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回到漢朝 正文 第六章 秦朝的反擊(3)

作者 ︰ 滄海逐龍

****陳勝的失敗

章邯帶領那些亡命徒出了。

他和周章在函谷關展開了一場肉搏戰。

俗話說,好的怕壞的,壞的怕不要命的。

章邯的士兵不僅是壞人,還是不要命的壞人,這就更可怕了。

果然,周章的起義軍被那些不要命的壞人沖擊得七零八落。義軍被打敗了,他們不得不退出了函谷關。

周章退守曹陽(今河南靈寶東)。

章邯和那些亡命徒還不滿意,他們要對起義軍趕盡殺絕。退出函谷關還不夠,我們要把你們趕進地獄。

攻擊了兩個多月,周章又在曹陽遭遇到了慘敗,不得不退走澠池。

十多天後,章邯再次動攻擊,周章再次大敗,他憤恨不已,自殺身亡。

陳勝的起義軍遭受到了重大的挫敗。

咸陽之圍被章邯的盜匪部隊瓦解了。

周章的失敗可以理解,不是起義軍不厲害,而是章邯太狡猾。

此外,讓周章一個人統帥一支這麼龐大的軍隊,太勉為其難了,如果陳勝能夠識人,派陳余協助周章的話,我不敢保證一定能打敗章邯,但肯定不會失敗得這麼慘。

主力軍失敗後,陳勝的軍隊還在復制著分裂。陳勝派武臣攻趙,武臣卻自立為趙王。這位自立的趙王又派韓廣北上攻取燕地,韓廣也依葫蘆畫瓢,自立為燕王。

周?算是個厚道人,多次拒絕陳勝封王的賞賜,把魏王讓給了原魏王的後裔魏咎。

田儋自己干革命,殺了狄縣縣令,自立為齊王。

到處是草頭王,起義軍的勢力被嚴重地自我分化了。

更糟糕的是,有一些敗類還開始了自相殘殺。

吳廣奉命率領軍隊包圍滎陽,三川郡守李由(李斯的兒子)負隅頑抗,吳廣的軍隊久攻不下。在這種情況下,有人開始干起了在背後捅刀子的缺德活。

吳廣的部將田臧策劃了一場陰謀,他向李歸等幾個心月復軍官煽動說,周章的軍隊潰敗,秦軍早晚要來,秦軍一到,我們就完蛋,不如留下少量軍隊圍攻滎陽,調動精兵全力迎擊秦軍,而吳廣驕橫,又不懂兵法,不如殺了他。

說干就干,這幾個人就假借陳勝的命令殺死了吳廣(壞人干壞事的效率都很高),把頭顱獻給了陳勝,陳勝不但不懲罰這些犯上作亂的家伙,還賜給田臧楚國令伊(丞相)的大印,任命他為上將軍。

田臧的陰謀後肯定有陳勝的影子。

革命還沒成功,陳勝和吳廣就開始內訌了。田臧本人倒實踐了諾言,帶領精兵北上迎擊秦軍,在敖倉被章邯殺死,章邯再接再厲,跑到滎陽殺死了李歸。

這兩位兄弟抱怨吳廣不會打仗,可他們打仗的能耐也不見得比吳廣強,好在他們都還有點骨氣,就戰死沙場這點而言,還是值得表彰。

陳勝部隊的失敗還在繼續。城陽人鄧說在郟縣被章邯的部隊擊潰,?縣人伍徐在許縣也被章邯擊潰。這兩位兄弟都逃到了陳縣,陳勝把鄧說斬殺了(才沒當幾天王,殺人的狠勁就來了)。

章邯乘勝追擊,圍攻陳縣,上柱國房君蔡賜戰死。章邯又開始攻擊駐扎在陳縣以西的張賀部隊,陳勝也在那兒督戰,他親自披掛上陣,也沒能挽回敗局,軍隊被擊潰,張賀戰死。

起義軍節節敗退,一敗而不可收拾。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o9年)12月,陳勝退到汝陰,再敗退到下城父。在逃亡的過程中,車夫莊賈殺害了他。(隨後,陳勝的舊屬呂臣組織蒼頭軍,從新陽起兵,攻克陳縣,殺死了莊賈。)

可嘆一代農民起義軍領袖就這樣結束了這一生。

從7月份揭竿而起到他死亡的12月,不到半年,從大澤鄉崛起的那支起義軍就走向了覆滅。

縱觀陳勝的一生,不可謂不轟轟烈烈,然而作為一個領袖,他存在這太多的性格缺陷(也包括知識缺陷)。

先,陳勝兄弟的知識結構太單薄,雖然他有很大的理想,但沒有與此相匹配的知識與能力,這方面最大的敗筆就是不會用人。一些最有能力的將領都沒有被他重用起來,比如陳余和張耳,這兩位明顯是其中最杰出的人才,陳勝一個也沒用上。

其次,陳勝沒有擔任領袖的氣量,急于稱王就是這方面的表現,倘若暫緩稱王,先苦心打造好一支有紀律能戰斗的軍隊,同時在政治上凝聚人心,那麼陳勝部隊的戰斗力就會大幅提高,而不至于如此快地走上覆滅的道路。

最後,陳勝還是變質最快一個農民領袖,他隨意殺戮部屬,重用酷吏,這在各路起義領袖中都是很罕見的(項羽雖然對俘虜比較殘暴,但對部屬遠比陳勝仁慈)。比如那個葛嬰,能打仗,立下了戰功,只因立了襄?為楚王,雖及時向陳勝表達了效忠,仍被殺害。

陳勝的好殺戮還遠不止這些,陳勝過去的兄弟進宮,一時冒犯了禮儀,主張「苟富貴,毋相忘」的陳勝是怎麼干的呢,殺!結果人心也被殺得蕩然無存。他還任命朱房、胡武這樣的酷吏,到處陷害打擊正直的大臣,最後也把陳勝變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說句公道話,以陳勝這種翻臉不認人的性格,他若奪取天下,不會比秦朝表現得更仁慈。

盡管有這些毛病,陳勝作為第一個揭竿而起的農民領袖,他的精神價值依然燦爛。

一句話,這位兄弟的反抗精神鼓舞了後來的反抗者,他因此而彪炳史冊。

他也正告了那些統治者︰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這回到漢朝最新章節 | 從這回到漢朝全文閱讀 | 從這回到漢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