失去說話的底氣。

正是這樣,他們四百萬人才緩緩向黔首郡開去,還公開放話聖誕節之後進攻。呵呵,這或許是他們的疑兵之計,但又何嘗不是他們心虛的表現。

而這個時候,若我大秦主動出擊,他們必定亂了分寸。

大秦主動出擊,只遵循一個原則︰傷其十指,莫如斷其一指。朕擬議,以大秦十個甲等軍團為主力,先行出擊,消滅捷克,奧地利,斯洛伐克三國的聯軍。而後以再回師擊荷蘭,比利時,匈牙利軍隊。斷其兩指。直到那時,羽林軍團全線出擊,中華軍將從東向西掩殺俄羅斯軍隊。俄羅斯軍隊將會回師救援。到時就可將歐洲軍切斷分割。或者把他們逼回波蘭平原。等到那一刻,朕就會尋求決戰時機。一舉將這四百萬人消滅!」

洋洋灑灑的一番話。氣勢磅礡。說的眾人一時無語。

蒙僖喃喃道︰「傷其十指,莫如斷其一指!唔,不錯,不錯!」

其實蒙僖不知道,當年大明攻打後金時,九路大軍齊發,後金努爾哈赤就是用的這種戰略。

秦旭看見眾人若有所思,繼續道︰「朕今日傳出消息,說朕舊傷復發。就是要迷惑敵軍。此時此刻出擊,敵軍必定想不到。可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至于後續計劃,呵呵,我們沒有計劃,他們歐洲軍隊就有嗎?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哼,這一通亂打,朕看誰還敢與我大秦叫板!

當然,這些都是笑話。必須的計劃還是要做的。朕提出的只是大致的方略。正如丞相所言,攻何處,守何點。敵軍的七寸在哪兒,在哪兒可以達到最初的戰略目的,這些必須早做計劃。這次會議之後,卿等自去準備。朕的傷至少還需要兩個月才有可能好轉。你們有大把的時間去計劃。」

季常卻依舊皺眉道︰「陛下,這四百萬人是歐洲軍隊的最後倚仗,他們在陷入絕境後未必沒有拼死一搏的勇氣。一旦我大秦犯了眾怒,恐怕不可收拾啊!」

秦旭點點頭︰「唔。季愛卿所言極是。當年始皇帝一統六國還講究合縱連橫戰略。這樣吧,蒙愛卿,立即將克什米爾地區讓出來。馮愛卿,通知黃斌,讓他帶印度公使來咸陽。」

「可是就算這樣,四百萬人啊,萬一他們……」王克嘀咕一句。他倒不是怕,而是他明白困獸猶斗的道理。

這話一出,秦聖一看正是向自己哥哥進言的好機會,忙道︰「哥,我在思遠城招降了一批俄軍。他們其實可以算作雇佣兵為我們作戰。其實,對于戰敗的俘虜,我們沒有必要趕盡殺絕的。給俘虜者一點希望,在實力不濟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選擇放棄抵抗。只要我們一直維持著強大的實力就可以一直掌握著他們,這樣不好嗎?」

秦旭深深地看了秦聖一眼。

他何嘗不知道自己的那道聖諭︰「不要降兵,不要俘虜,一旦對敵,殺無赦!」會給秦軍帶來多少不必要的麻煩。但如果按照秦聖的做法,那大秦最後的統治模式將會和曇花一現的大唐王朝一般。誰不知道永遠維持自身的強大,可是這只是一廂情願罷了。事物總有起有落,任何人和事都不可能永遠維持在一個制高點的。

沉吟半晌,秦旭道︰「朕傷重不能理事。以後這些事務就交給鎮南王去打理吧!唔,給那些俄軍一個身份吧,就叫‘風語者’佣兵團!秦聖,你全權負責!」

秦旭這麼說,其實就是采納了秦聖的建議。什麼傷重不能理事,都是敷衍之詞罷了。

秦聖大喜,忙俯身道︰「諾,叩謝陛下!」

秦聖在那叩謝,蒙僖卻曬然一笑。秦聖的建議,蒙僖不置可否。不過一旦有投誠的軍團拉上戰場,即使不用出兵,也定然會給歐洲軍隊希望。而且秦旭既然說這些事由秦聖做主,那就是說那條「不要降兵,不要俘虜,一旦對敵,殺無赦!」的聖諭將要作廢。不過想到這些降兵的名稱,蒙僖就知道秦旭還沒有放松自己對軍隊的掌握「風語者」佣兵團,嘿嘿,一旦冠上這個名字,那原來的「風語者」隊員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統領這些外籍雇佣兵了!

最後,秦旭一揮長袖道︰「諸位愛卿,此事就這麼決定了。你們且去準備。要做好一個切實的計劃給朕閱覽。神策侯,靖海侯,劍南侯,你們三人的軍隊必須立即朝預定目標發動攻勢。這是為了你們自己,也是為了配合我大秦的計劃。只有你們打的聲勢越大,歐洲軍隊才不會想到我們會搞突然襲擊。」

蕭然,王楚,王克同時起身轟然道︰「諾!」

「鐵騎侯,鐵騎軍團逐步撤出東北戰場,調往騰水。」

郭名譽立即起身道︰「諾!」

「丞相,遷都之事不可再拖延,而且需要以遷都來迷惑敵軍。朕看,這幾天就開始吧!」

「諾!」

「季愛卿,馮愛卿,大軍決戰的後勤補給方面,現在就要開始著實準備。不得有誤!」

「蒙愛卿,軍隊朕就交給你了!十個甲等軍團和二十支最善戰的羽林軍團都會慢慢集結到騰水。卿也盡快趕回騰水主持大局。等候朕的命令!」

蒙僖轟然起身︰「諾!」

「今日所言乃是絕密。斷斷不能透露與任何人知曉。若有泄密者,朕誅其九族!等到兩個月後,朕再與各位愛卿痛飲!」

「諾!吾皇萬歲!」

十人轟然應答。

靜夜。飄起了蒙蒙的小雨。宛如為如夢如幻的咸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珊珊和寧靜相對而坐在房中。看著一燈如豆。靜謐無言。

這是禮部給她們安排的居所。在咸陽宮西面的禮部官邸內。雖然她們的計劃失敗,可秦旭卻並沒有為難她們。依舊待入上賓。

寧靜的話打破了平靜︰「唉,我就說別來別來嘛。你看,出事了吧?那個秦旭,我一看就是精似鬼的人,來到咸陽肯定會被他發現的。你倒好……唉,珊吶,你怎麼就老是這樣呢?」

珊珊支著下巴,如夢的大眼楮迷離地看著虛無處,輕輕道︰「我也不知道。唉,也許他說的是對的。」

寧靜一撇嘴︰「對什麼呀。我看你爺爺說的才是對的。他就不同意那和氏璧來威脅秦旭。」

說到這個,珊珊只能苦笑一聲。

當初珊珊知道殺死自己父母的是嚴楠時,簡直氣憤欲絕。幸好還是寧靜沉著,立即通知了紀長亭。紀長亭以擅闖民宅罪將嚴楠抓走。可是不久嚴楠就無緣無故的「病死獄中」。珊珊去問趙菁華這是怎麼回事。趙菁華這才告訴珊珊實情。

當年珊珊和寧靜帶回家一個叫中行岳的人。這個人懷里竟然抱著「和氏璧」。趙菁華可不單單是一個主席,他對古董也深有研究。他在讓珊珊和寧靜離開之後,就仔細檢查了一下這塊和氏璧,上面的謁語他和寧文泉稍微琢磨了一下就明白過來。

「百家姓中第一姓」這是趙。

「龍圖閣內一瓢清」。龍圖閣相當于現在的主席辦公室,一瓢清,寧文泉的文泉兩字也可對應這三個字。

更可怕的是「定鼎天下誰何在,當屬官家第一人。」這一句。

和氏璧真正歷史上記載消失的大致消失時間是唐末。傳說唐末帝李珂「抱璽」自殘。之後這塊傳承千年的「傳國玉璽」就不見了。唐之後,五胡亂華,五代十國,華夏土地上狼煙四起,各路諸侯四處征戰不休,有時候一個月就能有幾十個皇帝登基。你方唱罷我登場,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而宋朝時候,民間稱呼皇帝時就稱「官家」。傳說是宋朝太祖趙匡胤並非真龍天子,所以自宋開始「傳國玉璽」就沒有再出現。而這句謁語就是說得到這塊傳國玉璽的人就是當今天下的統治了。

趙菁華和寧文泉自然是不會信這句胡說八道的話的。但在這個時候趙菁華和寧文泉已經開始形成政治同盟準備爭奪主席位置了。此時出現傳國玉璽顯然對他們是不利的。所以趙菁華和寧文泉很有默契的打算把和氏璧藏起來。于是就讓珊珊的父母把和氏璧抱走。結果這個叫中行岳的年輕人跟瘋了一樣突然暴起搶奪。最後竟然失手將珊珊的父母給……

而這個叫中行岳的人就是嚴楠。中行是嚴楠母親的姓氏。當時嚴楠的父親嚴復忠是江西省的文職軍人。級別很高。可是卻沒有機會晉升。在家族中的實力也一般。而在這時他卻意外得到了和氏璧,差點因這個而被滅了全家。只有他和嚴楠逃了出來。結果陰差陽錯下通過這個搭上了趙家。後來因為嚴家的力捧,和趙菁華的隱忍提拔,嚴復忠的位置開始穩固,並逐步爬升。終于當上了國防部長。可因為自己的兒子曾經錯手殺了趙菁華的兒子和兒媳,所以嚴復忠一種都很提防趙菁華……

趙菁華終于把事情講述完。珊珊也原諒了自己的爺爺。可和氏璧依舊是一個棘手的東西。一直由趙菁華和寧文泉聯合保管。不敢絲毫透露消息。不過大秦崛起之後,寧文泉想到了用和氏璧來分裂大秦的想法。畢竟大秦也是中華的潛在對手。這個想法無意中讓寧靜知道了。于是寧靜就告訴了珊珊。于是有了她們前往騰水的事。

可打從一開始趙菁華就不怎麼同意珊珊去做這個。雖然憑著珊珊的身份不會有什麼生命威脅。但這種事還是讓國安局去做會比較好。但珊珊覺得這些年自己欠爺爺許多。再加上她听多了「大秦威脅論」,所以想幫自己爺爺做點什麼。

這些終究是陰謀小計。不是什麼大道。自古成大事者,實力為上。只有切實的實力才是取勝的王道。陰謀只能作為輔助。卻永不能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乃至古今豪杰,哪個不是憑借著自己地強橫實力,強迫對手低頭。照自己的規矩行事?

以陰謀成大事者,古來無有。一切陰謀陽謀,在絕對實力面前,都會不堪一擊。陰謀只能輔助實力,卻取代不了實力。

這個道理在珊珊去騰水前趙菁華就告訴過她。只是她那時候听不進去。

如今,她終于明白了趙菁華所說的實力和陰謀的區別。

她是有陰謀可用。但秦旭擁有強大實力。他只是下達了一個聖旨,她的陰謀就要宣布破產。一個「六虎符印」就取代了和氏璧的作用。秦旭一直沒有專用的帝王印章,就是想給和氏璧留個位置。但被珊珊一逼,秦旭就果斷放棄了和氏璧的用處。

如今就算珊珊再按照計劃行事,所能掀起的,也不過是一股考古狂潮而已。和氏璧對大秦所能產生的影響將會小很多。而且,通過這幾天在咸陽的所見所聞,她發現秦旭在秦人眼里的地位已經遠遠高出了一塊「傳國玉璽」。只要秦旭在,他就是一塊活的「傳國玉璽」!

明兒咱們一起去把和氏璧獻給大秦吧!」珊珊喃喃地道。

「啊?」寧靜吃了一驚,「怎麼突然這麼想了?」

珊珊頹喪地道︰「沒用的。對于秦人來說,秦旭活著,他就是一塊活的和氏璧。既然這樣,還不如交出和氏璧,讓他不要對中華存有戒心更好!」

寧靜咬著薄薄的嘴唇,囁嚅著道︰「那,那我們明天去神農居嗎?」

「不!」珊珊的雙眸突然散發出一股難以掩飾的英氣,「我們去咸陽宮求見太上皇和太皇太後。把和氏璧交給他們!」

「啊?為什麼?」

對于這個問題,珊珊卻搖頭不語。

寧靜不喜歡思考,但並不代表她傻。她看見珊珊兩頰突然騰起的紅暈,忽爾有些知道珊珊的想法了。

珊珊這是有點要和子楚比的意思了。子楚能用武力幫秦旭守住龍哲峰從而保住大秦江山,那她珊珊就能給秦旭一塊和氏璧,在傳統根基上奠定秦旭不可動搖的帝位。

「呃,你不會抱著見公公婆婆的心態去吧?」寧靜調笑著。

珊珊橫了她一眼。不再說話。

(PS︰今天六千字。算不算爆發啊?唔,也許不算。那大伙就懲罰雅格就到牆角畫圈圈吧……我認罰。但票別忘了給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三世最新章節 | 秦三世全文閱讀 | 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