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園 第二十一章 造物弄人

作者 ︰ 洪波

俞月意料之中的收到了林東海的來信。

拆開信封之前,她有意停頓了一陣兒,像是要猜想一下信里會寫些什麼。

可是,她想不出來。這個林東海像一片雲彩一樣突然飄到自己身邊,給她帶來對過去生活的美好回憶,給她帶來幾乎是一整天的驚喜……,這一切來得太突然,沒容她細細體會,雲彩又飄走了。

這次見面,她是真真切切地感覺到林東海喜歡自己。這讓她有些沾沾自喜。女人嘛,都有那麼一種天生的喜好,就是願意看到有人喜歡自己、迷戀自己,特別是那些她們自己也喜歡的人。這種感覺對青春期的女孩兒就更是具有奇妙的作用,你可以在她們的臉上清楚地看到由自信增添的光彩和美麗。

林東海的信寫得比期望中的要簡短許多。俞月跳過那些客氣話,剩下來的、多少能夠代表情感傳遞的話語竟只有一句︰相見恨晚。

這是什麼意思呀?他恨什麼晚呀?是說自己已經有男朋友,他來晚了嗎?可他並不知道自己和魏東的事呀;那是說他自己已經有了心上人?可是,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回事。

俞月曾認為林東海像是個透明人。小時候,她對他熟視無睹,視若透明;這次見面,她無法再那樣了,他穿著海軍軍裝,那麼高大魁梧,眉宇間都透著英氣。可是,至少,他的心還是透明的。可以讓人一眼看穿。她以為信里至少還是會和見面時一樣,會讓她清晰地看到他對自己的喜愛。進一步說,就算是狂熱的喜愛和大膽的追求,她也不會覺得驚奇。

可手上這封這樣的來信,使她困惑了。

林東海對自己給俞月寫出的第一封信很不滿意。可也是沒辦法。想想自己平時常常以頗有文學素養自詡,到了要動真格的了,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當然知道,這不關文字水平的事。面對你將要寫下的平生第一封情書,恐怕就是大文學家也會感到茫然,無從下筆。因為,不管說什麼、怎麼說,都難以準確表達內心的豐富情感。他把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相見恨晚」,其實只是想表達他對她暗戀、苦戀了太久了,直到現在才有機會一吐為快。並沒有其它任何別的意思。可他這意思,恐怕也是除了他自己,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明白。

信出去很久了,球隊早已結束比賽返回學院,他一直沒收到俞月的回信。

媽媽的信卻是第一時間到了。在知道了兒子對俞月的想法時,媽媽一方面很高興,再次說了俞伯伯是咱們家的救命恩人,你們要是能成為情侶,還真是一個美好的姻緣;同時,媽媽也提醒兒子,不要太樂觀了。不要太投入。因為早就從俞伯伯夫婦的口氣中知道,他們是希望女兒嫁到國外去的,至少也要找個門戶相當的富家子弟。盡管你上了大學,月月沒上大學,但這恐怕也不見得成為俞家能接受你的理由。

如果說以前林東海在俞月面前表現出來的害羞還只是一個小男生在漂亮女孩兒面前的自卑,那現在媽媽的話已經把現實的因素擺在面前了,這更加重了他的膽怯、自卑心理。上了大學,也沒辦法使他在俞月面前能夠稍稍自信一點。與其被她拒絕,倒不如把感情永遠藏在心底更好。她可愛是她的事,他不敢奢望了。

像是已經伸出手打算去偷東西的人,怕給人當場捉到,于是不得不收回手。又不甘心不去偷,先看看四周的動靜再說吧。林東海給俞月寫了第二封信︰

「我常常懷念小時候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那時候,你到我們家來,在夜晚的露台上,和我們家人聊天。你還讓我吹笛子給你听。那時候的我,像個小男孩,總是扭扭捏捏、一臉不好意思的樣子。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我已經是大學二年級的學生,你也參加工作了。分隔在兩個地方,見面也不容易。見到時,可能雙方都會有很大的變化。可能變化大得讓人感到陌生。

「從你給我的直觀感覺來看,你工作、生活都很好。這很讓我為你高興。我也衷心希望你能永遠快樂。畢竟,你算是我的姐姐吧。

「……

林東海寄出這封信的第三天就收到了俞月的來信。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俞月是回的他第一封信,而不是第二封。他還想呢,信怎麼這麼快?

俞月在信上說,她有男朋友了,但是父母強烈反對,使她感到很痛苦。她還說,她後來幾次復習,想考大學,但都差得太遠,這輩子恐怕就不用再做「大學夢」了。不像他那麼有出息,有前途。

看了俞月的信,他心中百感交集。

唯一讓他慶幸的是,他好在沒直白地向她吐露真心。「她真的有男朋友了!」這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絕對改變不了的!知難而退吧,好過被她拒絕,不論拒絕的方式是生硬的還是溫柔的。

他立即給她回了信。還表現得很高尚的樣子︰為你祝福。祝福你找到人生的另一半。只要自己認準了,就要堅持自己的感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等等。

美好的開始不一定就會有美好的過程;美好的過程也不一定就會有美好的結局。

俞月開始懊惱自己沉不住氣,在沒弄清楚「相見恨晚」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就給林東海寫了那樣的信。「我為什麼要和他說魏東的事?」林東海的第二封信明白無誤地把自己當成姐姐了。第三封信,果然,還祝福呢。

俞月心里充滿了自責和羞愧。她決定不再給林東海寫信了。為了自尊,也為了自己和魏東的感情。

佛說︰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會有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看來,林東海和俞月前世的緣分,充其量也就只是這樣了。在花樣年華的今天,命運引導他們相遇了,卻也僅僅是相遇而已。

在人生的路上,令人扼腕疼惜的是,他們擦肩而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苜蓿園最新章節 | 苜蓿園全文閱讀 | 苜蓿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