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之輔佐劉備 第一百八十章 新野攻防(上)

作者 ︰ 葉戀

不管6羽想出了什麼計策在建安十二年冬天大軍逼進的陰雲仍籠罩荊州軍民的心頭。魏國的三路大軍在佔領荊州北部三郡後並沒有停下腳步左路曹彰的黑山軍十日之間連下七城已直抵漢水河畔若非曹操嚴令他注意協同不得孤軍深入這時黑山軍恐怕已經看到襄陽的城牆了;右路的曹丕雖然謹慎許多但這些日也攻下了四座縣城此時駐兵十堰威脅著襄陽的門戶;而曹昂的中路大軍在宛城上演了血腥的一幕後卻遲遲沒有行動。

新野白龍軍團的所有營隊幾乎都集中到了這里。此時的新野早已今非昔比經過近三年的建設新野已經成為一個容工商業和軍事用途於一體的大型城堡整個城堡呈正方形外郭城牆橫直皆為十五里全以石料砌成城牆分內外兩道每道厚三丈外牆高五丈內牆高達七丈每隔十丈設置一個石砌防御塔樓形成無數堅固半月形碉堡可以抵御重型投石機的轟擊。塔樓可供數十名兵士休息里面除滾石、檑木、弓弩、箭矢等各種武器外還配備有水囊、沙袋等滅火物以及一些治傷治血的藥。

城牆外是一道寬六丈、深三丈的護城河全部引自漢水的活水不虞被分叉斷流。它像一條銀色的腰帶緊扣在新野城雄壯地身軀上。想攻擊到新野城堅硬地盔甲-四四方方、長達十五里的巍峨城牆還得再過它那一關。

護城河後還有一道矮牆護住城基阻止敵軍沖車等攻城器械靠近城。

城基深達六丈即便牆根被完全挖空也不會坍塌而只會緩緩下沉。城基前是無數高低交錯深埋於地下的尖木樁木樁間遍灑蒺藜構成一個恐怖的死亡防護帶。

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外圍保護帶後攻城部隊才能去面對新野城高聳的城牆。

可容五馬並行的城頭上有一道外斜的女牆上面布滿了射擊孔既掩護弓弩部隊又不留任何死角。城下的敵兵無論躲到哪里都逃不月兌城頭箭手地攻擊。

城頭後側還有一道女牆後設兵士防御憑小門進出接應、輪換第一線守城士卒或者當城頭失守時作為抵御敵兵的障礙物。

城門及周邊城牆處也設有可活動開閉的射擊孔有的還頗大後面擺放著一台重型弩機對付沖車和推動他們地敵軍。內外城牆後每隔一段距離都配備有重型塞門車一旦城門或城牆被鑿穿可應急補救堵塞敵軍的進攻路線。

各種武器全都配置齊全每隔一定距離都有武器堆放點刀槍棍斧、油火石木、弓弩箭鏃、白絹草藥應有盡有整齊有序既方便士卒取放又保證安全使用。

為對付對方的霹靂車經過城中名匠特意設計地新型投石機也得以問世並在即將到來的新野攻防戰中使用。

這種新式投石機又稱「轟天雷」它的射重量和射程都大大提高。射方式為對重式用配重代替人力拖拽。作戰時用人力將配重抬起將拋桿用活鉤鉤住。炮時解月兌活鉤隨即配重下落帶動拋桿回轉拋物器將石彈抬起並射出去。

這種方法除了大幅減少操作人員減少操作所需的空間外對於投擲的準確度也大為提升可以通過調整重物來控制射程。

城門共有十個南北方向三個、東西方向兩個;南北連接官道的兩個主城門各寬三丈其他城門寬十尺。所有城門都包有厚厚的鐵皮堅固結實耐火經撞。

為了抵御曹軍新野百姓可謂是全民皆兵挖掘了一切可以挖掘的戰爭潛力以抵擋優勢敵軍避免敗亡地命運。

經歷將近一月的修整備戰造器械、養精力、鼓舞士氣新野城的軍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終於曹昂的中路大軍出現在了新野軍民的視野里與他們同來地還有種類繁多數量驚人的攻城器械。

趙雲還是立於城樓之上指揮戰局身後是白龍軍團的眾將校。

趙雲掃望戰場宛城之戰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天但他的心里依舊不能平靜。

宛城戰死的那些士兵他們的人頭被曹軍當作炫耀戰功和打擊敵方士氣的標志高高懸掛。那些都是追隨自己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可惜自己卻不能搶回他們的尸好好安葬他們也許曹軍正希望自己這麼做。

宛城下差點被趙雲翻盤曹昂和荀攸就更加小心翼翼了。曹軍的步兵們散布各處小心翼翼地在對方箭矢射程外開始清掃城牆圍警戒圈里的障礙物裝配、調整、修理、保養攻城器械建造自身的防御工事。

為了避免浪費石塊趙雲沒有允許投石機射目前也不到它們威的時刻而是命令神射手對偶爾進入射程內的敵兵進行射擊。

這樣曹軍用了近五天時間才基本清除了護城河前的全部障礙逐步朝著城牆方向推進。

沿著高大的城牆外約莫五里的距離曹軍士兵們築起了兩道環形的防御工事既避免本軍陣地遭受前後襲擊又防止城內軍民沖出圍困圈逃跑。

這兩道十幾公里長的防御工事組成了一對巨大的括弧號將整個新野括在里邊。

防御工事的前面離城牆約兩百丈到三百丈左右曹軍戰士開始每隔一定距離就築制比城牆還高地高台。高台分為兩種一種為固定地土壘高台一種為帶有底輪的可活動的木制高台。

高近十丈的可移動式觀察台在圍著城牆四處逡巡觀察哨兵通過旗語向下面的人通報城內的布置和調動情況。

在防御工事後面無數的攻城器械在制造、擺放和保養。

高聳入雲的登城梯、防火防砸的重型沖車、各種型號和制式地投石機、刀盾弓矢等常規性武器還有許多攻城器械、器具都在工事後方雲集。

天剛剛露出了魚肚白已經養精蓄銳了半個多月負責攻任務的青州軍已經開始在圍城工事外邊集結。

青州軍是曹操起家的部隊當年名震天下地五大精銳之一。他們組成一路路的城池強攻編隊黑壓壓地排出一片兵海。

各種攻城器械也排布齊整各就各位開入指定的作戰威力區。

偵察瞭望類器械早已開始活動。高數十尺地定點式觀察台和可移動的輪車式觀察台上目力極佳的聯軍偵察兵們在各個方向從各個角度瞭望城內守軍的布置和動向。

時間就是生命此話一點不假。在攻城戰中就尤其如此。縮短時間就意味著更少的傷亡更多的勝機。大量的壕橋在各隊強攻步兵編隊前聚集準備架於護城河兩岸以跨越地面障礙方便士兵通過。

先得護住自己性命然後方談得上殺敵立功。

地上攻城部隊最容易遭受城頭矢石的傷害遮擋類器械當仁不讓。要負起自己應負的職責否則尚未到城下戰士們已經傷亡慘重顯然不利於攻城方的後續戰斗。

大型的遮擋類器械如轒轀車等都由各強攻編隊前排戰士們馭控列於隊伍之前壕橋之後。

這些器械上面有頂蓋底部有車輪兩側有板壁外面再蒙上生牛皮等物遮蓋能抵御矢石的擊砸和火箭的攻擊。

每一輛大型遮擋器械都能掩護一群戰士抵近城牆大幅減少傷亡。

至於大塔盾、鋼盾、厚竹圈蓬等個人或小隊士兵地護具更是被戰士們緊握手中。

攻城、攻城防護誠可貴進攻才是主導。三大強攻城池的方式︰蟻附登城、破牆直入、遠程壓制與破壞導生出臨城攀越、近程摧毀、遠攻三大類攻城利器。

攀類器械中包括攻城塔和各種雲梯。

攻城塔高過城牆可容小隊精兵自塔頂直接跳上城頭與守軍進行肉搏塔底和塔身還有盤梯供後續部隊接應。

雲梯的種類更是繁多無比除了搬運輕便但梯身狹窄僅容單兵魚貫而入的單梯外曹軍更多采用的是可供多人同時攀登的大寬梯。

為節省架梯時間有翻梯雲車;為提高穩固度有台階式登梯;為減少砸傷有避擂飛梯。可以說各式各樣應有盡有。

近程摧毀類器械同樣多姿多彩有用於鑽鑿的鴉嘴鏙有用於撞擊的撞城槌有用於破門的沖車等其主要作用是掘毀城基、洞開城門、摧塌城樓、攻破城防將堅固的城郭打開缺口使攻城者穿隙而入以攻佔堅城。

遠攻類器械以投石機和弩車為主力。

投石機可在遠處摧毀堅固城防設施而不必有人員傷亡。

曹軍的投石機雖然沒有「轟天雷」那樣射程遠、準確度高但也是從重型至輕型品種式樣齊全數量龐大。

新野周圍的石料和石制品被搜集一空此外聯軍還大量砍伐樹木多日浸泡水中制成木彈以待石彈用盡時作為補充。

令人疑惑的是攻的初日曹軍的許多重型遠程投石機旁放的不是石彈也不是木彈而是一壇壇、一筒筒的大瓦甕和陶罐。

過三倍的兵力對比、無數結實精良的攻城器械、全方位多層次的攻城手段與方法加上充裕的備戰時間和物資供應、精心策劃的戰略戰術、數十萬訓練有素的精兵強將如此龐大兵力和戰爭資源如此巨大的優勢對比如此大規模的攻城戰戰史上也是頭一回遇到。

當攻城方的地面強攻部隊起沖鋒之時無論是攻方還是守方遠程武器中的主力-投石機都已經開始隆隆地轟響進行劇烈的壓制和反壓制的拼斗。

這次新野攻防戰同時創造了城池攻防戰中的一項新記錄攻守雙方參戰的投石機數目都有數百架之多。

無數的大小石塊從城里向城外從城外向城里轟鳴著、翻騰著帶著尖銳的嘯聲在空中飛過在城頭、在城下密集地砸落!

曹軍的投石機以城牆為目標而新野守軍的投石機則以對方的投石機為目標冰雹般石雨在城頭激起一片片的石屑在地上砸出一個個深坑激起團團塵靄。

相比較而言曹軍的石彈比起守軍的石彈個頭就小得多了除了制式規格與『轟天雷』之間差距外更在於他們的重型投石機都在拋擲另一種東西裝滿『火油』的瓦甕和陶罐!

在城下數百架重型投石機的連續射下無數壇「火油彈」落在西岸巨木堡城頭上易碎的陶瓦制罐甕出一片脆響黑乎乎的「火油」濺出在城牆上、城頭間漾溢洋淌畫出一道道、一片片黑色的流痕。西北面的城牆變成汪汪的油河!

數百只巨弩機上包著火棉的巨箭已經點燃隨著各個弓弩小隊長令旗的揮動上千支比小樹干還粗的火箭呼嘯著撲上了城頭!

熱情如火的箭頭親吻上黑色的油河烈焰升騰整個西城牆瞬間出現了一道半人高的火牆!

一些立於城頭上的不幸戰士變成了一個個瘋狂舞動的火人出撕心裂肺的哀嚎!

藉著強勁的西風一道道的火蛇還貪婪地吐著信子朝內城方向卷去!

這種火油是曹操手下的謀士劉曄偶爾現的這種油較之普通油或木屑等火種高出數倍一些百姓用之以做夜間照明之用卻因稍不得法立即火焰飛騰撲滅不及屋物頃刻成灰每每釀成火災。

劉曄卻使人作出火彈新野之戰尚是次使用。

此時西面城牆成了一片火海無論多麼充足的準備無論多麼高效的守城設施和器械都難以找到施展的空間似乎劉備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曹軍未受多少損傷地猛攻城門和城牆。這種火油水澆不滅反而更加旺盛等他們滅完火恐怕城門洞開、城牆已破只能被動地接受正面對戰或者巷戰了。

見到此情趙雲揮了揮手中令旗。

驀然間一片黃沙從天而降火勢頃刻間小了下去。這種火油也許曹軍尚是次使用但劉備軍卻早已熟悉其脾性6羽的《外物通論》里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石油』。劉備軍中火油早已是制式裝備只是這種機密曹軍還蒙在鼓里罷了這種油引起的大火撲打、澆水效果都不佳惟有靠土沙掩熄方是高效的滅火之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最新章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文閱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