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龍驤虎衛

作者 ︰ 雅格

秦帝國昭武元年。經過近一個月整頓的老秦軍終于TF第一批軍隊將要在今天開出白虎口,進駐西域酒泉。對于老秦人來說,他們還是喜歡將甘肅青海等地稱呼為西域。這是一種習慣,也是提起軍心士氣的稱謂,秦旭沒想要去改變。

在以北,離咸陽城只有十里的十里亭城牆上,秦旭俯視著城牆腳下整然肅立的大秦老軍!

此次出征的真正意圖是西征東歐各國,但是明面上的名義是保護中華的西方疆域,威懾歐洲遠征軍。真是意圖當然是不能告訴那些普通士兵的。所以對這些即將出征的老秦軍說的內容是︰「翼護大秦西域,震懾胡人,重現大秦軍威,務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馬,更不敢彎弓抱怨!」

大秦將軍蒙恬,北卻匈奴三千里,盡奪河套平原,終秦一朝,匈奴都不敢越過國境一步,如此赫赫武功自然讓這些老秦人心潮澎湃。當他們听說又有胡人將要對大秦產生威脅時,不論官兵,卻都高喊「西進,西進!」,大秦的軍威,蒙恬將軍建立的不世威名不能在他們手中葬送!

出征將士一共有十七萬,不過這第一批的數量不多,僅有兩萬人。都是根據最新編制整編出來的,其中有五千人的蒙家子弟兵。這支先鋒軍由子戍率領。主要任務除了進駐酒泉之外就是穩定已經有些漸漸不穩的回族民眾,威懾整個西北。後續還有三萬人馬會陸續歸建到酒泉。

西出玉門關,馬踏胡兒山,酒泉就算是整個即將西征的秦軍一個最靠近內地的後勤基地,也是秦軍西征的第一步,當然是至關重要的。秦旭不能掉以輕心。而且大軍在外,主將的忠誠非常成問題,雖然後續的開拔中,,蒙僖也會跟進,並且蒙僖才是所有大軍最高級別的主帥,但在蒙沒有開動所有馬力的時候,任何人都是需要提防的。所以在安排子戍為這支先鋒軍的先鋒官外,秦旭安排崔遠成率領參謀團也加入其中。古今相制,反正這個崔遠成老惦記著朝鮮那點事,放在咸陽也吵的秦旭頭疼,還不如放到外面,發揮他的特長算了。

「陛下,大秦新編第一軍,先鋒官子戍集結待命!請陛下訓示!」子戍坐在一匹戰馬上,沖著城頭的秦旭大聲喊道。

如林的方陣,如火的氣勢。這支大秦新編的第一軍有著老秦最難以磨滅的風骨。

秦旭一身皇冠龍袍,氣勢威嚴,對著城下的大軍嚴肅地道:「朕的將士們,大秦的天下需要爾等翼護。朕在此,御封大秦第一軍為龍驤軍!子戍,展開龍驤軍軍旗!」

城牆上裝有擴音的音響設備,而無線麥克風就別在秦旭的龍袍上,秦旭這聲展開軍旗的聲音登時傳遍城下每個角落。

冊封大秦第一軍為龍驤軍,這是早就商量好的。

一支攻無不克地軍隊需要一個精神信仰。更需要一面旗幟。龍驤軍地軍旗是一面黑底紅邊地旗幟。旗幟上繡著一條通體火紅地飛龍!有了這面旗幟。大秦新編第一軍就是龍驤軍地人。而不再是單純地家族私兵。他們擁有一個共同地名字︰龍驤!

「龍驤。龍驤。龍驤……旗地時候。他身後地所有士卒同時高舉武器。仰天高呼。從此以後他們不再是誰家地私兵。而是為了翼護大秦地龍驤虎衛!

秦旭沒有采用那些親自授予軍旗之類地把戲。他是一個帝王。秦軍也不是他一手打造出來地鐵軍。這支軍隊是秦旭繼承過來地。對于這支軍隊最有效地控制手段除了不斷地給予物質上地刺激。更多地是要保持帝王地神秘性。

如果自己效仿那些小說中主人公一般搞那些親自地授旗儀式。這支繼承過來地軍隊恐怕更會打心眼里不尊重自己。

「從今往後。只要龍驤軍旗不倒。龍驤軍則永存世間!」秦旭用力地一揮手。昂然道︰「大秦萬歲!龍驤威武!」

一個個方陣地老秦士卒也驀然大呼︰「大秦萬歲!龍驤威武!」

「大秦萬歲!龍驤威武!!」

不知道誰人補充了一句,突然方陣里又爆發出另一句︰「秦三世陛下萬歲!秦三世陛下萬歲!!秦三世陛下萬歲!!!」

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讓秦旭一下子心醉。老秦的人總是最樸實的,你給予他們一點好處,一點信仰,他們就會打從心眼里給你尊重和崇拜,以及支持!

這是一個可以令人心里生起無限豪邁的隊伍!每次望著這如銅牆鐵壁一般的軍隊時,秦旭都會生出一種天下王者,舍我其誰的感覺。是啊,在當今這個時代,除了我,除了我大秦三世皇帝,還有哪個王者能如自己這般擁有如此之高的權利和如此狂熱的崇拜?

R國的天皇,Y國的國王?哼,那對于現在的秦旭來說都是一個個可憐的人兒啊!

「今日,朕在這十里長亭送我大秦的健兒出征,當爾等凱旋那日,朕依然會站在這里,為你們,為你們這些為我大秦征戰四方的將士們,奉上美酒!還會為你們,立下豐碑,讓後人永遠銘記爾等的威武之名,讓那些膽敢侵犯大秦之敵人听見你們的名字就瑟瑟發抖。所有太陽和月亮所能照耀到的地方,朕都要求你們插上我大秦的騰水黑龍戰旗!帶著那面龍驤軍旗,讓它向四方展布我大秦的武威!永遠記住這句話︰「敢犯大秦天威者,雖遠必誅!」

秦旭豪邁霸氣的話語通過擴音器立即傳遍了整個隊伍,那種普天之下,舍我其誰的豪氣以及縱橫天下的凜凜霸氣讓所有人都沸騰了起來。連沒有列為出征隊伍,只是在一旁列陣歡送的禁衛軍,大秦新軍將士也都被這股豪氣,霸氣激蕩的心腔澎湃,心里頭仿佛有股熱氣想散發卻散發

,一直在胸口起伏憋屈著,難受。最後所有的力量)7話︰

「龍驤威武!大秦萬歲!!秦三世陛下萬歲!!!」

站在排頭的子戍更時激動若狂,文秀的臉頰已經被熱血沖的滾紅,不過幸好有面罩擋著,沒有露出那種媚紅,只見他奮力一揮軍旗,就在馬上朝秦旭莊嚴地敬了一個軍禮,然後撥馬面對諸軍將士,舉起軍旗,大吼︰「向西!」

「向西!向西!!向西!!!」

在一聲聲渾厚的吼聲中,大秦新編第一軍,龍驤軍如一道鋼鐵洪流滾滾向前,開赴酒泉!

望著那在馬上意氣風發的子戍,禁衛軍所有的軍官都忍不住在心里頭默默發誓︰「終有一天,我也要站在這里,揮舞屬于自己的軍旗……

每個軍隊在整編之後都會有自己的軍旗,自己的番號。新編第一軍的軍旗就是黑底紅邊的龍驤軍旗。而第二軍,第三軍,乃至以後的第四第五軍都有自己的軍旗。所有大秦的軍官都知道,這些軍旗都已經做好,只有等到自己出征的時候,秦三世陛下就會發給各軍的主帥。以後血旗將會被取消,只要有這面軍旗,那性質如血旗一般。

以後大秦的軍制就會進行這種新編的方式。新編出來的軍團沒有常置的將領,只有出征的時候陛下會指定統兵大將。而且這時,秦旭已經規定,將帥分開。將軍就是將軍,元帥就是元帥。將軍負責沖鋒陷陣,而元帥則負責全局指揮。而今,整個大秦只有兩位元帥,蒙僖和秦節!元帥所能統制的軍隊包括整個秦軍,所有秦軍在名義上都歸兩位元帥節制,但平時卻沒有一絲的兵權,只有秦旭發出虎符任命組成的軍團出征後,元帥才可以帶領那些已經出征的軍隊。

更讓所有大秦將官心潮起伏的是,秦旭當眾宣布,蒙僖和秦節的名字將會在百年之後刻進極廟的「武聖堂」享受大秦萬民的敬仰與供奉!而且秦旭說過,大秦應該擁有十位元帥,而不是只有兩位。

這個規定讓所有將官都攢足了力氣準備在接下來的出征中立下戰功。而且為了能立下戰功,現在秦軍各部的呼戰聲音很高漲,幾乎所有的軍隊都有派出代表上書皇帝,要求出征作戰!

可以說通過這一系列的舉動,秦旭對大秦軍隊的掌控力度又重新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為了幫這個火焰燃燒的更加旺盛,秦旭在第一軍出征後的下午,又發布了兩條詔命,讓這股火焰燒的無以加復的地步。這條詔命就是被後世稱為「大秦軍功授爵改制詔」的聖旨︰

「封蒙僖為大秦忠武王。秦節為威武王。享封邑百萬戶。所封之地秦皇只收起兵權與財權。治權與法權歸王所有!」

「大秦軍功爵最高層為王爵。凡大秦將士皆有機會封王。然,王爵只可世襲兩代,三代之後封地秦皇收回。若要封王,需至少六個軍團軍團長聯名推薦,最後由皇帝核準方可封王。一旦封王,其名可入‘武聖堂’!」

這兩個詔命一下子讓咸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討論熱潮中。連中華各地的輿論報紙也開始連篇報道。

始皇一統六國,該分封為郡縣,使中華兩千年封建社會得以有一個有力的統一依據。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秦旭這個詔命卻有點將分封制拉回來的嫌疑。中華政府高層甚至還來電詢問秦旭這個詔命所提的封地是哪里?!

對于這些,秦旭一律給予沉默來回答。只說,朕乃大秦之主,亦是炎黃後裔。

當然,這股風潮吹遍中華各地的時候,咸陽城內已經不再討論這件事了。因為有另一件事情讓咸陽城的輿論風向轉了過去。那就是,十里堡馬廠里的戰馬突然死亡上千匹戰馬,原因居然是有人在馬匹食用的草料里投毒。因為這事兒,原本掌管秦軍戰馬糧草采購的少吏被治粟府和中尉府的人帶去多次進行審問,最後審問出來的結果卻是御史大夫家的家臣被外人行賄,購買了過期的草料飼養馬匹。而那個外人又是季家在開發咸陽時就已經引進的一個大商家的門人,據說還跟中華首都的高層有點勾連。

本來這事是秘密進行調查的。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傳了出去,鬧得滿城皆知。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紛紛,認為中華政府準備對大秦動手了。這事恐怕要鬧得很多人頭落地。人心惶惶之下,負責處理各項事務的終黎佐天只好將奏折交給秦旭,並請求秦旭回到城里處理這件事。

秦旭听見這事的時候,正在新軍營地視察。一听這事,登時明白,肯定有人在暗中搞鬼。

「哼哼,這麼快就忍不住了?」秦旭心里了然。對新軍進行一番安撫和布置之後,就帶著禁衛軍回到了咸陽宮。

這次回城,秦旭把蕭然也帶上了。因為「封王」的事中華高層發來了詢問,秦旭打算讓蕭然回首都解釋一番,而且也準備通過蕭然家的關系與趙菁華搭上線,能不能將中華拉上大秦西征的戰車,就看蕭然這次回首都行動能否成功了。很多事情都要和蕭然好好商量商量,沒想到才商量到一半就出了這麼個事,秦旭只好帶著蕭然一起回宮。

經過這麼多事,蕭然未必沒有猜到可能是那些想造反的人在搞鬼,還提醒了秦旭,不過秦旭對此只是釋然一笑,沒有過多表示。將蕭然帶離新軍,未必沒有防範他的意思,對于這點,蕭然心知肚明。也不予戳破。難得糊涂一把。

車隊在入夜時分回到了咸陽宮……,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三世最新章節 | 秦三世全文閱讀 | 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