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紈褲 正文 第204章 朝堂上的雙簧

作者 ︰ 夢中李園

次日早朝,新帝在朝堂上心憂太皇太後的病情,竟至泣不成聲,群臣無不喟然涕下,為陛下感天動地的孝心而感懷,紛紛祈禱太皇太後鳳體安康。

這個時候,章惇因是相,已被命為山陵使,要在皇陵居住7個月。按照大宋律,皇帝山陵崩之後,要經山陵使督造皇陵達7個月,待得皇陵完成,才能入葬。只不過,由于這幾個月內相不在朝中,本來是應該由次相行相職責的,但是趙佶卻因蔡京擁立有功,命他暫行副2尚書省,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大宋自從「元豐改制」以後,相權基本就歸于中書省,而又由于中書省不設正堂,只有一個中書侍郎的副職,但事實上,這個中書侍郎就是行的中書令的權力。換句話說,所謂中書侍郎其實就是相。只不過,這個相又掛著一個尚書右僕射的名餃,還是尚書省的第二副手。而次相是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門下省和中書省一樣,也不設正堂,因此,門下侍郎就相當于侍中。

因為中書省是負責提出建議的,而尚書省是負責執行的,而門下省只是負責對中書省提出的建議進行審查。本來,相的行政職權還是收到次相的約束的,因為次相掌握的門下省本身就是監督相的提出建議直到施行朝政的過程。但是,章惇在朝的時候,次相的監督智能卻根本得不到揮,因為擔任次相的都是他章惇舉薦的,又怎麼可能再去監督章惇的行事呢?

這也就是章惇能權傾朝野而無人能撼動他的原因。

但是,現在形勢不一樣了,上面坐著的那位變了。其實,相權雖然是對皇權的一個制衡,但說白了還是皇權給的,只要是皇帝變了,再有權的宰相也可能會一朝之間成為庶人。現在的情形就是如此,趙佶上台了,他要挺蔡京上去,其他幾位宰相是根本沒有辦法的,而且事實上,他們也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也走到盡頭了,這時候再惹得皇帝不高興,說不定真跑嶺南開荒去了——這就是站錯隊列的下場,大家參與了這個賭局,就應該考慮到後果。

所以雖然大家都知道,趙佶把蔡京提上來,絕不是為了暫代章惇那麼簡單,而是實實在在的清理章惇的勢力,等到他轄下的人馬都換成了蔡京的人(或者說得直白一點是趙佶的人),就該找借口把章惇本人撤下來了。而曾布、蔡卞之輩也絕難幸免。

這時候,蔡京忽然出列道︰「臣啟陛下,昨日收到矩州知府奏報,說是該州境內現了大唐高僧元度法師的舍利子。臣想,太皇太後向來崇信佛法,一定會有神佛保佑,這次矩州境內現元度大師的舍利子應當是一個大吉之兆啊,不但預示著太皇太後病情能恢復,更預示著我大宋的氣象能越蒸蒸向上啊,陛下!」

趙佶「大喜」,轉憂為喜道︰「真有此事?」

雖然這事有些蹊蹺,但是朝臣卻是不敢懷疑的,因為蔡京這老狐狸把話說得很藝術,把舍利子的存在和太皇太後的病情捆綁在了一起,甚至將之和大宋的氣數也捆綁在了一起你懷疑元度舍利子的存在不就是懷疑太皇太後能否痊愈嗎?不就是懷疑大宋在陛下的領導之下能夠蒸蒸日上嗎?

于是,群臣只好紛紛跪下,向陛下賀喜,向太皇太後賀喜。

蔡京見這火燒得差不多了,又說道︰「陛下,臣以為朝廷應該立即派出人馬前往矩州迎取舍利,以免夜長夢多啊!」

趙佶點點頭說道︰「愛卿說的極是!武松,朕命你在禁軍中挑選五千軍士前往迎取這顆事關重大的舍利子,你可有信心?」

這時候,武松因護駕有功,已經被任命為殿前都檢點,在西班的後列里有了一個位置,聞言連忙起身跪倒道︰「臣萬死不辭!」

站在東班位的曾布感覺出不對了,一顆舍利子再怎麼精貴,命地方上多用點兵力送上京來就是,哪里需要派禁軍去,而且是五千人,更離譜的是,還要在禁軍中挑選精銳!這簡直就是搞笑啊!

曾布正要站起來說話,忽見趙佶眼光轉向了他,說道︰「既是迎接舍利子,不能沒有僧道中人,不知道曾相有什麼人選沒有?」

曾布心里打了一個突,他忽然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名義上雖然還是文臣之,但實際上隨時可能出知地方了。皇上現在正在興頭上,這時候去掃他的興不正是送個借口給他抓嗎?還不如迎合一下他,還有機會再謀其他。

于是,曾布笑道︰「臣向來少拜神佛,僧侶認識的不多,並沒有人選。」

趙佶笑道︰可惜了。」又轉向蔡京道︰「一事不煩二主,還是蔡卿看看有什麼人選沒有吧!」

蔡京沉吟一陣,說道︰「相國寺又一高僧法號叫做智深的,佛法高深,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趙佶點頭道︰「蔡卿推薦的人選必然是好的,那就讓這位智深法師隨著禁軍的行列一起走吧看,事不宜遲。擬旨,命他們明日就出!」

最後一句話卻是對著中書舍人說的,那中書舍人連忙答應一聲。

趙佶又說道︰「朕素來喜好詩詞文學,常想面見天下詩詞魁之人,相對吟詩作對,豈不快哉!諸位愛卿有何推薦嗎?」

群臣听得這話,心里都「怦怦直跳」起來,天下詩詞魁之人,這還用問嗎?除了二蘇和李易安還有誰敢自稱?但是,趙佶這話顯然不是沖著李清照去的,誰不知道李清照如今已經是趙佶最好的朋友曹端的準夫人,要見李清照只要告訴一下曹端讓他來安排就是,何必要在朝堂之中提出來呢?

由此可見,趙佶的真實目的是在「二蘇什麼吟詩作對,純粹是胡扯,要召他們入朝為官才是真的。

要知道,蘇軾一直被成為保守派,其實他和王安石雖然不和,但是對他的不少措施還是很贊賞的。當年司馬光上來之後,盡廢王安石的新法,蘇軾還曾去勸他,讓人不要因人廢言,但是司馬光非但沒有把他的話听進去,還認為他乃是自己派系的叛徒。這樣,蘇軾就成為了在保守派和改革派都不受歡迎的人物,兩派都認為他是本派的叛徒。

但是,現在的歷史已經漸漸開始證明,蘇軾的政治眼光其實是越了這時代的所有人的,他所反對的王安石的舉措果然在施行過程中被百姓所詬病,而他所贊成的不少舉措在實踐中卻被認為是可行的。而這些,在朝堂上大議論的百官們是不知道的,曹端這個布衣卻很清楚,因為他的清楚,趙佶也清楚了。

這時候蘇軾雖然已經很老了,但是受他影響極大的弟弟蘇轍卻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群臣哪能不知道趙佶想召回「二蘇」其實就是為了彌補朝中將要空出來的相位的空缺,但是這時候他們也知道反對是無用的,只好任由蔡京再次站起來說出了他們早就心知肚明的答案︰「啟奏陛下,臣以為若論詩詞文章,推‘二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紈褲最新章節 | 大宋紈褲全文閱讀 | 大宋紈褲全集閱讀