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園 第六十章 和平年代

作者 ︰ 洪波

那場後來被稱為「南沙314海戰」的硝煙很快就散去了。越南政府並沒有像他們吹噓的那麼強硬。一場暢快淋灕的海上殲滅戰過後,中國在南沙永署礁建起了海洋氣象觀測站,還一舉收復東門、南薰、渚碧等三個島礁,這樣一來,在南沙群島我方總共實際控制了六個島礁。6軍守備隊立即進駐,在島礁上的「高腳屋」里扎下了營盤。

榆林基地隨即組建了導彈護衛艦大隊,加強備戰。軍委指示海軍三大艦隊輪流派出艦艇編隊到南沙巡防值班。全面的軍事準備反而帶來了戰爭局勢的緩和。這場決定著國家海洋主權的歸屬,又是中國海軍有史以來第一次以強勝弱、干淨漂亮、迅戰勝對手的海戰,也同樣迅被國人遺忘了。

1988年,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景啊?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大搞經濟建設十年了。這十年來,國家富了,百姓富了,卻苦了軍隊。社會的分配出現了相對不均衡,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物價的飛漲。林東海曾經在京廣線上遇到過一位個體戶,很有意思的是,林東海1979年考上大學,讀了四年本科;而這位仁兄1979年犯法入獄,蹲了四年大牢。刑滿釋放後開始做買賣,到和林東海在火車的餐車上相遇時,他已經是中國最先富起來的那幫人。看到這位「萬元戶」在那里享用著過分奢華的大餐,林東海第一次感到了做為海軍軍官不應有的囊中羞澀。

也是在這一年,海南建省了,而且還成為中國即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大經濟特區之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一時間,百萬人才下海南。人們紛紛涌向這里,希望能像早期進入深圳的人一樣,在這里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這時,眼看丈夫調回北方無望,肖雲也想辭職,到海南安家、工作。

令林東海感到吃驚的是,邵波轉業了。分配工作之前,他來到了海南。

很多不安心部隊工作的軍校畢業生都想轉業,可是,部隊有明文規定,本科生服役期不滿二十五年,轉業免提。林東海問他,怎麼就能轉業了呢?邵波笑笑說,你沒听說過一個笑話嗎。一位老兄想轉業,總是得不到批準,于是他想出了一個絕招。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大街上,他抱住了一個婦女,然後悄聲地對她說︰喊,大聲喊,喊抓流氓。

「哈哈,我知道這個笑話。那個女人不但沒喊,反倒說︰你不是流氓,你是親人解放軍呀。如果你感到寂寞,到我家去坐坐吧。」

「我的辦法比他高明些。我只是讓家里的同學給我寄一些香港的報紙、畫報。我們領導見了那些烏七八糟的**女人,說我思想意識不健康,不適合在部隊工作。我就這樣轉業了。」

「啊?這樣也行。」

「你要不要試試?」

「我?我可不敢。我還是去大街上抱女人去吧。」

邵波來海南,除了游玩,更有一件重要的事。別人給他介紹了三亞一家開建設總公司,他要去實際看看。「也許我會在海南工作呢。」

可邵波最終還是沒留在海南。反倒是林東海把肖雲引介到這家公司,月薪元。比林東海多一倍還不止。

馬上就要闔家團聚了。林東海自然很高興。可高興之余,他又有些灰心。和平年代,軍隊變成了一個萎縮的行業。沒有戰爭,英雄就沒有用武之地。他再次萌生退意。這次不是調轉了,肖雲馬上要到海南來,他不需要再費盡心機往北方調。自然也不是轉業了,那是很不現實的事情。他所謂的退,是不想再過海上生活了。他要退到6地上來,進機關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王大隊長已經轉業離隊了。原來的基地參謀長也調走了。這兩個賞識他的領導現在都幫不了他了。林東海有什麼想法,恐怕也只是想想而已,能不能遂他的心願,天知道。

一般從艦艇長班培訓回來,都會在船上有個職位等著。原來的參謀長是想安排林東海學習回來後到導彈護衛艦大隊任職。現在他人走了,這事就和沒說過一樣。林東海還是回到了防救船大隊,在一艘四千噸級的打撈救生船南救5o3上代理副長。

接近年底,全軍恢復軍餃制,林東海被授予海軍上尉軍餃。

他們在海南的新家坐落在大隊部院兒里,是一種特殊結構的二層石頭樓房。每家都是一房一廳,一樓是客廳,二樓是臥室。推開窗戶就能看到海,和榆林碼頭隔海相望。在陽台上伸手就能摘到樹上的椰子。椰風海韻,風景美不勝收。衛生間和廚房在外面,炒菜做飯用煤油爐。白天沒電,也沒有水。晚上天黑前大隊自己電,同時開始抽水,各家要準備盛水的器具,把一白天的用水接滿。到部隊熄燈時,就停止電了。任憑你有電視機、電風扇等等電器,全做擺設吧。

房子非常老舊。在肖雲到之前,林東海帶著兩個戰士收拾了整整一天。肖雲進門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一樓、二樓的地面刷的是黑色的油漆,連樓梯也是黑色的。林東海還養了一只小狗,叫小黑。也是黑色的。

小黑沒事喜歡趴在樓梯上,不吭不響。肖雲幾次走路不注意就踩到了它,惹得人和狗一起尖叫。

新生活開始了。盡管很艱苦,可這畢竟是自己的家,溫暖的小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苜蓿園最新章節 | 苜蓿園全文閱讀 | 苜蓿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