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之輔佐劉備 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拾殘局

作者 ︰ 葉戀

三國時代固然謀士猛將輩出但是文武雙全戰略、戰術皆精者卻寥寥可數僅周瑜、魯肅、司馬懿等算得上較全面。諸葛亮、龐統能帶兵武藝卻差。郭嘉、賈詡、荀彧、荀攸等善於謀劃出策卻不太會領兵作戰。所以比較起來曹營武將、謀士雖不少但臨機決斷還是只靠曹操一人。郭嘉雖然心思縝密才能出眾畢竟只有一人面對當世三大軍師的相互呼應也應付得相當吃力。

當曹純領虎豹騎殺出時郭嘉已感覺不妥正要題醒曹操派曹仁率龍驤軍替回虎豹騎時忽然地面震動原來是周倉領二萬青龍軍又從東側殺過來。曹操立即下令曹仁領龍驤軍前往應戰一面派人去追回虎豹騎。

面對劉備軍的大舉進攻曹操和眾謀士、將領早就眼花繚亂心緒紛雜。此時郭嘉忽道︰「丞相!大事不妙!」

曹操急問何故。郭嘉皺眉道︰「先前探子來報其實並未報出敵軍正確人數及軍種……。嘉剛才分析了一下感覺不太對勁……雷龍軍!對了就是雷龍軍!丞相劉大耳的雷龍軍不見了!」

曹操思索一會兒忙道︰「莫非劉大耳要保留到最後……」

郭嘉斷然道︰「不!不會的……這下糟了快!丞相!虎豹騎……」

曹操聞言大驚不過為時已晚。正西方滾滾濃煙冒起範圍極廣。曹操和郭嘉對視一眼不由都是心頭一跳只覺似乎被驚人的黑暗攫住了。一旁的許褚和典韋連忙扶住二人。

郭嘉還不失一貫的精明問了一個字道︰「退?」曹操眼中忽然淚水滴出點頭道︰「退!」

當曹操在虎衛軍的護衛下向東直闖時曹純已領著殘余不到萬人的虎豹騎狼狽而來。看到自己的心頭肉變成如此模樣曹操幾乎就要暈眩過去。一旁的郭嘉自責的道︰「丞相都怪嘉……」

曹操搖了搖頭道︰「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心力了。要怪就怪操太輕估劉大耳手下6子誠等人的實力。先向東撤退再說。以目前劉大耳的軍力還不足以阻斷我東歸之路。只要子和無恙重新再訓練一支虎豹騎並非無望……」說著還是落下淚來。

終於曹軍在曹操向來「未思進先思退」的一貫用兵原則下三十萬大軍順利向東闖出生路在秦南渡之北架出數道跨越黃河的長橋抵達河東再轉回到洛陽和許都。

三河原之役雖告落幕雙方硬踫的結果卻也同樣損失重大。當然曹軍一方較嚴重除了虎豹騎銳減到不足萬人外由於追躡而來的劉備麾下雷龍軍以虎衛軍為對象加上作為曹操的親衛又斷後又開路的使虎衛軍折損同樣重大幾達一半而其他各軍也都折損數千至上萬的兵力總計陣亡含重傷、失蹤者達到十三萬五千余人。

劉備軍方面也差不多作為誘餌的近衛軍一萬、黑龍軍二萬、西涼二萬鐵騎戰後不足半數生還;關羽父子的青龍軍、魏延的陷陣軍、周倉的青龍軍、嚴顏和王平的金龍軍都是以少敵多按照三大軍師的要求拼命攔截曹軍任何回援的行動采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態勢在劣勢中苦苦支撐損失同樣重大過大半達到六萬之眾;至於西涼「旗本八將」及八羌族輕騎由於揮驃悍、輕捷的特性損失僅二萬余;赤龍軍采側翼攻勢雷龍鐵騎作為伏兵及追擊對戰力的損傷較不大。

見到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景像劉備忽地放聲大哭。眾將不知所措時6羽趕緊上前低聲勸道︰「主公我等早就明白在這里進行的是一場以暴易暴的不義之戰。為了所謂華夏一統的目標讓無數的戰士白白送死甚或生靈涂炭戰火連綿同胞手足自相殘殺……。我知道你心中的苦因為死的都是大漢百姓傷的是大漢的元氣。可你想想就算您肯罷兵休戰曹賊肯嗎?江東軍肯嗎?如果天下真的落到他們手中百姓的情況肯定比現在慘得多。所以主公若真是為了天下蒼生著想就要忍心一點務求盡早一統結束這兵荒馬亂的世局這才顯出您真正的仁慈悲心哪!」

劉備紅著眼點了點頭下令好生打掃戰場務使死者埋骨有所傷患醫療得治……

「帝國統一的三場大會戰中影響至鉅的當推「三河原會戰」。帝**在神慧侯6羽、文昌侯龐統、武鄉侯諸葛亮的相呼策應以及眾將士齊心死戰下成功殲滅了曹軍的王牌精銳虎豹軍和虎衛軍大半。此後曹軍中再也找不出這麼出色的驍勇部隊。這為日後帝國的統一減少了極大的障礙。」

摘自《帝**事史》

漢建安十三年公元二o八年三月一日返程長安途中的6羽遇到專程來找他的蔡琰蔡文姬。6羽急忙迎出問蔡琰何以不等他回去相見。

蔡琰臉上一抹紅暈輕聲道︰「有兩件重要的事必須趕快讓你知曉……。」說著把6羽拉到遠遠一邊才低聲在他耳道︰「我……有了……」

6羽先是一愣接著一陣狂喜輕輕把蔡琰一把抱起道︰「那你怎麼可以旅途奔波!小心哪這可是我們倆人的愛情結晶……」

蔡琰先是驚呼然後輕輕捶了6羽一下道︰「無妨爹爹比你更高興請了數名醫生隨行……這也是我要告訴你的第二件事。我想回藍田老家一趟告慰父親在天之靈……」

6羽點頭道︰「這是自然的。我處理一下公事就和你同去。」雖然這麼說卻沒有把蔡琰放下的意思就直接往大車走去。蔡琰臉皮薄窘得紅到耳根把頭埋在6羽懷里嬌嗔道︰「還不快把人家放下給人看見了多不好意思……」

6羽可不管自顧吩咐親兵校丞跟隨高順回去只帶幾名6家護衛上了大車啟程便往藍田去。把蔡琰抱上了車才笑道︰「娘子有喜了就讓為夫好好服事你……。」

不久一陣馬蹄聲傳來。6羽伸出頭一探只見張飛帶著數名親兵趕上來邊策馬邊喊道︰「6小子!等一等!……」

6羽停車以為生什麼重要的事。等張飛說完才知是劉備不放心特別派張飛前來保護。

6羽有點啼笑皆非覺得劉備太小題大作了些;而且有這莽漢在想跟蔡琰溫存簡直是大煞風景嘛。

不過後來差點遇到危機要不是張飛的話後果還真難預料。

來到蔡邕昔日莊前6羽和蔡琰都不禁感慨萬千。

十多年前董卓禍亂京都卻惟獨對蔡邕禮敬有加讓蔡邕還能說句話。王允殺董卓蔡邕不覺嘆了口氣竟遭殺身之禍。一代大儒不僅擅文工筆原有意著後漢書也因而斷學。看著雕樓素廊6羽想起蔡琰似乎能記誦四百余篇的蔡邕原著便對蔡琰問起此事。

蔡琰正撫模壁上懸掛的一幅碑文圖軸有些訝色的道︰「此事知者甚少夫君從哪里得知?」6羽一時語塞只能推托是自己猜測。

蔡琰秋波橫了他一眼又看著碑文道︰「你不說我也不會怪你。雖是夫妻總也有些個人**……就像這幅碑文圖……。既然有用於國琰自然不吝記出。對了夫君你可知這碑文的故事?」

6羽看了一眼便知這是有名的《曹娥碑》不過沒料到美妻竟考較起自己來呵呵笑道︰「不知道這故事的人並不多阿。這碑文記載的是曹娥投江尋父的孝行雖僅四百四十二字但「彰孝烈」的情旨溢於言表。……」

於是對著一旁的眾人開始講述這樣一個淒美動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人們那令人驚心動容的哀傷……孝女曹娥是上虞曹盱的女兒祖先和姬姓周王朝有著共同的血統只是年代久遠遷居到上虞後就被人們遺忘了。曹盱不但有邊打擊樂器邊唱歌的藝術才能而且還能和著曲調在祭祀儀式上舞蹈使眾人高興。漢安二年(公元一四三年)的端午節在祭祀潮神之日迎神船隊由曹盱指揮逆江行駛由於風急浪高船被打翻曹盱落水身亡百姓許久沒打撈到尸體。曹娥當時年方十四在江邊大聲哭喊尋找了十七天便投入江中。五天後曹娥抱著父親的尸體浮出水面。

《曹娥碑》的撰寫是在曹娥去世八年後的事當東漢桓帝元嘉元年(公元一五一年)上虞縣長度尚悲憐曹娥之義行為她改葬本請一位頗有名氣向以治學嚴謹著稱的學者魏朗為曹娥撰寫碑文但魏朗擔心寫不好會貽笑後世故佯作未成而轉請別人。度尚只得命其弟子年方十三歲的邯鄲子禮(即邯鄲淳)為之作碑文不加點一揮而就時人奇之。魏朗閱過邯鄲淳的碑文後大加贊賞便將自己的底稿銷毀了之。於是《曹娥碑》上刻寫的便是邯鄲淳撰就的碑文。

碑石既立加以碑文妙絕自引得憑吊者如雲似潮當時著名的學者蔡邕便是其中一人;當年遇赦後其因懼宦官報復不敢回鄉里在十多年來流亡生涯中遠跡吳、會聞《曹娥碑》而徑訪之時值暮夜只能手模其文而讀感嘆之余乃題八字於碑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然而蔡邕題辭的含義是什麼觀者不得而知而蔡邕辭世這便成了一個謎。

說完故事忽然听到莊門外有鼓掌叫好的聲音。由於專注以致眾人並未察覺此時莫不神色緊張劍拔弩張。一名中年男子在兩名壯漢一位俊俏書生的陪伴下走進莊來身後跟著十余名親衛一見便知個個身手不凡更顯來者非比常人。

來者不是別人赫然便是曹操。

那兩名壯漢不必問也知是許褚和典韋。至於那名書生6羽曾在長安悅仙樓中見過不就是女扮男裝的曹葳。

一旁的張飛立即跳了起來大喝道︰「曹孟德!你竟敢來此……」

6羽連忙制止低聲道︰「三將軍!記得我們的約定……來者是客先听他怎麼說。」

說著還用手指了指表示有許褚和典韋在打起來可沒什麼把握。

張飛瞪了曹操一眼看了看兩個大漢只能「哼」了一聲氣呼呼的坐下。

曹操卻大笑著道︰「蔡伯喈是我故友。途經過此想起老友便來一探賢佷女莫怪阿。」

說著卻以詢問的眼神看向6羽。

蔡琰微笑答禮淡淡回道︰「丞相心系民女感激。這位是民女夫君丞相也認識的……」

曹操聞言不由心頭劇震默然了一會兒才嘆道︰「操之前已聞知猶半信半疑……。伯喈一代大儒賢佷女又是才貌雙全。所謂佳人配才子操雖不才所出數子人品才干還算不錯本欲與伯喈結秦晉之好奈何前有仲道今有子誠。唉只能嘆我父子福薄阿……。不過也的確只有子誠才德堪配賢佷女可惜操不能參加婚禮賢佷女和子誠萬勿見怪。」

話是這麼說眼中殺機卻一閃而過。

蔡琰看不出來只是淡淡回禮6羽卻是心頭暗叫不妙急思月兌身之策。此時忽然一名中年男子由衛家隨扈中向前走了幾步來到蔡琰身後背後佩了一把劍。

不知怎地就那麼一站讓曹操身旁的眾人心神都被吸引竟不敢輕舉妄動。

曹操看了來人也是心頭大驚皺眉道︰「蓋大俠怎麼也來了?」

那名中年男子淡淡道︰「6先生已蒙衛兄收為義子。此趟小姐偕夫回來祭告亡父衛兄不甚放心故商請在下護衛。」

曹操聞言失聲道︰「什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最新章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文閱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