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 三一 白馬寺內藏寶劍 菩提仙境說慧根

作者 ︰ 剪水為衣

寶玉笑道︰「我們正是為這事等你呢,剛才小柳子說了,這樣頭等的大事,怎能少了我們這天下第一貪玩的林妹妹!」

大家都抿嘴笑了起來。黛玉只拿俊眼一瞪,嗔道︰「我貪玩?我還不是為了你們好!」

湘蓮點點頭,道︰「是啊,我們這一躺出門,得力林公子的地方多的是,我倒覺得仿佛什麼事都是朝著林公子的意願出的一般!」

眾人欲點頭,然又偷拿眼看黛玉。黛玉不由佯怒道︰「怎麼?!這麼說你跟著我一起後悔了,如此,則回頭是岸,早早分散,大家各自好了。」

湘蓮忙急的拿眼求助寶玉,寶玉只得站起來,扯了黛玉的衣袖,(呵,紅樓里那寶玉黛玉打小兩小無猜,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的事可是不會在他們身上生的)笑道︰「小柳子可是說了一句正經的呢,道出了我們大家的心里話,你這麼一個明白人,怎麼就听不出,他們求你還來不及,哪有後悔的!如今,連我也蔭蔽在你的福祉里,心中感激感嘆得很呢,何況他們!」頓了一頓,接著說︰「你看不說前日我們在廊坊,遭遇王宏那樣出手大方的王爺,揮手間就是上千幾百。如今剛剛到達這里,正喘一口氣,就有地方節度使派人送來上等的吃穿用度之物,敢是拿我們當自家人看了!讓人奇怪得很呢,所以,誰個不明白這都是沖著你這個天仙般的妹妹而來的!」

眾人忙點頭,齊道︰「是呀!」

黛玉沒奈何地轉過身來,低聲說︰「我當然明白的,一時也只不過一句玩笑,哪里當真。只是你所說那些沒來由的人送來東西,原是為大家的面子的,大家不要在心里記掛到我的頭上了,不然,我也不好擔當的。」

一邊仍轉向湘蓮,「我是問你們可為那寶劍找到了歸處沒有?是不是這時後悔了,不想交出了。」

湘蓮道︰「別,別,君子一言,泗馬難當!我哪有後悔的。剛剛就打听得洛城最好的佛寺在城東白馬寺,香火鼎盛,誨經不斷,只等你的示下,一齊前往了。」

黛玉點頭,笑道︰「柳二爺可是好眼光!那白馬寺可是天下第一寺啊,據說是佛家傳入中原後所建的第一寺,早就被佛家稱為「釋源」、「祖庭」了。」

那大大咧咧的薛蟠在一旁听了,因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白馬寺?不就是白馬麼?只為什麼寺院與白馬聯系起來?」

黛玉道︰「這里還不是與一個故事傳說有關。說的是那東漢時莫臥兒王朝有兩個僧人以白馬馱著經書和佛像來到洛城,途中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所以後來人在此建一寺廟,以紀白馬馱經之功,遂名曰白馬寺。」

寶玉听了,大叫一聲,猛然醒悟道︰「哦,我知道。這就是前朝吳承恩老先生所作《四個僧人上西天記》里的白馬了,據說那唐三藏不遠萬里取了經回來,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隆重接待,後把經書安放京都廟中,原來就是這洛城的白馬寺了!大家說對不對?!」

黛玉點頭,道︰「二哥哥果然博聞強記,一點就通。那個西游故事里的白馬馱經看來就是據此而來。」

湘蓮笑道︰「如此說來,我們選這白馬寺可是千正萬確了!一來它的聲名歷史都是不可比擬的,二來也正應了佛祖之緣說,‘我本自來處來,仍向去處去’!」

寶玉因興奮起來,高興地說︰「小柳子說得對啊。想起我們五人除了林妹妹之外,也可算四個僧人了,而我在家時常騎的又是白馬,這不剛好應了那四個僧人去西游了!哇哇!」

眾人都拍掌大笑。

只有黛玉咕嚕一聲「真無稽之談!」吩咐眾人早點收拾好,吃過素齋午餐後就去白馬寺。于是命紫娟捧了花兒自去房中,雪雁拿了剛才潘兒送的禮物進來。黛玉因在桌子上看了看,想起這也是人家的一片好意,不受白不受,于是揀那大好的鮮艷草莓吃了幾顆,又吃了個隻果,叫紫娟雪雁也吃了些。一邊打量那盤中的金銀果子,床上的上等絲棉綢緞,又看了一眼窗台前鮮艷欲滴的花兒。因對紫娟說︰「我感覺,這斷然一切都是一個人所為,而不是兩個人的!」紫娟點點頭,俊俏的臉上也若有所思,想了想,說︰「姑娘說得是啊。我和雪雁走在後面,一路總覺得有人遠遠跟隨著我們,本是警覺的,奈何看來好像並無惡意,所以沒有說出來。只說今天吧,剛剛在店鋪里買花,馬上就有人送了花兒來;剛剛回到客肆里歇息,馬上就送來了吃穿用度物類……這不是說明那人很清楚我們的行蹤,暗中只顧跟著我們呢。」

雪雁在旁听了,那孩子般的大眼楮眨了眨,因說︰「紫娟姐姐,你可真行呀,說得我都快害怕了。」

紫娟撇了撇嘴,說︰「你還不知道呢?不信,你問姑娘是不是這樣的?」

黛玉正自心里贊嘆這個紫娟真像書中所說敏慧賢淑得很,處事精細大方,因見問,乃點點頭,對雪雁和紫娟說︰「紫娟說得對,我正是這麼猜想的。不過,事情未見分曉前,大家可是不要亂講啊!」

兩人道︰「是的!」

忽然,雪雁眼眸一轉,因叫起來︰「我想起一個人來,說出來你們認為對不對,那就是王宏」

紫娟因拿眼看黛玉,黛玉不作聲,只輕輕搖了搖頭,又似出神了!

果然是他嗎?那麼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匆匆在廊坊一見,卻又匆匆辭別而去!詢問了別人的所來,卻沒有告之自己的所往,這一切不是一個謎一般的讓人惆悵難解!如今,身在洛城,又聞花香,殷勤接待,又是何意?

正自猜想時,忽听紫娟叫道︰「姑娘,這身白色袍子好像你那一個款式的,大小也差不多,剛好夠你換了的。」

黛玉拿眼看去,果然,那錦裳中有一絲質光滑的白棉錦緞寬袍,蕾絲花邊,窄領掐腰,屬于瘦身型的,應該是仿照自己的身段所做的。只不同的是那上面的圖案不是梨花白,而是雪里紅梅點點,露透一枝春消息!黛玉不由拿起來,比了比,吩咐雪雁打水淨手臉,揀那絳紅胭脂淨了頰,換了此白衣紅梅袍子,立在鏡前一看,果然剎那風神萬種,不曼不嬈!因想起自己出門來一直是男兒打扮,乃正容斂色,緊了緊眉頭,緩緩說︰「去白馬寺我就換這衣裝了,好歹也是人家的一番好意!」

紫娟點點頭。一邊也與雪雁一樣淨了衣,只為黛玉說那白馬寺可是佛家勝地,不得帶入絲毫髒亂污穢之氣,些須一片塵心淨凡欲!

說著時,听樓下傳飯好了,三人清塵絕俗而來,那幫爺們又是一陣眼亮,心底自叫好。黛玉一細看,見那爺兒四人也略換了一身干淨衣裳,都是本地流行的中襟寬擺樣式,只大小顏色稍有不同。那寶玉喜歡鮮亮水滑的寶藍色,醒目耀眼,柳湘蓮是杏黃僧侶色,倒也對了今日的景。薛蟠人生得高大凶猛,選的是土褐色短襟,頭上裹著同樣的頭巾,倒也把個身高掩飾了幾份。琪官秀氣,淡綠的衣冠襯得幾份書生態,也適合他為人的低調婉約。就連那賴管家和幾個小廝們,也各有衣服換了。正是人人清爽個個歡喜,一心只為白馬寺朝聖而去。

果然餐桌上只擺了幾樣素齋小吃。香菇竹筍、薺菜香椿、牛筋豆皮、蕃茄土豆,金針叢蒿、花生黃豆……凡鄉野之風味小炒應有盡有,五色雜陳,六味俱全,樣樣精細,倒也看的人未舉箸時就垂涎三尺!那胖胖的店家也戴了潔白的帽子,像今天的大廚一樣,看著眾人歡喜的樣子,因說︰「各位爺們請慢用吧,都是四時之蔬,應景之果,應有盡有,新鮮得很,放心慢用吧!」

也許女孩子近飲食的本性使然,黛玉乃停箸而問︰「敢問店家,這樣應有盡有之物,該是日常俱備吧,難道平日點這素齋的人也很多?」

胖子的笑臉一下子彎成阿彌陀佛,開心地說︰「小爺兒問的對極了。我這洛城天下之大誰人不知,而又有幾人不是沖著洛城白馬寺而來!所以,我們自祖上就開制了這應大小香客而備的素齋素飯,只為著人人同一個理︰佛家面前清心寡欲,不殺眾生,自然和諧,人人皆得普渡。」

「呵呵,有趣!也很有道理。這倒是個不錯的生財之道!看來思之無邪,象之大矣,凡天地之物皆有形,然人之思與智慧無形也。」黛玉感嘆道。

那大胖子眯起了眼,緊緊盯著黛玉,因問︰「小爺兒可謂言之深切,慧根不淺呀,入得寺門,千萬留意!切!切!」

黛玉不由覺得心里好笑,臉上仍正色說︰「哪里!大師傅言之過甚,原是粗俗不過之理,哪有慧根可言!」說完,低頭與眾人默默吃飯。

吃完飯,又端上漱口茶水漱了口,淨了手,眾人鎖了房間,親眼看著柳湘蓮虔誠地用大紅緞布包裹了鴛鴦寶劍,雙手捧了,自騎馬乘轎向白馬寺朝聖而去。

鐘聲穿林,禪房花木深深處,楊柳拂堤,桃瓣紛紛,春潮帶雨常潤綠,曉來猶余一睫香。清晨早來一陣小雨,山道水洗般清新濕潤,一上午的喧鬧過後,鳥鵲入林,趁著天晴氣爽,嘰嘰喳喳地叫得正歡。黛玉與紫娟雪雁忙掀了車簾向外窺,幾乎想辨認是不是賈府里那只綠鸚鵡,千里隨夢到洛城!

一忽兒到了山門腳下,望得見綠樹叢林深處黃檐紅瓦,端莊肅穆之寺門,遠遠的草書瓖著「白馬寺」三個字,分外醒目,檀香禪音裊裊,剎那宛如蓮台仙境。眾人忙下馬下轎,命僕叢看了,自帶人輕裘覆帶,沿著長長的雕花石級虔誠而進。那湘蓮早雙目微翕,口中喃喃有詞,雙手虔誠捧了紅綢布一步一叩地迎頭而上。(切!這個小樣兒想必他是做得出來的!)

黛玉早瞧見那賈寶玉也學著湘蓮的虔誠,雙手合十,無限景仰的神態,想起一件緊要事來,因輕輕走到他身旁,低聲問︰「寶二哥,你那靈通寶玉可一直小心,還在身上吧!」

寶玉回過神來,回答道︰「在啊,一路不是都很好麼?我定然小心看顧了它,妹妹的心意我領了!」

黛玉微微一笑,道︰「那樣就好,千萬可要小心了。這是佛家淨地,你只小心照看柳二爺,不要生出什麼妄想之為來,不然,叫我們怎好向老太太們交待!」

寶玉點頭道︰「妹妹說到哪里去了,這個自然的,你放心吧!」一邊悄悄指了小柳子,說︰「今日只為他的事的。佛門我也不是沒有去過的。你盡管放心!」

黛玉點點頭,說︰「那樣就好。」

遠遠地,早見有佛尼僧侶站在那白馬雕像前垂手迎接,口中念道︰「香客遠來辛苦了,南無阿彌陀佛!」

湘蓮忙也道︰「南無阿彌陀佛!但請師傅有請寺院長老,在下京都柳氏,欲于寺中寄存祖上鴛鴦寶劍一雙!」

那其中一個中年的似管事的僧侶听了,即令旁邊那長相機靈的小童兒︰「靈兒,快與師傅說去,有京都客人到此,欲寄寶劍!」

那叫靈兒的小光頭靈兒猴一般輕快地去了。不一會兒,听到寺內鐘聲大作,鐘磬齊鳴,卻是寺中接待貴客來臨的儀式。听得寺院內一陣風掃落葉,水流齊聚的聲浪過後,早從大殿正門外望見百來人的僧眾從里面魚貫而出,齊齊排列在那大殿內。中年僧管用哄亮的聲音說了一個「請」字,齊人整衣肅容,魚貫而入,進入大殿,那賴管家即把香火炮竹供品之類交與執事僧,另又特送了五個大金元寶于佛前。

寶玉、黛玉們自在大殿神像前默然端立,圍繞那湘蓮立在正中央。「阿--彌--陀--佛!香客來到,有失遠迎!失敬,失敬!」一聲宏亮蒼老的嗓音傳來,只見一位鶴童顏的老方丈自大殿後轉來,慈善的眼中散祥和智慧的光芒。湘蓮忙道︰「叩見老方丈!」說著向後屈一膝,單跪下去行禮,眾人也依樣福了福。方丈忙令人挽起湘蓮,對眾人揮了揮手。

老方丈眯起眼來,拿目光自眾人臉上一掃,在那寶玉、黛玉臉上停了數秒,因轉向湘蓮,慈聲說︰「施主遠來,欲為何事?祖傳寶劍,當為祖上慈宏恩賜之物,奈何能交?」

湘蓮因悲淅道︰「大師不知,此劍本來自寶方,仙風道骨,奈何殘存邪氣,今意欲奉上,願大師于佛前自在供奉,神靈普渡,或許能修得真身本性誠善,還仙劍之本來純潔之氣,將來翼或有攙救眾生痴男怨女之時!」

(眾人听了湘蓮這話,莫不在旁心里叫好!黛玉得意尤甚,私底認為︰這柳二郎果然資質天成,如今同氣相投,只一小小點化,他就開悟如此,不簡單!)

果然,老方丈面上含笑,微微頷,開言道︰「施主言之成理,氣性神俱,感天泣地,令人動容。既如此,老朽不敢不受。況如今國家安泰,皇上英明,才人畢出,這等兵戈刀劍利器,原不當出現光天化日之下!」

湘蓮忙叩頭致謝。那賴管家早已用漆盒捧了大盒的金銀元寶呈上,為聊寄打擾之資。

老方丈即親手接過紅綢布包著的寶劍,置放在大殿紅漆神案上,一面輕輕揭開紅綢緞,看那精光閃爍的鴛鴦二劍並排躺在那里,頓覺日月星光自暗淡,雌雄二劍映乾坤,不由得眯了眼,細細端詳,因連聲道︰「好劍!好劍!」因一邊令執事僧撞鐘鳴炮,燃起大佛香,焚了尺來厚的黃香紙。

那老方丈隨即在正殿大佛前正襟端跪,湘蓮、寶玉自在他後一排跪立,寺廟各僧眾即在東西兩處側殿前也排隊肅然而跪。只听鐘聲悠揚,木魚聲切,蓮燈燭照,百來人的大殿內鴉雀無聲,屏聲靜听,那方丈蒼老宏亮的聲音在響起︰

「菩提聖境,白馬龍君,釋伽殿下,今老朽特為京都柳氏後人轉告列位大仙︰昔自炎黃始祖,農耕為業,山水為食,自然之需,無慮兵戈,和樂安康,自在逍遙……今有劍器銳利,不刃自傷,不持自害,遺患無數,于神于靈不敬……此特為奉寄小寺,願諸君上天下界,日夜勤勉,細加看護,帶攜升仙……」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這虔誠冗長的禱告才為結束。黛玉才從夢中驚醒一般,扶了紫娟的手站了起來,撫了撫酸疼的膝蓋。那湘蓮、寶玉見了,也歉意地望了一眼她,似乎在說︰「對不住了,讓你也受苦這長時間!」

最終那老方丈也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白馬寺住持忍宏方丈致敬!」結束,從那菩提仙境回到塵世來,那小靈兒忙機靈地扶起大師來。大師因緩緩回過頭來,回望湘蓮等,因問︰「敢問施主,此劍自此後寄存寺內,是有期限?永無期限?」

湘蓮也不知如何回答為好,因拿眼看寶玉、黛玉。黛玉因向前一步,微微施禮,朗聲道︰「大師定管放心保存,不必提起。本非世間之物,來自無蹤,去當無影。若論將來,自有定時,見與不見,奈何人言!」

方丈听了,面上不由浮起笑容來,因兩眼微睜,射向黛玉,見他縴塵不染,清新可鑒,因慈眉善目笑曰︰「這位施主小小年紀,出口達言,慧根天成,資歷不凡,深得老朽之心,似有我佛垂憐之意。」

黛玉亦含笑抱拳施禮,款款言謝︰「晚生頑劣不才,難得大師青眼相加,甚感慚愧!原本青燈相伴,經書生香,捧經日夜听誨于大師面前,奈何父經母血,塵緣難盡,愧對七尺之軀于俗塵間!」

寶玉听了,不由深呼一口氣,再也顧不得唐突佛家面前,因也說︰「是呀,我這幾位兄弟皆是天性純潔,為人正直無邪,清蓮無染,所以深得大師錯愛,然今日只為寶劍因緣而己,不再論及他事!」

那老方丈拈須微笑,連連點頭。因高興地說︰「好,好,後生可畏!今日白馬為媒,寺院生香,是為老朽及僧眾之幸也!剛才也是老朽一試各位佛緣深淺也,然是佛非佛,本自在心,各位不必在意,是老朽唐突了!」說著,向眾人略施禮,湘蓮等忙還禮不迭。

方丈又請道︰「如今劍已存寺廟,于大佛面前受香三日,之後轉入內室經閣內束之,將永遠秘而藏焉。各位施主但請放心!」

眾人忙謝過,說好!

大師又說︰「施主遠來,有幸造訪,能否于寺中淹留三日,清風明月,春菜生香,不嫌寒陋乎?」

湘蓮黛玉等忙施禮謝過,說︰「寶方香火鼎盛,接待富貴,哪來寒陋之嫌!然晚生所來匆匆,為南下兼程,不敢滯留。只偷閑半日時光安妥大事耳!」

方丈听了,遂說︰「如此,可令老朽自帶施主們于大殿內隨處看看,也不為進得佛門淨地之機也。」

大家道︰「正是!」

說著時,早有執事僧著了一個「請」的動作,引入前殿後面一個寬敞側房內,里面皆是紅黃亮漆,正面金身菩薩高高在上,香火案桌下亦設餐桌茶具靠椅等,方丈讓眾人坐了,因見那薛蟠生得勇猛凶悍,只小心翼翼地避了,只揀那與寶玉、湘蓮相近的地方坐了。一邊也拿眼看了遠遠離眾人坐著的黛玉一眼,若有所動。

一時有穿著潔淨之僧尼獻茶果三畢,眾人俱領了,喝了一些香茶,也吃了點水果。都是市場所見上好之物,黛玉及眾人並沒有感到什麼不適從之處。反而因了剛才方丈之言,心中頓生佛在身邊,身心如佛之意,倒也舒暢自如,春風如沐。那方丈亦極盡主人之禮,于那大雄寶殿內領眾人潛心禱拜,真誠地為大家祈福求安,開悟點化,于那藏書閣內推薦所存古往今來寶書秘芨,于那念經堂內體味形神俱往、與佛同在的心靈升化,于那翠梅林前細覓春光,勝似蓬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最新章節 | 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全文閱讀 | 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