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園 第一百三十九章 海上花園

作者 ︰ 洪波

廈門不但是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更是一座美麗迷人的海濱城市。城市的主體是廈門島,四面環海,通過兩座大橋和一條海堤同大6相連,「城在海上,湖在城中」,宛如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島、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襯,僑鄉風情、閩台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可以說這里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海水環繞、沙灘廣闊、陽光和煦,由于生態環境良好,廈門的空氣清新,棲息著成千上萬的白鷺,形成了廈門獨特的自然景觀,又有‘鷺島’的美名;除了自然風光優美,廈門的城市環境也非常整潔,各項公共服務設施齊備,非常適合居住生活。1年獲全國十佳居住城市獎;4年獲聯合國人居獎。至于什麼文明城市、綠化模範城市、交通管理模範城市等等獎項更是不勝枚舉。

在仙岳山腳下,湖里公園附近一處依山傍水的住宅小區一起了林東海的興趣。這里的環境太好了,青山綠水盡收眼底。只是房子的面積偏大了一些,最小的單元也有145平方米。要價是每平方米元,林東海還價元,對方不同意。林東海留下個電話就走了。

廈門有個地方政策,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到廈門工作,可以立即落戶口。征得肖雲的同意後,林東海立即著手去辦,兩個人的人事檔案都放到了廈門人才交流中心,肖雲也在廈門找到了一份財務工作。再次和肖雲一起去看那套房子,對方同意以元的價格出售了,條件是不能以銀行按揭的方式。肖雲又以此和他們殺價,最後談定的價格是388888元,算下來一平方米不到元。

郝宏拿出2o萬元借給林東海買房,說好從年底分紅中逐步扣還。這大大緩解了林東海的壓力,兩個月後,裝修也完工了,粟粟辦理了轉學手續,一家人又在廈門團聚了。

粟粟上學校四年級了,學校離家很近,走路就五分鐘,林東海開始還擔心他不適應,可很快就現,粟粟每天自己早早就上學去了,早餐都是在路上買著吃。問他學校的情況,他連聲說好。問他那里好,他想了想,說是干淨。

廈門的干淨是有目共睹的,家里的門窗敞開,一個星期也不見哪里有灰塵。這和北方的城市是太不一樣了,在那里,冬天戴口罩,出去走一圈回來,鼻孔出都會留下兩個黑點。

正逢國慶節長假,王楚楚和韓鑫來廈門旅游,就住在了林東海的家里。韓鑫還在公安局工作,王楚楚卻在退伍後被單位選送到干部管理學院,學成畢業後,在一所專科學校當老師。

在異鄉見到故交,心里別說有多高興了。林東海擠出時間,陪他們四處游玩,有些地方,他來廈門這麼久也不曾去玩過。

看到林東海的新家這樣大,裝修得也很漂亮,楚楚真是為他高興。可她也現了在林東海身上的一些轉變,就是,他不想以前那麼健談了,來了幾天了,她能夠感受到他的熱情,可他們卻還沒好好聊過。

從一個軍人到一個商人,這麼大的轉變,他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在集美鰲園,參觀完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先生的陵墓,林東海把他們夫婦倆帶到茶社,請他們品嘗閩南特有的工夫茶。小小的茶室布置得古色古香,牆上懸掛著「6羽品茶圖」,所有的家具都是仿明清時代的。連服務小姐的穿著打扮都透著一股古韻。她與其說是服務,不如說是在表演,她邊說邊做,把福建正宗的工夫茶道充分予以展示。韓鑫和楚楚看得入了神。

茶過一巡,林東海客氣地請服務小姐出去,他自己來為大家泡茶。這些泡茶的手法他並不陌生,可以說還很老道。韓鑫忍不住問︰「你們北方人也是這樣喝茶的嗎?」

「我還算是北方人嗎?」林東海調侃道。

韓鑫很認真,不知道算不算是警察的職業習慣,他說道︰「雖然你在南方,可你老家是北方的,你當然算是北方人。」

「哪里人不重要。」

王楚楚馬上問道︰「那什麼才是重要的?」

林東海看了她一眼,低頭說道︰「做什麼樣的人才是重要的。」

「你過去是軍人,現在是商人。怎麼樣,有很多感想吧?」

「不敢想。」

「哈哈,你呀。真是個滑頭。」

韓鑫不解地問道︰「有什麼不敢想呀?你現在不是挺好的嗎?」

林東海微微搖搖頭。

王楚楚說︰「不滿足現狀?好要賺更多的錢?」

「那倒不是。我只是想,賺再多的錢都是自己的事,跟社會、國家無關了。」

「哦?」

「以前是為軍隊活著的,為國防、為國家活著,是一種心甘情願的奉獻。現在是索取了,賺錢完全是為自己。個人的一切之于社會沒有任何價值了。」

「你會為此不開心嗎?」

「有點,也無可奈何。像你,當老師的,為國家培養人才;像韓鑫,當警察,維護社會治安穩定,都是社會上有用的人。商人算什麼?」

「商人通過繳稅為國家做貢獻啊。」

「我也知道。可還是不爽。當兵時,處在和平年代,不打仗,靠國家養著,那日子我也不爽。所以,很多事真的是無可奈何的。」

「你呀,就是不肯讓你這個小腦袋瓜閑著,想太多了。」

「可不是,白頭都想出來了,解決不了問題。喝茶吧,喝茶好,沒準能成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苜蓿園最新章節 | 苜蓿園全文閱讀 | 苜蓿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