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園 第一百二十一章 春天故事

作者 ︰ 洪波

沈陽的春天是這個城市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季節。

風和日麗,柳絲吐出新綠,桃花也適時開放了,紅的、粉的、白的,花團錦簇,春意盎然,把街道妝點得如同少女一般的清新。

最後一塊殘雪也無可奈何地消融了。月兌去厚厚的冬裝,心中感到無比的暢快,路上行人的臉上掛著輕松的表情,無論去哪里,都同樣興致沖沖,腳步也輕快得像是跑道上滑行的飛機。

季節的變幻年復一年的影響著都市的生活節奏。春天是美好的,不僅是大地回暖、萬物復蘇,也是戀愛的季節,也是充滿希望的季節。

一年之計在于春。

在異鄉漂泊了十八個年頭的林東海又回到了故土。風箏的線收攏了,少年時代的記憶又漸漸清晰起來,一個個熟悉的地名,穿起了一段段支離破碎的往事。林東海從小就是大院里十幾個男孩子們的頭兒,老道口、南兩洞橋、皇姑屯,那是經常去扒火車的地方;東塔機場的鐵絲網,‘小偵察兵’們毫不留情地剪斷過;渾河的木船,曾經有過‘天險臘子口’一樣激烈的爭奪;最離譜的是用作業本撕下的紙條充當公交車票,騙過了售票員的眼楮。

如今,這群孩子都長大**了,散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想聚在一起都很難。他們都在做些什麼呢?想必也都成家立業了吧,無論做什麼,都要忙著養家糊口,生存恐怕永遠是人生的第一個主題。

在繁華鬧市太原街口,林東海意外地遇見了兒時的伙伴徐克明。

說起這個徐克明,除了小時候的友誼,還有一段小故事。那還是在林東海讀大學的時候,有一年放暑假,他們見了面。聊起昔日大院里的小伙伴,上大學的只有林東海一個,其他人都參加了工作。林東海特意打听了一個叫小杏的女孩,他知道,徐克明從小就對她有些意思。果然,說到小杏,徐克明的臉就紅了。他說小杏也上班了,但是,一直沒什麼來往。

「那為什麼呢?我記得你們倆一直關系不錯啊?」

「我沒考上大學,恐怕有點……,也不好意思說啊。」

「她不也沒考上嗎?這樣吧,你不好意思,我替你卻說。」

林東海還真的找到了小杏。女大十八變,小杏比小的時候可好看多了,她個子不高,五官生的小巧,特別是眼楮,和她是名字一樣,圓圓的如同杏核,藏在睫毛深處,如同一汪深不可測的泉水。林東海似乎明白了徐克明不敢開口的原因了,從相貌上看,的確有點差距。可既然來了,這個媒人還是要做的,他直截了當,說明來意,希望小杏考慮和徐克明交往。沒想到,小杏一口答應。看那意思,也是心中早有想法,礙于女孩子的矜持,不好主動表白。

幾乎錯過。既然雙方都有意,那就事不宜遲,林東海立即替他們安排了當天晚上的約會。小杏在上夜校,林東海和她說好,讓徐克明晚上去接她。

徐克明在太原街上租了一個門市房,開了一家美術廣告社,林東海跟隨他來到這里。門面很小,沒有顧客,屋里只有一個帶孩子的年輕女人。

「這是我那口子。」徐克明介紹說。

「你好。我是克明從小的朋友,我姓林。」

「啊,快請坐,早就听克明說起過你。」

她不是小杏。

林東海看了徐克明一眼,克明毫無表情。

趁女人出去買飲料的功夫,林東海連忙問起小杏的事。徐克明說道︰「處了一段時間,她父母知道了,堅決不同意,就分了。後來,他們一家人去了日本。原來她媽媽是日本孤兒,戰亂時被遺棄在中國。一直隱姓埋名不敢聲張。政策寬松了,才敢到日本去尋親,那邊還有幾個小杏的舅舅。」

「是這樣啊。如果不是這層原因,你們一定能成。」

「也說不定。怎麼都是一輩子。我現在也挺好,開這麼個小店,不了財,可比上班還是強多了。」

「這生意行嗎?我看也沒幾個人來呀?」

「不用人多,接的活做不完。」

「房租貴不貴呀?」

「一個月三千,听說還要漲。不過,扣除房租水電,亂七八糟的,月底還能剩個四五千的。行了,我知足。」

林東海心想,這麼個小店月收入竟然有這麼多,那是可以知足了。看來,不論做什麼,只要肯做,只要扎下心來,就不會差。

走出小店,告別了徐克明,林東海心里產生了創業的沖動。大概走出來二十幾米遠吧,他回過頭,想再看看小店一眼,可是,人流和林林總總的各類廣告招牌擋住了他的視線。他差不多立刻就灰心了。這種小店太不起眼了,這種生意恐怕還真不是自己能撲來全心全意去做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苜蓿園最新章節 | 苜蓿園全文閱讀 | 苜蓿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