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正文 第一百一六章 護駕武士(一)

作者 ︰ 雅格

第一百一六章護駕武士(一)

西往南過了漢中就進入四川地界。

入蜀的道路已經不似秦朝當年打天下時那般崎嶇難行,蜀道也不再是李太白所走的那條難于上青天的凌空棧道。中華政府對四川連續半個世紀的不間斷開發,已經把整個四川的道路網絡溝通的四通八達。現代科技就這點好,無論古代多麼難以打通的山脈在現代技術下都如同新鮮的豆腐一般輕易切開。

可是,經過兩年的戰爭,特別是上次八國聯軍進攻咸陽,而且數股兵鋒曾直逼蜀地,讓四川軍區司令石慎言大為焦急。四川(包括重慶)如今都是中華政府的大後方,天府之國的美譽不是白來的,一年的糧食產量在當今亂世可是東部數省的救命糧。在這種情況下,四川是萬萬不能有閃失的。所以出于謹慎的考慮,石慎言采納了參謀部的建議,同時申報中央後將陝西入蜀的所有道路都給炸毀,僅留長江水道和跨江大橋作為和外界聯系的通道。

現代技術雖然修路很快速,但在現代技術下,要毀路也一樣方便之極——入蜀的道路系統,無論公路還是鐵路必定要打通山體隧道通行,拿**往幾個必經的山體隧道里一丟,萬事搞定。

當初炸的是極其順手,可是卻沒有想到咸陽之戰大秦不但挺過來了,還把三十萬八國聯軍給打殘打廢。如今石慎言想要盡快打通四川通往陝西的道路都不可能了。

而石慎言的這決定也為M台聯軍的金寶廉,謝先德努,納比創造了隱藏的條件。

大巴山,巫山的絕地山谷這支潰軍提供了天然的隱藏場所。四川軍區曾數次組織軍隊準備圍剿他們,可是道路系統的徹底癱瘓,使得中華軍對這些不惜萬里從M國跑到中華來落草為寇的土匪們無可奈何——~失去了便捷的道路系統和有效的火力支撐,其實現代軍隊還不如古代軍隊來的自然。

除非四川的華軍敢冒著把這綿延十幾萬平方公里的森林全部一把火燒成平地,否則在短期內肯定是拿他們沒辦法了。

在秦軍對四川軍區提:訓練山地師的時候,石慎言還想過拿這些躲藏在大巴山和巫山的異國草寇來練兵,但是後來四川軍區的參謀們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本躲藏在大巴山和巫山的M台聯軍實力陡然有了質的的提高。

在M聯軍倉惶撤退到川渝鄂邊境的時候曾經有過成建制成規模攻打四川重鎮的行動,但是在中華軍幾乎完全優勢的實力打擊下,M台聯軍便一潰再潰。最後逃進大巴山和巫山的M台聯軍不過三萬余人。其中,逃進巫山神農架林區的潰兵有萬余人,已經佔據了神農架西部林區的數個小區隱然有賴著不走的態勢。而佔據大巴山米倉山一帶的潰軍有兩萬余人,已經盤踞在城口源等地,借助著大巴山河深谷切,峰高林密的特征不斷抵擋著中華軍的圍剿。

原本四川軍區地中華軍對這些潰還有相當地把握。只要全國戰事再平穩一些。東部數省地兵力再緩和一些。就算用人命填川軍區也有信心把他們全都剿了。

可是一個月前。四川軍區地揮室對于大巴山和巫山一帶敵軍地敵情匯報驟然提高了六倍不止。

根據衛星觀測巴山和巫山地敵軍驟然升至近十萬人!

這可是個驚人地發現!!

十萬人地敵軍。這和三萬人地敵軍完全是兩個概念。

正如同你有九千塊錢和一萬塊錢是兩個概念一樣千塊錢你就是個三位數地窮鬼。但只要上了一萬就是萬元戶咯!

而且有趨勢表明,巫山的敵軍正有隱隱向大巴山轉移匯合的傾向。這就更讓四川軍區的作戰參謀們寢食難安了。

「一定是先前圍困咸陽的八國聯軍潰軍有意識地往這邊撤退了過來。唯今之計是盡快在大巴山以南構築防線,防止他們順勢攻入四川盆地,同時與漢中軍區溝通,配合行動,看來這次不得不發動大規模的剿匪作戰了!」

這是四川軍區參謀部最後拿出的決定。

就在四川軍區在有條不紊地準備不惜血本也要盡快把大巴山敵軍全部圍剿的時候,在漢中盆地的最南端,一輛標有騰水黑龍徽章的馬車正沿著一條古道駛向米倉山的崇山峻嶺之間。馬車周圍是二十幾名騎士。

如今大秦已經實際掌控了陝西的軍政大權,雖然沒有光明正大的對陝西的軍政大權指手畫腳,但也不差不多了。現在不單單在陝西,全國各地也以騎馬,坐馬車為榮耀。很多有勢力的人已經開始乘坐馬車出行彰顯身份。原本在這里出現一輛馬車和二十幾名騎士並不會有什麼讓人奇怪的。但只要是還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就沒有不知道騰水黑龍徽章代表了什麼---那代表了馬車上的人是大秦正統的皇族!

而如果仔細看還會發現,二十幾名騎士雖然都穿著黑金戰甲,但是其中有四個騎士的身形明顯縴細單薄一些,戰甲的紋路也比一般的黑金戰甲要顯得復雜和好看。一望便知是女兵所穿的戰甲。

大秦的皇室有幾個人,只要是稍微懂事的人掰著指頭就能數過來。所以這輛馬車為何會出現在這里就更加讓人模不著頭腦了。

雖然已經是秋末冬初,但米倉山的精致絲毫沒有褪色。光霧山層林盡染,雲霧繚繞到處是清新的、濕潤的,哪一個角落都像一幅精心描繪的山水畫。米倉山地處中華大陸的月復心地帶,是秦巴山地的結合過渡區。俯瞰這一地區,一列幾乎呈東西向展布的弧形山脈就是米倉山。

弧背指向的北面,是素有「陝西江南」之稱的漢中平原,弧心對應的南面是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這里物產豐富,景色秀美,峽谷通幽,森林密布;這里峰叢奇勝、暗河眾多、溶洞相連,是喀

貌的高密區;這里潭池湖盆星羅棋布布飛濺如這里曾經是中原通向「天府之國」四川盆地的必經之路。米倉山中多數山體為圓錐狀的石灰岩和白雲岩峰叢地貌景觀在山體南麓北望,一列列酷似囤圍般的山峰高聳入雲。米倉山的峰叢看上去與廣西、貴州一帶的類似,但峰叢多發育在山脈之上,而貴州、廣西的峰叢則主要生長在盆地之中。構成米倉山岩層主體的是花崗岩、變質砂岩、石灰岩和白雲岩。米倉山主峰光霧山海拔米,峰體渾圓是花崗岩球狀風化、寒凍風化的綜合結果。

而在這些圓錐狀的山體中間有一條隱沒在青草中的古道。考古界稱之為「古米倉道」。

古米倉道北起漢中,南抵巴中米倉木道,米倉道接金牛道,具有重要的政治,軍事,文化地位。而今,數千年的滄海桑田古米倉道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地位,但是這條古道卻始終存留了下來。

當然是存留還不如說它是被大自然保護起來了。

古道已經是荒草遍布,齊腰高的青草蔓延整條古道兩側在古道中央的青草只到腳踝,一高一矮搭配的仿佛是大自然搭配出來的一條青綠地毯。

印有騰水黑龍章的馬車一行人就行走在這條大自然鋪就的地毯上緩向前。途中沒有一人發出聲響,只有馬車車輪碾壓地面發出執拗的叫聲,整個天地仿佛在這一刻回到了最初的寧靜之中。

而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個戴三枝紅色翎羽的秦軍軍侯。他騎在高高的戰馬上,眼楮卻警惕地望著道路兩側。而沒有握住韁繩的那只手就根本沒有離開過馬側的短弩,顯然是處于一種極端警惕的狀態下,只要略有風吹草動他便會立即拔出短弩射擊。

他就是新任林暗衛的軍侯吳鑫。而那輛馬車里的就是大秦帝國的西湘公主。由不得他不小心。

撇開西湘是帝國公主身份不說,單是這次的出行是因他一句話而引發的這一點來說,吳鑫就算再加百倍小心都不為過。

那生日中的隨口一句插嘴,導致了西湘和何妍對父母的狀況產生了極度的擔憂。即使第二天的時候吳鑫數次跟她們保證他們的父母還很安全,但是西湘和何妍還是要親自回一趟家親自把父母接過來才放心。

原本吳鑫還以為西湘和何妍只是:口說說,但是昨天下午,西湘和何妍竟然跑到先成闕把他和固倫哲猛給找了出來,告之她們要準備偷偷出城回家接父母,想他們兩人給她們開一個沿途的證明。雖然她們擁有甲級通行手令,但這個手令只適合在咸陽城,出了咸陽城,不管到哪個城市都是需要證明的,不然她們可到不了家。

這讓吳鑫和固倫哲猛登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三世最新章節 | 秦三世全文閱讀 | 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