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正文 第四十六章 聚賢鐘響

作者 ︰ 雅格

武元年五月四日。早晨才蒙蒙亮,咸陽城就已經漸Pi街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經過兩天的休整,整個城市已經慢慢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時間剛過辰時三刻。咸陽宮里傳來一陣鐘聲。

那是秦皇在敲聚賢鐘。聚賢鐘設在凌雲閣上。是一口高達九米,重達六千斤的青銅大鐘。每次的鐘聲都會敲滿九九八十一下。歷時近一個小時。全城五品以上的文職官員在听見這個鐘聲之後都必須在鐘聲停止之前到阿房宮集齊。逾時不到者,若在平時則罷職還鄉,永不敘用。若在戰時,則立即首,以正法紀。

聚賢鐘旁邊還有一面碩大無朋的點將鼓。作用和聚賢鐘一樣,點將鼓起,咸陽管轄範圍內的校尉以上武將必須在鼓聲過了三個鐘點後集齊武威殿。逾時不到者,不論是平時還是戰時,一律斬首。不過,咸陽的居民住了這麼久,從來沒有听過點將鼓響起來過。就連那晚裘家族叛亂,點將鼓也沒有響起。這讓很多咸陽居民都快忘了這個鼓的存在。

倒是聚賢鐘幾乎每隔半個月都會響上一次。

秦三世陛下取消了封建王朝每日必開的大朝會,改成了小廷議方式來處理政務。不過每隔半個月,或者每每秦三世陛下有重要旨意下達的時候都會撞響聚賢鐘。

不到半個小時,一大半的咸陽官員已經齊集阿房宮。

大殿正中的龍榻上,秦旭已經跪坐在那里。趙宏這個中車府令很肅穆地站在一旁。秦旭身後是兩個秦裝提花宮女打著屏扇。龍榻兩側有十二名藍田甲士雁型站立。

官員們按照官職大小分成兩列,依次站好。由于敲響的是聚賢鐘,所以沒有空出武將該站的位置,官員們的排頭站著的分別是丞相終黎佐天,御史大夫季常。而奇怪的是,威武王秦節竟然也在列,不過卻是斜站在龍榻的下首位置。

秦旭在場,眾多官員不敢出聲,都是拿眼色在傳達各自的意思。不得不說,大秦的官員在使用眼色上絲毫也不會比別的朝代差。那眉來眼去的神色,若是用在風花雪月的場所絕對不會輸給那些青樓女子。

不過各個官員的眼色也沒有打多久。他們光靠猜也能猜到秦旭這次撞響聚賢鐘到底為何。

+=此作出解釋和處理。這根本就是不正常地。此時撞響聚賢鐘。除了此事還能有什麼事呢?

各個官員都是各大家族地中堅分子。在天樞宮也是耳目眾多。他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兩天地上午。終黎佐天和季常都不在天樞宮辦公。所有奏折都是天樞宮執事(相當于值班人員)對奏折作出初步審閱。挑選出重要和不重要兩個等級。然後直接交到中車府。由趙宏遞交給秦旭親自審批。而一到下午。終黎佐天和季常都會急匆匆地進入皇宮面見皇帝。進行每日必須地小廷議。而且常常一談就是一個下午。而且天樞宮地執事們還傳出。對面中宮地武將參謀們也沒閑著。進進出出。忙碌異常。若不是秦旭曾嚴令軍政不得干涉地鐵令。他們還真想去探听探听是不是秦旭又有什麼新地行動。

再加上春水居被迫關閉。說是和裘家叛亂扯上了關系。為此還抓了不少人。各個官員們都是忐忑不安。連各大家族地家主也是不停地召見本家族地官員商討對策。

這兩天地咸陽看似平靜無波。可是所有人都是懸著一顆心。怎麼也放不下。今天大伙听見聚賢鐘響不但沒有往日听見時地煩躁。反而有種輕松地心態在里面——想必皇帝已經和三公討論出結果了。有了結果就好。不管好壞。總算是可以放下一件心事不是。

等到聚賢鐘地九九八十一響敲完。所有官員都已經到齊。終黎佐天站出隊列。先對秦旭一鞠躬。然後回頭點了點人數。然後對秦旭道︰「啟稟陛下。大秦咸陽治下。三百七十七名五品命官皆已集齊。恭請陛下聖訓。」

秦旭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緩緩開口道︰「朕今日召集諸位臣工。主要是有兩件事。

這幾日過得如何,相信各位臣工都看在眼里。裘家族叛亂,雖被剿滅,但卻搞的咸陽人心惶惶。朕今日喚來諸位臣工,這是原因之一。」說完,秦旭頓了頓,看了一眼趙宏。趙宏立即拿出早已擬好的聖旨,大聲道︰「聖旨下,跪听宣讀!」

「萬歲,萬歲,萬萬歲!」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大秦一氏裘者,欺君犯上,意圖謀反,幸天佑大秦,諸軍用命,平定于一時三刻。然,治下有怨而今上不聞,黔首無辜而天子未定,此乃皇命之衰微也。朕自御極,已逾一載,所欠黔首之多無以復加,實不願再增恐慌之心。有言曰︰首乃朕赤子,賊囚亦朕之赤子。乃諭,裘一事,誅其首惡即可,其余率眾,交由刑部量刑定罪,軍卒交由軍法司量刑處理。其余諸人,無須追究。惟有聖德以安天下。欽此!」

「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除了早已知曉這個處理方式的終黎佐天和季常,其余官員都是一愣,有些耿直些的官員更是當場流下了眼淚。

秦旭這是把這次裘勉的叛亂都歸責到自己御極不久,沒有好好體會諸位臣工的份上了。有君如此,所有大秦官員都是感激涕零。

當然,也有有遠見的官員看出,裘勉,蒙幣死後,秦旭不但將他們的尸首再次車裂,而且還有許多參與者都被抓捕車裂,就說他們是首犯。把這些該殺的人呢都殺光之後才冒出這麼一句「首乃朕之赤子,賊囚亦朕之赤子」的話,未免顯得有些做作。人都死了,你說這個頂個屁用。

只有季常知道,秦旭會在這里說這些,其實是為了他。季銘季佑這兩個人,利用自己的身份參與了這次叛亂,竟然還在叛亂當晚收買了數個殺手想要將自己刺死。那晚不但皇宮戰的驚天動地,季府的戰斗場面除了沒有炸藥又哪里小了。

出了這麼檔子事,季常覺得自己家族忠誠大秦兩千年的名聲算是毀了。而且因為這個,季銘和季佑兩人的生命肯定不可保,他們是季常兩個非常有能力的兒子的兒子,而他們如果讓秦旭殺死,那季家必定四分五裂,他老太爺的身份再高貴也不可能再整合整個家族了,何況季家第三子季風原本就沒有奉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三世最新章節 | 秦三世全文閱讀 | 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